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5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5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调查报告篇1 一、调查数据 概况: 丙谷镇位于米易县城南11公里的安静河畔 ,地处坪山、新河、头碾、垭口、撒莲、攀莲三乡三镇交汇,是米易县二区片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但是下属各村大多是省属贫困村,年平均收入缺乏1000元。全镇幅员面积47.985平方公里,共6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0842人,其中农业人口10354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镇。主要农产品有:芒果、早春蔬菜 、甘蔗 、枇杷。 (一)、农夫对国家政策的了解 95%以上的农夫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立”不了解。政府在组织宣传这一政策时,大多不够具
2、体仔细,这是造成农夫对政策不了解的重要缘由之一。在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立的五个目标中,63%的农夫认为应当首先解决的是生产进展问题。 (二)、农夫的生活状况 68%的农夫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农产品种植。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少量的油盐、肉制品,大局部家庭每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大局部农夫用水是靠井水和挑水。57%的农夫是用柴草做饭。58%以上的农夫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 (三)、农夫及其子女的教育状况 82%农夫的受教育水平仅是小学,为数不少的农夫甚至不识字。40%的家庭有两个孩子在上学。70%的农夫子女在初中完毕后辍学,上大学的比例缺乏2%。 (四)、农夫最关怀的问
3、题 45%以上的农夫最关怀的问题是子女的教育,其中教育费用是最主要的问题。绝大多 数的农夫盼望政府能为他们供应更优质廉价的医疗效劳,对农产品实行价格爱护以及对考上 大学的孩子供应更多的学费减免。并盼望政府加大对农村根底设施建立的投入。 (五)、丙谷镇新农村建立的成果 新家村大搞农业产业构造调整,截止目前为止,进展早春优质枇杷5000余亩,去年产值达120余万元。 新家村党支部、村委会把产业构造调整,增加农夫收入作为大事摆上工作的重要日程。依据当地地理气候特点,积极引导村民进展枇杷。为了保证枇杷栽种质量,做好销售效劳,村上做到肥料、农药、销售、技术四统一。规定只能用农家肥和有机复合肥;不用高效农
4、药和国家制止农药,只能用无公害农药;村上建立了枇杷公司,由全村480户种植户组成,产品一出来就由公司统一组织收购;该村与四川省立体农业讨论所长期签订了技术效劳合同,并聘请了该所7名专家和技术员,长住村上,对农户进展技术指导。到目前为止,新家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枇杷,全村共进展优质枇杷5000余亩。今年已有80%左右开头挂果。估计产值可达300至800万元。 牛棚村在村党委书记村长的带着下进展生姜基地,现已初具规模。 (六)、农夫所困惑的问题 1、农业税免了,但是相关的生产资料(化肥、种子等)价格却上涨,并且上涨幅度使 农业投资高于免税之前。 2、农业基地建立起来了,却得不到相关的根底设施和技术支
5、持。 3、农夫了解国家政策通常不准时,以及许多政策根本没有落实。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及建立意义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肯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进展为根底,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立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根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夫享受根本的公共卫生效劳;
6、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夫进城供应便利。四是培育农夫、提高素养。要加强精神文明建立,提倡安康文明的社会风气;要进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夫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立,引导农夫主动有序参加乡村建立事业。 详细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居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夫、新风气。这五者缺一不行,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立要符合“节省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根底设施建立,道路、水电、播送、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美丽。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力量
7、上要表达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夫具备现代化素养,成为有抱负、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夫”;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 2、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立的实际严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立成为经济富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美丽、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进展、实现共同富有的根本途径
8、。社会公正、共同富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要坚持以进展为重、进展为先,以经济建立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有的奋斗目标。 (三)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立的牢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立,也包括政治文明建立、精神文明建立;既要促进农村经济进展,提高农夫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提高农夫的科技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
9、风气。 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的必定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转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三、农村急需解决的7大问题 国务院进展讨论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承受眺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七大问题: 1、 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 2、 农夫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 3、 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夫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根底设施建立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 4、 城市对农夫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总的来看,当前关于农夫工的注册
10、和治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夫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拟突出,特殊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拟普遍.农夫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 5、 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夫利益的最突出问题。低价征地已成为新时期“以农养工,以乡养城“一种新形式。 6、 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意农夫的信贷需求。当前,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大约只有1/5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7、 市场谈判地位低,自我效劳组织的发育缓慢。目前,农夫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订单)的不多,多是先生产农产品,再查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有组织的农夫很少。 四、农村的教育问题
11、 7月8日,我们来到牛棚村高枧小学。高枧小学共四个年级,136名在校学生,任职教师5人(包括校长),学校的教师,大多受教育水平不高,有的带课教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牛棚村村民居住分散,其孩子上学路途遥远,远者要行三个小时。因此,有的孩子不得不住校,要自己做饭洗衣服,而这些孩子大多不满十岁。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缘由,甚至误导读者进入“遥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与乡亲和孩子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剧烈。教
12、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局部的家长特别盼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旧清晰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盼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伯对我们说,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对于农村来说,推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由于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
13、看到牛棚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老伯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贫困农村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卑视成份呢?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但只有正视教育,而非遮盖问题,才能抓住教育进展的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进展,但离兴旺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经济进展阻碍了教育进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但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根底,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五、农村人才流失问题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说明,近年来,进入城市打工的农
14、夫超过了1.2亿人,并且还在以每年800万人的速度增长。农夫工为城市的建立进展做出了很大的奉献。但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欠兴旺的农村,50%的青壮年进入了城市,影响到农村的进展建立,有的村甚至变成了“空心村”。 建立新农村,资金或许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没有人才,甚至连像样的劳动力都没有。现在年轻人都进城了,村里剩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在这种状况下,由谁来建立新农村是我们今日必需面对的问题。 我们所调查的地方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人才流失严峻。大多数家庭的成员构造是老人加孩子,年轻人到城里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因此,老人既要肩负耕种的责任又要抚养孩子。这也是造成乡村劳动力缺乏的重要缘由之一。 建立
15、新农村应当与小城镇建立和大城市将来的进展结合在一起。比方,现在农夫的素养低,政府就应当实行优待政策,鼓舞大城市的技术干部下乡培训;农村教育落后、医疗条件差,政府就应当实行相应的措施,让城里的教师、大学生和医务人员到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同时,有些在城里效益不好的中小企业也可以迁到农村来办,至少农村的劳动力价格廉价,土地价格低。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好好利用“三下乡”实践活动时间为农村送去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科学学问和文化,同时,作为大学生我们还应当利用更多的时间帮忙农夫。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更应当回到农村,为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效劳,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 六、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1、合理调整国民
16、收入安排格局,建立统筹城乡进展的长效机制。造成农村根底设施建立和农村社会事业进展滞后的重要缘由之一,是财政和金融对农村的支持缺乏。国家财政要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这对于扩大公共财政掩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金融效劳,加快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进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重要条件。 2、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进展和农夫增收的市场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制包括很多内容,当前农夫最迫切的要求是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正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夫收入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加快城镇
17、化进程中,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夫供应更多、更便利、更公正的就业时机。 3、加快形成有利于促进农村公共事业进展的机制。农村进展的滞后还突出地反映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方面。国家今后应当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进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风光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5、要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夫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根底上,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立和治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6、建立新农村,离不开新型的农夫,良好的社会风貌,完善的村民自治机制。要通过
18、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力气源泉。 7、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根底上推动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构造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气。 8、进展农业社会化效劳。鼓舞农夫效劳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立,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纳国际标准,创立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七、当代大学生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当发挥的作用 1、 应当争取到农村工作,特殊是农村出
19、来的大学生更应当回到家乡,为家乡经济的做出自己的奉献。 2、 支援农村和遥远山区教育。 3、 为农村的建立出谋划策,提出建立性意见。 4、 为农村带去科技文化学问,带动农夫自觉提高文化素养修养,加强精神文明建立。 5、 做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农夫切实送好科技、文化、卫生。 6、 深入农村,了解实际状况,体会农夫疾苦,做好调查,提出好的建立新农村的建议。 7、 学好科技文化学问,为农夫朋友供应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耕种机器。 八、综合分析总结 经过7天的实地调查,我们深入农村最偏远贫困的地区,为遥远的农夫带去了相关的农业技术资料,带去了不少他们还不了解的国家政策以及其他乡村的致富阅历,也
20、为那些地方的孩子带去了文具衣物以及文化学问。 与此同时,我们对新农村在遥远山区的建立状况做了深入的调查。在领队教师的组织下,我们走村蹿户,与乡亲们亲切的攀谈,做问卷调查,仔细的听取乡亲们的对新农村建立的看法及意见。随后,我们仔细的整理收集的资料,分析调查的成果,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关键在于资金和人才。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资金,农村的经济要进展,缺少了进展所必需的根底设施和相关技术保障是不行的。人才,任何工程的建立离不开的便是人才。新农村的建立的关键因素还在于缺乏人才,缺乏优秀高素养的劳动力。 2、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大多数的农夫都盼望自己的
21、孩子能够上大学,这种愿望比之于城市市民更加的剧烈。但是大多数的家庭甚至无法承受高中教育的负担更无从说起大学高额的学费。教育是根底,经济是关键。只有搞好了教育,打好了根底,经济才能进展。 3、农村教育滞后的另一重要缘由在于教育资源稀缺。有的乡村小学,任课教师只有四五个,其中还有的是带课教师,受教育水平相当低。在教育设施方面,无从谈起什么高技术的教育手段,就是连最根本的粉笔都不能保障。这样的教育条件,严峻的制约了乡村的教育进展。 4、农夫对致富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农夫都渴望生活富有,但是地处偏僻的山村的农夫有着太多的阻碍他们致富的因素。(1)交通闭塞。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村里建立起来的基地产品无法
22、外运。(2)信息堵塞。没有良好的的信息来源,导致农产品的滞销,无法实现利润。(3)人才缺乏。没有人才和技术,作物得不到良好的的治理,导致作物的不良生长,果实不够优良。 5、信息的落后。大多数的乡村信息是相当落后的,有的农夫甚至不知道有“建立新农村”这回事。没有即时良好的信息来源,导致农夫农产品的滞销。另外,其他地区的致富阅历信息农夫也无法得知。 以上结论仅是个人分析,并不完全完整,也有可能存在不少的疏漏和错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调查报告篇2 8月7日,我就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在安徽省郎溪县水鸣村进展了调研。与当地基层干部就新农村建立问题进展了沟通和探讨。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总体熟悉:十
23、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后,马上引起广阔基层干部群众的剧烈反响。他们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家战略转轨,推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展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心高瞻远瞩,借鉴一些兴旺国家的胜利阅历以及少数国家因战略调整滞后造成进展缓慢的惨痛教训,适时地作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协调进展,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
24、农”问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进展,一方面,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量日益增加;另一方面,近些年城乡差距的拉大,已成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障碍。同时,由于农村经济进展非常缓慢、农村购置力不强,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心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必定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构造,从根本上搞活农村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进展。 第三,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
25、学进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进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进展规律在熟悉上的重要升华。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从理论和实践上表达了两者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肯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进展为根底、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从实践上看,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也表达了城乡一体的长远进展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新农村之“新”,正是表达在落实科学进展观
26、要求上、表达在建立和谐社会目标上、表达在统筹城乡进展格局上。总之,广阔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中心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亮的时代特征,完全符合农村实际,特别鼓舞人心。他们坚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动,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夫致富、农业进展、农村进步的目标必将实现。 在这次调研的过程中,村干部普遍认为:就水鸣而言,向新农村的进展的速度虽然不是很快,但许多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着。17.4km2的土地上哺育着4200多余人,XX年人均纯收入已经到达1950元,其平均收入差不多是5000元左右,XX年人均纯收入已经到达2655元,有了新突破,新的进展。这增加的重量不是由于直接的农业生
27、产带来的,更多的是外出务工带来的。由此可以到看到,非农业的进展仍旧是农夫收入的另一种重要的来源。所以要开展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是必要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调查报告篇3 一、根本状况和取得成效 街道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原辖30个自然村,2023年全区局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改为27个社区,总面积47.97平方公里,总人口10.5万人,农业人口4.4万,人均耕地0.2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进展观,紧紧围绕进展和稳定两大主题,全面 加快推动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新农村建立取得
28、了肯定成效。(一)围绕“生产进展、生活富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立的新跨跃 进展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前提。近年来,街道坚决不移地实施“兴工强街、借力进展”战略,致力做大经济总量,切实增加进展后劲。2023年,全街道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3亿元,财政总收入3.7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被评为全国千强乡镇,实现了经济进展的新跨跃。一是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强力推动民营经济进展。始终把进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通过实施“深化改革、改制一批,培植骨干、带动一批,放宽政策、扩张一批,科技创新、提升一批”的措施,有力推动了全街道的经济进展。目前,全街道共有各类民营企业400多家,个体工
29、商户4000多户,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4,经济技改投入年均增长20。在加快进展民营经济的同时,各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建立大型批发市场、供应优质效劳等方式,积极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在进展壮大集体经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朱陈西南、于泉庄等村依托陶瓷产业优势,分别建起建材批发市场和陶瓷商城,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也带动了餐饮、消遣、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的进展。二是突出“三个重点”,促进农夫增收。突消失代农业建立,把“奶牛富民”工程和“农业生态家园富民规划”示范工程作为农业内部构造调整的龙头工程,加快养殖业进展;突出充裕劳动力转移,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增加再就业力量,几年来累计转移充裕劳动力3万
30、多人;突出第三产业进展,以老206国道、新206国道和龙潭商业街为轴线,建成“工”字形商贸区,大力进展餐饮、消遣、商贸、物流业,膨胀第三产业规模,促进了农夫向商人的转变。2023年,全街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00元。三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让群众享受到进展成果。实行“多予、不取”,彻底免除了农夫的“三提五统”,大局部村免费为群众供给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老年人按月发放肯定数量的生活补助,朱张桥西南、河北等村还在农业生产中免费实行“统一耕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收割”效劳,使农夫能够腾出更好的时间进展经济;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97,1
31、5个村居利用集体积存为群众垫付参保基金。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干净”,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立的新局面 近年来,着眼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形象,积极探究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立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深入开展文明创立活动,全力打造“文明”。积极组织各种文明先进评比活动,常常开展以“尊老爱幼、夫妻和谐、勤俭持家、邻里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根本道德标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公民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广阔农夫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各村普遍建起了高标准的农夫文化大院,组建起农夫秧歌队,农闲季节、重要节日组
32、织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农夫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养,湖南崖村的秧歌队每年都被选拔参与市里的会演,连续5年获得“金龙奖”。二是深入开展平安创立活动,全力打造“平安”。深入开展了基层“创安”活动,强化科技防范,建好社区科技防范网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立,发动群众积极参加社会治安工作,促进人防、技防、物防的有机结合,构筑起全方位的立体防控体系。韦姜屯村投资20多万元,在辖区范围内建立了全方位的电子监控系统,朱张桥沟东村15年如一日,坚持村民夜间义务站岗制度,有效地维护了治平稳定;仔细落实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健全领导常年接待、下访接待和信访包案制度,全面落实农村财务治理、各业承包公
33、开招标、宅基地规划等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早发觉、早处置、早解决,努力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年以来,街道办事处投资50万元,对敬老院进展了彻底改造,投资200多万元,对建立街、宝泉路西段和罗六路南段三条道路进展了改造,投资30万元对中心小学教学楼进展了扩建,这些实事,深入民心,真正使加快进展、科学进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地表达到了群众得实惠上;三是加强根底设施建立,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几年来先后有朱张桥西南、朱陈西南、于泉庄、湖南崖、韦姜屯、闫泉庄等近二十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开
34、发金湖、金泰等居民小区13处,吸纳城区人员3万人,改善和解决了城区2万多居民的福利待遇,全街道人均居住面积为27平方米,村居主要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去年春节前,街道拿出50多万元 专项资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组织各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围绕“标准运作、治理民主”,构建起农村政治文明建立的新格局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进展农村民主,以基层党建为重点,牢牢把握配强班子、完善制度、标准运作三个关键环节,坚持标准与创新并举,营造了农村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一是配强班子,夯实根底。20
35、23年底胜利对党支部、居委会进展了换届选举,运转过程中又对个别素养差、力量弱的干部特殊是支部书记进展了调整。针对各村不怜悯况,重点实行“选”、“派”两种方式选拔任用支部书记。去年以来实行“选”的方式对6个社区的班子进展了调整,调整支部书记6人。对朱张桥东南、连泉庄实行“派”的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完善制度,推动党员干部治理科学化。建立农村干部治理制约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制定了农村干部经济待遇德、能、勤、绩、廉“五挂钩”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出台了关于严厉劳动纪律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立的意见,对农村干部应遵守各项纪律进展细化,制定了“十四不准”,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实行干部任期目标承
36、诺制,制定了关于严格落实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和践诺奖惩制的意见,与中选的村干部和班子签定了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书,面对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三是标准治理,推动居务运作正规化。出台了村级标准化治理实施细则,建立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支部向党员、居委会向党支部、居委会向居民代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进一步深化了居务公开民主治理,重要事项实行全面公开,广泛听取群众对集体事务的反映、意见与建议,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加权和监视权。 综上所述,该街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富强、社会稳定进展的因素依旧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任重道远
37、。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思想熟悉不清。在调研过程中,发觉群众对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一些熟悉上的误区。比方,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建新农村就是修新公路,无视了全面进展,无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立;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是中心提出来的,应当由上面拿钱解决,无视了新农村建立要突出农夫的主体地位;还有的认为建新农村,就要立刻将现有的自然村落拆迁,进展统一建立,无视了新农村建立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 (二)失地农夫众多。作为全区工业基地,失地农夫逐年积存,数量众多,全街道失地农夫人口到达人,占全部人口的,人均耕地为0.2亩,为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很大压力。一是失地
38、失业,生活难。多数居民失地,未能得到很妥当地安置,根本上失去了养活自己及家人的经济来源,为其生活及家庭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逼。二是补偿标准低,再进展难。由于当时土地占用补偿制度不健全,由于政府行为等多种因素,多数土地补偿标准低,甚至无偿占用,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进展造成很大的困难,为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三是居民成为社会“边缘人”,获得社会保障权难。农夫失地即为非农夫,失去了土地的社会保障权,但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缺乏,难以获得城市人所享有的根本养老、医疗及各种福利等社会保障权,全街道养老保险参保率仅到达4,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集体收入不平衡。由于各种缘由,村居之间进展不平衡,经济
39、条件好的村庄与差的村庄差距太大,个别村居基层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局部村因历史缘由集体经济负债重,经济收入渠道少,但用于居民的福利、老年人保障等支出费用巨大,正常的办公费用根本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如此次调研的湖南崖村,每年用于根底教育、村庄建立、发放居民面粉粮油、交纳居民电费水费等开支大约为120余万元,村集体仅靠收取沿街商品房等收入,收大于支,难以维持正常运转。阻碍农业农村进展的体制性障碍依旧存在,城乡之间自由流淌、合理配置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农夫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仍旧很大。 (四)居民素养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居民的素养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思想方面,思想比拟保守,传统意
40、识比拟坚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拟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文明意识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公共卫生、热心公益等集体观念逐步淡化,乱堆、乱放、家庭卫生问题比拟突出,婚丧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行为依旧存在。 三、进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熟悉是前提,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投入是根底,制度是保障,农夫是主体。现依据我们调查的状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社区群众全面理解20字
41、方针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切实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敬重群众的意愿,鼓舞群众勇于创新,积极改革,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立美妙家园的积极性和制造性。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阔农村干部群众的觉悟,增加对新农村建立的重要性、艰难性、长期性的熟悉,防止消失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心情。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几个新农村建立取得肯定成效的村的阅历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作用的发挥是新农村建立的关键,因此,必需选好、配强农村支部书记,加强培训教育,并充分发挥好他们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中的作用。 (二)制定规划标准。在本次调研的根
42、底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城乡联动、统筹进展,政府主导、农夫主体,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本区域生产生活进展、土地状况、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城市化进程等,确定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阶段性标准。把新农村建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立的目标任务、建立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措施,在此根底上,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分步实施,经济条件好的村居可以先行一步,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居要制造条件稳步推动。 (三)突出建立重点。针对街道实际,重点抓好以下七个“突破口”,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一是以强化为民效劳为突破口。充分
43、发挥为民效劳大厅的作用,强化为民效劳意识,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敬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增进群众福祉,让农夫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二是以经济进展为突破口。进展是新农村建立的根本,离开了进展,新农村建立就成为无源之水。因地制宜地进展产业扶持,千方百计地进展村(居)集体经济,拓宽村(居)集体收入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提高广阔居民群众的福利待遇奠定坚实的根底;想方设法地优化环境增加群众就业、经商的时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夫增收空间,切实提高群众的收入,以保证新农村建立稳步、持续推动。三是以“五改”为突破口。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去除垃圾堆
44、、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社区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展净化、绿化、美化,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居民进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爱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立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以提升群众素养为突破口。加大对群众科技文化学问教育和免费的有用技术培训,强化对外出务工农夫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夫应当把握的经营治理学问的教育,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养的新型农夫。五是以加强民主治理为突破口。引导农夫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视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视等制度,保障农夫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六是以
45、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突破口。围绕改善农村生产和农夫生活条件,加快推动旧村改造,大力实施小区开发,全面搞好水、电、暖的配套设施,建立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型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让群众享受到城市居民享受的待遇。七是健全社会保障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夫生活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夫的补偿方法,健全对被征地农夫的社会保障,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究建立城乡连接、公正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进展的成果。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发动各方面力气广泛参加。要建立全社会参加新农村建立的鼓励机制,引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
46、位和各界人士对乡村进展结对帮扶。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怀、支持、参加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环境和气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调查报告篇4 “农夫、农村、农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进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中心连续几年以中心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农业进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根据“生产进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庄干净、治理民主”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展现代农业。本人作为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为更好的领悟中心政策,使之与任职村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以便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本人对任职村进展了具体的调研和思索,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状况 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处新312国道
47、以南,与老105国道相邻,距镇中心5.5公里。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东西横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村内建有铁路客、货两座站台,交通非常便利。因此,村内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共496户,XX口人,58名共产党员,农夫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拥有耕地1900余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掩盖率80%以上,空气清爽,人杰地灵。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1998年在全县领先建成首个村级电话程控机房一座,联通、移动无线信号塔村前村后遥相屹立,通信相当兴旺。XX年初在全县第一个在村级开通光纤,并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村民了解农业信息便利快捷。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组织建立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XX年又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示范村。 二、进展现状 依据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