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闻名诗词选录(5篇)_经典诗词选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禹锡闻名诗词选录(5篇)_经典诗词选录.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刘禹锡闻名诗词选录(5篇)_经典诗词选录 刘禹锡: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全文赏析 刘禹锡闻名诗词选录(篇二) 刘禹锡:潇湘神湘水流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译文 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渐渐?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观察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神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
2、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原来就熟识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慢慢变得钩一样弯? 解释 将旦:天快亮了。 天问体:天问是楚辞篇名,屈原作,文中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用天问体即用天问的体式作词。 可怜:可爱。 悠悠:遥远的样子。 别有:另有。 光影东头:月亮从东方升起。光影:指月亮。 天外:指茫茫宇宙。 汗漫:宽阔无边。 送中秋:送走了中秋明月。 飞镜:喻明月。 ?妲娥:传奇中的月中仙女嫦娥。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两句:意思是据人说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又无法探明其毕竟,真让人不行捉摸而发愁。
3、谓:据说。问无由:无处可询问。恍惚:模模糊糊、隐模糊约。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三句:意思是假如月亮果真是从海底经过,就怕海中的鲸鱼横冲直撞,把月中的玉殿琼楼撞坏。长鲸:巨大的鲸鱼。纵横:横冲直撞。玉殿琼楼:代指月亮。神话传奇云月亮中有华丽的宫殿名广寒宫。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两句:意思是蛤蟆原来就会游泳,月经海底对它并无妨害,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沉浮?虾蟆:蛤蟆。传奇月中有蟾蜍(蛤蟆)。故:原来。堪:能够。云何:为什么。玉兔:传奇中月亮上有白兔在捣药。解沉浮:识枷生,会游泳。 ?若道:假如说。 ?无恙:安好,无损伤。 ?慢慢如钩:圆月渐渐变成弯月。 刘禹锡闻名诗
4、词选录(篇三) . 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全文赏析 每到暮春季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快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闻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
5、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殊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行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加变法革新失败后,遭受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刘禹锡闻名诗词选录(篇四) 刘禹锡:九华山歌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拓。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 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 气概不死如腾屳。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 大
6、禹会计临东溟。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九华山,九华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刘禹锡闻名诗词选录(篇五) 刘禹锡:秋江早发 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草树含远思,襟杯有馀清。 凝睇万象起,朗吟孤愤平。渚鸿未矫翼,而我已遐征。 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昏昏恋衾枕,安见元气英。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沧洲有奇趣,浩然吾将行。 精选阅读 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共享(5篇) 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在我国悠久绚烂的人文历史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增加我们的学问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唐宋诗词,它承载了民族情感,是我
7、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您无法忘记的刘禹锡古诗词有哪些呢?面对这些问题,工作总结之家我为大家收集了“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欢迎阅读,盼望能为您供应一些灵感。 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篇一) 刘禹锡:咏史二首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全文赏析 刘禹锡在仕途上可谓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却是一位不妥协的斗士,是一个硬骨头。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正是诗人春风得意的时候,王伾、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在新即位的顺宗李诵支持下进行政治革新,实施一系列具有进步倾向的政治措施。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乐观参加
8、谋议,并担当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帮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改革触及了一大批权贵人物的利益,他们疯狂反扑,仅五个月后,“永贞革新”遭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召回长安,诗人看到一批趋炎附势之徒,不行一世,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讽刺诗,又触怒了权贵,再度遭贬,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又过了十四年,到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才被召回,又挥笔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的硬骨头精神令人敬佩。这首咏史(其一)就是诗人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这两句充分确定任安的不趋奉
9、权贵的珍贵精神。诗中的“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非无势”,并非没有权势,意谓权势显赫;“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后面补叙任安事,载武帝语:“任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后死于北军护军使者任内。“终不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卫将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举的方法来叙事。上句写霍去病,称其官职而不称名姓,说明霍去病的官位显赫,接着用双重否定的词句,进一步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在一般状况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换门庭,纷纷投靠骠骑。可任安却不是这样。下句写任安,称其字而不呼其名,字里行间有一种亲切感,布满着敬重之意。史记卫将军
10、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轻时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后来独自领兵出战,取得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跟随他出征的军官都封侯拜将。后来,汉武帝“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愿。”诗人所写的就是这样一段事实。一般人读史记,一般都不太重视这一段的记载,都留意卫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们的贵幸,所谓“将军不败由天幸”。可诗人对这一段记载却非常在意,非常感慨。可以说,任安家上有诗人的影子在。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说:如今的世道
11、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像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句中的“剧”急剧,厉害的意思;“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中。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诗人回到现实.中来,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场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相互倾轧。诗人的两次遭贬,就是最好的说明。在这样的状况下,诗人对任安情有独钟,任安的这种行为,如今更是难能珍贵。诗人把任安视为知己,他不向权贵屈服,永久不向邪恶势力低下那昂扬的头。形势越是险恶,他越是顽强。“我心如砥柱”,是诗人的真心表白,是诗人与邪恶斗争的宣言。着实可佩
12、可敬。 这首诗借史说话,抒发感慨,将叙事、谈论、抒怀融为一体。史记中短短的一句话,诗人撰写成一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既赞扬了任安,又表明白心志,感情剧烈,志向坚决,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好诗。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高位?”刘禹锡的咏史(其二)别出心裁,让人有深远的回味与联想。晚唐时宦官擅权皇权旁落,朝廷用人唯宦官之喜好,明于治乱之士无不痛恨,宦官亦忌惮正直之朝臣,所用之人大多无能之辈,戏嘘之人。这首诗是他的早年之作,诗中流露出了对朝庭用人制度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篇二) 刘禹锡:畬田行 何处好畬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13、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怀。由来得地势,径寸有馀金。 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篇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出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14、。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学问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宝贵的经文。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解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闻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确定的推断动词。陋
15、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只由于的铭文。惟:只。吾:我,这里是指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致的经典,但就江苏训练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宝贵的。金者贵义,是宝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
16、都可以说是金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闻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
17、剧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篇四) 刘禹锡:墙阴歌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昔为儿童在阴戏, 当时意小觉日长。东邻侯家吹笙簧,随阴促促移象床。 西邻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黄粱。因思九州四海外, 家家只占墙阴内。莫言墙阴数尺间,老却仆人如等闲。 君看眼前光阴促,中心莫学太行山。 诗豪刘禹锡的代表诗词选录(篇五) 刘禹锡:句 湖上收宿雨。 故国思如此,若为天外心。 (寄白公。并见张为主客图) 东屯沧海阔,南让洞庭宽。(秋水咏。纪事) 翠粒照晴露。(见侯鲭录)。 银花垂院榜,翠羽撼绦铃。(雪。天中记) 唐代诗人刘禹
18、锡的热门诗词选录 中华文化灿烂夺目,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让我们解古人诗情画意的生活,我们可以观赏学习唐宋诗词,它承载的古时候的人们的思想情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刘禹锡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念念.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我为大家收集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门诗词选录”,仅供大家参考,假如喜爱可以保藏!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门诗词选录(篇一) 刘禹锡: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 哀谣振楫从今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
19、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 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门诗词选录(篇二) 刘禹锡: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全文赏析 这首乐府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汉武帝故事曰:“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初,上行幸平阳公主家,主置酒作乐。子夫为主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主遂纳子夫于宫。”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
20、门诗词选录(篇三) 刘禹锡: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全文赏析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制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查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欣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实行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
21、制造了一个奇异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精确地点明白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识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照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
22、“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楚,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缘由。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乐观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行的艺术写照。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
23、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进取,奋勉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全都,可见这首诗的写作年月不会与秋声赋的写作年月太远。公元836年秋天,刘禹锡患了足疾,此后始终疾病缠身。这首诗中有“为君扶病上高台”之句,明写诗人有病,与这个时期诗人的健康状况颇符,说明这首诗断不会作于公元836年之前。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门诗词选录(篇四) 刘禹锡:有獭吟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
24、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门诗词选录(篇五) 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自言少学校吹笛, 早事曹王曾赏激。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寻,典却身上乌貂裘。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凹凸耳不知。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热门诗词
25、选录(篇六) 潇湘曲(唐)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箫湘深夜月明时。 解释 1、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2、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评析 潇湘曲借咏斑竹以寄怀古之幽思。深夜月明,潇湘泛舟,诗人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合集六篇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为了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观赏学习唐宋诗词,它凝聚着很多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您知道刘
26、禹锡有哪些出名的古诗词呢?工作总结之家我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欢迎阅读,盼望能为您供应一些灵感。 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篇一】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释: 1.寂寥:安静;空旷。 2.春朝:春天的早晨。这里可译作春天。 3.排云上:游览云霄。 4.碧霄:高空,青天。 古诗词鉴赏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久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
27、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忱讴歌了秋天的美妙。更犯难得珍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心情;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谈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颜色,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索。 晴空一鹤排云上,
28、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呈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移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游览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概,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或许,诗人是以鹤自喻,或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赐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
29、,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概雄浑,意境壮美,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珍贵的精神财宝。 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篇二】 刘禹锡:飞鸢操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 箭头砉划声相像。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 游鹍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忽闻饥乌一噪聚, 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鹓雏。 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青鸟自爱玉山禾, 仙禽徒贵华亭露。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天生众禽各有类, 威凤文章在仁
30、义。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篇三】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仿佛为客振衣起, 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 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 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斋, 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篇四】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31、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全文赏析 该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说得很清晰,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始终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
32、仍在连续。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由于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和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样,此诗仍用比体。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观中特别宽敞的广场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常常有人迹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百亩广场,半是青苔,说明其地已无人来游赏了。“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一树”,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这两句写出一片荒芜的景色,并且是经过繁盛以后的荒芜。 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之“玄都观里桃千树”,“无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剧烈的对比。下两句由花事之变迁,关合到自己之升进退,因此连着想到:不仅桃花无存,
33、游人绝迹,就是那一位辛勤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可是,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禹锡现在倒又回到长安,并且重游旧地了。这一切,是不能预料的。言下有无穷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予的意思看,则以桃花比新贵,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相同。种桃道士则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转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则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 诗人想的是: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莫非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
34、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视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连续战斗下去。 刘禹锡玄都观两诗,都是以比拟的方法,对当时的人物和大事加以讽刺,除了寄予的意思之外,仍旧体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象。这种艺术手法是高妙的。 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篇五】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文赏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谈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孤独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接着一句用“我言
35、”直抒胸臆,态度鲜亮,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颜色,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忱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赛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第三句选择了典型事物详细生动地勾画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呈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移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游览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概,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或许,诗人是以“鹤”自喻,或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
36、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第四句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丽的情境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假如说,上句侧重写秋的“形美”,那么这句则突出秋的“神韵”,使“秋日胜春朝”的观点表现得更鲜亮,更有力度。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呈现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这样的诗,没有什么悲凉的气息,诗人随着自己的“诗情”,和想象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
37、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全诗气概雄浑,意境壮美,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的是一份难能珍贵的精神财宝。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与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剧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珍贵的是,诗人在患病严峻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
38、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愿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刘禹锡闻名诗词的经典选录【篇六】 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全文赏析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绽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呈现
39、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示意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的感慨。前两句从眼前景进入回忆,引导读者在遥远的时间上绽开联想。第三句只浅浅道出事实,但由于读者事先已有所猜想,有所期盼,因而能用乐观的想象丰富诗句的内涵,好像看到这样一幅生动画面:杨柳岸边兰舟催发,送者与行者相随步过板桥,执手无语,布满依依惜别之情。末句“恨”字略见用意,“到今朝”三字倒装句末,意味深长。与“二十年前”照应,可见断绝消息之久,当然抱恨了。只说“恨”对方杳无音信,却流露出望穿秋水的无限情思。此诗首句写景,
40、二句点时地,三四道事实,而怀思故人之情欲说还休,“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深沉幽怨,尽于言外传之,真挚感人。可谓“用意非常,下语三分”,极尽含蓄之妙。 二、运用倒叙手法,首尾相衔,开阖尽变,是此诗的章法之妙。它与题都城南庄(崔护)主题相近,都用倒叙手法。崔诗从“今日此门中”忆“去年”情事,此诗则由清江碧柳忆“二十年前”之事,这样开篇就能引人入胜。不过,崔诗以上下联划分自然段落,支配“昔今”两个场面,好比两幕剧。而此诗首尾写今,中二句写昔,章法为“今昔今”,婉曲回环,与崔诗异趣。此诗篇法圆紧,可谓曲尽其妙。 三、白居易有板桥路云:“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
41、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唐代歌曲常有节取长篇古诗入乐的状况,此杨柳曲可能系刘禹锡改友人之作付乐妓演唱。然此诗就板桥路删削二句,便觉精采动人,颇见剪裁之妙。诗歌对精炼有特别要求,往往“长篇约为短章,涵蓄有味;短章化为大篇,敷衍露骨”(明谢榛四溟诗话)。板桥路前四句写故地重游,语多累赘。“梁苑”句指实地名,然而诗不同于游记,其中的指称、地名不必坐实。篇中既有“旧板桥”,又有“曾共玉颜桥上别”,则“此路今重过”的意思已显见,所以“若为”句就嫌重复。删此两句构成入手即倒叙的章法,改以写景起句,不但构思精致而且用语精炼。柳枝词词约义丰,结构严谨,比起板桥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禹锡的绝句素有“小诗之圣证”(王夫之)之誉,柳枝词虽据白居易原作改编,也表现出他的艺术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