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81698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3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涵义:儿童的发展就是指儿童生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过程: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断互相作用、互相支持、互相影响从而达成某种状态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影响因素: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互相作用下逐渐发展,遗传素质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但遗传宿主并不能单一决定儿童发展,儿童具有的遗传素质只有经与社会环境和教育互相作用才干实现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边各层生态系统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儿童发展的特性和品质也是在与人的交往以及周边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2 .了解儿

2、童发展理论重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重视儿童的本能、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儿童与成人在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蒙台梭利教育法:发现儿童;吸取的心智;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自由原则(P 7 6)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流派P 8 1加德纳多层智力观与幼儿的完整学习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戈尔曼情感智力理论我国(陶行知、张雪门、陈鹤琴)3 .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性、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

3、宜性。生理: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牙齿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感觉器官的发育P37人生第一年婴儿期,儿童心里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是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性变化最大的阶段初生到满月(01个月),满月到半岁(16 个月),半岁到周岁(612个月)1 3 岁称为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表现在儿童在这时期学会走路,开始说话,出现思维,有了最初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各种心理活动是在这个时期才逐渐齐全3 6 岁是进入小学前的时期,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心理发展有

4、明显的变化,每年都有新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是进步性无论是心理过程或个性方面,都向着更高级的方向变 化,从 简 朴 到 复 杂,从 具 体 到 抽 象,从 被 动 到 积 极,从零乱到成体系题 目:1 什么是儿童心理年龄特性?如何辩证把握儿童心理年龄特性的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性。关系:儿童心理的年龄特性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代表儿童的个别差异,即不是该年龄阶段中每一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的。因此,不能用一般性否认个别性。更不能反过来,用个别性否认一般性。(假如考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

5、性与非本质特性的关系,也可参照此答案。P20)2 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阶段性:儿童心理的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孩子其心理发展的表现明显不同。连续性:儿童心理发展又是渐变式的,是从量变到质变、从微小的质变到明显的质变的过程,因此,各发展阶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P233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必要性:儿童心理发展客观上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理论上,有必要对客观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有清楚的结识,并作明确的标志。实践中,对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及有关的儿童工作者,根据划分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复杂性:心理发展阶段明显

6、存在,但划分复杂。(儿童心理发展是渐变式的、连续性的,各阶段之间有时无明显界线。儿童心理发展受生理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可变性,给科学划分阶段的标准带来困难。4 简述3 4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最初步的生活自理;结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P44-475 简述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更加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P47-496 简述5 6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P50-547 简 述 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性。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结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发展开

7、始受表象的影响;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长。P658 简述36 岁儿童故意注意的发展特点。故意注意初步形成,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有如下表现特点:故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故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规定下发展的;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幼儿的故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P68-69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应用。P291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婴幼儿身长的增长重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协调,下肢很短

8、,小儿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1 岁时身长中点移至脐;6 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距,重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二、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体围是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边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 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称于身长

9、的1/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1/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限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重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互相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重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三、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其神经系统最先发育成熟;而生殖系统到儿童期末才

10、加快发育。当其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也就是性成熟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孩子一下子长大并进入青春期了。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五六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心脏大小基本维持原状;23 岁时,它的重量迅速增长到初生时的3 倍,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激增到出生时的10倍。儿童的动作发展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骨骼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儿童的动作发展有以下特点: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另一方面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昂首一翻身一坐一

11、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成熟。由远而近。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问题:1 儿童半岁以后,手的动作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双手配合;摆弄物体;反复连锁动作。P 3 7 3 82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有哪些规律?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P 2 9 2-2 9 33 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缺少明确目的一一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一一自觉的行

12、动目的逐渐形成一一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从直接动机为主向间接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P 3 0 6 3 0 8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应用。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是遵循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一一前运算一一具体运算一一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称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重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边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第二阶段,2 7岁,相称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

13、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此阶段的重要特点:(1)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赖表象进行思维,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性。儿童只能站在他的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干理解别的事物,而结识不到尚有别人或外界事物的存在,也结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故又称为自我中心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24岁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即儿童开始出现凭借语言符号象征游戏、延迟模仿等示意手段表征外在客体的能力,但此时思维具有前概念性,徘徊于概念的一般性与组成部分的个别性之间。4-7 岁为直觉思维阶段,即儿童此时己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阶段过渡,但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自动调

14、节的限制。此阶段的思维既没有运算的可逆性,也没有守恒的基本形式,尚停留在半象征性的思维状态之中。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称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7 岁左右的儿童可以在心理上对珠子进行运算,并认为把珠子散开和埃紧是两个相反而又互补的运动,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复到起始状态。这说明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又较大的易变性,出现可逆性,能解决守恒问题,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结识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尚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

15、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 11、12岁,接近于成人的思维。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生了四种变化:1.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一方面对事物提出一些假设,然后从假设推表演某些逻辑结论。2.可以进行命题逻辑思维:可以在摆脱实际内容的情况下,对一系列推理的对的性进行评价,在不受命题性质束缚的情况下建立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3.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他们的结识能超越于现实自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进行形式推理。4.可以形成两种形式运算的

16、认知结构:一是组合系统;二是四群运算。儿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可以用这些结构形式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表白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或基本达成成人的成熟水平。问 题:第四章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何作用?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结识世界: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幼儿的思维、记忆、情绪、意志等都受感知觉的影响。P772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掌握知觉标准和观测力发展阶段。P77-793对学前儿童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噪音

17、污染;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P91-924简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离不开记忆。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想象过程依靠记忆,儿童最初的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容易区分。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依靠记忆。记忆和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受记忆影响。PU4-1155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从再认发展到再现的发展)记忆容量的增长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先后出现)P117-1216学前儿童记忆容量的增长表现在哪些方面?记忆广度

18、:单位时间内可以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记忆范围: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工作记忆:工作记忆的能力越来越提高。总之,儿童记忆容量的增长,重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扩大,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P118-1207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有哪些?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的意义识记。P121-1228、1 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符号表象记忆产生;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出现初步的回忆。P124-1259、36岁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其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无意记忆效果优于故意记忆;无意识记忆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无意识记是积极

19、认知活动的副产物。P126-12710简述36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无意记忆占优势,故意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理解和组织限度逐渐提高;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P126-13611如何科学地组织幼儿复习?及时复习;合理分派复习时间;运用记忆恢复的规律。P141-14212简述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记忆、思维等方面)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想象与不前儿童的学习活动P14715013简述幼儿想像萌芽的表现和特点。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感知过的情景在新情景的表现)简朴的相似联想;(依靠外表的

20、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没有情节的组合。(比较单一)P15214分析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在生活中的表现。(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重要特点。)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爱好的影响。P153-15415简要说明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幼儿的想象经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幼儿的想象经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P l5 6 r5716幼儿发明想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最初的发明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称为表露式发明,严格说来还不是发明。幼儿发明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

21、幼儿发明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长,以及能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P16017简析幼儿想象夸张的因素。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恰本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想象与真实相混淆)情绪对想象的影响;(如喜欢与不喜欢)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P163-16418简述4 5 岁儿童想像的特点。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想象出现了故意成分;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朴;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P168-16919儿童概括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简要说明。直观的概括(重要是对颜色的概括);动作的概括(重要根据形状进行概括);语词的概括(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重要特性进行概括)。P17

22、4-17520简要说明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思维活动重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思维重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P 1 7 7-1 7 82 1 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 2 岁):儿童只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前运算阶段(2 7 岁):是感知运动阶段到概念性智力阶段(运算阶段)发展的过渡阶段,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开始出现“半逻辑”思维。P 1 8 1-1 8 32 2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要说明。

23、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阶段(2 4 岁):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直觉思维阶段(4 7 岁):开始出现“半逻辑”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同时又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P 1 8 2-1 8 32 3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 1 8 5-1 9 0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复杂性、概括性等发展)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依靠表象进行思维,表象在思维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具体形象思维成为幼儿期思维的重要形式。)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2 4 幼儿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维解决的

24、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P 1 8 5-1 8 62 5 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重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从简朴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P 2 1 2-2 1 42 6 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判断形式间接化(从基于感知的判断到基于思维的判断)判断内容进一步化(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到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判断根据客观化(从生活逻辑到客观逻辑)判断论据明确化P 2 0 5

25、-2 0 7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应用。1 简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对儿童的行为有驱动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克制、延迟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情绪是适应环境的工具,即交往工具)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情绪态度、情绪的品质特性等,都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P 2 6 3 2 6 62什么是原始情绪?它重要有几种?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映。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天生的情绪情绪反映有三

26、种:怕;怒;爱。P 2 6 7-2 6 8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长;引起情绪反映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长;情绪表达的社会化。P 2 6 9 2 7 14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重要有哪几个方面?请简要说明。情绪的社会化;(情绪反映与表达中的社会性成分不断增长)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丰富: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长。深刻:情绪从指向事物表面到指向事物的内在特点。)情绪的自我调节化。(情绪的进行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P 2 6 9 2 7 85学前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

27、外露到内隐。P 2 7 6-2 7 76简要说明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道德感的发展:小班幼儿的道德感重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美感的发展: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理智感的发展:5 岁左右理智感已明显发展起来,6 岁儿童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P284-2857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成人的情绪自控;采用积极的教育态度;帮助孩子控制情绪;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P286-290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

28、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应用。P318个性基本规律:1 先天气质差异(出生1 岁前)2 个性特性的萌芽(1 3 岁前)3个性初步形成(36 岁)P325社会性发展P3551 简述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P3243252 幼儿期自我意识发展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自我感觉的发展(1 岁前);自我结识的发展(广2 岁);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 岁以后)。P3283293 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重要特点是什么?从重要受别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从不会自我控制

29、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性的影响。P3314 简述托马斯 切斯对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托马斯 切斯根据9 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将儿童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P3405 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P346-3476 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儿童性格的初步形成是针对那些较低档的性格因素而言的;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P3487 简述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多种能力的显现和发展;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了

30、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P350-3538 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密切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互相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P359-3609 简述亲子关系的类型及其对幼儿的影响。民主型: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专制型:孩子受到压抑或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放任型:孩子易形成胆小、自私、意志薄弱等不良品质。P362-36310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行为发展的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结识性别角色(34岁)

31、第三阶段:刻板地结识性别角色(57岁)P36811简要说明(36、7 岁)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表现。游戏活动爱好方面的差异选择同伴及同伴互相作用方面的差异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P36912简述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的特点。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朴到复杂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儿童完毕任务的难度而变化的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许在46岁 P37337413简述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因素。缺失、独特、家长一子女关系P38338414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P391-39215简

32、要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也许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主线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P40240616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充足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主客观因素互相作用的循环。P418-419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因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1 形成差异的因素?不同的遗传基因、不同的气质特点、营养、体质、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父母素质、家庭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亲子间独

33、特的互相作用模式等,都会影响孩子在个性、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及特点的形成。随着儿童月龄的增长,个体互相间的差异会更明显。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又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环境因素。9.掌握观测、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P10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窕幼儿心理有何优缺陷?优点:可以严格控制条件;可以反复进行。局限性:在实验室环境中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比较困难。P11-12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一、幼儿的隐性障碍一注意力缺失的表

34、现?1、注意力连续时间(注意力不集中)2、活 动 量(活动量过大)3、冲 动 性(性急、冲动)4、协 调 性(肌肉动作协调性差)5、短时记忆(记忆力差、左耳进右耳出)6、人格特性(固执、暴躁、缺少自尊、人际交往不成)二、幼儿的隐性障碍一注意力缺失的矫治:1、行为治疗;2、感觉综合治疗;3、饮食控制三、情绪障碍一一沮丧、焦急(一)表现:不安时哭哭啼啼、易怒、敏感、多动、紧张、沮丧。(二)沮丧的矫治:1、认真对待幼儿的紧张和沮丧;2、分析引起幼儿紧张沮丧的因素;3、允许幼儿自由地表露自己的情感;4、提供安抚与支持;5、尽也许地减少可引起幼儿紧张和沮丧的情景;6、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方式来应对不良事件

35、。(三)焦急的矫治:1、事先为分离作好准备2、告诉孩子你回来后会和他做些什么3、每次离家和回家要有一定的程序4、平时练习一些减少焦急的活动。四、行为问题一一情感过度依赖和退订性行为重要由于幼儿缺少安全感。(二)学前教育原理1.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作用,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可以运用教育原理分析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名词解释题:教育概念的界定: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2.教育是一种麒敢社会性活动3.广义教育中的学校教育(即狭义教育)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目的: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我国的教育目的:

36、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决策层规定的,是对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提出的统一的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规定。问题:1 教育对个体发展如何起主导作用:一方面,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给予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第三,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发展发明主客观条件,第四,教育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2.理解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意义,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幼儿教育性质:对 36 岁年龄阶段儿童实行的教育成为幼儿教育,广义上来说凡是影响幼儿身体成长、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

37、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是指幼儿园教育。意义: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2、开发大脑潜能,促进智力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的敏感期3、发展个性,促进人格健康发展4、培养美感,促进想象力、发明力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幼儿园的双重任务:1 幼儿园对幼儿实行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目的:对把幼儿实行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3.了解中外幼儿教育发展简史和著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并能结合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38、。德国福禄贝尔(P 2 5)理论是1 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行为是其内在生命形式的表现,命令式的、强制的、干涉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发展是无效的,而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我活动。2 游戏理论: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她认为幼儿时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3协调原理:应当让孩子和周边的环境、社会、自然结合,协调一致。4亲子教育: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母亲们开办的“讲习会”,后来还专门写了一本 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P 2 6意大利蒙台梭利:2 0 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蒙台梭利于1 9 2 0 2 3 在罗马贫民区

39、创办了一所“幼儿之家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要点:1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2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特点是自由发展、有秩序、气愤勃勃、快乐。3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测者、指导者。批评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观点: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奉献: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对教师作用的观点。陶行知重要奉献是解放儿童的发明力 5个: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

40、间。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一一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建了 活教育 理论,先后在江西和上海创办省立、国立实验幼师和幼专,为我国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他把课程内容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5项,被称为“五指活动”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特点,能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它涉及两大部分:教育的一般原则;教育的特殊原则。教育的一般原则(-)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

41、调的发展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发展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四)充足运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二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教育的特殊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1教育的活动性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1 -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2 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5.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依据。

42、1、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1、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2、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观测力和判断力;3、游戏可以激发儿童发明力和思考力2)游戏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3)游戏有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1、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2、游戏是儿童克服紧张情绪的一种手段3、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2、游戏条件创设规定1、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2、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1)场地是儿童游戏必须的空间条件2)户外活动时间保障3、室内活动区的创设1、关于活动区种类和数量的选择2、关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3、关于活动区的合理布置4、活动区

43、规则的拟定3,室内活动区创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培养目的、2)本班实际情况、3)本阶段的教育重点4、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应注意的问题1、材料和玩具多样化;2、材料和玩具摆放清楚、明确5、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活动区域时要考虑的问题1、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线性(平面界线的划分、立体界线的划分、悬挂张贴不同的标牌或装饰物)2、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3、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6,管理和使用玩具和材料时应注意的方面1、因地制宜,注意废旧材料的运用2、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3、制定常规,养成良好习惯7、名词解释界线性: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线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相容性: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

44、尽量把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互相干扰。转换性: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也许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发明性游戏:学前儿童积极地、发明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儿童特有的游戏,它包具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有规则的游戏:是成人为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而编写的,有明确规则的游戏,如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角色游戏:是指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结构游戏:是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通过手的发明来反映周边现实生活的游戏。8、如何树立对的的游戏教育观1)游戏是儿童的合法权利2)爱玩、会玩是评价婴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3)游戏是婴幼儿最

45、自然、最有效的学习9、教师在游戏环境中的作用1)创设游戏环境2)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3)观测和评估游戏1 0、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1)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各种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的。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价值。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重现那些快乐和温暖的经历。3)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儿童对周边事物的结识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1 1、教师在组织指导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时的注意事项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2)尊重儿童的意愿。角色游戏的主题一般反映了儿童对周边生活的结识,主题应当由儿童自己提出,不要让教师硬性规定。3)在游戏中善于观测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4)根据儿

46、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1 2、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的注意事项1)逐步投放多样化、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涉及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解决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5)培养儿童对的对待游戏材料1 3、教师如何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1)不逼迫,让幼儿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2)鼓励儿童进行尝试,激励儿童不怕失败,在儿童集体中总是有一些儿童胆怯尝试新活动或在活动区内不知如何是好3)不限制,充足发挥幼儿的发明力6.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1、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

47、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综合,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精神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狭义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2、什么是发展适宜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性及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创设环境,以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但在学前教育中曾出现的小学化的现象,违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发展适宜性原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3、广义的幼儿

48、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4、幼儿园环境的特点是什么?环境的教育性与环境的可控性。5、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精神因素?人的要素和幼儿园文化的作用十分巨大。6、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教师在准备环境时的作用重要表现为让环境蕴含目的;让幼儿感爱好,使其增长爱好;尽也许让幼儿感到环境是自己而不是教师决定的。7、环境创设过程自身的教育意义体现在哪里?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责任感,培养幼儿合作精神。8、简述幼儿园环境的涵义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

49、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涉及幼儿园内部小环境,又涉及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精神环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的精神因素的总和。狭义的精神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2)幼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相作用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因此,幼

50、儿园环境对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合格的物质环境是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第一要素。幼儿园应当有足够的室内和户外活动空间,应当有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同时,优美、整洁的物质环境也是十分必须的,它能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园成为儿童的乐园。2、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关键。在幼儿园教育中,园长的观念和管理水平,教师的观念、专业素质、人格品质等是影响幼儿成长的潜移默化的,又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某种限度上它可以填补幼儿园物质条件的局限性,使幼儿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发展。9、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特点幼儿园环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