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期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1352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103 大小:1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期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期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期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期教案.pdf(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年我不数学教数 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20092010年度第2 学期第 6 册学生情况分析两个本班学生基本掌握了上期所学内容,儿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但是3(1)班的小彬和小明,3(2)班的小磊和小悦还需要加强辅导。两个本班学生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全册教学目的要求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

2、十、整 百 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

3、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 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进度安排一、位置与方向(

4、5 课时)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1.口算除法.3 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9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统 计(4 课时)1.简单的数据分析.2 课时左右2.平 均 数.2 课时左右四、年、月、日(5 课时)制作年历.1课时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 课时)1.口算乘法.3 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4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六、面 积(7 课时)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 课时)八、解决问题(4 课时)设计校园.1课时九、数学广角(2 课时)十、总 复 习(4 课时)教材重点、难点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3、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4、平均数培优补差措施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

5、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减负提质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向4 0分钟要质量,不无故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2、不组织学生购买辅导资料、习题等,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注意精讲多练,分层练习,不搞题海战术。4、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等活

6、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改实验课题献课、研究课课题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单 元 教 学 目 标1、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 页及练习一的第1、2 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主题图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并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通过观察,找出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3、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4、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方向,找出排列规律。教学难点:找出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教具准备:展示台、指南针。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朋友聪聪很想到咱们重庆的人民大礼堂去玩一玩,可是只知道大礼堂在我们学校的东面,却不知道哪面是东。你们能帮他指出哪面是东方吗?请学生用手指一指。(不一定能指对,老师告诉正确答案)问:除了“东”,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方向吗?(“南”、“西”、“北”)师: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确实很难一下辨清方向,你们有哪些辨方向的好方法?生:指南针。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

8、一,它能帮助我们一下子就辨明方向。生:可以看树木的树叶,树桩上的年轮,可以看太阳,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落下的地方是西方。二、新课。1、教学例1。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小朋友们看,早晨,一轮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来了。(出示例1)此时,小明正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做早操哪。问:请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自己看图。同桌交流。请人汇报。(当学生说到小明面向东方的时候,问为什么,让每个学生都清楚不管什么地方,太阳都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师:也就是说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哪一面?教学楼和大门呢?先请几人说,再同桌说,最后填在书上。2、做一做。师:下课了,四个小朋友来到操场上做游戏。看、他们分别面向哪一个

9、方向?问:我们知道,早晨太阳升起来的方向是东方,当我们知道东方后,怎样知道其余三个方向呢?也就是说这四个方向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在小组里说。请人汇报。学生汇报时要结合图突出:(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2)上(前)北 下(后)南,左西右东。(3)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三、游戏活动。1、练习一的第1题。(1)老师站在教室中间,用指南针找到教室里的南方。(2)让学生确定其余三个方向。(3)学生说出教室里的东南西北方都有什么?2、听方位词,指出方向。先老师说,学生指,然后学生自由组合,一部分说,另一部分指。3、游戏:小白兔跳东南西北。(1)请5人到讲台上,面向北方站成十字形,先说出谁在

10、谁的什么方向。(2)中 间1人发令往北跳,往东跳,其 余4人作好小兔跳的样子往规定的方向跳。(3)全班分组做这个游戏。4、练习一的第2题。5、家庭作业:想办法弄清自己房间的东南西北,再给父母说说是怎样布置的。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板书设计:方向北西 东南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和第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巩固学习的四个方向。2、通过制作校园示意图进一步掌握东南西北的排列顺序,并能根据一个给出的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一个给出的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教具准备:展示台和四张把上方分别定为

11、东南西北的校园示意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老师请一个面向北方坐在中间的同学起立,再从他的东南西北各请一人起立,下边的同学说出这四人分别在中间那个同学的哪一面。2、老师出示下图:小狗小狗在小猫的()方小猴小猫小兔小猴在小猫的()方小猪小兔在小猫的()方小猪在小猫的()方小猴在小兔的()方小狗在小猪的()方二、新课。1、老师出示校园图。(1)同桌说说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大门分别在操场的哪一面?(2)完成例2校园的示意图。师:你能根据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大门所在的方向完成校园的示意图吗?问:你从这幅示意图中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部分。请人汇报交流。(3)根据一个给出的方向判断其余

12、的三个方向。师:刚才大家完成得很好,但是书上有三个小朋友和大家做得不一样,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师:大家看,这个穿黄衣服的女孩她把上方(前方)定为西,看校园图,你猜她是面向哪一个方向来观察的?西方有什么?老师出示女孩的示意图,问:其余几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汇报结果。(西的对面是东)问:哪面是南,哪面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看图,也可以根据排列规律推出来)师:蓝衣服的男孩把上方定为南,其余几个方向是什么?(同桌说)问:如果把上方定为东方呢?2、介绍地图的绘制方法。师:刚才这四为小朋友按不同的方法绘制了校园示意图,但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师:请看

13、下图,我们怎么知道它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呢?师介绍指向标。这个表示方向的箭头叫做指向标,指向标上写着北,说明它指的方向是北方。学生看着这幅地图说校园各建筑的方向。三、练习:小小解说员问:你们到过北京吗?如果有一位外宾要参观天安门广场,你能给他当解说员,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以及四周的建筑吗?一定要把方位介绍准确。学生分组介绍,选几人集体汇报。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3、4 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并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

14、重难点: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教具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引入。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一位叫军军,一位叫明明。军军住在朝阳小区里,他每天在这里生活学习得非常愉快。这里是一张朝阳小区的示意图,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吧。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路,指向标,商店,少年宫等)问:你能用东南西北简单地描述一下他们的方向吗?(注意要说准确)师:有一天,明明也搬到了朝阳小区居住,可是他对这里的环境一点也不熟悉,就遇到了麻烦。他遇到什么麻烦?2、根据路线找场所。问:明明可以走 怎样的路线到达少年宫呢?(板书:路线)学生边指边说。(从这里出发,先向东再向北就到达了少年宫)问:如

15、果明明要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这里的少年宫,体育场都指的是入口)同桌说,请人汇报。3、学生提问题,学生解答。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互相提问并解答,请几组同学汇报。二、做一做。1、出示做一做,问:看到了什么?2、完成书上的第(1)问,要求学生边指行走路线边说。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4、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三、练习。1、练习一的第3 题。(1)先请学生看示意图。(2)由于小峰小娟上学的路线有很多条,所以可以先让学生画出路线,再用学过的方向知识说出路线。最后可简单比较一下哪条路最近。(3)学生自己提问并解答。2、练习一的第4 题。(1)简单介绍中国地图及长江黄河,比例尺

16、。(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填空。3、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也可请知道的学生介绍。四、小结。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 页的例4、例 5 及练习二的第1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几个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学会看稍复杂的线路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看稍复杂的线路图。教具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教学例41、引入。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个方位?大家看,小明学校图书馆、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为什么?(看太阳)那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你是怎么

17、知道的?2、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师:对了,多功能厅在东面和北面的中间,我们就说多功能厅在学校的东北角。问:你知道食堂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吗?为什么?(同桌说)问:谁能指出学校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同桌指,请人汇报。学校的西北角和东南角分别有什么?3、简单认识指南针。师:只要大家能正确地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能很快辨别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了。师:刚才,大家是看太阳来辨别方向的。大家看,小明是怎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我们也可以用指南针来帮助辨别方向。老师出示指南针的放大图。问:指南针上有什么?(磁针和刻度盘)磁针指着什么方向?怎样用指南针、怎样用它辨认方向?(学生知道可由他们自己

18、讲,不知道就有老师讲)刚才小明就是用指南针知道多功能厅在校园东北角的。4、做一做。学生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方位的知识。二、教学例5。1、问:大家喜欢小动物吗?下边老师带大家去游览动物园,高兴吗?师:动物园门口贴着一张导游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问:老师最喜欢大熊猫了,你能告诉大家熊猫馆在动物园的什么方向吗?从大门出发,怎样到达熊猫馆?(学生的路线有多种,老师都应肯定。)问:你最想参观什么小动物,你能为自己设计一条路线吗?学生独立设计。同桌交流。请人边指边汇报。2、做一做。师:参观完动物园,咱们要搭乘1路公共汽车回家了。请看,这 是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图,你能说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吗?(同

19、桌说,请人说)问:如果是从火车站出发到达动物园呢?三、练习。练习二的第1题。四、回家查资料: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如有条件的话,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学校的中心广场为标准,用指南针测出学校的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并描述出教学楼等建筑所在的方向,下节课交流。五、小结。课后小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的26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认识,并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2、使学生能用方位词准确描述从某地到某地的行走路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方位感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具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1、整理学习过的八个方向。老师出示一幅只有一个方向的指南针刻度盘图,让学生

20、填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填完后,请学生边比划边按顺时针方向把它们读一遍。2、汇报昨天测定校园方向的结果,并描述一下学校里各种建筑及标志性物体的方位。(可以以不同的物体或建筑为标准来描述)3、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4、第3题。问:看到了什么?读了两个小男孩的话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商店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看图,你还知道什么?5、第4题。先看图弄懂题目意思,再分组说地图上标出的地方分别在九寨沟的什么位置?最后请人汇报。6、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请学生自己提出并回答问题。7、第6题。(1)看图说出森林中的小动物各住在什么位置。(2)为小熊设计一条送货的路线,画出来。(3)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小熊送

21、货的行走路线。课后小结: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 元 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儿百几十(或几千儿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教科书第1415页的例1和“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三的第1、2、5、6 题。教学目标:L通过探索、交流使学生会口算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除法。2.会用两

22、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合作意识。4.结合教学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算理算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60根 小 棒(每10根 为1捆)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后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84-4 354-5 40X2 94-3 244-6 500X62.80里 有()个十,400里 有()个百。46里 有()个 十 和()个一。39里 有()个 十 和()个一。二、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1.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蔬菜基地运输各类蔬菜。2.让学生根据这一情

23、境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赵伯伯3次能运完60箱四季豆,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王叔叔3次能运完600箱西红柿,平均每次运多少箱?(3)李阿姨3次能运完240箱青椒,平均每次运多少箱?(4)李叔叔他们3人一次运完124箱茄子,平均每人运多少箱?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名学生列式并板书:604-3 6004-3 2404-3 1244-3(此题下节课学习)结果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口算除法)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1.学习例1。(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用6 0根小棒代替6 0箱 四 季 豆(每 组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4、(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计算604-3=20可能有以下算法:想法一:6个十 4-3=2个十。所 以604-3=20想法二:20X3=60 所以 60+3=20想法三:20+20+20=60 所以 604-3=20算法比较:试分析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教师小结:计 算60 3时,通常这样想:6个 小 3=2个十,2个十就是20o (3)2 4 0+6可以这样想:240是2 4个十,2 4个十除以3等 于8个十,240+3=80。也可以这样想:3X80=240 240+3=80。(4)总结算法。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 0看成是6个十,6个十除

25、以3得2个十,就 是20。(5)初步练习:804-4=904-3=804-2=让生说出口算过程。(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 作“6 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7)想一想:6004-3可以怎样算?得多少?并用两种方法读算式。60004-3呢?让生说出口算的过程。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四、课堂练习:L P15做一做1、2题。2.练习三的第1题。3.练习三的第2题。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五、看书质疑,全课总结。六、家庭作业:练习三第5、6题。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教科

26、书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的第3、4、7、8 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复习1.口算:804-4 1204-4 9004-3 6004-3 4004-2 8004-42.估算:49X3 78X6二、新授。1.出示主题图。师:昨天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李叔叔他们3 人一次运完124箱茄子,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今天咱们就来解决它。2.主动探索。(1)分小组研究讨论。(2)小组汇报方法:124=1201204-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120=120+41204-3=40还剩4 箱,每人再运1箱。平均每人大约运41箱。3

27、.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4.讨论得出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只要求被除数的近似数,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的除数大还是小,大说明够除,就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小就省略次高位后面的尾数。5.巩固练习,做做 第 1题。生独立完成的说说自己的方法,并讨论为什么既可以把260看 作 2 4 0,也可以把1260看作280o三、课堂练习。1.P16做一做第2 题。2.练习三第3、4 题。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五、家庭作业。Pis 7、8 题和思考题。课后小结:2.笔算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材第1920页 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 题。教学目标:L使学生在理解

28、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让生说一说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2.口算:424-2 4204-2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动手操作、领悟口算过程。1.教学例 1:42 4-2 =(1)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小棒,说明先算什么,后算什么。(2)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

29、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 表示4 个十,4 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灵敏,写在42 十位的下面。4 减4 得 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 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去2 得 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2 1%24202 0 2 1叽 2 K 2JT2-4 0-4 00-2-2(3)初步练习,掌握算

30、法。练习四第1题的第一排。(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通过练习,老师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为学生自主学习例2打下基础。2.教学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5 2 4-2 =(1)让生用小棒分一分,再用竖式计算,想:十位上的余数怎么办?(2)小组内讨论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每一位商得多少,除数和余数有什么联系例1 和例2 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汇报进行及时指导。(3)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法,要以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

31、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4)练习反馈:P 2 0做一做1、2题。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练习四第2、3题。四、看书质疑,总结。五、作业:练习四第1题第二排,第四题。板书设计:笔算除法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4 2 4-2 =2 1 (棵)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5 2 +2 =2 6 (棵)2 0 2 1 j 2 1儿2“4 2 j叽2-4 0-4 0 j 40 2 I 2-2|20 I 02 0.2 6 I 2 62 2 I 即5 2-4 Q 7 0|4-1 2 I 1 2-2 j 20 1 0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教科书第2

32、 3页的例3和 做一做,练习五的r4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1 .指 名 用 竖 式 板 演5 6 +4 5 6 4-7计算完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2 .让生观察例3主题图,了解信息,独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 3 8 +6 o师:这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1 .教 学 例3。思考:先用除数6去除被除数的哪一

33、位?2个百除以6,不 够 商1个百,怎么办?(1)小组讨论完成例3。(2)全班交流。一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如1 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等。(3)教师小结:在 计 算1 2 8 4-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 们 把1个百 看 成1 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 2个十,1 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 除3个十,积 是1 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 在1 2的下面,1 2减1 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

34、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4)2 4 4 5)3 6 3 3)2 5 8 4)3 1 4 3)8 7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重点强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三、总结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订正。2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除数是一位,先看被除数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3.做P 2 2“做一做”。四、巩固与反思。1 .基本练习:练习五1、2题。、2 .解决问题:练习五第

35、3题。五、反馈小结。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第二次教学,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六、作业:练习五第4题。课后小结: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用 一 位 数 除 三 位 数 的 练 习 课练习五第5 8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 .最大能填几?8 X ()4 5 ()X 9 707 X()5 0 6 X ()(13.60 7G)(8.8 元)课后小结:第八单元解决问题单 元 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

36、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连乘应用题教科书第9 9页的例1及练习二十三的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2、能分步解答及列综合算式解答。3、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主题图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在做操,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 行 有1 0人。同学们,你想知道这个方阵有多少人吗?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你看到有几个方阵?每个方阵有几行,每行有多少人?怎样解决?如果学生提到用乘法

37、来计算,老师告之后让学生解决。二、教 学 例11、列式计算当学生说到用乘法时,师引入例1。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怎样列式计算?(1 0 X 8=8 0 (人)师:这个算式计算的结果是什么?(是1 0行一共有多少人?)师:师目要求什么?(要 求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解决?(8 0 X 3=2 4 0(人)师:把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怎样列呢?2、讨论:结合分步算式的过程,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学生自己说一说。老师板书:1 0 X 8 X 3=2 4 0 (人)3、做 一 做(书上第9 9页下面的做一做)(1)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余做在练习本上。(2)指名说解题思路。三、练习1、小明坚

38、持每天锻炼身体,每天跑两圈。每 圈4 0 0米,他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一名说一说解题思路。2、练习二十三第2题和第3题(1)学生说图意(2)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请人说解题方法。五、全课小结板书:连乘应用题例:同学们做操比赛,3个方阵,做操每个方阵有8行,每 行1 0人,一共有多少人?1 0 X 8=8 0 (人),综合算式:1 0 X 8 X 3=2 4 0 (人)8 0 X 3=2 4 0 (人)答:一共有2 4 0人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连乘应用题”的练习教科书第1 0 2页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2、联系实际,运用知识

39、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教学重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昨天我们学习了连乘应用题,今天大家继续学习。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编一道连乘应用题。二、“连乘应用题”的练习1、请人说一说自己编的题(1)怎样列式?(2)生说师板书。(3)讨论,看学生编题是否符合连乘应用题。2、书 第10 2页第4题(1)学生说图意(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3)学生讨论。请两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学生说师板书:25 X 2=10 0 (米)10 0 X 3=30 0 (米)(4)列综合算式:25 X 2X 3=30 0 (米)3、教科书第10 2页的第5、6题。(1

40、)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怎样解决问题?(请学生回答)(3)列式计算。(请一名学生回答)三、课堂作业:P 10 2T 0 3生活中的数学,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人说一说。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连除应用题教科书例2 及第10 0 页“做一做”,练习23第 10-14题教学目标:1、理解此类型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2、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教学学具准备:主题图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这幅图面是同学们在表演节目,一共有6 0 人参加表演,平均分成2 组,每组有5 个小圈,每个

41、小圈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学生说图意(2)每个小圈有多少人?怎样解决?(3)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必须解决哪个问题?同桌讨论,然后请两名学生说 一 说。(4)先 求 每 组 有 多 少 人?怎 样 列 式?604-2=30(人)再 求 每 小 圈 有 多 少?怎 样 列 式?304-5=6(人)根 据 分 步 算 式 怎 样 列 综 合 算 式?请1名 学 生 说 说。师 板 书:604-24-5=304-5=6(人)三、练习1、完 成 第103页 第10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 集 体 交 流。2、完 成 第104页 第11题先 让 学 生 独 立 完 成,然

42、 后 请 人 回 答。3、完 成 第104页 第12题。4、完 成 第104页 第13、14题。四、课外作业完 成 第105页 第15、16题。五、全 课 总 结。课 后 小 结:实践活动设计校园教 学 内 容:教 科 书 第106页教 学 目 标:1、通 过 观 察 主 题 图,学 生知 道 学 校 都 有 些 什 么。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分小组设新校园。教学重难点:校园怎样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我们学校?为什么喜欢?我们校园美不美?美在哪儿?请学生说一说。二、探索新知1、出示主题图(1)这是我们的学校。校园都有些什么?还差什么?它给我们本校

43、比少些什么?请两名学生说一说。(2)讨论学校应添设什么。分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2、学生设计新校园。分小组设计,然后展示各小组的设计。请每小组的小组长说说校园是怎样设计的。最后由学生评定,看哪一小组的设计比较适当。三、全课小结课后小结: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单 元 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简单的集合教材第10 8页 例1及练习二十四第教学目标:1、知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集合的方法。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

44、情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知识,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寻找简单集合的方法。教学难点: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教学过程:每周周末已到,同学们都积极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活动。有的同学喜欢学数学,但也有同学喜欢学语文。(教师出示放大的图片)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有3个同学既学语文也学数学,这两组共有多少人?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学生说想法)咱们就试试,用图表示出来,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参与并指导。2、交流,展示你用图表示法。3、揭示方法提问:这两个小组共有1 7人吗?集合时间表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表示方法,并在黑板上展示:

45、(图略)(1)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思考:怎样找出既学语文,也学数学有哪些人?(2)学生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先看学语文的有多少人?再看学数学有多少人?然后看是否有学生语数两样都学?(3)列式计算:8+9-3=14(人)引导学生小结找集合问题的方法。4、巩固练习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参加书法组有15人,美术小组的有13人,其中有5人两样都参加,两组共有多少人?(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说自己的思考方法。三、拓展应用1、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做练习二十四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请1名学生说思考方法。四、交流感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我们今天学的集合知识有什么感受?发现生活中

46、哪些地方还需集合知识?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简单的等量代换教材第109页 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5题。教学目标:1、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等量代换的方法。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情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会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找出等量代换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具:放大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吃水果?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算比赛,一个苹果等于两上香焦的重量,3个苹果等于几个香焦的重量?二、探究新知1、学生独立探究。

47、(学生观察图)提问:1个西瓜量多少千克?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一个西瓜等于几个苹果?2、全班交流请12名学生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并列出算式。3、观察、分析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很快算出一个西瓜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4、巩固练习做教科书第109页“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三、拓展应用1、做练习二十四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1名学生说自己的思考方法。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四、课堂总结课后小结:第十单元总复习单 元 教 学 目 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

48、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除数是位数的除法及两位数乘两位数P 1 1 2 1 1 3 的2、3、4 及 P 1 1 6的1、2、3 题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会正确的计算。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熟练的计算。3、根据情况灵活的进行乘除法的估算。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乘除法教具:展示平台教学过程:口算P113的3题生独立做,集体评讲。师:“谁能说说在除法中怎样判断商有几位数?遇到被除数中不够商1的时候怎么办?

49、”生回答。、练习P112的2题生做,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后反思纠正。2、P113的4题生读题,先估算后笔算,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订正。练习P11613题生做,师巡视辅导。针对3题先让学生估算,有的学生把 11看 作 10,58看 作 60,60X10=600,600 620,得出不能一次送走这批人,但实际算出来58X 11=638,63862 0却能一次送完,让学生明白因把5 8 看作60,60X 11=660,6606 2 0 在实际问题中要合理的选择估算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小结:进行乘除法的计算时要注意一些什么?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位置与方向

50、及统计P 1 1 2 的 1 题,P 1 1 3 的 5 题及P 1 1 7 的 4、5 题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八个方向,会根据中心点正确判断物体所处位置,看懂简单的路线图。2、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3、渗透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物体的方向,会求平均数。教具:展示平台教学过程:一、复习方向出示P112的 1 题图,师:“图上画了些什么?”生回答,谁能说说小清家的正北面有什么、正南面有什么、正西面有什么、正东面有什么、东南面、东北面、西北面、东北面各有什么?2、图书馆在小清家的什么方向?从小清家到加油站怎么走?从小清家到健身园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