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题库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题库1.pdf(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理学题库1生 理 学 试 题 库(-)绪言【习题】一、名词解释1.反射 2.神 经 调 节3.体液调节4.反馈 5.负反馈 6.正反馈二、填空题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一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一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 体液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一急性_ 和_ 慢性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 _ 和 _ 负 一6.体(错)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错)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B.可分为条件
2、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2.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A.突 触B.中 枢C.效 应 器D.外周神经3.躯体运动神经属于()A.传入神经 B.中枢C.传出神经 D.效应器4.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5.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6.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A.控制系统 B.受 控 系 统(错)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7.迷走神经
3、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8.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9.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A.人体血压稳定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C.人体活动按某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D.体)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 D.局部性体液调节1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13.体液调节
4、的特点是()A.迅 速 B.准 确 C.持 久 D.短暂14.排尿反射是()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二)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叙述,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固定,灵活可变B.刺激性质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由种族遗传决定C.需后天学习获得D.数量有限,比较恒定、少变或不变E.反射活动的适应性比较有限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出现反应迅速 B.局限而精确C.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D.作用范围广泛E.适于缓慢进行的一些生理过程的调节3.属于条件反射的有()A.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B.沙粒入眼引起流泪C.望梅止渴 D.叩击骸.腱引起小腿伸直E.谈起美
5、食引起唾液分泌4.以下何属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A.心脏生物电现象的原理 B.突触传递的原理C.肌肉收缩的原理 D.缺氧时肺通气的变化E.运动时心功能的变化5.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度慢 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态C.作用范围广 D.持续时间短E.反应迅速而准确6.反射弧组成包括()A.效应器 B.感受器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7.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学生听见上课铃声就立即进教室E.看见酸梅唾液立即分泌五、简述题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3.简述神经调
6、节及其特点。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2.4 3.x 4.x 5.x 6.x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l.D 2.A 3.C 4.A 5.A 6.B 7.C 8.D 9.C 10.D ll.C 12.D 13.C14.D(二)多项选择l.AC 2.AB 3.CE 4.ABC5.BDE6.ABCDE7.ABC五、简述题1.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2.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一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2.阈 强 度 3
7、.阈电位4.局部反应二、填空题1 .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 和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 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4.通 过 单 纯 扩 散 方 式 进 行 转 动 的 物 质 可 溶 于。5.影 响 离 子 通 过 细 胞 膜 进 行 被 动 转 运 的 因 素 有,和。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 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 者 共 同 用 同 一 个。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 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和。9.0 2 和 C 02通 过 红 细 胞
8、 膜 的 方 式 是;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 细胞外,细胞外N a+浓度 细胞内。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 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 的爆发性开放,形 成 动 作 电 位 的。1 2 .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 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1 3 .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 处于开放状态。1 4 .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 和。1 5 .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 o1 6 .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和。1 7 .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
9、布的机制是通过 实现的。1 8 .骨 骼 肌 进 行 收 缩 和 舒 张 的 基 本 功 能 单 位 是。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明带长度,H带。1 9 .横桥与 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2 0 .骨骼肌肌管系统包括 和,其中 具有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的作用。2 1 .有时开放,有时关闭是细胞膜物质转动方式中 的功能特征.2 2 .阈下刺激引 扩布。三、判断题1 .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 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2 .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 T P 酶的活性,对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影响。()3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被动转运,因而
10、转运速率随细胞)4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5 .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兴奋细胞的任何变化。()6 .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此二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7 .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8 .局部反应就是细胞膜上出现的较局限的动作电位。()9 .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兴奋。()1 0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1 1 .骨骼肌的收
11、缩过程需要消耗A T 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无需消耗A T P。()1 2 .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 a 2+结合,牵动细肌丝向M 线滑行。()1 3 .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1 4 .骨骼肌收缩时,长度可以不缩短,而仅发生肌张力的变化。()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膜是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B.细胞膜是细胞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门户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D.水溶性物质一般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脂溶性物质则不能1
12、2.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3.白细胞吞噬细菌是属于()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C.被动转运 D.入胞作用(胞纳)4.物质在特殊细胞膜蛋白质帮助下顺电化学递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出胞(胞吐)5.在一般生理情况下,钠泵每活动一个周期可使()A.2个 N a+移出膜外B.2个 K+移入膜内C.3个 N a+移出膜外,同时2 个 K+移入膜内D.2个 N a+移出膜外,同时3 个 K+移入膜内6.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膜在
13、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N a+的通透性增大C.膜上ATP的作用D.膜上钠泵的作用8.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A.K+B.Na+C.Ca2+D.C1-10.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1.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A.K+B.Na+C.Ca2+D.Cl-12.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射13.安静时膜电位处于)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14.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
14、静息状态下,N a+、K+通道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 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15.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B.阈上刺激,出现较低刺激幅度更大的动作电位C.动作电位的传导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变小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16.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17.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A.阈电位 B.时值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18.大多数可兴奋
15、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A.神 经 冲 动 B.收缩 C.分泌 D.动作电位19.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A.跳跃传导 B.通过局部电流传递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20.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不衰减扩布21.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22.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A.Ca2+的贮存库 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C.Ca2
16、+进出肌纤维的通道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23.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前负荷 B.后负荷C.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24.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A.不发生叠加 B.发生叠加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25.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A.动作电位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A.Na+B.K+C.Ca2+D.Mg2+27.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28.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A.增加一倍 B.增加二倍C.减小一倍 D.保持不变29.在刺
17、激作用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A.阈强度 B.基强度 C.时值 D.阈 F刺激30.K+通道和N a+通道阻断剂分别是:()A.箭毒和阿托品 B.阿托品和河?毒素C.四乙胺和河豚毒素 D.四乙胺和箭毒3 1.在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A.为零 B.过小C.过大 D.无限大(二)多项选择1.有关单纯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有()A.顺浓度差转运 B.依靠膜载体转运C.不耗能 D.通过膜通道转运E.借助膜上泵的作用2.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A.有结构特异性 B.有竞争性抑制C.有饱和现象 D.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E.是一种被动
18、转运3.N a+泵的作用有()A.将 N a+转运至细胞)A.逆浓度梯度转运 B.消耗能量C.借助泵 D.有特异性E.由ATP供能5.N a+-K+泵的功能特点有()A.逆浓度差、电位差的转运过程B.山ATP供 能 C.消耗能量D.使细胞)A.借助通道 B.不耗能C.被动扩散 D.借助泵E.顺浓度递度7.N a+进入细胞是()A.借助通道 B.不耗能C.主动转运 D.借助泵E.顺浓度递度8.N 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 D.出胞E.入胞9.Ca2+通过骨骼肌细胞肌浆网膜的方式有(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C.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出胞 E.入胞10.关
19、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叙述()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它是膜外为负、膜 内 为 正 的 电 位)C.其大小接近K+平衡电位D.其大小接近N a+平衡电位E.它是个稳定电位11.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A.细胞外K+浓度小于细胞)A.它是瞬时变化的电位 B.它可作衰减性扩布C.它可作不衰减性扩布 D.它是个极化反转的电位E.它具有“全或无”特性13.关于细胞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的锋值接近N a+平衡电位B.动作电位复极相主要由K+外流引起C.静息电位水平略低于K+平衡电位D.动作电位可发生于任何细胞E.动作电位复极后,Na+和 K+顺电化学梯度
20、复原14.膜通道的功能状态可区分为()A.激活状态 B.备用状态C.失活状态 D.灭活状态E.静止状态15.当膜的某一离子通道外于失活状态时()A.膜对该离子通透性减小,几乎为零B.即使再大刺激也不能使该通道开放C.如遇适当的刺激,可出现通道的开放D.在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中,膜上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E.失活状态的通道不可能再恢复到备用状态16.刺激参数达下列哪几种情况可使细胞膜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A.基强度 B.阈值C.时值 D.阈下刺激E.阈上刺激17.与神经纤维兴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A.神经冲动 B.阈电位C.阈值 D.动作电位E.静息电位18.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A.不随
21、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B.不随细胞外N a+浓度的变化而改变C.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D.不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E.不随细胞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19.兴奋性降低时()A.阈强度增大 B.阈强度减小C.阈电位上移 D.阈电位下移E.阈电位和阈强度不变20.关于横桥,正确的论述是()A.它是原肌凝蛋白的组成部分B.本身具有ATP酶活性C.能与肌纤蛋白结合D.能向M 线摆动引起肌肉收缩E.可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分子构型发生改变2 1.关于骨骼肌的肌管系统,正确的叙述是()A.横管)A.“全或无”的变化B.只发生电紧张性扩布C.无不应期D.可总和E.可发生不衰减性传导2 3.关于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22、论述正确的有()A.单个刺激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B.单收缩的收缩和舒张时间决定于Ca2+释放和回收时间C.单收缩的收缩时间约为50 60 m s,舒张时间约为30 40msD.连续脉冲刺激,如后一刺激落在前次收缩期)A.肌肉的兴奋利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B.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同时开始C.收缩时程比兴奋时程长得多D.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E.肌肉兴奋是收缩的前提五、简述题1.试比较载体转运与通道转运物质功能的异同2.简述兴奋性与兴奋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同一细胞动作电位传导的本质、特点和机制。4.简述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原理。5.简述动作电位产生和恢复过程中N
23、 a+通道功能状态的改变。6.刺激引起可兴奋的细胞兴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7.何谓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8.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2.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3.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4.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易化扩散2.通道蛋白质3.增快4.脂肪5.膜的通透性
24、膜两侧浓度差膜两侧电位差6.N a+载体7.载 体 顺8.胞纳(入胞)胞吐(出胞)9.单纯扩散胞吐10.高 于 高 于11.阈 电 位 钠 通 道 去 极 相12.钠离子13.K+K+通道蛋白14.全或无不减衰传导15.越低16.激活状态失活状态备用状态17.局部电流18.肌 小 节 不 变 缩 短 缩 短19.肌纤蛋白20.横 管 系 统 纵 管 系 统 纵 管 系 统(终池)21.通道扩散22.衰减性三、判断题1W 2.X 3.X 4.X 5.X 6.x 7.x8.x9.,10.x 11.x 12.x13W 14、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l.D 2.D 3.D 4.B 5.C 6.D7
25、.D8.A 9.A 10.Bll.B 12.B13.A14.C 15.D 16.B 17.C 18.D19.C 20.C 21.C22.B 23.A24.A25.B 26.C 27.D 28.D 29.B 30.C 31.A(二)多项选择1.AC2.ABCE3,BD4.ABCDE5.ABC 6.ABCE 7.ABE 8.AB9.AC 10.ACE ll.ABDE 12.ACDE13.ABC 14.ABC 15.ABD 16.ABCE17.AD 18.AC 19.AC 20.BCD21.ACD 22.BCD 23.ABC 24.ACDE五、简述题1.载体与通道转运物质相同之处:顺化学梯度;被动转
26、运;不耗能;有特异性。不同之处:载体转运有饱和性,而通道转运无饱和性,并且通道转运受通道闸门(通透性)的影响。2.可兴奋细胞的兴奋能力称为兴奋性。而可兴奋细胞在阈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兴奋。可见兴奋性是兴奋的基础,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个没有兴奋性的组织或细胞给予任何强大刺激也不会产生兴奋。但是,没有产生兴奋的组织不一定没有兴奋性。例如给予肌肉组织以光或声的刺激,不会引起兴奋,给予其电刺激则可引起兴奋。3.动作电位(AP)在同一细胞膜上传导的本质是A P 在细胞膜上依次发生的过程。特点是可按原来的大小不衰减地双向性扩布遍及整个细胞膜。传导机制是膜的已兴奋部分与邻近的静息膜形成局部电流
27、,而刺激静息膜局部去极化到阈电位,N a+通道开放,N a+顺电一化学递度迅速 局部电位 动作电位刺激强度 阈下刺激 阈上或阈刺激传播特点 电紧张性扩 不减衰性扩布电变化特点 有(时间、空间)总和现象 无总和现象,无“全或无”特点 有“全 或 无”特点第 二 章 血 液【习题】一、名词解释1.2.血细胞比容 3.可塑变形性 4.渗透脆性 5.红细胞沉降率 6.趋化性7.血浆 8 血清 9.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1 0.血型 1 1.体液 1 2.血液凝固二、填空题1 .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 和。血浆是 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成 为 细 胞 与 外 环 境 间 进 行 物 质 交 换
28、 的。2 .内 环 境 的 相 对 稳 定 状 态 称 为。3 .正 常 成 年 男 子 的 血 细 胞 比 容 为;女 子 的 血 细 胞 比 容 为。在脱水时,其值;贫血时,其值_。4 .正 常 成 人 的 全 部 血 量 约 占 体 重 的。5 .血 浆 蛋 白 中 构 成 血 浆 胶 体 渗 透 压 的 主 要 成 分 是,具 有 免 疫 功 能 的 是。6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是维持 与 之间的水平衡。7 .维持细胞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CD,血细胞形态。9 .正常人血液p H 值为。血液p 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浆 中 最 主 要 的 缓 冲 对 是。
29、1 0 .成 年 男 子 红 细 胞 平 均 约 为;女 子 平 均 约 为,这种差异主要与 水平有关。1 1 .正常成年男子Hb的含量是;女子的Hb含量是。1 2 .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 明 红 细 胞 对 低 渗 盐 溶 液 的 抵 抗 力 越,越不易。1 3 .血沉 的 正 常 值 男 子 为;女子为。1 4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 和。1 5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因素是 和。1 6 .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离 心 管 上 段 是,下段是。1 7 .胃腺壁细胞功能异常可使)2 .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数量越多,则比重越大。()3 .血浆的粘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
30、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4 .红细胞叠连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本身的特性,并不决定于血浆。()5 .血浆蛋白含量增多,则血沉加快。()6 .红细胞只运输0 2,不运输C O 2。()7 .幻:细胞也具有缓冲作用。()8 .)9 .血浆蛋白总浓度不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越大,血浆胶体渗透压越低。()1 0 .血清是经抗凝后,无红细胞的液体成分。()1 1 .贫血时血细胞比容升高。()1 2 .脱水时血细胞比容升高。()1 3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细胞的物理性叠连无关。()1 4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产生主要是机体缺铁所引起的。()1 5 .急性细菌性炎症的病人血中中性粒细胞数增
31、多。()16.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止血。()17.外源性凝血是由因子ni启动的,这种因子存在于组织中。()18.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C a2+的参与。()19.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开。()20.血小板数量减少,则毛细血管脆性增加。()21.某人失血后输入200ml的 A 型血,没有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一定的A 型。22.Rh阴性的人二次输R h阳性人的血时,不会出现凝集反应。()23.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凝集原类型。()24.因子X 的激活是)25.只有B 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 凝集素。()26.Rh阳性说明红细胞表面含有Rh抗原。()四、各
32、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缓冲对决定着血浆的pH()A.KHCO3/H2CO3 B.Na2HPO4/NaH2PO4C.NaHCO3/H2CO3 D.血红蛋白钾盐/血红蛋白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3.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项形成()A.球蛋白 B.白蛋白 C.氯化钠 D.纤维蛋白原4.蛋白质的浓度在体液中的分布是()A.细胞)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肾素6.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A.血浆白蛋白减少 B.血浆血蛋白增多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7.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在血
33、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8.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细胞比容改变9.0.9%NaCl溶液与血浆相同的是()A.胶体渗透压 B.K+浓 度()C.Na+浓度 D.总渗透压10.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大小与红细胞发生哪些现象有关()A.凝集的快慢 B.叠连的快慢C.运动的快慢 D.溶血的多少11.把正常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增快人的血浆中去,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 B.减慢 C.增快 D.先不变,后增快12.如将血沉增快人的红细胞放入血沉正常人的血
34、浆中去,血沉会出现下述哪种情况()A.不变 B.减慢13.影响毛细血管)A.中心静脉压C.加快 D.先不变,后加快B.细胞外晶体渗透压C.血浆和组织间的胶体渗透压D.脉压14.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变形运动 B.吞噬作用C.产生抗体 D.凝血作用15.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A.雄激素 B.促红细胞生成素C.雌激素 D.红细胞提取物16.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不产生()A.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B.过敏性慢反应物质C.肝素和组胺 D.水解酶和过氧化酶17.柠檬酸钠抗凝的机制是()A.与血浆中的Ca2+结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B.去掉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C.破坏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激活物D.
35、与血浆中的Ca2+结合而沉淀18.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p-型地中海贫血19.可加强抗凝血酶III活性的物质是()A.柠檬酸钠 B.草酸钾C.维生素K D.肝素20.慢性少量失血引起的贫血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1.)A.凝血因子IV被激活C.血小板破裂B.缺铁性贫血D.0-型地中海贫血B.因子刈被激活D.凝血酶的形成22.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A.血小板破裂 B.血管紧张素增加C.肾素分泌增加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3.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A.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C.凝血酶
36、D.肝素24.机体的)A.体液 B.细 胞 C.细胞外液 D.尿液25.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A.血清 B.体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26.肾性贫血是()A.缺乏铁质 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叶酸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7.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A.肾和肝 B.脾和肝C.胸腺和骨髓 D.淋巴结28.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A.血小板释放)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因 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30.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A.因子I B.因子H C.因子W D.因子X31.正常人的血浆渗
37、透压约为313 m osm/L,静脉注入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红细胞皱缩3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33.ABO血型系统的凝集素是一种天然抗体,它主要是()A.IgG B.IgA C.IgM D.IgD34.某人的血细胞与B 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 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A.A 型 B,B 型 C.0 型 D.AB 型35.某人失血后,先后输入A 型血、B 型血各150 m l均未发生凝集反应,该人血型为()A.A 型 B
38、,B 型 C.AB 型 D.0 型36.ABO血型系统中有天然的凝集素;R h系统中()A.有天然凝集素 B.无天然凝集素C.有天然D 凝集素 D.有抗D 凝集素3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A.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浆所凝集C.血浆不与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D.血浆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38.某一体重60kg健康成年人,其体液量为()A.25 kg B.36 kg C.45 kg D.56 kg(二)多项选择1.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白蛋白 B.球蛋白C.氯化钠 D.氨基酸E.钙离子2.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缺乏纤维蛋白原C.缺乏凝血醐原
39、E.含有大量球蛋白3.嗜中性粒细胞(A.可产生抗体C.具有凝血作用E.具有止血作用B.含有较多的葡萄糖D.含大量白蛋白B.可作变形运动D.可吞噬某些病原微生物4.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A.可释放肝素B.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过敏反应中的作用C.吞噬结核分支杆菌D.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E.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A.肝素 B.去甲肾上腺素C.组胺 D.肾素E.促红细胞生成素6.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A.细胞 B.唾液C.细胞外液 D.胃液E.汗液7.维护血管)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B.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C.血浆中Ca2+浓度D.血浆中0 2和C 02
40、浓度E.血浆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8.细胞生成的原料有()A.维生素B12 B.维生素KC.铁质 D.蛋白质E.维生素C9.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素有()A.肝素 B.叶酸C.维生素B12 D.雄激素E.内因子和维生素B1210.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A.雄激素 B.铁质C.肾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E.血管紧张素11.缺铁性贫血()A.红细胞数明显减少 B.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 D.叶酸缺乏可引起比病 E.红细胞数明显增多12.下 列情况中哪种因素可使血沉加快()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B.正常红细胞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C.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D.血液中的
41、球蛋白增加E.血液中的球蛋白减少13.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A.Ca2+B.5-HTC.ADP D.ATPE.肾素14.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A.柠檬酸盐 B.抗凝血酶IC.肝素 D.维生素KE.抗凝血酶III15.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 B.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大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 D.红 细 胞 核 变 大 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16.抗凝血酶III的作用是()A.除掉纤维蛋白原 B.除掉血浆中的Ca2+C.增强肝素的抗凝 D.降 低 凝 血 酶 的 活 性 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X17.血型可以指()A.红细胞中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表面特异
42、凝集素的类型C.纤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D.血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8.可与B 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血型有()A.B型 B.A型C.0 型 D.AB 型E.Rh阳性19.)A.因子HI B.因子XC.因子IX D.因子IIE.因子刈20.R 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是避免()A.Rh阳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 h阴性血液B.Rh阴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 h阳性血液C.Rh阳性女子再次孕育R h阳性胎儿D.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 h阴性胎儿E.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 h阳性的胎儿2 1.下列叙述哪些与“血液”的概念相符()A.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B.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
43、成C.血液的颜色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的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0 2 结合时,血液是紫色;血红蛋白与C 0 2结合时,血液呈鲜红 色 E.血液的比重在1.050 1.06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22.血液的基本功能有()A.分泌 B.运输 C.调节 D.防御 E.排泄2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引起的变化有()A.血容量增多 B.有效滤过压增高C.细胞 D.组织液容量增多E.进入毛细血管的水分减少24.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有()A.运输作用 B.供能C.缓冲作用 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E.参与凝血25.红细胞的特点()A.正常呈双凹圆盘形,具有可塑变形性B.平均寿命120天C.红细
44、胞膜对各种物质具有选择通透性,高分子物质一般不能透过,某些低分子物质能透过D.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E.红细胞比重比血浆大,但纠细胞的沉降却很慢26.红细胞成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有()A.维生素B12 B.雄激素C.D.叶酸E.铁质27.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A.缺乏纤维蛋白原B.缺乏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C.增加了一些凝血过程产生的活动物质D.含有大量白蛋白E.含有红细胞28.白细胞的功能()A.吞噬外来的微生物B.吞噬机体本身的坏死细胞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D.其嗜碱性粒细胞还能产生和贮存组胺和肝素E.可形成抗体29.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A.吞噬和消灭致病微生物B.识别和
45、杀伤肿瘤细胞C.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D.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E.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30.白细胞包括()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31.T 淋巴细胞的功能()A.直接接触杀死靶细胞B.产生淋巴因子C.参与体液免疫D.调节红细胞的活性E.产生多种有生物活性的物质3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A.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B.在损伤处血小板粘聚C.形成止血栓D.促进血液凝血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33.关于)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刈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长D.许多环节有Ca2+参与E.不需因子
46、H参加34.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A.纤维蛋白降解B.因 子 I 降解C.能清除体)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川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D.抑制因子X 的激活E.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3 6.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A.红细胞数目有所减少B.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D.失血可引起此病E.)A.天然抗体 B.主要为IgMC.不能通过胎盘 D.能通过胎盘E.是凝集原3 8.以下哪些因素使血沉加快()A.血液中球蛋白增加 B.血液中白蛋白增加C.血浆中纤维蛋白增加 D.风湿热等疾病E.红细胞叠连加速五、简述题1.何谓机体细胞细胞外液中间环节2
47、.内环境稳态(内稳态)3.40%50%37%48%升高 降低4.7%8%5.白蛋白球蛋白6.血 浆 组 织 液7.晶体渗透压 NaCl8.不 变 不 变9.7.357.45 NaHCO 3/H 2 CO 310.5.0 x10 12/L 4.5x1011.120160 g/L 110-150 g/L12.大 破裂12/L 雄激素13.015 mm/1 h 020 mm/1 h14.蛋 白 质 铁15.促打细胞生成素雄激素16.血浆血细胞17.维生素B 1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8.促红细胞生成素19.(4-10)x10 9/L 50%70%20%40%20.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21.敏锐的趋化
48、性吞噬能力22.(100-300)x10 9/L 增加23.血 栓 止 血24.因子I I I 组织中25.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因 子 I 转变成纤维蛋白26.酶促化学加快27.抗凝血酶m肝素28.草酸盐柠檬酸钠29.血浆浓缩红细胞30.红 细 胞 血 清31.AB型B 型32.A 或 AB B 或 AB三、判断题1W 2.4 3.4 4.X 5.X 6.X13.x 14.x 15.4 16.4 17N25.26.4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l.C 2,B 3.B 4.A 5.C14.B7.4 8.x 9.x 10.x H.x 12J18.4 19J 20.7 21.x
49、 22.23J 24.6.A 7.B 8.A 9.D 10.B ll.C 12.A 13.C15.B 16.D 17.A 18.C 19.D 20.B 21.B 22.A 23.B 24.C 25.A 26.D 27.B28.D29.A 30.C 31.A 32.B 33.C 34.D 35.C 36.B 37.B 38.B(二)多项选择l.AC 2.AC 3.BD 4.BD 5.AC 6.AC 7.BE 8.CD 9.BE 10.AD ll.AB12.BD13.AC 14.CE 15.AC 16.DE 17.CD 18.BD 19.AE 20.BE 21.ABCE 22.BCD23.BDE2
50、4.ACDE 25.ABCDE 26.ACD 27.ABC 28.ABCDE 29.ABCD 3O.ABCDE31.ABE32.ABCDE 33.ABCD 34.ABCD 35.ABC 36.ABD 37.ABC 38.ACDE五、简述题1.细胞外液是细胞浸浴和生存的液体环境,亦称为内环境。其生理意义:一是参与机体代谢的各种酶均需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一定离子浓度;二是对维持机体细胞形态和功能也起重要作用。2.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晶体渗透压,主要由N aC l形成;另一部分是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其生理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维持血浆和组织间的水平衡。3.红细胞悬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