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七章1237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七章12371.ppt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7 7.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7.1.1 7.1.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7.1.2 7.1.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工序)工序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2)安装)安装(3)工位)工位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工步)工步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工步)工步(5)走刀)走刀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7.1.3 7.1.3 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1)生产纲领
2、)生产纲领(2 2)生产类型)生产类型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7.1.3 7.1.3 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 2)生产类型)生产类型(3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7.1.4 7.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机械加工工艺
3、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1 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2 2)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内容)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内容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2)工艺审查7.1 7.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3)熟悉或确定毛坯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5)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时间定额10)填写工艺文件7.2 7.2 定位基准及选择定位基准及选择7.2.1 7.2.1 基准基准(1 1)设计基准)设计基准(2 2)工艺基准)工艺基准7.2 7.2 定位基
4、准及选择定位基准及选择7.2.2 7.2.2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1 1)选择定位基准的基本方法)选择定位基准的基本方法7.2 7.2 定位基准及选择定位基准及选择(2 2)粗基准的选择方法)粗基准的选择方法7.2 7.2 定位基准及选择定位基准及选择(3 3)精基准的选择方法)精基准的选择方法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7.3 7.3 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7.3.17.3.1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方法的选择(1 1)加工经济精度)加工经济精度7.3 7.3 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2 2)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7.3 7.3 工艺路
5、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7.3.27.3.2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1 1)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7.3 7.3 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2 2)孔的加工路线)孔的加工路线7.3 7.3 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3 3)平面的加工路线)平面的加工路线7.3 7.3 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7.3.37.3.3工序顺序的安排工序顺序的安排(1 1)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1)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2)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3)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4)先安排粗加工工序,会安排精加工工序(2 2)热处理工序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
6、热处理工序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3 3)其他工序的安排)其他工序的安排7.3 7.3 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路线的制定7.3.4 7.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工序的集中与分散7.3.5 7.3.5 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精密、超精密加工、光整加工阶段7.4 7.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7.4.1 7.4.1 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的概念(1 1)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与工序余量)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与工序余量7.4 7.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7.4.1 7.4.
7、1 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的概念(1 1)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与工序余量)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与工序余量7.4 7.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7.4.1 7.4.1 加工余量的概念加工余量的概念(2 2)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1)上道工序的加工精度2)上道工序的表面质量3)本工序的安装误差7.4 7.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7.4.2 7.4.2 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计算法、查表法、经验法7.4.3 7.4.3 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7.5 7.5 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7
8、 7.5.1.5.1 直线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直线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1 1)极值法计算公式)极值法计算公式1 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环基本尺寸的代数和数和2 2)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封闭环的公差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3 3)封闭环的上(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下)封闭环的上(下)偏差等于所有增环的上(下)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上)偏差之和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下(上)偏差之和4 4)封闭环最大)封闭环最大(小)值等于各增环最大(小)值之小)值等于各增环最大(小)值之和减去各减环最小(大)值之和和减去各减环最小(大)值之
9、和(2 2)概率法计算公式)概率法计算公式 7.5 7.5 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7 7.5.2.5.2 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直线尺寸链在工艺设计中的应用(1 1)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艺尺寸的计算)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艺尺寸的计算7.5 7.5 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2 2)工序尺寸和公差的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的计算7.5 7.5 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2 2)工序尺寸和公差的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的计算7.6 7.6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7.6.1 7.6.1 时间定额时间定额(1 1)时间定额的概念)时间定额的概念(2 2)技术时
10、间定额的组成)技术时间定额的组成1)基本时间(机动时间)2)辅助时间3)布置工作地时间4)休息和自然需要时间5)准备与终结时间(3 3)单件时间和单件工时定额计算公式)单件时间和单件工时定额计算公式7.6 7.6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7.6.2 7.6.2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1 1)缩短单件时间定额)缩短单件时间定额1 1)缩短基本时间)缩短基本时间提高切削用量减少切削行程长度合并工步多件加工7.6 7.6 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2 2)缩减辅助时间)缩减辅助时间直接缩减辅助时间间接缩
11、减辅助时间缩减工作地点服务时间缩减准备终结时间(2 2)采用先进工艺方法)采用先进工艺方法(3 3)进行高效及自动化加工)进行高效及自动化加工7.7 7.7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7 7.7.1.7.1机械加工工艺成本机械加工工艺成本7.7 7.7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7 7.7.1.7.1机械加工工艺成本机械加工工艺成本7.7 7.7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7 7.7.2.7.2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对比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
12、.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7.8 7.8 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自动生产线和柔性制造系统 本章结束本章结束 谢谢!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