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83614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102 大小:1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pdf(10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批注 微软用户1:李建第二章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 0+5po(1)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o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o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 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 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 和供给函数Q s=-1 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 0+5P 得:P e=6以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 者,以 均 衡 价 格 P e =6 代 入 供 给 函 数 Q e=-1 0+5P ,得:Q e=-1 0+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 =6,Q e=20 .如 图 I T所示(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 函 数 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60-5P=-

3、10=5P得 Pe=7以均衡价格 Pe=7 代入 Qs=60-5p,得 Qe=60-5*7=25或者,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 Q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50-5P=-5+5P得 Pe=5.5以均衡价格Pe=5.5 代入Qd=50-5p,得Qe=50-5*5.5=22.5或者,以均衡价格 Pe=5.5 代入 Qd=-5+5P,得 Q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

4、2.5.如图1-3 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卜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s=-10+5P和需求函数Qd=50-5p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 当 P e=6时,有 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切当Q e=20 时,有P d=P s=P e.也可以这样来

5、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T 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 e=6,Q e=20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 i (1,2)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

6、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和 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 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 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 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 增加为25.类似的,利 用 及 其 图 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 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和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

7、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 假定表25 是需求函数Q d=50 0-1 0 0 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价 格(元)12345需求量40 030 020 01 0 00(1)求出价格2 元和4 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 P=2是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_ PT+F2g 2解(1)根据中点公式有:e

8、d=(200/2)(2+4)/(2)/(300+100)/(2)=1.5(2)由于当 P=2 时,Q d=500-100*2=300,所以,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0)*(2/3)=2/3(3)根据图1-4在 a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GB Z“.而/或者F0 2e=AF=5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 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2/3。3假定下表是供给函数Q s=-2+2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某商品的供给表价 格(元)23456供给量246810(1)求出价格3 元和5 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

9、的供给函数,求 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1)根据中点公式4sQ P1+?P2%=-而 与g有:e s=4/3(2)由 于 当 P=3 时,Q s=-2+2,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3/4)=1.5(3)根 据 图 1-5,在 a点 即 P=3 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 s=AB/O B=l.5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1.54 图 1-6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AC、AD

10、o(1)比较a、b、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2)比 较 a、f、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解(1)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EF Ad=F0A F(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e.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 有 E d a E d f E d e 其理由在于:在 a点有,E d a=G B/0G在 f 点 有,E d f=G C/O G在 e 点有,E d e=G D/

11、O G在以上三式中,由于G BG CG D 所以E d a E d f 0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6 假定需求函数为Q=M P-N,其中M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 (N 0)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解由以知条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得:S?,P MN*MNPf d(j M MEm 曙 飞 片,丽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嘉指数需求函数Q(P)=M I#而言,其需求的价格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塞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 Q(P)=M P N 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7 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

12、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求:按 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解:另在该市场上被100个消费者购得的该商品总量为Q,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o 根据题意,该市场的1/3的商品被6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3,于是,单个消费者i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E d i=-(dQ i/dP)即 dQ i/dP=-3P/Q2(i=l,2.60)(1)Q-3=且(2相类似的,再根据题意,该市场1/3的商品被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

13、性都是6,于是,单个消费者j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E d j=-(dQ/dP)*(P/Q)=6即 d Q j/d p=-6Q/P(j=l,240)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4)此外,该市场上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60 40P d(Z0+Z0)p 60 1 0 40 d o PE=一丝.=3+二 吗)d d P Q d P Qd P A d P,Q将(1)式、(3)式代入上式,得:60 C 40()p a 6(5%)=11%Q M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11%09假定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 厂商的需求

14、曲线为PA=2 0 0-Q A,对 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 PB=3 0 0-0.5 X Q 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 A=5 0,Q B=10 0 o求:(1)A、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 B=16 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 A=4 0。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 是多少?(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解(1)关于A 厂商:由于PA=2 0 0-5 0=15 0 且 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为;Q A=2 0 0-PA于是“一*得 力关于

15、B厂商:由于PB=3 0 0-0.5 X 10 0=2 5 0 且 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Q B=6 0 0-PB于是,B 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品=-舞 兵=-(-2)杂=5dPB QB 100(2)当 Q A1=4 O 时,PAl=2 0 0-4 0=16 0 KA0A 1=-IO当 PB l=3 0 0-0.5 X 16 0=2 2 0 且 APm=-3O所 以%=皿.%_ =匚2.空=9B QM-30 50 3(4)由(1)可知,B厂商在PB=2 5 0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 dB=5,也就是说,对于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成

16、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厂商将商品价格由PB=2 5 0 下降为PB 1=2 2 O,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具体地有:降价前,当 PB=2 5 0 且 Q B=10 0 时,B厂商的销售收入为:T RB=PB Q B=2 5 0 10 0=2 5 0 0 0降价后,当 PB 1=2 2 O 且 Q B 1=16 O 时,B厂商的销售收入为:T RB 1=PB 1 Q B 1=2 2 O 16 0=3 5 2 0 0显然,T RB l 时,在 a点的销售收入P Q 相当于面积O P l a Q l,b点的销售收入P Q 相当于面积0 P 2 b Q 2.显然,面积O P l a Q l (面积 O

17、P 2 b Q 2。所以当E d l 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例:假设某商品E d=2,当商品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 0 o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2 X 2 0=4 0。当商品的价格为2.2,即价格上升1 0%,由于E d=2,所以需求量相应下降2 0 乐即下降为1 6 o 同时,厂商的销售收入=2.2 X 1.6=3 5.2。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反而下降了。b)当E d 1 时,在 a点的销售收入P Q 相当于面积O P l a Q l,b点的销售收入P Q 相当于面积O P 2 b Q 2.显然,面积O P l a

18、 Q l 面积 0 P 2 b Q 2。所以当E d 1 时,降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正方向变动。例:假设某商品E d=O.5,当商品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 0 o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2 X 2 0=4 0。当商品的价格为2.2,即价格上升1 0%,由于E d=0.5,所以需求量相应下降5%,即下降为1 9。同时,厂商的销售收入=2.2 X 1.9=4 1.8。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上升了。c)当E d=l 时,在 a点的销售收入P-Q 相当于面积O P l a Q l,b点的销售收入P-Q 相当于面积0 P 2 b Q 2.显然,面

19、积O P l a Q l=面积 0 P 2 b Q 2。所以当E d=l 时,降低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例:假设某商品E d=l,当商品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 0 o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2 X 2 0=4 0。当商品的价格为2.2,即价格上升1 0%,由于E d=l,所以需求量相应下降1 0%,即下降为1 8 o 同时,厂商的销售收入=2.2 X 1.8=3 9.6-4 0。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并没有变化。1 2 利用图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核心思想。解:要点如下:(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

20、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这种运行的途径,或者,也可以简单的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亦可称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

21、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果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1-8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的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的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1-8 中下半部分所涉

22、及的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P LP 2 P m),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在上面实现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

23、,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过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 1 7 7 6 年出版的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2原文为:“每个人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增加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24、。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其他真正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第三章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 0 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 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 R 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 R 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空其中:X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M R S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

25、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 M R S x y =P x/P y即有 M R S x y =20/8 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 R S 为 0.25 o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 所示。其中,横 轴 0 X 1 和纵轴0 X 2,分别表示商品1 和商品2 的数量,线段A 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 的价格P l=2元。求消费者的收入;求上品的价格P 2;写出预算线的方程;求预算线的斜率;(5

26、)求 E点的M R S 1 2的值。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 的数量 为 3 0 单位,且已知P l=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X30=6 0 o(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 的数量为20 单位,且 由(1)已知收入M=6 0 元,所以,商品2 的价格 P 2 斜率=P l/P 2=2/3,得 P 2=M/20=3 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 1 X 1+P 2X 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 0。(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 X l+20 o很清楚,预算线的

27、斜率为-2/3。(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 M R S 1 2=M R S 1 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 R S 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 1/P 2。因此,在 M R S 1 2=P 1/P 2=2/303 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 和消费者C的效用函数。(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的热茶。(2)消费者B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只喝咖啡,或者只不喝热茶。(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 杯咖啡和2

28、 杯热茶是无差异的。(4)消费者D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见图(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U=m i n X I、X 2o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2 X 1+X 2O消费者C的无差异曲线见图(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而言,咖啡是厌恶品。消费者D的无差异曲线见图4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 和的商品2 的收入为5 4 0 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l=20 元和P

29、 2=30 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X 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 U 1/M U 2=P 1/P 2其中,由U=3X I X;可得:M U l=dT U/dX l =3X 22M U 2=dT U/dX 2=6 X 1 X 2于是,有:3X;/6 X,X2=20/30 (1)整理得将(1)式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 X 1+30 X 2=5 4 0,得:X l=9,X 2=1 2因 此,该 消 费 者 每 年 购 买 这 两 种 商 品 的 数 量 应 该 为:U=3X M =38885、假设某商品市场上

30、只有A、B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 为=2 0-4尸和或=30-5P o(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根 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解:(1)A消费者的需求表为:B消费者的需求表为:P012345Q A d2 01 61 2840市场的需求表为:P0123456Q B d302 5201 51 050P0123456Qd5 04 13 22 31 450(2)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图略B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图略市场的需求曲线为:图略3 56、假 定 某 消 费 者 的 效 用 函 数 为 两 商 品 的 价 格 分 别 为P l,P 2,消费者的收

31、入为M。分别求出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 和商品 2的需求函数。解答: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1/MU2=P 1/P 2其中,由以知的效用函数=脑 可得:dTU 5-dx2 83.5 5-r 8r8于是,有:5|P,铲江2 8整理得:老 明即有尤2=2 1上3P2(1)一(1)式代入约束条件P 1 X 1+P 2 X 2=M,有:%+名 舞=解得:3M代 入(1)式得5M瓯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3M&_ 瓯5M7、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P L P 2O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切斜率为-a。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解:由于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所以

32、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选择有三种情况,其中的第一、第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第一种情况:当 MR S 1 2 P 1/P 2 时,即 a P 1/P 2 时,如图,效用最大的均衡点E的位置发生在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 1=M/P 1,X 2=0 o 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L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第二种情况:当 MR S 1 2 P 1/P 2 时,a P 1/P 2 时,如图,效用最大的均衡点E的位置

33、发生在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 X 2=M/P 2,X l=O o 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的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第三种情况:当 MR S 1 2=P 1/P 2 时,a=P 1/P 2 时,如图,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达到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即 最 优 解 为 X l O,X 2 2 0,且满足P 1 X 1+P 2 X 2=MO此时所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以

34、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其他任何一条无差异曲线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8、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严+3 例,其中,q 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 为收入。求:(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3)当P q=4 时的消费者剩余。解:(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M U=货币的边际效用为:彳=9=3dM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等=储 有: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l/3 6 p 2(2)由需求函数g =l/3 6 p 2,可得反需求函数为:6(3)由反需求函数,可得消费者剩余为:以p=l/1 2,q=

35、4 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C s=l/39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商品x 和商品y的价格格分别为P x 和 P y,消费者的收入为M,a和仅为常数,且 +夕=1(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 和品y的需求函数。(2)证明当商品x 和 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和方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解答:(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J一,算得:MU=-=axayp,8 Q-M Uv=j3 xayf i-8 y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P*+P产M(1)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

36、衡条件 姐=”-MUy Py(2)Pxx+Pyy=M 以a y/P,得声(3)Pxx+Pyy=M解方程组(3),可得x=aM/px(4)y=f3M/py(5)式(4)即为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上述休需求函数的图形如图(2)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相 当 于 消 费 者 的 预 算 线 变 为 次/+电产油(6)其中为一个非零常数。此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变为axaxyp _ px你 产=pxx+Apyy=AM由于,故方程组(7)化为axa-yf i _ Px,产一反(8)Pxx+Pyy=M显然,方程组(8)就是方程组(3),故其解就是式(4)和

37、式(5)o这表明,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3)由消费者的需求函数(4)和(5),可得a=pxx/M(9)5 =pyy/M(1 0)关 系(9)的右边正是商品x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关 系(1 0)的右边正是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故结论被证实。1 0基数效用者是求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1)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得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得边际效用.某一单位得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得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就会越来越低.将每一消费量及其相对价格在图上绘出来,就得到了

38、消费曲线.且因为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消费曲线是右下方倾斜的.(2)在只考虑一种商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 U /P=20由此均衡条件出发,可以计算出需求价格,并推导与理解(1)中的消费者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1 1 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解:消费者均衡条件:可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即 M R S 1 2=P 1/P 2需求曲线推导:从图上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分别绘在图上,就是需求曲线Xl=f (P l)1 2 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

39、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解:要点如下:(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才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收入效用则相反,它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2)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抵挡品,甚至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在图 1-1 5中,以正常品的情况为例加以说明。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的

40、化的均衡点为a点,相应的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XI I。价格P 1 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点,相应的需求量为X1 2 o 即 P 1 下降的总效应为X1 1 X1 2,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然后,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A B 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 G (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点,而且注意,此时b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 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 )中的阐诉,则可以得到: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 1 与代表P 1 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预算线A B.FC分别相切的a、c 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

41、为XH X1 3 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 1 和 U 2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价格的(即斜率相同的)预算线F G。A B 相切的c、b 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X1 3 X1 2 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最后,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成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3 )关于劣等品和吉分品。在此略去关于这两类商品的具体的图示分析。需要指出的要点是: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成同一方向变化

42、,其中,大多数的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而劣等品中的特殊商品吉分品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于是,大多数劣等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劣等品中少数的特殊商品即吉分品的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化,相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基 于(3)的分析,所以,在读者自己利用与图1 1 5相类似的图形来分析劣等品和吉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时,在一般的劣等品的情况下,一定要使b点落在a、c 两点之间,而在吉分品的情况下,则一定要使b点落在a点的左边。唯由此图,才能符合(3)中理论分析的要求。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 P)、平均产量(A

43、 P)和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其结果如下表: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总产量可变要素平均产量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122221 261 032 481 244 81 22 456 01 21 266 61 167701 048703 5/4096 37-7(2)所谓边际报酬递减是指短期生产中一种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在达到最高点以后开始逐步下降的这样一种普遍的生产现象。本题的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具体地说,由表可见,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由第4 单位增加到第5 单位时,该要素的边际产量由原来的2 4 下降为1 2o2.(1).过 T P 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

44、相应的MP L的值。(2)连接T P L曲线上热和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 P L 的值。(3)当M P D A P L 时,A P L 曲线是上升的。当M P L X A P L 时,A P L 曲线是下降的。当M P L=A P L 时,A P L 曲线达到极大值。3.解答:(1)由生产数Q=2K L-0.5 L 2-0.5 K 2,且 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5 L 2-0.5*102=20L-0.5 L 2-5 0于是,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有以下函数: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 P L=20L-0.5 L 2-5 0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

45、P L=20-0.5 L-5 0/L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 P L=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20-L=0解得L=20所以,劳动投入量为20时,总产量达到极大值。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0.5+5 0L-2=0 L=10(负值舍去)所以,劳动投入量为10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关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由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 P L=20-L 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一定有A P L=M P L。由(2)可知,当劳动为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 P L 达最大值,及相应的最

46、大值为:A P L 的最大值=10M P L=20-10=10很显然 A P L=M P L=104.解答:(1)生产函数表示该函数是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以,厂商进行生产时,Q=2L=3K.相应的有L=18,K=12(2)由 Q=2L=3K,且 Q=48 0,可 得:L=240,K=16 0又因为P L=2,P K=5,所以C=2*240+5*16 0=128 0即最小成本。5、(1)思路:先求出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要素的边际产量根据最优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整理即可得。(a)K=(2P L/P K)L1(b)K=(PL/PK)a*L(c)K=(P L/2P K)L(d)K=3L(2)思路

47、:把 P L=l,P K=l,Q=1000,代人扩展线方程与生产函数即可求出1(a)L=200*4-3 K=400*4号(b)L=2000 K=20001J(c)L=10*25 K=5*2,(d)L=1000/3 K=10006.(1).Q=A/K bF(k)=A(21),/3(AK),/3=AAK13=(L,K)所以,此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2)假定在短期生产中,资本投入量不变,以 表 示;而劳动投入量可变,以L 表示。对于生产函数Q=A Z?3K%有:MP,=1 AL3K1/3,且 dMPlldL=-2l 94匕 第 K 一 第 0这表明:在短期资本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

48、一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相类似的,在短期劳动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7、(1)当 a 0=0时,该生产函数表现为规模保持不变的特征(2)基本思路:在规模保持不变,即 a 0=0,生产函数可以把 a0 省去。求出相应的边际产量再对相应的边际产量求导,一阶导数为负。即可证明边际产量都是递减的。8.(1).由题意可知,C=2L+K,0=/内 3为了实现最大产量:M P L/M P K=W/r=2.当 C=3000 时,得.L=K=1 当0.Q=1000.(2).同 理 可 得。8 00=L 2/3K l/3.2K/L

49、=2 L=K=8 00C=24009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解答:以下图为例,要点如下:分析三条等产量线,Q I、Q 2、Q 3 与等成本线A B 之间的关系.等产量线Q 3虽然高于等产量线Q 2。但惟一的等成本线A B 与等产量线Q 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 3所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再看Q 1虽然它与惟一的等成本线相交与a、b 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 1所代表的产量是比较低的。所以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 B 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因此只有在惟一的等成本线A B 和等产量曲线Q

50、 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10、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解答:如图所示,要点如下:(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产量,所以,在图中,只有一条等产量曲线;此外,有三条等成本线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小成本。(2)在约束条件即等产量曲线给定的条件下,A”B”虽然代表的成本较低,但它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 所代表的产量,等成本曲线A B 虽然与既定的产量曲线Q相交与a、b两点,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通过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