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医学试题.pdf(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3)如何利用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3.M C V (f l)M C H (p g)M C H C (g/1)正常细胞性贫血 8 0-1 0 0 2 7-3 4 3 2 0-3 6 0大细胞性贫血 1 0 0 3 4 3 2 03 6 0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 0 小于2 7 3 2 03 6 0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 0 小于2 7 小于3 2 0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5)血液成分疗法有哪些主要意义5.提高输血的疗效:这是因为血液成分制品和衍生制品针对性强,有效成分浓度高。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成分输血选择患者需要的成分,避免不需要的成分。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一血多用,使有
2、限的血液用于更多的患者。(7)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分儿级,如何作分级判断7.清洁度所见成分临床意义清洁度所见成分临床意义I度大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05/H P,杂菌无或极少正常 I I 度中等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1 01 5/H P,杂菌少量正常 HI度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1 53 0/H P,杂菌较多提示。有炎症I V 度阴道杆菌,有少量上皮细胞,白细胞3 0/H P,大量杂菌严重的。阴道炎等名词解释(1)透明小体(2)血清(3)尿液干化学检查(4)hCG(5)弹力纤维(6)漏出液(7)胃蛋白酶(8)羊水泡沫试验(9)核异质(1 0)脱落细胞涂片固定(1 1)巴氏细胞(
3、1 2)细针吸取细胞学(1 3)精密度(1 4)镜下血尿(1 5)饮食性糖尿(1 6)尿管型(1 7)脑脊液I g G 指数(1 8)低色素性红细胞(1 9)白色血栓(2 0)抗体医学全在.线提供(2 1)粪便隐血(2 2)精子活动力(2 3)阴道分泌物(2 4)泪白蛋白(2 5)血浆(2 6)尿液湿化学检查(2 7)夏科一莱登结晶(2 8)渗出液(2 9)内因子(3 0)染色体病(3 1)角化不良(3 2)脱落细胞涂片带湿固定(3 3)异形间皮细胞(3 4)R-S 细胞(3 5)诊断灵敏度(3 6)乳糜尿(3 7)一过性糖尿(3 8)尿沉渣检查(3 9)脑脊液I g G 合成率(4 0)血细
4、胞比容答案:1 .为根尖囊肿患者的唾液沉淀物中检事的细小线粒状或弧形小体。2 .未加抗凝剂的全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析出的上清液。3 .尿液分析仪对含有多个试剂垫的干化学试带与尿液中相应化学成分反应后所发生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颜色的深浅和尿标本中各成分成正比关系。4 .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促进性腺发育的蛋白类激素,存在于孕妇的血液、尿液、初乳、羊水和胎儿体内。医学全在.线提供5 .为粗细均匀、细长、弯曲、折光性强、轮廓清晰的丝条状物,无色或呈微黄色,由小支气管壁、肺泡壁或血管等坏死组织脱落所形成。见于肺脓肿、肺癌等患者。6 .为非炎症性积液,其形成常见
5、原因为: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时,如肾病伴蛋白大量丢失、重度营养不良、晚期肝硬化、重症贫血等,一般血浆白蛋白2 5 g/L 时就有出现浆膜腔积液的可能。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如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栓塞、肿瘤压迫)、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淋巴回流受阻:如淋巴管被丝虫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肿瘤压迫等,这些胸腔、腹腔积液有可能是乳糜样的。水钠潴留可引起细胞外液增多:常见于晚期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等。7 .由胃腺的主细胞分泌,先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出来,在盐酸的作用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自身催化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胃液内几种消化酶中最主要的种,因
6、此,以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代表胃液的消化能力。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其最适反应的PH 为 2.随着PH 的升高活性降低,当 PH 达到6以上时即可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因此当胃内容物进入小肠以后,胃蛋白酶即失去作用。患胃酸缺乏的疾病,特别是恶性贫血患者,胃液中可无胃蛋白醐,这是因为胃粘膜萎缩使胃蛋白酥原分泌减少,又由于低酸或无酸,即使有少量酶原分泌,也不能成为有活性的酶。8 .羊水中的一些物质可减低水的表面张力,经振荡后,在气一液界面可形成稳定的泡沫。在抗泡沫剂乙醇的存在下,蛋白质、胆盐、游离脂肪酸和不饱和磷脂等形成的泡沫在几秒内即被迅速破坏消除。而羊水中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饱和磷脂是既亲水又亲脂的
7、两性界面物质,它所形成的泡沫在室温下可保持数小时,故经振荡后可在气一液界面出现环绕试管边缘的稳定泡沫层。该试验是最常用的床边试验,一般取试管2 支,第一管羊水与9 5%乙醇之比为1:1,第二管比例为1:2.经强力振荡152 0 s 后,静 置 15 m i n 后观察,如第二管表面仍存在完整泡沫环,则 L /S约2 2,提示胎儿成熟;如仅第一管表面存在完整泡沫环,则 L/S 可能 2;如两管均不见泡沫环,则提示胎儿不成熟。进一步精确的羊水泡沫试验还可以将羊水与9 5%乙醇进行一系列的稀释试验。9.是指脱落细胞的核异质,表现为核的大小、形态及染色质的分布异常,核边增厚,边界不整齐,但胞质的质和量
8、分化正常。核异质细胞形态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相当于病理组织学的不典型增生。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的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核异质。10.目的是保持细胞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蛋白质和破坏细胞内溶酶体酶,使细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态,而且结构清晰,易于染色。11.由细胞学家PaPaniculaou在自己痰中发现而得名。是炎症刺激所致。此细胞体积较小,圆形、卵圆形或梭形;胞质深红色;胞核小圆形,致密深染,轻度核畸形。巴氏细胞来源可能是鳞状化生细胞或者是喉部鳞状上皮细胞因炎症而变形所致。12.又称细针吸取活检、细针吸取或针吸细胞病理学。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吸取少许细胞成分涂
9、片,观察病灶部位肿瘤或非肿瘤性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一种诊断细胞学。目前已成为医学上一个重要的诊断手段。近年来,在超声、X线透视及CT等医学影象诊断仪导向下进行穿刺吸取,可以准确地获得局部病变器官的标本,但与般自然脱落细胞学不同,细针吸取只能作为一般诊断手段,不能作为癌症的侦察监测。对本法的评价,过去曾有一些分歧。现在认为应该被肯定并值得推广,但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而慎重地、有区别地开展,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13.即重复性试验。般取几个有临床诊断意义(指高、中、低浓度)的标本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可分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其标准差的大小反映该法在这个均值(浓度)下的不精密度,常用随机误差(
10、RE)表示。通常高浓度随机误差小,而低浓度反之。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要比批间小些。一个精密度较差的方法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结果。14.指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而离心沉淀后进行镜检时能看到超过正常数量的红细胞。15.可因短时间摄入大量糖类而引起,因此为确诊有无糖尿,必须检查清晨空腹的尿液以排除饮食的影响。16 .指尿液中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17 .I g G 指数等于(I g G c s f /A L B c s f)/(I g G s/A L B s),参考值0.7.在 9 0%的多发性硬化症中增高,在非多发性硬化症的其他感染或炎症中有2
11、9%5 7%病例也可异常。18 .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形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19 .当血管局部受损伤时,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释放等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白色血栓。2 0.是机体对外来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即免疫球蛋白。2 1.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见血色,而且少量红细胞又被消化分解以致显微镜也无从发现红细胞的出血状况。2 2 .指精子向前运动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a、b、c、d四级。精子活动力受温度和保存时间的影响。2 3.为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俗 称“白带”。主要来自宫颈腺体、前庭大腺,此外还有子宫内膜、阴
12、道粘膜的分泌物等。2 4 .是由泪腺和结膜浆液腺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在区带电泳中位于前白蛋白区,但其不与抗前白蛋白抗体发生反应。泪白蛋白具有遗传多型性,在聚丙烯酸胺电泳时分为 5个带。这种遗传多型性可用于遗传学研究。此外,泪白蛋白也可用于评价泪腺功能。2 5 .加入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离心后的上清液。2 6 .相对于干化学试带法的尿液化学成分检测方法。2 7 .无色或略带黄色、透明、两端尖锐、六边或八边菱形,呈折光性晶体。见于过敏性疾病或肺部寄生虫病。2 8 .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甚至球蛋
13、白、纤维蛋白原都能通过血管壁而渗出。在渗出过程中,还有各种细胞也参与炎症反应。渗出液的产生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少数见于非感染病因,如外伤、血液、胆汁、胰液、胃液等刺激后。止 匕 外,恶性肿瘤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2 9 .是胃粘膜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1.7万的粘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肠对维生素 B 1 2 的吸收。1 单位内因子可使I n g 维生素B 1 2 被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恶性贫血。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的患者,内因子分泌量减少。刺激内因子分泌的物质与刺激胃酸分泌者相同,如五肽胃泌素、组胺、胆碱能兴奋剂等,但内因子对刺激反应的程度与胃酸分泌无关。正常情况下,内因子不被蛋白分解酶和胃酸
14、所破坏。3 0 .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的数目及结构异常所造成的疾病。在临床上可发现新生儿有多种畸形,并常伴有智力障碍。这类疾病约占出生总数的0.5%,产前诊断的 2 5%5 0%。3 1 .又称异常角化、细胞内角化或不成熟角化。系指鳞状上皮非角化层,即表层角化前细胞和(或)中、底层细胞出现一些个别散在的胞质内角化细胞。医学全在线网站ws w.m e d 1 2 6.c o m3 2 .涂片后未待标本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此法固定的细胞结构清楚,染色鲜艳,适用于巴氏或H E 染色。痰液、阴道分泌物及食管拉网涂片等常用此方法。3 3 .又称反应性不典型间皮细胞。浆膜表面间皮细胞在长期慢性炎症
15、、放射线作用及肿瘤等刺激下,其形态发生改变。涂片中呈单个或成群出现,细胞体积增大,直径达3 06 0 u m,为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而浓稠,分布均匀:胞核亦增大,多数异型间皮细胞胞核增大时胞质数量亦相应增多,故两者比例仍属正常范围。胞核染色质略增多,颗粒略变粗,但分布均匀。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或偏位,核边规则而光整,部分表现轻度不规则而有切迹,可见双核或多核异形间皮细胞及核分裂象。3 4 .又名霍奇金细胞,有诊断意义。此细胞有三大形态特征:有异常巨大的核仁,5um,周边整齐,呈蓝色或淡紫色(HE 染色呈红色),核仁周围透亮,在核仁和核边之间有纤细的染色质丝连接。胞核巨大,染色质疏松,呈网
16、状或水肿状,核边厚而深染。细胞体积大,直径可达1 0 02 0 0 P m.此外,山于胞质R N A含量较高,故呈嗜双色性轻度嗜碱性,用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呈阳性。R S细胞可分为双核、单核和多核三种类型。3 5 .为所有患者(T P 十 F N)中获得阳性(T P)结果的百分数。3 6 .因淋巴循环受阻,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未能经淋巴管引流入血,而逆流进入肾,使肾盂、输尿管处的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尿液中所致。3 7 .也称应激性糖尿。在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导致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大量释放,因此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3 8 .指用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
17、检查,识别尿液中各种病理成分Z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及预后判断的检验项目。3 9 .Ig G 合成率=5 X (Ig G c s f Ig G s /3 6 9)(AL Bc s f AL Bs /2 3 0)X (I/AL Bs)X 0.4 3 ,参考值3.3 m g/d.在 9 0%的多发性硬化症中增高,在非多发性硬化症的其他感染或炎症中有2 9%5 7%病例也可异常。4 0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简答题(1)试述造血祖细胞培养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及预示复发等方面有何意义?(2)何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该病的抗体有哪两种?分别用何试验检验?诊
18、断本病最有意义的试验是什么?(3)H bF 增高可见于哪些疾病?(4)D.1 C 所致的出血与使用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应如何鉴别?(5)小血管受损后主要通过血管里的哪些功能进行止血?(6)如何早期诊断D I C?(7)简述正常人体内铁总量中各种形式铁的含量,并描述发生缺铁时各自的变化顺序。(8)诊断缺铁性贫血时,铁代谢检查包括哪些?各有何变化?答案:1 .急性白血病时,C F U G M 和 C F U-E 的集落数明显减低,甚至无集落形成,同时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增高。缓解时,C F U G M 和 C F U E的集落数均可恢复正常。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小细胞丛型的完全缓解率较高,大细胞丛
19、型和不生长型的缓解率低。预后估计方面,在化疗致骨髓抑制时,若反复骨髓细胞培养均无集落形成者多数死于感染或出血;若只有白血病性集落生长者,且细胞丛/集落数的比值异常,提示疗效较差;若集落生长型恢复正常,多数可获完全缓解。在缓解期,若生长型和集落大小都正常,多提示继续缓解;若集落消失而出现细胞丛型,常预示14周后复发;若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的集落、细胞丛同时存在,常预示几个月后临床复发。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体,损害红细胞能量代谢和功能,使其存活期缩短进而破坏而产生的一组溶血性疾病。该抗体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类。完全抗体可用凝集反应检测,而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和(或)
20、补体可用抗球蛋白试验检测。由于临床上本病多由不完全抗体(温抗体)所致,故本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抗球蛋白试验(c o o m b s 试验)。3.H b F 增高见于B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某些异常血红蛋白病(H Ba r t,H b H)、再生障碍性贫血、P N H、铁粒幼细胞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及正常孕妇。4 .用肝素后不久如突然发生大量鲜红的出血(尤其是肺或胃肠道出血)就应首先考虑肝素过量;但如是较少量的陈旧出血,则可能是D I C 所致。D I C 所致的大量出血,在应用肝素的同时输入新鲜血或血浆往往止血效果很好:而由于使用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则输血效果不佳。3 使用肝素后应密切观
21、察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的变化,如 D I C 仍在发展,每可见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进行性减少;如用肝素后出血不止,但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无发展,则应考虑为使用肝素过量。使用肝素后应定期做试管法C T 测定,要求将C T 控制在1530m i n 之间。达不到15m i n 并有出血现象时,应加大肝素用量;如超过30m i n而出血不止,则要考虑停用肝素,并静注硫酸鱼精蛋白 5.收缩反应增强: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局部血粘度增高,利于止血。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受损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使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
22、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利于止血。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 XH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释放因子HI,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的凝血块,堵塞伤口,利于止血。局部血粘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x ll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流减慢,利于止血。6 .存在可引起D I C 的病因,如感染、创伤、肿 瘤(包括白血病)、病理产科病变及较大手术等。有两种以上的5 列临床表现:反复、严重或广泛的出血;不明原因或难以纠正的休克;出现反映肺、脑、肝、肾等器
23、官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原来疾病不可解释的溶血现象。实验室检查符合以下表现:a.同时出现以下3 项以上异常:血小板小于10 0 X 10的 9次方/L 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时小于5 0 X 10 的 9次方/L)或有2 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BT G、P F 4、T X B 2和 P选择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小于1.0 g/L或进行性降低或4.O g/L (白血病、恶性肿瘤时1.8 g/L,肝病时小于1.O g/L=;3P 试验阳性,或 F D P 大于20 u g/L (肝病时 6 0 u g/L),或 D 二聚体升高或阳性;血浆P T缩短或较正常对照延长3s 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24、肝病时延长5 S 以上);P L G 含量和活性降低;A T-I I I 含量和活性降低(肝病不适用);血浆因子V I H:C小于5 0%(肝病必备)。b.疑难病例应有以下1 项以上异常:因子测:C降低,V W F:A g 升高,I I I:C /V W F:A g 比值降低(小 于 1:1);F 1+2 升 高;P A P 升高;血或尿F P A 升高。7 .正常人内铁总量的6 5%组成血红蛋白,3 0%为贮存铁。组织铁约占5%(存在于肌动蛋白、细胞色素和细胞氧化还原酶中),而转运铁甚微,仅占0.0 8%,故不同成分铁含量比较,血红蛋白含铁量最高,贮存铁次之,肌动蛋白和转运铁量更低。,发生铁
25、缺乏时;最初动用贮存铁,然后是血浆铁浓度减低而血浆转铁蛋白增高。如果这些变化随着肠内铁吸收增加仍不能满足红细胞系统的要求,则出现贫血。最后,缺铁性血细胞形成,导致低色素性红细胞。8.血清铁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 5%=,转铁蛋白增高,红细胞内游离原n卜琳测定增高。概念题(1)蛋白C系统(2)Ph 染色体(3)篮细胞(4)瀑布学说(5)血管性血友病(6)血液学(7)微量残留白血病(8)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9)双表型(1 0)血细胞的增殖周期(1 1)干抽(1 2)血小板释放反应(1 3)巨核细胞白血病(1 4)A.u e r 小体(1 5)花生四烯酸
26、代谢(1 6)原发性纤溶亢进症(1 7)绿色瘤(1 8)PN H(1 9)巨球蛋白血症(2 0)多系集落刺激因子(2 1)环铁粒红细胞(2 2)因子X(2 3)MD S(2 4)再生障碍危象(2 5)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 LT)(2 6)出血性疾病(2 7)致密管道系统(2 8)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2 9)双系型(双克隆型)(3 0)卵黄囊造血期(3 1)接触凝血因子(3 2)A.LIP(3 3)白血病裂孔现象(3 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 g D P)(3 5)血友病(3 6)开放管道系统(3 7)再生障碍性贫血(3 8)口 卜 嘛 病(3 9)造血祖细胞(4 0)免疫性溶血答案:1
27、 .是一组生理抗凝血物质,由蛋白C、蛋白S、T M和 A PC 抑制物组成。这一组对血液凝固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在被凝血酶激活后互相协调地发挥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2 0%左右。2 .8 0%9 0%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发现一种异常染色体,即 2 2 q,9q+,可出现在幼粒细胞、幼红细胞、巨核细胞中,标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是多能干细胞克隆发生突变和肿瘤转化所致。3 .退化的淋巴细胞因粘性高、脆性大,推片时被推拉成扫帚状,形成竹篮,故名。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该类细胞较多,有一定诊断意义。4 .是一种解释血液凝固机制的理论,认为所有凝血因子都是分别合成的,又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在一
28、系列反应中,每个凝血因子都被其前已活化的因子激活成为活性酶,最后生成的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即血液凝固。5 .是由于因子皿复合物中的V W F 基因的合成与表达缺陷而导致V W F 的质和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6.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开拓出许多新领域,如血细胞动力学、血液遗传学、血液流变学、血液免疫学、放射血液学和血液病理学等,并已达到分子水平。7.是指急性白血病经诱导化疗后行骨髓移植,达到临床和血液学的完全缓解,而体内残存微量白血病细胞的状态。8.指构成血红蛋白的B 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结 果 是 B 链合成减
29、少,lib A (a 2 P 2)减少,HbA2(a 2 6 2)增高,HbF(a 2 v 2)增高,多余的a 链聚合、沉淀损害红细胞膜而发生原位溶血,或被脾扣押而发生血管外溶血。临床表现为贫血、脾大、黄疸。9.在混合细胞白血病中,确定有10%的恶变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又有髓细胞系特征。10.血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倍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间称为增殖周期。11.指非技术错误或穿刺位置不当而引起的多次、多部位抽不出骨髓液或只得到少量血液。12.在诱导剂作用下,血小板贮存颗粒中的内容物通过开放管道系统释放到血小板外的过程。13.骨髓中原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并可出现于末梢血中的一
30、种少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定为M7型。临床表现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相似,原巨核细胞的鉴定常需借助于电镜或单克隆抗体。14.是白血病细胞中的棒状小体。瑞氏染色呈紫红或红色,由嗜天青颗粒融合而成,含核糖核酸及脂类,过氧化物酶阳性暗影。这种小体出现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等急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不出现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 5 .多种细胞膜的磷脂,经磷脂酶A Z/C 作用后生成花生四烯酸(A A)。A A 经环氧化酶作用生成内过氧化物(P G G Z/H Z),后者经T X A Z 合成酶作用生成T X A Z,最终转变为
31、无活性的T X B 2.A A 经脂氧化酶作用生成白三烯。1 6 .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剂(t P A、u-P A)增多致纤溶酶活性增强,后者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多种凝血因子,使它们的血浆凝血活性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出血症状。1 7 .是粒细胞白血病肿瘤性增生的特殊类型,多见于颅骨、眼眶、胸骨等骨膜下,其内为白血病性粒细胞,含有大量髓性氧化酶而呈绿色,称之为绿色瘤。1 8 .即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山于造血干细胞突变引起的获得性血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主要受累的是红细胞,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为常见的溶血性贫血的一种。1 9 .是 B细胞、淋巴样浆细胞与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大量单克隆巨球蛋白,并
32、广泛浸润骨髓和髓外脏器的一种病症。2 0 .又 称 I L-3,是一种糖蛋白,能支持多系集落生长,所获得的集落中可含有不同分化程度的幼红细胞、幼粒细胞、幼单核细胞和幼巨核细胞,还能促使肥大细胞生长。其最主要的生物效应是在血细胞发育的早期作用于造血干细胞,刺激其生长和分化。I L 3由活化的辅助T细胞分泌。2 1 .幼红细胞胞质内的蓝色铁颗粒在6个以上,并围绕于核周排列至少超过2/3区域者。2 2 .由 4 4 8 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糖蛋白,在凝血过程中处于内、外源性及共同途径之间,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其基因位于第1 3 号染色体(1 3 q 3 1)。2 3 .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
33、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最终该克隆可丧失分化成熟能力而演变成急性白血病。2 4 .原有慢性溶血患者突然出现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急性骨髓衰竭),网织红细胞及全血细胞减少,常持续12周。2 5 .血浆中优球蛋白组分含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及其活化素,但无纤溶抑制物。当加入凝血酶或C a 2+使其凝固后,置 3 7 c 下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E L T 缩短表明纤溶活性减退。正常参考值为1 2 0 m i n.2 6.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原因,导致机体止血、凝血活性的减弱或抗凝血、纤溶活性的增强,引起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的一类疾病。2 7 .散在分布于血小板胞质
34、中,不与外界相通,是 C a 2+的贮存部位,其膜上的C a 2+-M g 2+-AT P 酶(钙泵)能将血小板胞质中的C a 2+传送至此系统内,也可从此处释放至胞质中,从而调控着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活动和血小板的释放反应.2 8.是构成血红蛋白的a 珠蛋白肽链合成异常所致的贫血。结果是a 链合成减少,H b A多余的B 链 和 Y链多自聚合形成H b H (8 4)和 H b Ba r t (丫4),形成无效造血和溶血性贫血。2 9 .同时有两种或多种分别表达髓系或不同淋巴系标记的白血病细胞,可同时发生,也可在6 个月之内先后发生。3 0 .在人胚胎发育的前2 个月,血细胞起源于卵黄囊壁上由
35、中胚层间质细胞团形成的血岛,周边的细胞分化为早期血管壁内皮细胞,中央的细胞则形成原始的造血细胞,主要分化为巨幼红细胞 3 1 .包括经典因子刈、X I 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 K)、高分子量激肽原(U M W K)。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3 2 .即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正常情况下,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位于骨内膜面,M DS 时此两种细胞聚集成簇,并位于骨髓中央。3 3 .某些白血病患者血片中仅出现原始和成熟阶段细胞而中间阶段缺如,可提示部分骨髓仍有正常造血功能。3 4 .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原,由Aa 链释出Aa 附属物(碎片A、
36、B 、C、I I 由B P链释出肽B 6 4 2,但主要释出碎片X、Y、D、E 等,这些统称为Fg DP。3 5 .是一组遗传因子施、I X、X I 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3 6 .是血小板膜凹陷于血小板内部形成的管道系统,是血小板内与血浆中物质交换的通道,在释放反应中血小板贮存颗粒内容物经此通道排至细胞外。3 7 .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功能障碍或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的一类贫血。3 8.是一组由于遗传缺陷引起的咋琳代谢紊乱或血红素调控功能异常所致的疾病。本病有大量
37、的尿咋琳、粪口卜啾及其前身的中间物质从尿中排出。3 9 .-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4 0 .指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能破坏自己或供者正常红细胞的抗体,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溶血。四、问答题3.举例说明儿种病毒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取决于病毒山机体表面排出的方式。(1)空气传播(2)皮肤或黏膜传播(3)粪一口传播(4)经血液传播(5)经胎盘传播(6)利用传播媒介在人体间传播(7)垂直传播4 .试述干扰素的类型,抗病毒机理,特点及应用。(1)类型:I F N-a (主要由白细胞产生)、I F N-P (由成纤维细胞产生)、I F N-V(由 T 细胞产生)。(
38、2)抗病毒机理:当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后,促进其第2 1 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抗病毒蛋白,主要有3 种:2 -5 合 成 酶(以A T P 为底物合成低分子量的2 -5 合成酶,可降解病毒的m RN A);合成蛋白激酶(可使多种与核糖体相连懂得蛋白质磷酸化,使病毒懂得蛋白质合成受阻);磷酸二脂酶(抑制病毒肽链的延长和蛋白质的翻译)。(3)抗病毒特点:有物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作用于细胞而非作用于病毒;作用的暂时性广谱性等。(4)抗病毒效能的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治疗人毛细胞白血病、肿瘤和其他病毒感染等。5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各有何特点?(1)体液免疫主要通过抗体对
39、病毒懂得中和作用及调理作用阻止病毒的感染。抗体与病毒表面参与细胞吸附的蛋白质合成,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削弱病毒的稳定性,裂解病毒。(2)清除机体内感染的病毒、溶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刺激抗体生成及炎症反应。6 .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大 约 1 5%的人类恶性肿瘤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如 E B V 引起鼻咽癌和B u r k i t t 淋巴瘤及恶性淋巴母细胞增生症、H B V 和 H C V 引起肝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引起宫颈癌和外阴癌、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引起T细胞白血病。一、名词解释1 .病 毒(v i r u s):是体积微小(以 n m 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
40、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2 .病 毒 体(v i r i o n):结构完整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3 .壳 粒(c a ps o m e r):为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每个壳粒含有一个至数个多肽。根据壳粒的多少和排列,将病毒衣壳体分为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及复合对称等类型。4 .刺 突(s pi k e):为某些病毒在包膜上的刺状突出结构,如流感病毒的H A 和 N A两种刺突。刺突具有抗原性并与侵染细胞有关。5 .核衣壳:有病毒的核心(核酸)和 衣 壳(蛋白质)构成的结构体。6 .缺陷病毒:由于缺乏某些
41、基因,不能复制成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此种病毒称为缺陷病毒。7 .顿挫感染: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因细胞缺乏病毒所需的酶和能量,可以表达病毒的某些成分,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8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9 .灭活: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1 0 .亚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比病毒更小、结构更为简单的传染性颗粒,它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1 1 .病毒的基因重组:是指相关的两种不同病毒感染了同一细胞后,发生病毒基因核酸片段的互换,而导致病毒变异。四、问答题1.简述病毒的基
42、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指所有病毒都具有的结构,包括核酸内芯和蛋白衣壳,两者合称衣壳体。在无包膜病毒(裸病毒)衣壳体即为病毒体。病毒的特殊结构是包膜和须触。(1)病毒的核酸内芯:位于病毒体的最内部,是其生命遗传中枢,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的是,它仅含有一种核酸即D N A或R N A,据此将病毒分为D N A病毒和R N 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分子是病毒的遗传信息载体,它控制和指导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增殖。(2)蛋白衣壳是包囊或镶嵌在病毒核酸内芯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若干个衣壳亚单位即壳粒构成。每个壳粒含有1数个多肽。(3)包膜或称囊膜:为包膜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肥厚但较疏松的
43、膜样结构,主要由类脂质和糖蛋白构成。含有包膜结构的病毒称为有包膜病毒。病毒包膜的类脂质是宿主细胞的成分,有些病毒从宿主细胞表面获得,如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病毒;有些病毒源于宿主细胞胞质内膜,如虫媒病毒;有些病毒则来源于宿主细胞核膜,如疱疹病毒。病毒包膜中类脂质使其病毒对脂溶性溶剂具有敏感性,并使其病毒对宿主细胞具有“种”特异性以及特定的侵入部位。病毒包膜的粘蛋白,其中蛋白质由病毒自身合成,而碳水化合物成分源于宿主细胞。包膜的表面为粘蛋白或蛋白质构成的包膜子粒称为刺突,镶嵌于包膜的类脂质中。例如,正粘病毒科病毒包膜上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二种刺突,均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4)须触:病
44、毒的须触是无包膜病毒中的某些病毒表面所特有大头针状结构,例如腺病毒核衣壳2 0面 体1 2个顶角个长出的细长须触,与该病毒的吸附侵害其敏感细胞、凝集红细胞及病毒型别分类均有关。2 .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增殖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病毒必需在敏感细胞内增殖;不能自主复制。病毒在敏感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复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的代谢系统会按照病毒核酸的指令,以病毒核酸为摸板进行核酸的复制,并转录病毒m R N A,翻译成病毒蛋白质。性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分别构成子代病毒的核心和衣壳,在装配成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复制具有周期性,即从病毒体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
45、释放,称为一个病毒复制周期。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释放。3 .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病毒是指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 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了解病毒的干扰现象,在预防接种时,应注意接种的时间和疫苗之间的搭配,避免干扰现象减低免疫效果。-、名词解释1 .支 原 体(m y c o p l a s m 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 .解胭胭原体(U.u r e a l y t i c u m):又称T 株支原体,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通常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引起非淋球性尿道炎。还可通过
46、胎盘感染胎儿。3 .冷凝集试验: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常出现一种冷凝集素,能与人0型红细胞在04条件下发生凝集,置 3 7凝集消失,以此可作疾病的辅助诊断。4.立克次体(r ic k e t t s ia):是一类与节肢动物(虱、蚤、婢、螭)等关系密切,在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5.外斐反应(W e il-F e l ix r e a c t io n):是用变形杆菌0 X 1 9、2、K 株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凝集反应,检查抗体水平和变化,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等疾病的试验。6.原 体(e l e m e n t a r y b o d y):在衣原体繁
47、殖过程中所见较小的、具有感染性的颗粒为原体。7.性病淋巴肉瘤肿(L G V):为沙眼衣原体的一个生物学变种,即性病淋巴肉瘤肿变种。一、名词解释1 .卡 介 苗(B C G):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过2 3 0 次移种,历 时 1 3 年培养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2 .抗酸杆菌(a c id-fa s t b a c il l i):抗酸杆菌的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一般不容易着色,但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脱色,故得名。又因此类细菌的形态是细长微弯的杆状,有分枝生长的趋势,故又称为分
48、枝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3 .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4 .旧结核菌素(O T):是结核分枝杆菌在甘油、肉汤中的培养物经加热浓缩的滤液,其主要成分是结核菌蛋白。作为结核菌素试验的试剂。四、问答题: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结果分析及实际应用.(1)原理: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作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2)结果分析: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毫米。表明机体已感染结合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合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
49、反应和一 定的特异性免疫力。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 5毫米。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查病灶。阴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小于5毫米。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合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致敏;患严重结合病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3)实际应用: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或补种卡介苗;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合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
50、免疫功能。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取什么标本?怎样检验帮助诊断?2.如果要你去幼儿园调查幼儿结核杆菌感染情况,你应该如何做?并提出预防措施。(1)微生物检查:标本:痰液、尿、脑脊液或胸腹水等;直接涂片染色检查;浓缩集菌;分离培养;(2)结核菌素试验:前屈臂皮下注射结核菌素,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注射部位结节直径大于0.5厘米为阳性。(3)防治措施:接种卡介苗。L请简要说明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霍乱属于烈性传染病。若遇到可疑霍乱患者,应 采 集“米沿水”样粪便或呕吐物快速送检,以便尽早确诊,及时隔离治疗。(1)直接涂片镜检:悬滴法检查有无“鱼群”样排列、运动活拨的细菌。样本中加入抗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