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326327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导学案人民版必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以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 .家庭手工业(1)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因男耕女织”的经济 形式。(2)特点大部分由鲤农户自己消费,所用原料也大都是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年代,这些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2 .田庄手工业(1)背景:随着土地的集中,园汉代出现了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2)生产经营活动范围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等。(3)地位

2、:HI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依附于也农业。概念阐释庄园经济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皇室的庄园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 吏和地主的庄园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庄园称常住庄。唐中期以后,庄园成为 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主有一定的依附关系。 庄园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因此,庄园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二、“工官”和“匠户”1. “工官”制度形成区汉武帝时代,政府把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由一政府垄断。(2)特点职责:专门制造西官府专用和四皇帝私用的物品。水平:

3、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3)弊端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局限于为西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的。2. “匠户”制度(1)含义:中国古代从事西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入户,称做“匠户”。(2)概况时期时期表现影响唐代已有工匠在画官营手工业 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幽宜庖以强制 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匠户 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 面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 工役对国家:统治者可 以十分方便地征调各 类工匠;对匠户:没有叫人 皂自由,劳动创造性 受到严重束缚思维点拨“工

4、商食官”和“盐铁官营”“工商食官”出现于商周时期,表明当时出现了最早的官营手工业。西汉武帝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制度,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三、纺织业的发展1 .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出现因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最早的原料是麻和葛。2 .商周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代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四妇功”。3 .汉代(1)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了 件因素纱禅衣。(2)汉代丝织品经因丝绸之路远俏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西丝国”。(3)纺织技术被唐宋、元明世代沿袭和发展。4 .唐代中期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酉私营纺织作坊兴起。5 .宋代纺织业有了更

5、大的发展,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己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6 .元代(1)因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织造技术。(2)棉纺织业发展,西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7 .明代(1)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2)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标志着西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易错提醒1 .古代纺织业不仅指丝织业,还有棉纺织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 品比例,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但率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是江南丝织业。2 .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最能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家

6、庭手工业,而不是官 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四、先进的冶金技术1 .冶铜技术(1)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有区小件铜器,只是一些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2)商代:青铜器分布相当广泛,困生产规模相当大。(3)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因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2 .冶铁技术(1)春秋晚期:出现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因人工冶炼铁器,出现冶炼块炼铁和生铁。(2)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现,西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3)汉代汉武帝推行西铁业官营制度。汉代格铁开始使用因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从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发展到畜力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西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4

7、)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5)北宋时期:有了以理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思维点拨1 .我国古代青铜器冶炼的特点(1)从商周到秦汉时期,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业发达,其中商周时期特别繁荣。(2)青铜冶炼技术高超,工艺精湛,青铜器外表华美。(3)当时青铜器种类和数量多,但用于生产方面的较少。2 .古代中国冶金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1)历史悠久,尤其是青铜器是古代文化的瑰宝。(2)农业发展对铁农具的需求推动了冶金业的发展。(3)冶铁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模、燃料和工艺。(4)我国冶金技术包括铸铜、冶铁、炼钢三大领域,长期领先于世界。五、陶瓷业的成就1 .制陶业(1)原始时代:世彩陶

8、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2)唐代:出现美术陶制品“徨唐三彩”,是陶器中的精品。2 .制瓷业(1)表现成就朝代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器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画宜建、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 唐代川大邑的白瓷都很有名;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 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宋代宋代唐宋以来有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国夏整焦 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清代清代场粉彩瓷器工艺发明并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2)外传: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被称为“西瓷路” O特别提醒(1)唐三彩是陶器不是宽器.(2)陶器为人类共有,瓷器则是中

9、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思维点拨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广受海外欢迎的原因(1) 口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占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到海外, 受到欢迎。(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02师生互动探究SHISHENGHUDONGTANJIU知识点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材料探究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二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

10、,不移官。一一礼记-王制材料三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钳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材料四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 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材料一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具有怎样的特点?(3)材料四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在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中?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 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什么?提示:(1)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特点: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11、2)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特点: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3)私营手工业。不能说明。原因:尽管私营手工业相对发达,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要点归纳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 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 手工业政府直接 经营、“工 官”制度、 大作坊官府专用 和皇帝私 用;不在 市场流通无偿调 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 主导地位,代表 我国古代手工业 最高水平民营 手工业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民间消费 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私营主 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续表知识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 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家庭 手工业农户的 副业供自己消 费和交纳 赋税;剩 余

12、部分 出售农民 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 经济生活中,是 中国古代社会稳 定的重要因素田庄 手工业4豪强地主 控制经营为满足田 庄自身的 需要田庄中 的依附 人口自然经济活动中 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材料探究材料一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 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 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韩中国通史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 分金饕飨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

13、,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柑,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蒋以化西台漫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特点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提示:(1)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 采取自卫措施。(2)现象: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实质: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点归纳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迂的生产部门, 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贽,而且很早就远销 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

14、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 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03跟踪反馈训练 GENZONGFANKUIXUNLIAN1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该材料反映了 中国古代()A.手工业生产从不计较成本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逐渐形成C.民营手工业以营利为目的D.家庭手工业生产成本低,自

15、给自足答案D解析 “从不计较成本”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提到小农经济开始的时间,排除B项。 题干叙述属于家庭手工业的特征而不是民营手工业,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成本低,自给自 足,故选D项。2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的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人员众多,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答案B解析 由题干材料的表述不能看出当时的生产效率如何,故A项错误;由“六位不同工种的工匠和七 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知“生产专业细化”,由“官营手工业”可知

16、“官府掌控”,故B项正确;官营手 工业产品主要供官府和贵族消费,并不面向市场,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生产成本高低,故D项 错误。3 .北齐书记载了 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 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A.西周B.秦朝C.南北朝D.明朝答案C解析 从题干材料“北齐书” “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可知是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故 选C项。4 .瓷器、丝绸、青铜、酿酒被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其中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 技术水平最高的发明应该是()A.瓷器B.丝绸C.青铜D.酿酒答案B解析 根据题下材料中的“最早”可以排除A项;根据“最广”可以排除C项;根据“最远”可以排 除D项。故选B项。5 .中国陶瓷业有悠久的历史。下列各项中,属于古代浙江享有盛名的瓷器是()A.越窑青瓷B.景德镇白瓷C.邢窑白瓷D.唐三彩答案A解析 浙江享有盛名的应是越窑青瓷。故选A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