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说课稿及扩展资料.docx

上传人:1107088****qq.com 文档编号:9003058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说课稿及扩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草原说课稿及扩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说课稿及扩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说课稿及扩展资料.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草原说课稿及扩展资料正文:草原说课稿草原说课稿15篇草原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唱歌课,本课是根据蒙古族民歌红旗歌的旋律填词改编而成的,四二拍,羽调试,歌曲是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歌曲的旋律流畅,节奏规整,其中八度音的大跳突出了蒙族音乐的特点,音乐形象非常鲜明,表达了蒙古族儿童热爱草原家乡的情感。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这好奇心,这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但是整体的水平相差的不是很明显,而且学习的音乐的积极性比较高,也有很多学生能够积极发言,但是也有很多还不能自律的学生,那么就要加强课上的管理,

2、才能保证顺利进行,一年级学生基本上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学唱过儿歌,但是对于音乐感知,包括音准节奏等方面来还是比较弱,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三、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注意四度和八度音程的音准。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不喊唱。3、对蒙古族有所了解,能够学习几个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随歌曲表演。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用愉快轻松的情绪熟练演唱歌曲。难点:歌曲的音域跨度比较大,音准能否唱准。五、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等六、教法、学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实际,我采取情境创设教学法,充分利用视频、教具,采用欣赏、提问等方法使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营造情境氛围,引出本课所学内容。七、教学

3、过程设计:(一)导入1、了解少数民族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都有哪些少数民族?生:56个,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师:小面老师来跳几个动作大家猜一猜(维吾尔族,蒙族)2、播放介绍内蒙古的视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二)新课讲授师:请同学们来听听这首蒙古族民歌都唱了些什么?感受音乐情绪。1、播放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听音乐。2、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当中的生字。边对边打节拍3、第二遍读歌词,注意老师在结尾的时候拍了几下?学生回答4、学唱歌曲,一句一交,指导音准不好的地方。5、学生独立演唱,注意情绪的表现。6、检测学生(可分男女生

4、、请个别学生演唱)7、请学生给每一句歌词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老师可采用学生的动作,如果学生创作困难,老师再进行教授动作。8、全班同学边唱边进行表演。然后请一组同学上来唱,一组同学上来跳,进行合作完成歌曲。9、加入打击乐器,先认识乐器,然后进行学习,因为乐器有限,所以请个别同学上来体验。(三)拓展10、举行那达慕大会请同学上来,分别组建唱歌队,舞蹈队,打击乐队和项目比赛表演队进行整体合作。11、在欢歌笑语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草原说课稿2一、把握教材联系,深入领悟教材草原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范文,在本组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本人认为本课的教学要求:一是读懂课文,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

5、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二是品读课文,谈出自己的见解。三是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句子中把什么比做什么。四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本人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会字词,理解句子并体会思想感情;了解草原的辽阔壮美,受到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尝试谈出自己阅读时的理解和感受,这是教学的重点。二、强调以人为本,灵活选择教法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选择教法,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运用以下教法:(一)导读法。导预读,激发学习兴趣;导感知,理解清文章条理;导理解,尝试自读自悟;导运用,注重知识迁移。一句话,本课的教学设

6、计和施教之功主要体现在导读二字上。(二)演示法。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诵。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了借鉴,具体生动的图像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三)谈话法。在教学中的分段学习、理解内容等过程,本人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识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三、强调自读自悟,大胆更新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是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

7、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教学中本人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一)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主要是感知语言,因而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同时,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二)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本人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如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句,本人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入手,注意句中为什么用!。体会作者见到河时,那分惊喜,这样的逐层设疑理解,能掀起学生层层思考的涟漪。(三)读书方法指导:本人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是:抓住

8、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说出自己见解;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析表现手法,用以指导写作。四、强调大胆尝试,优化教学程序本课时教学,本人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读、自语、自动地发展。(一)尝试预读,激起阅读兴趣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美景的图片,上课时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再放录像,让学生边看边想象,最后依据预习中提出的要求,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尝试着在旁边注上自己的体会。(二)尝试感知,理清文章条理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理清条理: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三)尝试感悟,谈出自己见解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

9、,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学生大胆尝试,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则点拨关键处,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讨论,你认为哪句话最美?美在哪?2、仔细品读课文,尝试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3、尝试有感情朗读,体会草原的辽阔壮美及作者喜爱之情。这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当点拨一些重点词句。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都像很无边的地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用比喻的,把羊群比作大花,具体恰当地描绘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四

10、)尝试运用,注重积累、迁移。1、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仔细读一读,说一说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2、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用上打比方的表现手法。本堂课,本人重点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繁琐的一问一答,没有教师琐碎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读、自悟,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草原说课稿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篇课文是一首歌词,语言凝练、生动,草原的美以及草原人民深切的爱都浓浓地融于其中。词作者火华曾经感慨地说:“1975年我随兵团来到向往已久的锡林格勒草原采访,这是

11、我第一次见到草原,草原美景如画,蓝天、白云、绿地,风吹草浪,鲜花点头微笑。它那么坦荡,辽阔,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大地万物都包容于此,真有一种想喊想唱的冲动。我并不是在草原长大的,但是对它的向往、新鲜感和亲切感,到后来的熟悉感,让我真正觉得草原就是我的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草原这份独特的美,感受到牧民对草原那份深切的爱,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5给生字,会写7个字。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的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通过诗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产生热爱草原,热爱祖

12、国的思想感情。2、结合诗中出现的拟人、比喻等句子,体会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理解“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的深刻含义。由于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去过草原,对草原不了解。因此我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具体流程为:一、歌曲引领,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生边听边想,这首歌是你想到了什么?2、你去过草原吗?能不能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3、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教师配乐朗读,生边听边感受。三、图文并茂,置身草原。1、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草原究竟美在哪呢?谁能说一说?2、找出文章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读书后的词语,想象画面

13、。4、指导感情朗读。四、难点突破,拓展延伸。1、幸福的生活哪里来?体会“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的含义。2、请你做小导游,介绍美丽的草原。五、总结学习,课后拓展。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课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听歌曲,并让孩子说一说印象中的草原的样子,为学生想象,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感受草原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奠定基础。2、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和同桌交流识字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落实基础的字词。3、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为歌词是抽象的,学生的语音积累有限,能感受到草原的景象,但未必能用生动,准确的语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所以,教师的语音才力求丰富、准确、富

14、有感染力,是学生受到熏陶。4、在聆听与欣赏中感悟诗歌,培养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学会聆听、学会欣赏,从中感受草原的独特的美。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读词想象画面,结合画面,反复读文,在读种思考,领会,提炼,进一步落实能力目标。6、注重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要成为一扇窗,打开它,可以看到五彩的世界。只有我们愿意动脑,就能看出最美的花朵。草原说课稿4各位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今天的说课我从下面4个方面进行: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首先进行的是说教材我采用的教材是人音版第十五册第4单元其中的一首乐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这是一节以欣赏

15、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对交响音画体裁有初步印象。2、能力目标:能熟悉并背唱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主题曲调,感受主题音乐在不同音色、不同节奏、不同力度的丰富表现。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标题音乐的热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演唱乐曲主题,并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本课的教学难点:解决乐曲中较难的节奏型。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通过创编节奏、感受体验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5部分:分别是课前准备情

16、景导入感受音乐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拓展延伸课堂小结首先是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铃鼓、沙锤,多媒体等。第一个环节是情景导入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油画并播放乐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然后,教师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回答这首乐曲的名字,最后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二个环节是感受音乐并学习相关音乐知识首先初次欣赏乐曲,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音乐分为几个主题。2、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回答,老师总结。这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进行分段欣赏。首先老师范唱第一主题,学生跟着钢琴进行模唱训练及对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在唱的过程中遇到较复杂的节奏型,单独进行解决(板书),这是这节课的难点

17、所在。并通过学生动一动、划一划,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对这些音乐要素的掌握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引导学生体会并找出表现第一主题意境的主要乐器及这些乐器在此曲中的作用。对第二主题的学习同样采用此方法进行学习,最后完整欣赏乐曲,并引导学生根据每个主题的不同特点设计商队在草原荒漠行进的情形,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个小组用沙锤模仿风沙的声音;第二个小组:用铃鼓模仿马蹄的声音;第三个小组:用手敲击桌子为商队伴奏。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中获取知识,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生为本的原则。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本

18、课的作者是鲍罗丁从小勤奋好学,醉心于音乐与文化,他的作品具有雄浑的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然后介绍这首乐曲的背景材料。第五个环节是课堂小结这节课通过对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乐曲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了标题音乐,然后教师布置作业。最后教师播放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乐曲,让学生随着音乐走出教室。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草原说课稿5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为扩充了的一段体结构。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

19、、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作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地抒发了对美丽的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嗬”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二)目标确定及分析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中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及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实践的能力增强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我是草原上的小牧民,能用欢快、自豪的声音演

20、唱歌曲。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等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品质。(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1、重点: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生运其才志、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增、乃为善教也。”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2、难点:教学难点则是歌曲节奏较密集,学生演唱有一定难度。二、课前准备铃、教学课件、教学光盘、范唱

21、磁带等。三、设计理念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四、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创设情境2、学习歌曲,培养兴趣3、体验创

22、新,激发热情4、课后延伸,资源共享,今天我重点介绍第1、3个环节。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聆听着熟悉的旋律草原就是我的家,舞动着优美的姿势,进入教室,师生一起进行三拍拉手舞蹈,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融入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无疑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音乐停止,师说道: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段舞蹈,请你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了,回答后趁势对他们说:你们想不想学?这时同学们的情绪又一次地高涨了起来。接下来跟师学动作然后配上音乐一起跳。这样让学生带着愉悦

23、的心情去感受内蒙古歌舞的音乐风格,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环节我还利用所创设的情境进行趣味发声,师由远到近模拟马蹄声让他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随后请大家随音阶从低到高来模仿,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为后面的的歌曲教学及上好本节课做好了铺垫。(二)学习歌曲培养兴趣牳据大纲要求,我将继续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我安排了聆听录音范唱、生随琴模唱、随录音演唱、歌曲接龙(分角色)等几个小环节学唱歌曲,在此环节中,我让学生多次聆听并在轻声跟唱歌曲的教学方法下,他们对本首歌曲的节奏就自然掌握了,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草儿青青羊儿肥,美在心里喜在心”进行渲染,让同学们切实的从歌曲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魅

24、力,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无疑是师生间,同学间融洽互助学习,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达到作者的德育目的。(三)体验创新,激发热情音乐创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曲完成好以后,师引导:蒙古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他们还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媒体出示骑马、射箭、摔跤等画面,在孩子们带着好奇的心情下,师说道:你们想参加吗?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媒体出示一组节奏)在这

25、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然后请同学们进行节奏模拟,在同学们的兴趣又一次激发出来后师说道: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接下来把学生分为三组:舞蹈组、唱歌组、伴奏组进行分组训练,其中伴奏组分别用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进行伴奏。在此环节中,教师到学生中间一同排练,并进行指导。然后师引导: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这时教室里有唱、有跳、有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景、协作”对学习成功至关重要,所以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

26、来再现歌曲形象,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师生一起跟录音表演,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的情感体验,体态语言,声音表现水乳交融,师生情感相互碰撞,实现课我合一。这样气氛还愁表现不好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小牧民喜悦的心情吗?这样的氛围学生不仅学好歌曲,心中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会由然而生。(四)课后延伸,资源共享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我在教学本课后,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课后可以发展特长;推荐欣赏;收集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多元文化及各地风土人情;在下一节的课堂交流中实现资源交流共享。这样富有弹性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为儿童成

27、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提供养料和机会。总结以上过程和策略,我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1、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科特点2、创造合作互动尊重独特体验3、运用现代手段打破时空限制4、实现学科整合了解多元文化以上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草原说课稿6一、说教材锡林郭勒大草原是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象,表现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宽阔胸怀。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两部分。12自然段为一个部分主要写了草原的广阔与美丽。34自然段为第二个部分主要写了草原的欢腾。二、说目标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

28、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掌握了生字、初读了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一)、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二)、技能目标:默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三)、情感目标: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有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展开联想,感悟作者所抒发的赞美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三、说教学理念:我非常重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课堂里贯彻“以读为本自能读书”的理念,引导学

29、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四、教法和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欣赏图片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由于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把大草原的美丽、神奇的感觉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五、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导入时,我通过边让学生看图片边听歌曲,把学生带入到大草原的意境中去,激起学生的羡慕向往之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找出最能概括草原的词语。2、师生交流,明确课文分为两部分,

30、一、二自然段写草原的广阔、美丽,三、四自然段写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第一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捕捉关键词句想象体会,读出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并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划一划小组互相说一说的方式完成问题。(这样也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确定学生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时可以出示幻灯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的句或词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图理解“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引导学生说出这句是比喻句并让学生知道是把湖水比喻成宝镜)”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31、那湖水除了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还可能映出什么?你可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你的想象。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草原湖水的神奇美丽,又突破了难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回顾12自然段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知道虽然两个自然段都是写草原的广阔与美丽,但1自然段是慨括写了草原的广阔与美丽而2自然段是具体的来。(三)学习第二部分让学生读第三自然段灯片出示这句: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可以讲一讲这句叫什么句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的第四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学,幻灯片出示自学要求。在这里我主要想让学生学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结合图来做练习我认为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降低

32、练习的难度。师听汇报后和学生一解决问题(出示第四自然段齐读),有感情的模仿朗读六、小结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草原的热爱之情七、当堂作业这节课学生是否都能完成基础知识。草原说课稿7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五篇文章,分别是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本单元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5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28个,写字44个,课文内容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的新点,具体表现在: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33、。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或背诵,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

34、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条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三个新偏旁(厂字旁、牛字旁、折文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特别是突出描写草原的辽阔,牧民放牧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中对草原的描写,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说教学重难点草原的早晨描写的是北方的美丽风光,与我们南方小朋友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对于草原的认识,学生了解很少。但是让学生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早晨,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并理解文本蕴涵的道理有一定难度。其中目标1、2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

35、难点。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1、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2、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小朋友,几天来,我们跟着春风姐姐游了美丽的小池塘,逛了花儿盛开的梅

36、花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请大家欣赏歌曲天堂,猜猜我们去哪里?“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就是我的家”。(欣赏歌曲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这是哪儿呢?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原学习生字“原”,宽宽一个“厂字头”,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个小,注意下半部分与“泉”的区别。谁来读好这个词?读准字音。3、简介草原,导入课题: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的早晨多媒体出示课题:谁会读这个课题?指名读,听

37、出来他哪个音读得特别准?“晨”是个前鼻音,又是个轻声。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读。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吗?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5、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早晨吧。二、看图,初步了解草原。1、(多媒体课件出示草原早晨的画面)早晨,我们来到了草原上,大家看到了什么?2、交流感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为什么呢?过渡: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相信大家在读过课文后会更加喜欢草原的早晨的。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轻读绿色线和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再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碰到难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多

38、媒体出示词语:生词:打破宁静羊儿圈门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先逐个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说说难读的字,分清前后鼻音,再一个词领读,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读。绿色通道里的词:鞭声黎明宁静铺满新绿跨上骏马先一个词领读,再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3、再次轻读课文,读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破,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检查自读情况:(1)交流: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三个自然段)(2)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校读,重点指导读好几个较长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4)同桌互相读读

39、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互相纠正。(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现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话。(6)集体朗读课文。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原、打。1、出示生字:原、打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把“原”的下面部分与“泉”区分清。3、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摆布,并说说书写注意点,同时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随着进行书空。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5、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评。板书:羊儿牧民欢乐作业设计:1、找一找下面的六个字,哪两个很相似,比一比,再组词。放问门外牧处()()()()(

40、)2、照样子写句子羊儿在草原上奔跑。小鸟在。我们在。3、搜集与草原有关的诗歌、文章。4、课外阅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说课稿8一、教材分析歌曲草原上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非常符合三年级小朋友的欣赏学习。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豪爽的性格。这曲调是内蒙古民族音乐的特有的旋律,可使孩子们得以触及到内蒙古特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二、教学目标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

41、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并进行即兴编曲。其中教学重点设定为: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体验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难点为:唱准3、5、6三音的音高。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确定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

42、,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让学生跟着已学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声,做蒙古族骑马的动作进教室,师生共同律动。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听、律动等形式,一定能对内蒙古民族音乐风格有大致的感触,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3、。其次,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课氛围。)二)创设情境1、先请学生欣赏课件演示内蒙古大草原及人民的特色文化活动。2、然后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交流讨论。3、鼓励学生照着课件上的舞蹈动作,学一学,动一动。4、老师小结。使孩子们明确: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在这个环节中,借助课件,通过欣赏、交流、学习舞蹈等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许多有关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激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又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三)、练习356三音,创编旋律1、课

44、件紧接着上一个环节,创设“小羊找妈妈”的情境。2、请学生跟着老师模唱这三个音,感受音高的不同。3、在教师的组织下,听辨三音,找出相应的“羊妈妈”4、老师任意调换三音位置,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5、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5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唱一唱(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小羊找妈妈”的游戏使枯燥的听辨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歌曲,唱准音调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相互合作,即兴编创,充分发掘了个人和集体共同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群体意识。)四)、学唱歌曲草原上,表现歌曲。1、播放歌曲,体验歌曲情绪。2、出示歌词,读一读,感受歌词描绘的蒙古草原。3、

45、通过听录音范唱、和老师一起学唱歌谱,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等方法学会准确地演唱歌曲。4、鼓励学生边唱边舞。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5、分组进行唱、舞、奏的表演(一堂音乐课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唱、舞、奏等创编活动,他们的兴趣、创造里、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本身的乐趣中,完全体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道理。)五)、组织下课师生互道再见。在草原上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

46、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学情,学习的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能成为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草原说课稿9一、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初一下册第四课的内蒙草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草原上和赛马两首民歌。草原上是内蒙古典型的民歌。2、教学目标:1)了解内蒙古民歌的特点与风

47、土人情的关系。2)能分辨出民族民歌的风格。3)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3、教学重点、难点: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三、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四、说教法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特点的形式与所居住的地域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民歌的风格。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视觉图象法: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使他们更直接地了解到内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习惯,我运用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