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模板.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模板学科: 化学 授课年级: 九年级 讲课题目: 化学 学校:乌兰浩特市第八中学教师姓名:高慧芬 授课语种: 汉语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原子学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本科题沿着生活经验、学生经验、科学实验到科学实验的思路。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问题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品红扩散实验,从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抽出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科学实验和有关图片弥补学生直观经验的不足和局限。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
2、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学习重点1. 分子的特征2.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学习难点树立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分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之前只有感性认识,没有理性认识,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难于理解。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3 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
3、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预习教材学习策略以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科学事实为手段,不断推动学生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进一步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通过探究活动和对实验改进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亲自动手实验,透析现象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打造思维活力课堂。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在化学中我们又学习了空气、氧气等物质,那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让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去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吧
4、。相信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能帮助我们揭开许多不解之谜。【板书课题】分子和原子 【出示学习目标】倾听阅读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环节一情景导入,看不到的花香,却能闻到气味出发,让学生提出猜想,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由生活经验,实验事实,科学图片,认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联系生活现象】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画为什么能闻到花香;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为什么会减少;冰、水、水蒸气的三态变化?【提出问题】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展示图片】观看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的苯分子
5、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片。【启发学生】积极交流,猜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感受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看,小组交流,体验。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由宏入微,通过提问糖溶解于水后的存在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并结合品红实验、显微镜下微观粒子图片等加深学生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理解,进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宏微结合的思维和“微粒观”的基本观念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分子原子图片,有利于学生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观点的接受、理解和确
6、立。环节二探究微观粒子(如分子)的基本特征【阅读资料】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提出问题1】上述数据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归纳1】【带领学生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提出问题2】请你解释第二步两液体接触变红,第三步为什么烧杯中的液体没有接触A中的酚酞溶液也会变红?讨论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如何把实验进行改进为学生准备了密闭的透明容器它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归纳2】【演示实验】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实验。【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提出问题3】上述实验说明分子具有什么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归纳3】【思考】物
7、质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什么变了阅读,交流思考,回答。归纳1: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阅读探究活动的实验步骤,分析每一步的实验目,再把实验步骤对照有什么目的。思考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得出最优方案学生得出方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取一个小烧杯B,将A、B两个烧杯放入塑料盒内,盖好塑料盖。用注射器穿过塑料盖向烧杯B中加入约3mL浓氨水。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归纳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学生观察分析分组实验:运用注射器分别压缩空气和水的实验。归纳3:分子之间有间隔。思考,回答。一滴水中分子数量的介绍,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和局限运用具体数据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1: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8、小。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探究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进行实验。激发学生思维增强环保节能的理念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创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引发学生思考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分子之间有间隔通过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学生能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3:分子之间有间隔。拓展出分子间的间隔与外界因素温度和压强有关环节三从微粒(如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媒体展示】六个生产、生活中相关现象。【引导学生】从微粒(如分子)角度加以解释。观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以分子为例,能从
9、微粒运动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乐趣。环节四总结提升请同学们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思考,动手画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新知,利用思维导图进一步加强理解。达标检测1、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柳絮飞扬 B浪花飞溅 C花香四溢 D乌云翻滚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3、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一个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实验中会闻到一股难
10、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他们重新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观察溶液颜色。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缓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在E、F试管内分别倒入2mL操作烧杯中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D、G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乙连接好,并将G试管放置在热水中,打开铁丝夹,观察几分钟。请回答:(1) 按图甲进行实验,试剂_(填“酚酞溶液”或“浓氨水”)挥发性强,极易闻到一股难闻的性气味。该实验获得的“分子性质”方面的结论为:_。(2) (2)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有什么优点_。_(3)操作中图乙,烧杯中放热水的目的是_,实验时可观察到E、F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4)对比E、F试管的实验现象,还能得到的新结论是:_。为了使新结论更可靠,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_(写一条)。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物质 微观粒子 分子之间有间隔。 原子 宏观 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