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固安三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固安三中2022-2023学年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Cl-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B检验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C检验的试剂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
2、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盐A盐酸NaOH固体石墨NaClB碱石灰金刚石O3纯碱(Na2CO3)C空气澄清石灰水铁CaCO3DCuSO45H2OCaCl2水银CaOAABBCCD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已知道了107 种元素,即已经知道了107 种原子B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C40K 和 40Ca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相等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4、下列实验操作能用到玻璃棒,且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过滤 蒸馏 溶解 萃取 蒸发 分液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和 B和 C和 D和5、如图所示
3、,将氯气通入如下装置,若打开活塞b,则小试管里的干燥红纸条c不褪色;若关闭活塞b,则c褪色。则a溶液是A碘化钾溶液B浓硫酸C饱和食盐水DNaOH溶液6、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取样液23mL注入试管中,滴加盐酸出现大量气泡说明有CO32-B取样液23mL注入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SO42-C取样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23mL使其完全溶解,滴加盐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Cl-D取无色液体注入小烧杯中,用一束光照射无丁达尔效应说明该液体是溶液AABBCCDD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蒸发结晶时,应将蒸发皿
4、中的NaCl溶液全部蒸干才停止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C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平齐D浓硫酸的稀释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烧杯里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8、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H2HClBFeCl3FeCl2CCOCO2DNaNaOH9、已知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3+6HCl=NaCl+3Cl2+3H2O,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A61 B51 C31 D2110、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出现浑浊,则该溶液中可能有CO32B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NH4+C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K+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有SO4211、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没有用到的是 ( )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12、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ANH4NO3BSiO2CH2ODCu13、氯化氢可以用浓硫酸作用于
6、氯化物来制取,主要是因为浓硫酸具是()A强酸B高沸点酸C脱水剂D强氧化剂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B滴管不能交叉使用C容量瓶在使用前进行检漏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15、在原子结构研究的历史中,提出“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的是A卢瑟福B道尔顿C玻尔D汤姆生16、C1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1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反应中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1 mol KClO3参加反应
7、,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气体C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DKClO3在反应中是氧化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X、Y、Z、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为_(化学用语回答),Z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3)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产物分子的电子式为_,其化学键属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18、某淡黄色粉末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
8、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及现象填空:(1)该淡黄色粉末为_;(2)X粉末的名称或化学式为_;(3)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9、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除容量瓶外还需要其它玻璃仪器_(2)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温度 浓度 容量 压强 刻度线(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
9、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20、为验证氯、溴、碘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
10、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1)A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6)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21、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Ba2+、Mg2+、Fe3+、SO42-、Cl-、CO32-。某同学收集了该地
11、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配成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取试样溶液100mL,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33g,滴入足量盐酸沉淀质量不变。另取试样溶液100mL,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16g再滴入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1)该雾霾中肯定不含的离子为_。(2)该雾霾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_。(3)1.16g白色沉淀为_(写化学式)。(4)反应中消耗的BaCl2的物质的量为_mol。(5)操作中加盐酸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检验Cl-,加入硝酸银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12、-,A正确;B检验,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B正确;C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就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此离子可能是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然后再另取该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可能生成硫酸钡沉淀,也可能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D错误。答案选D。2、A【解析】A盐酸是HCl与水的混合物,NaOH固体属于化合物,石墨属于单质,NaCl属于盐类,故选A;B碱石灰又称钠石灰,碱石灰是白色或米黄色粉末,疏松多孔,是氧化钙(CaO,大约75%),水(
13、HO,大约20%),氢氧化钠(NaOH,大约3%),和氢氧化钾(KOH,大约1%)的混合物;金刚石为单质;O3为单质;纯碱(Na2CO3)为盐,故B不选;C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铁为单质;CaCO3为含氧酸盐,故C不选;DCuSO45H2O属于纯净物;CaO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不选。答案选A3、B【解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D、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为原子或离子。【详解】A项、
14、人们已知道了107种元素,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核素,则原子的种类远大于107种,故A错误;B项、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则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相等,故B正确;C项、40K和40Ca原子中的中子数分别为21、20,故C错误;D项、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为原子或离子,如Na、Na+、NH4+等,质子数均为11,但核外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B。4、B【解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在溶解中加速溶解,在过滤中引流,防止液体飞溅,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配制溶液转移液
15、体需要玻璃棒引流,以此来解答。【详解】过滤、向容量瓶转移液体,需要玻璃棒引流;溶解、蒸发需要玻璃棒搅拌。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5、C【解析】开启活塞b,氯气直接流经干燥红纸条c,c不褪色说明通的是干燥氯气;关闭活塞b,Cl2只能通过a溶液使红纸条c褪色,证明是湿的Cl2,水蒸气只能由a提供,故a只能是饱和食盐水,因氯气与碘化钾溶液、NaOH溶液反应,被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故选C。6、B【解析】A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或SO32-,或HCO3-等,故A错误;B在样液23mL注入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只能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有SO42
16、-,故B正确;C应该用硝酸酸化,盐酸会提供氯离子,故C错误;D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取无色液体注入小烧杯中,用一束光照射,无丁达尔效应,该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离子检验、强酸制取弱酸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本题的易错点为D,容易受分散系的影响,题中无色液体不一定是分散系。7、A【解析】A.蒸发时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固体分解,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可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A错误;B.蒸馏时,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液体暴沸,B正确;C.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附近,C正确。D.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
17、热,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于硫酸上,热量不易散失,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8、B【解析】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本身是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详解】AH2HCl,氢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A不符合题意;BFeCl3FeCl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B符合题意;CCOCO2,碳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C不符合题意;DNaNaOH,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9、B【解析】NaClO3+6HClNaCl+3Cl2+3H2O中,氯酸钠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盐酸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
18、0,氧化剂为NaClO3,由此得到还原产物为1mol,还原剂为HCl,HCl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为5mol,则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5:1。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参加反应的氯化氢没有全部被氧化,一部分起酸的作用转化为氯化钠。10、A【解析】A. CO32、HCO3等均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B.加入NaOH溶液后混合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显碱性;C.焰色反应显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Na+,但是不能确定是
19、否含有钾离子,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判断是否存在K+;D.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不一定为硫酸钡,即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也有可能含有HCO3等,故A项正确;B.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只能说明溶液呈碱性,不能证明含有NH4+离子,故B项错误;C.观察钾离子的焰色反应的火焰颜色时,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否则无法观察到紫色,所以某溶液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但是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含钾离子,故C项错误;D.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
20、成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不一定为硫酸钡,因此不能排除Ag+的干扰,故D项错误;答案选A。11、C【解析】A以实验研究金属钠能跟氧气、水等无机物反应,跟酒精等有机物反应,用到的是实验法,故A不选;B实验过程中需要用肉眼观察实验现象,用到的是观察法,故B不选;C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C选;D采取对比方法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用到的是比较法,故D不选;故答案为:C。12、C【解析】ANH4NO3为离子晶体,化学式为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晶体中不含单个分子,故A错误;BSiO2为原子晶体,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化学式为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值为
21、1:2,故B错误;CH2O为分子晶体,晶体中含有单个分子,故C正确;DCu为金属晶体,晶体的组成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晶体中无单个分子,故D错误,故答案选C。13、B【解析】氯化氢可以用浓硫酸作用于氯化物来制取,主要是因为浓硫酸是高沸点酸,属于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例如:2NaCl+H2SO4=Na2 SO4+2HCl【详解】氯化氢可以用浓硫酸作用于氯化物来制取,主要是因为浓硫酸是高沸点酸,属于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例如:2NaCl+H2SO4=Na2 SO4+2HCl故答案为B。【点睛】除了强酸制弱酸,还有强氧化剂制若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难溶物制更难溶物、以及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总之都
22、是以强制弱。14、A【解析】根据化学实验操作,分析判断操作目的或作用。【详解】A项:点燃混有空气的可燃性气体可能引起爆炸,故验纯可燃性气体是基于实验安全。A项正确;B项:不同滴管交叉使用,会污染试剂。B项错误;C项:使用容量瓶前进行检漏,防止倒转摇匀时液体渗出。 C项错误;D项: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是防止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D项错误。本题选A。15、D【解析】A、1911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B、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十九世纪初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C、1913年玻尔研究氢原子光谱,引入了量子理论观点,提出原子轨道模型;D、1904年
23、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答案选D。16、D【解析】反应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4价。【详解】A、因C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4价,则H2C2O4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A错误;B、反应中1molKClO3参加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1molClO2,则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44.8L气体,故B错误;C、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5-4)=1mol,故C错误;D、因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4价,
24、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KClO3反应中是氧化剂,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解题关键:明确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A选项易错点、也是难点,H2C2O4中C元素化合价的判断,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去判断。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三 A MgSiSC SiO2 C+2SCS2 极性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可知X是C;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M为S,Z的质子数为偶数,且在Mg和S之间,因此Z为Si。【详解】(1) M为S,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2)Mg、
25、Si、S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MgSiS,S比C多一个电子层,则原子半径SC,因此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gSiSC。Z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SiO2。(3)C与S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S2,化学方程式为C+2SCS2。CS2的电子式与CO2一样,为,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点睛】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18、Na2O2或过氧化钠 铜或Cu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Na2CO3+Ca(OH)2 =CaCO3 + 2NaOH 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 【解析】淡黄色粉末为Na2O
26、2 ,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淡黄色粉末为Na2O2 ,生成气体为氧气,固体为碳酸钠,由氧气和X反应的产物以及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的颜色可以知道X为Cu,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为碳酸钙,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1)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淡黄色粉末为Na2O2 或过氧化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Na2O2 或过氧化钠。(2)据以上分析可知,X粉末为铜或Cu;因此
27、,本题正确答案是:铜或Cu。(3) 反应(I)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2CO2 =2Na2CO3 +O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2O2 +2CO2 =2Na2CO3 +O2。(4)反应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 + 2NaOH;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Na2CO3+Ca(OH)2 =CaCO3 + 2NaOH。(5)反应()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酮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uSO4 =Na2SO4 + Cu(O
28、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19、12.5 250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B、C、A、F、E、D A、B、C 【解析】(1)溶质的质量m=nM=cVM=1.25mol/L0.25L40g/mol=12.5g,配制250mL溶液,则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还需要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因容量瓶上标有:
29、规格、温度和刻度线,故答案为;(3)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A、F、E、D;(4)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由于需要使用游码,则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A正确;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B正确;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正确;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D错误;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浓度不变,E错误;故答案为A、B、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难度不大,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
30、意事项。注意误差分析的依据,即根据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和V怎样的变化。20、2MnO4-+16H+10Cl-= 2Mn2+5Cl2+8H2O 淀粉KI试纸变蓝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解析】(1)A中发生反应生成Cl2,是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浓盐酸生成的;(2)氯气遇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3)
31、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4)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溴单质将I-氧化为I2,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观察CCl4中颜色变化;(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详解】(1)A中高锰酸钾溶液将浓盐酸氧化生成Cl2,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5Cl2+2MnCl2+2KCl+8H2O,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 2Mn2+5Cl2+8H2O;(2)淀粉变蓝色,说明生
32、成了I2,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氧化性;(3)B、C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因此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关闭活塞a,否则Cl2过量,影响实验结论;(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
33、1、Ba2+、Fe3+、CO32- Mg2+、SO42-、Cl- Mg(OH)2 0.01 Mg (OH) 2+2H+=Mg2+2H2O 【解析】取试样溶液100mL,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33g,滴入足量盐酸沉淀质量不变,则试样中一定含有SO42-,并且物质的量为2.33g233g/mol=0.01mol,则原溶液中与SO42-不共存的离子Ba2+一定不存在;另取试样溶液100mL,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16g,再滴入足量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则试样中一定含有Mg2+,并且物质的量为1.16g58g/mol=0.02mol,一定不含Fe3+,则原溶液
34、中与Mg2+不共存的离子CO32-一定不存在;又溶液显电中性,所以溶液中还一定含有Cl-,Na+可能含有,则(1)根据以上分析,肯定不含的离子为Ba2+、Fe3+、CO32-;(2)根据以上分析,肯定含的离子为Mg2+、SO42-、Cl-;(3)根据以上分析,1.16g白色沉淀为Mg(OH)2;(4)根据以上分析,取试样溶液100mL,向其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2.33g,根据钡离子守恒,则消耗的BaCl2的物质的量为2.33g233g/mol=0.01mol;(5)根据以上分析,1.16g白色沉淀为Mg(OH)2,加盐酸沉淀溶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反应现象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及题给信息来分析解答。氯离子的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注意结合溶液显电中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