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A卷)(附答案详解).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黔龙、黔峰、金成学校七年级(下)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A 卷)1.下列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8d/n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1.65cm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i D.1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75次2.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A.2.5km 2.5km X 104cm=2.5 x 104cmB.3.0 x 106cm=3.0 x IO6 x 10-2m=3.0 x 104mC.30min=30min X 60=1800sD.2/i=2 X 60=120mi
2、n3.载有三位宇航员的神舟十三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0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成功对按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如图所示.神舟十三号内的航天员通过弦窗看到地球在转动。下列关于成功对接后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神舟十三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B.以天舟三号为参照物,天舟二号是运动的C.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飞船是静止的D.以地球为参照物,四舱(船)组合体是静止的4.如图显示了在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它们的速度大小()陆地上跑得最快 水中游得最快 空中飞得最快猎豹-每秒跑40
3、m 旗鱼-108km.h 褐海燕-5km min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u-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在4s时相距最远B.甲、乙两物体在2.5s时相遇C.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快慢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2.5s时相距最远6.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7.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
4、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C.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8.关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速度跟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从速度公式=:可以得出,速度跟物体运动的时间成反比C.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D.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4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
5、动速度分别是%和%(%M%),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力和2,则()A.甲先到达B点B.乙先到达B点第 2 页,共 21页C.两人同时到达B点D.不知道女、外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1 0.烟囱上烟和路面上两小车上旗帜飘扬情况如图所示。关于两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一定静止C.甲车一定向右运动D.乙车一定向左运动1 1.如图为某款运动软件,显示小明的运动配速为10min/km,小明的平均速度最接近()A.散步B.快步行走C.自行车正常骑行D.电动车正常骑行12.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4、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两物体由同一位置。点开始运动,但物体4比B迟3s才开始运动t=0时刻,A在。点,B在距离。点5巾处从第3s开始,vA%,在第5s末4、B相遇在前5s内,4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13.一只小蚂蚁沿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匀速直线爬行,小明用秒表和刻度尺分别测出蚂蚁爬行的时间和距离,如图甲、乙所示,则蚂蚊爬行的时间为 s,爬行的距离为 c m,蚂蚁爬行的速度是 cm/s。一|/|0 1乙97 98 99 100 cm1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乙是15.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运动的描述,选择正
7、确的参照物:不疑 动,唯看远树来:。一 一片日边来:。一 已过万重山:牛从桥上过,流水不流:O16.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运动 快(填“一定”或“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 两 物 体 速 度 之 比 为;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o17.一列车匀速行驶至某一隧道,隧道长为3.1 km,列车长为2 0 0 m,从列车车头至隧道入口到列车完全通过这个隧道所需时间为110s;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m/s;合 km/h。18.糖糖同学早上以2m/s的速度匀速步行去巴蜀中学。走了30min时,爸爸立即
8、以lOm/s的平均速度从家开车追上了糖糖,追上后糖糖搭上爸爸的车继续前进。到达学校大门,她发现比平时走路早到1小讥。问糖糖在路上步行了 min才遇到爸爸的车,糖糖家到学校的距离为 mo19.如图所示,一艘小船正以比风速小的速度面向灯塔靠近,请在小船的旗杆上画出正在飘动的旗子第 4 页,共 21页20.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开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哪辆汽车运动得最快?2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
9、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行驶的距离),如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发现情况 开始刹车时 车辆停止时 反应过程-制动过程-速度(k m/h)反应距离(?n)制动距离(血)停车距离(M)2 04264 0881 68 01 63 24 81 0 02 05 07 0(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2)一起发生在限速5
10、 0 k m 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 5 m,根 据 上 面 图 象 可 判 断 司 机(选 填“超速”或“未超速”).(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如表数据一致)(3)若某汽车以2 0 6/s 的速度在某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 4 m,反应过程的时间是 s;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3.3 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6(h n,则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2 2.如图所示,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在行驶时有无超速现象?沪宁高速公路2 0 0 8.1 2.2 0 上午驶入时间:9:3 0驶出时间:1 1:3 0里程:2
11、 4 0 k m第 6 页,共 21页2 3.甲、乙两地相距90km,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车先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 1.5亿剩下的路程需要在30rnin内驶完,贝 U:(1)汽车前1.5/t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2)剩下的路程,汽车应以多大的速度行驶?(3)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 m/h,合多少m/s?(2)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巾),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6s听到回声,大山多远?(声速为340
12、m/s)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力、中学生用的课桌高约8小 小 故A 正确;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1.65m,故 B错误;C、上完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4 5 m in,即0.75八,故 C错误;D、1s内人的心跳大约为1次,故。错误.故选:A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答案】B【解析】解:力、在运算过程中,2.5km x 104cm得到的单位不是c m,故 A 错误
13、:B、运算符合演算过程,故 8 正确;C、30nl讥=30 x 60s=1800s,故 C错误;D、2/i=2 x 60=120min,2 x 60没有单位,故。错误;故选:B。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2.5km,前面的2.5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k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无论是长度单位换算、还是质量单位换算、重力单位换算、功率单位换算等等,思路都是相同的。3.【答案】C【解析】解:力、由题知,以神舟十三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三号飞船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A 错误;8、由题知,以天舟三号为参照物,天舟二号与天舟三号之间没有位置变化
14、,所以天舟二号是静止的,故 B 错误;第8页,共21页C、由题知,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舟二号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神舟十三号飞船是静止的,故 c 正确;。、以地球为参照物,四舱(船)组合体与地球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四舱(船)组合体是运动的,故。错误。故选:Co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4.【答案】C【解析】解:猎豹的速度是4 0 m/s,也就是144km;旗鱼的速度是108 km/h;褐海燕的速度
15、:=;=驾=300km;60因此,速度最快的是褐海燕。故选:Co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根据速度数值的大小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利用速度的大小可以直接比较运动的快慢,但速度单位需要统一。5.【答案】CD【解析】解:A D,据题,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在2.5s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者距离不断增大;在2.5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缩短,则在两物体在2.5s末相距最远,故 A 错误,。正确。8、由“面积”大小等于路程,可知,在5s末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两物体在5s末相遇,故 8 错误。C、由图看出,甲、乙两物体的在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量
16、相同,所以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快慢相同,故 C正确。故选:CD.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根据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分析它们之间距离的变化,确定何时相距最远.当两物体的路程相等时两者相遇,由“面积”等于路程,分析何时两者相遇.根据速度图象分析两物体何时相遇、何时相距最远,主要抓住速度关系和路程关系进行分析,路程根据“面积”确定.6.【答案】C【解析】解:4、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8、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故 C 正
17、确;。、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O错误。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即可正确答题。7.【答案】B【解析】解:力、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8、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线一侧要靠紧被测部分,所以无法仅利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故 2 错误,符合题意;C、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
18、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会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都不能直接利用刻度尺准确测量,需要应用累积法由多求少;第 10页,共 21页8、乒乓球的直径不能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C、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通过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间接得到;。、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以通过车轮转动的圈数和车轮周长间接得到。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
19、法的了解与运用,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该测量方法为“累积法。8.【答案】D【解析】解:4、由速度公式”=:可知,当时间相同时,速度跟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本选项缺少条 件“时间相同”,故A错误;8、由速度公式V可知,当路程相同时,速度跟物体运动的时间成反比,本选项缺少条 件“路程相同”,故8错误;C、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也可以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故C错误;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故。正确。故选:。(1)由 速 度 公 式 可 知,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由路程和时
20、间决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二是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时注意用好控制变量法。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利用数学知识判断tw和2的大小关系。设4、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2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则%X3尹+%x*甲=s,得出t用大小;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电,则 仁=苣+走,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得出谁先乙 V 1 V2到达B点。【解答】设4、B两地间的距离为s,甲从4地出发到达B地:%x g
21、 t尹 +&x g t科=s,甲+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芝 +芝=1 1 ,乙%v2 2vtv2t2s甲 _ 1;1+2 4.1/2t 7 =亚 2 9 =(V 1+V 2)2,乙 2VJV2:H “2,(vx-v2)2 0,vl+v l-2V1V2 0,V1 +V2 +2V1V2 _ 4%十2 0,评+谚+2Vli 2 4%十2 (V 1 +v2y 4vrv2,4%也 V 1(%+唠 2 即:?1,cz.:,t甲 vB,5s末A、B相遇;(4)5s内,4、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 据 =:可知4、B的速度之比。此题为路程与时间图象分析题,这样的题注意时间段的分析。13.【答
22、案】247.5 99.00 0.4【解析】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爬行的距离为99.00cm;(2)图中停表的分针指示的示数为4 m in,秒针指示的示数为7.5 s,故停表的示数=4 x60s+7.5s=247.5s。(3)蜗牛爬行距离s=99.00cm,爬行速度=:=与 鬻 =0.4cm/So故答案为:247.5;99.00;0.4。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从0开始,直接读出长度;停表的秒针转动一圈,分针转动一个小格,故停表的读数=分针所指示的示数x 60s+秒针所指示的读数。蜗牛爬行的速度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刻度尺
23、、弹簧测力计、停表、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的基本测量工具,使用时要注意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学 会 运 用 公 式 进 行 速 度 的 计 算。14.【答案】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比较方法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它们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这也正是我们后来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原因。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第14页,共21页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4、路程长运动快。【解答】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1 5 .【答案】乘客 江岸 万重山 流水【解析】解:不疑行舫动,研究对象是行舫,选择船上的乘客为参照物,行舫相对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行舫是静止的:孤帆一片日边来,研究对象是孤帆,选 择“江岸”作参照物,孤帆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孤帆是运动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研究
25、对象是“轻舟”,选 择“万重山”做参照物,轻舟相对于山有位置变化,轻舟是运动的;桥流水不流,研究对象是桥,选 择“流水”作参照物,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乘客;江岸;万重山;流水。在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时,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就选择和对象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就选择和对象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为参照物。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应用,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所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1 6 .【答案】运 动 快 慢 一 定 9:8 8:9【解析】解:(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大
26、的物体,运动一定快;(2)两物体的速度之比:S甲廿甲,甲 S甲t乙 3-3 9 c c=-=-X-=-=9:8,V7 乙 S 7 tm 4 2 8匕若通过相同的路程,由可得,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故答案为:运动快慢;一定;9:8;8:9。(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路程内的速度。(2)已知路程关系与时间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的速度之比;己知路程关系与速度关系,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运动时间关系。本题考查了求出受到之比和运动时间之比,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 7.【答案】3 0 1 0 8【解析
27、】解:路程s =3.1km+2 0 0 m =3 3 0 0 m,平均速度为:。=3 0 m/s =1 0 8/c m/i o故答案为:3 0;1 0 8。列车车头至隧道入口到列车完全通过这个隧道的总路程为隧道长加车长,用U =:计算平均速度。lm/s=3.6 f c m/i o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及速度单位的转化问题,难度较小。1 8.【答案】3 7.5 4 6 5 0【解析】解:(1)糖糖的家到学校的距离为3根据 =糖糖步行由家到学校需要的时间:1;人 2m/s,设当天汽车由家出发走了距离4后遇到糖糖,则汽车行驶人所用时间:匕=含=施,此刻糖糖步行的时间:_ Ll _ G2 人 2m/s
28、,由题意可知:2=匕+勿,Li Lic/+3 0 x 6 0 s2m/s 10m/s解得:L1=4 5 0 0 m;第16页,共21页则糖糖在路上步行的时间:tz2 =3人 =24m5/0s=2 2 5 0 s =3 7.5 m i n.,(2)糖糖搭上爸爸的车后到学校所用时间:_ L-L、_ -4500mI共%:-10m/s,由题可知:t-t=t2+t#,L-c,L-4500m-1 x 6 0 s =2 2 5 0 s H.-2m/s 10m/s解得:L=4 6 5 0 m。故答案为:(1)3 7.5;(2)4 6 5 0。(1)糖糖的家到学校的距离为3根据=:得了糖糖步行由家到学校需要的时
29、间,设当天汽车由家出发走了距离人后遇到糖糖,由速度公式得出汽车行驶L所用时间及此刻糖糖步行的时间,由题意可知三个时间的关系,列方程得出刀;从而得出糖糖在路上步行的时间;(2)由速度公式得出糖糖搭上爸爸的车后到学校所用时间,由题意根据时间关系列方程求出糖糖家到学校的距离。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明确题意,弄清时间之间的关系。19.【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旗子飘向的确定,明确风向、船速与风速的关系是关键。由图中灯塔上方的旗子可知风向,而小船向灯塔靠近、船速比风速小,据此确定船的旗杆上的旗子飘的方向。【解答】图上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图可知,灯塔上方的旗子向西飘,说明风向西
30、吹;小船向灯塔靠近,且船速比风速小,则船的旗杆上的旗子也向西飘,如图所示:20.【答案】解: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说明甲和乙是相对静止,即相对与地面速度相同;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说明二者的速度明显不同;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更进一步证明丙的速度大于甲。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丙的速度最大。答:丙汽车运动得最快。【解析】相对于地面向相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如果以速度快的物体为参照物,运动慢的就向后退,如果以慢的为参照物,运动快的物体仍然向原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相同,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
3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1.【答案】超 速0.7 15(2)从横轴40-60的中点位置做垂线,与图像的交点所对应的纵轴的数值即为制动的最大距离,如图:第18页,共21页f s(m)由图可知在限速5 0 k m 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 5 m,根据上面图象可判断司机超速;(3)反应过程的时间是:t =:=黑=0.7 s;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y =-=1 5m/Sot r 0.7 s+3.3 s故答案为:(1)如上图;(2)超速;(3)0.7;1 5。(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2)从横轴4 0 -60 的
32、中点位置做垂线,与图像的交点所对应的纵轴的数值即为制动的最大距离,比较可知是否超速;(3)已知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时间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反应过程的时间;紧急停车全程的时间为反应过程的时间和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之和,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学生的作图能力和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知道紧急停车全程的时间为反应过程的时间和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之和。2 2 .【答案】解:行驶的时间t=l l:3 0-9:3 0 =2 生行驶的速度V =:=臂 詈=1 2 0 k m 1 0 0 k m ;超速.【解析】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先计算该车的行驶速度,再与限制速度比较即可知道.解决此类题目
33、注意:(1)解题过程要体现比较过程,才知道是否超速.(2)要认识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2 3 .【答案】解:利 用 =:可知汽车前1.5九 通过的路程为:S =“1 0 =10m/s x 1.5 x3 60 0 s =5.4 x 1 0 4 n l =5 4 km;(2)剩下的路程为:$2 =s -S =90km 54/c m =36km,由题知剩下的路程需要在t2 =3 0 m i n =0.5九 内驶完,则剩下的路程,汽车的速度为:v2=。=72km/h.2 U.Ofl(3)由题知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G +t2 =1.5/1 4-0.5f t=2/1,则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34、=:=誓=4 5 km/h。答:(1)汽车前1.5/t通过的路程为54 k m;(2)剩下的路程,汽车应以7 2 k m 的速度行驶;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 5k m/i。【解析】(1)利用V =的变形式可求出汽车前1.5/1通过的路程;(2)根据题意得出剩下的路程,已知剩下的路程行驶的时间,再 根 据 求 出 剩 下 的 路程中汽车的速度;(3)由题意得出整个过程所用的总时间,再利用=:求出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题关键是要知道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总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 4.【答案】解:(1)由图可知,速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5 k m ,由速度计可读
35、出汽车的速度=90km/h,v=90km/h=9 0 x m/s=2 5m/s;3.6(2)汽车的行驶时间t=3 0 m i n =0.5h,由 =:得:通过的路程s =ut=9 0 k m/i x0.5h =4 5 km;(3)汽车行驶的速度:V1=90km/h=25 m/s,在t=6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 =vrt=25 m/s x 6s =1 50 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 4 0 m/s x 6s =2 0 4 0 m,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大山的距离为s,则:2 s =sx+s2,s =:(S i +S 2)=(1 50 zn +2 0 4 0 m)=1 0 9 5m。
36、答:(1)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 0 k m/i,合2 5m/s;(2)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 0 m i n,通过的路程是4 5k m;(3)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6s听到回声,大山1 0 9 5m远。第20页,共21页【解析】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1)由速度计,可以直接读出汽车行驶的速度,然后再将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公式s=vt,可以求出汽车的路程;(3)驾驶员鸣笛后,声音传到大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9 0 k m 的速度已经前行了6 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大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