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科版上册科学教案和课课练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教科版上册科学教案和课课练及答案.pdf(1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文件有:1、五年级全册教案(3-8 1 页)2、五年级上册全册课课练及答案(8 2 T 1 1 页)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备课人:学 校:年 月一一 年 月年第 学期五年级上册备课进度计划安排单元课题课题题目备课课时备课时间备注第单兀1有关光的思考112光是怎样传播的1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1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15认识棱镜116光的反射现象117制作一个潜望镜11第单兀1地球的表面112地球的结构11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1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115风的作用116水的作用117总结我们的认识11第单兀1时间在流逝112用水计量时间113我们的水钟114机械摆钟115摆
2、的快慢116制作钟摆117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11第四单元1我们的身体112身体的运动113心脏和血液114身体的“总指挥”115身体的“联络员”116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117制订健康生活计划11第 一 单 元 光1、有关光的思考L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教学目 标 2.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3 .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4 .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不能看到物体。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色箱子、苹
3、果、有窗帘的教室、P P T 课件、学生活动手册。板书设计囹f阅遒的光2 1 J J B;自刀九3斫讨教学课时i 课时教学过程一、聚隹1.出示阳光照射树林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后能想到什么。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阳光、清晨、树林、雾气、生机盎然2 .揭示单元主题: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地球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光的相关问题。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关于光,你都知道什么?聚焦本节课研究主题:光是从哪里来的?板书课题:有关光的思考二、探索1.用P P T展示各种与光有关的物体的图片(太阳、月球、星空、点燃的蜡烛、夜晚的灯、
4、霓虹灯、萤火虫、反光镜、亮着的电灯、发光鱼等),布置学习任务:小组讨论,图片中显示的物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简单说明理由。2.小组研讨并分类(给出约5分钟的时间)。3.汇报交流研讨的结果,从确定的光源中归纳出光源的特点,即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针对有争议的分类结果继续进行研讨,明确正确的分类结果。三、研讨1.光源自身发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得见。那么,不发光的物体,我们是怎么看见的呢?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这些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看到物体了。2.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还能看见物体吗?3.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入盒子中。提问:如果将窗帘全部遮上,并且
5、将教室的灯全部关掉,然后你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箱子,不让一点光进到箱子里,你觉得你会看到盒子里的苹果吗?4.填写活动手册:选出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并说明理由。5.调查全班同学的选项,统计不同选项的人数。6.找三名不同选项的同学到前面体验,并揭示结果: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四、拓展1 .引出夜视仪: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2 .出示夜视仪相关的图片。3.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
6、属于光源的是()oA.波光粼粼的湖水B.熊熊燃烧的火把C.皎洁的月光2、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这本书。A.能看到B.不能看到C.适应后能看到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oA.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B.动物不需要光C.眼光是眼睛发出的光二、判断题。1、点燃的蜡烛、萤火虫都是光源。()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3、工作的电视机屏幕和投影仪屏幕都是光源。()4、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教学反思2、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聚勿、隹八 八教学目标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能与声音的传播对比,发现光的传播特点。3,能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4.了解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给
7、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重难点重点:能够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难点: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 色 幕 布 1 块(宽度 学生身高)、手电筒、3 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4 个能直立的夹子,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和课件。板书设计皿iM flIA W n一毗屿”的M.9AIMV0 5tt加 的 地5式IN教学课时1 课时情境设计:请一名同学到讲台前,隔着黑色幕布对全班同学说话:“你们能听见我说话的声音吗?你们能看到我吗?”教师提问:我们能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为什么呢?教 教师:像声音一样,光也有自己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板
8、书:光是怎样传播的学 二、探索(一)、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过教师板书,梳理学生的猜想。(二)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程提问:我们对光传播路线有了自己的猜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呢?1 .我们想证明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就需要设计实验,帮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4张矩形卡纸、4个能直立的夹子、手电筒。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设计这个实验。3 .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6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明确实验思路和实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1)在3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
9、打一个小孔,直 径 约1厘米;(2)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在桌子上;(3)每张卡纸之间间隔约1 5厘米,并保持所有小孔在一条直线上;(4)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 5厘米的地方,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5)关闭所有灯光,并合上窗帘,保证手电筒的光是唯一光源。(6)观察并记录: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距离,使手电筒的光直接穿过这些小孔,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 验3次)把中间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再观察纸屏,并在活动手册表格图中标出光行进路线。(实 验3次)5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需做3次;(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3)
10、小组合作完成。三、研讨1.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怎么解释这个现象?2.你能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屏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他本人。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这是因为光,而声音是湘四面八方传播的。2、在做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时,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_ _ _ _ _ _ _ _ _ _ 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o二、选择题。1、谁也
11、没有我跑的快!我 是()o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动火箭2、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oA.青蛙视力不好B.光沿直线传播C.天空只有井口大小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教学反思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学1.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目标2 .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3 .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4 .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
12、释日食和月食现象。5知道人们很早就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重难点重点:在空气中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难点: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日食和月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薄纸片、塑料杯、玻璃、科学书、水槽、线香、火柴、激光笔。板书1.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玻璃 通 过 设计纸 部分通过: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书 不通过1光穿过烟雾 一条清晰的光柱教学课时1课时教一聚焦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光的传播方式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会一学直传播下去吗?课 件 出 示4幅图片,学生观察会发现,光不会一直传播下去,光会遇到阻碍。(引出课题
1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过二、探索(-)光照射玻璃、纸、书的探索程1.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玻璃、杯子、纸、书,如何进行实验探索呢?2.提出实验要求:(1)关闭屋子电灯,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为唯一光源。(2)在手电筒前放一个杯子,保证可以看清楚杯子上的图案,将玻璃、纸、书依次放在手电筒前,对比观察三次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讨论:光照射玻璃、纸、书三种物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够说明什么?5.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结论。(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1.出示激光笔和水槽,观察激光笔照射到水槽中的现象。提问:如果在水槽中放入烟雾会影响激光笔的光束吗?
14、2 .实验要求:(1)将线香放在水槽中,用火柴点燃。等到烟雾充满整个水槽时,用激光笔向水槽的水平方向照射,观察现象。(2)对比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激光笔的光一定不要照射人眼,以免造成危害。建议此实验由老师演示。4.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看。5.小组讨论,看到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6.学生汇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进行板书。三、研讨1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不能穿过任何物体,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会遇到阻碍,传不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透明物体时,光会传过去;当光照射到一个半透明物体时,会有一部分光传过去。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
15、时,因为太阳被月球所遮挡,人们就会看到部分太阳或全部看不见,这就形成了日食;月球自身不发光,需要太阳照射再反射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中时,来自太阳的光部分或者全部被地球遮挡,人们就会看到月食。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会_ _ _ _ _ _ _ _ _,光_ _ _ _ _ _ _ _ _ _ 继续传播。2 当_ _ _ _ _ _ _ _ _ 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3当_ _ _ _ _ _ _ _ _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二、选择
16、题。1、人沿着街道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是()。A.先变短再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保持不变2、光不能穿过()继续传播。A.清水 B.无色塑料袋 C.薄铁皮3、下列物体中,()属于透明的物体。A.一 张 A 4 纸B.一块 木 板 C.一块纯净的冰4、在“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应该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实验中的白纸可以用厚纸板来代替C.实验中的书可以用木板来代替5、在“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香刚被点燃时,用激光笔照射就能观察到清晰的光束B.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时,用激光笔照射能观察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
17、束教学反思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教学1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目标2.能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光从空气到水中发生的光线变化。3认识到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重难点重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难点: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盘、玻璃杯、激光笔、铅笔、鱼缸、金鱼、学生活动手册、装满水的玻璃杯、硬币、激光笔。板书设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垂
18、直射进另一种介质时不会发生折射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 P T出示图片,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内容。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光遇到的物体是一个透明的物体,光能穿过物体继续传播。那么,这时光的传播路线是会发生改变吗?(板书课题)学生基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进行猜想。二、探索(一)激光笔射出的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1 .实验教师:为了验证我们的想法,我们让束光射进水里,观察实验现象。P P T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激光笔不要照到同学的皮肤及眼睛,防止出现伤害。(2)实验完毕及时关掉激光笔,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到活动手册上。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什么现象了?学生观察并回答:射入水中
19、的光线看起来好像折了。3.提出学习要求:同学们,把我们看到的实验现象,用光的路线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绘制光的路线图。(教师板书光的路线图并指导学生)4.学生汇报交流。5.小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在接触面时发生了弯折。(二)分组实验:观察铅笔放入水中的现象1.教师:同学们猜一下,如果让光线垂直照射进水里,还会发生弯折了。如果我们用铅笔模拟光线,将铅笔垂直放入水里和倾斜放入水里,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 .出示实验要求:(1)将铅笔分别按照垂直放入水中和倾斜放入水中。(2)每种情况做三次实验并进行观察。(3)记录实验现象(用光的路线图记录)。3.再次提醒
20、:激光笔不能照射同学。4.学生分组实验,组内交流并记录。(三)实验:鱼缸中多出来一条鱼教 师P P T出示图片,在鱼缸中多出来一条鱼。教师:在养鱼的时候,老师发现了 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鱼缸里放进一条鱼,有时候却能看到两条鱼。怎样才能看到两条鱼呢?请同学们自己变换角度尝试一下,并把看到了现象画下来。学生实验,观察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三、研讨1.问题: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引发全班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射入水中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空气和水的接触面上发生了折射。空气和水是两种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
21、折射。2.问题: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充分交流,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得出结论:如果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比如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光在两种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传播的方向偏离了。如果是垂直入射,光线不会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光继续沿直线传播。3.问题:怎样能看到两条鱼?学生汇报:学生交流如何调整角度,使鱼缸里的鱼看起来是两条。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解释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这种现象。教 师 P P T 出示光路图。教师总结:折射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进而改变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四、联系生活,解决生
22、活中的问题渔民在水面上看到了水里的鱼,捞鱼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五、总结:今天,我们了解到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实例,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能够发现更多关于光的折射的有趣现象。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光有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 _ _ _ _ _ _ _ _ _2、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_ _ _ _ _ _ _ _ _ _发生变化。3、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面处“_ _ _ _ _ _ _ _”了,这是因为铅笔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光的_ _ _ _
23、_ _ _ _ _ _ 现象。4、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在叉鱼的时候,应瞄准鱼的_ _ _ _ _ _ _ _ _ _(填上方或下)二、选择题。1 .把一根铅笔垂直放入水中,无论我们从哪个方向看,它()oA.都是直的 B.都是弯折的 C.有时直,有时弯折 D.以上都不是2 .渔民叉鱼时,鱼叉对准鱼的()oA.正上方 B.正下方 C.看到鱼的位置 D.看到鱼的侧面3 .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oA.立竿见影 B.池水映月 C.一叶障目 D.海市蜃楼教学反思5、认识棱镜教学目标1 .棱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 .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光的传播线路的光学元件。3 .太阳光包含不同
24、颜色的光。4 .能通过实验发现各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5.意识到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发展的动力。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白光可以折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难点:理解白光是由不同的色光组成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棱镜实验盒(包括三棱镜和支架)、白卡纸两张、圆规、剪刀、彩笔或蜡笔一盒、火柴一盒、细线一捆。板书设计二二)辔、/皿噌/绅 士 _ _ _ _ _教学课时1课时一、聚焦出示彩虹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彩虹的样子和颜色,回忆一下经常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彩虹。今天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揭开彩虹的奥秘,认识这个自然界最美丽而神奇的光的现象。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光在由空气斜射
25、入水中时会发生偏折,光的路学线发生了变化,这个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聚焦:光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里时,也会发生折射吗?请说出你的猜想。下面让我们借助玻璃三棱镜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过二、探索(一)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程第一部分,认识三棱镜结构。出示三棱镜,学生观察三棱镜的结构特点。三棱镜的结构特点:具有三条棱,截面是三角形,透明的玻璃体。讲解:光学上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物体叫做三棱镜。第二部分,实验探究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现象。L介绍实验材料,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营造一个较暗的实验环境。2.教师指导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1)手拿三棱镜两端的三角形截面,或是带有支架的三棱镜实验套装,
26、把三棱镜及支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三棱镜。(2)用手电筒的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三棱镜的角度让白光通过三棱镜。(3)在另一侧竖立一张白纸作为屏幕,调 整“纸屏”位置,收集三棱镜折射出的光,观察白纸上的现象。3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提示操作要领。4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教师讲解或是学生阅读书中资料:白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棱镜后,发生了折射,并 在“纸屏”上出现J 不同颜色的光。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
27、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教师借助科普视频讲解彩虹形成的奥秘,雨后空气中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相当于我们实验中的三棱镜,当太阳光照到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就分散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便形成了美丽、奇特的彩虹。可见,雨后出现彩虹,与太阳光的组成以及空气中的小水珠有关,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现不同颜色的光是一样的道理。(二)制作一个彩色轮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与思考。我们通过三棱镜对白光的折射,发现了白光可以分散出不同颜色的色光,那么色光是不是可以混合成白光呢?第二部分,通过制作一个彩色轮研究色光混合成白光的现象。1 .教师介绍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陀螺法:(1)在硬的白纸板上画出一个直径约为5 c m的圆,并剪
28、下来;(2)在圆纸片上画出三个相同大小的扇形,夹角均为1 2 0度;(3)利用彩笔将三个扇形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4)圆纸片中间扎孔,穿入火柴棍固定,作为陀螺的中间轴。旋转轮法:1-3步骤与陀螺法相同,然后在圆心两侧分别扎两个小孔,穿入线绳。2 .学生制作并测试,让彩色轮快速旋转,观察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发生的变化。3 .教师提示,扎孔或用剪刀时要注意操作安全。4 .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结。教师小结:当陀螺或旋转轮快速旋转时会看到彩色轮慢慢接近白色,这说明不同颜色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后会变成白色光,但必须是等量的红、蓝、绿二色光才能混合成白光。三、研讨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
29、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变成有规律的、不同颜色的色光组合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三棱镜对光的作用是,让光发生折射,而且可以把白光分散出不同的色光。2 .彩色轮或是彩色陀螺,在快速旋转时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接近白色的颜色,这说明不同的颜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也证明了白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一定是等量的三原色光,即红、蓝、绿三种光才能混合成白光。课堂练习1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_ _ _ _ _ _ _ 现象。2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许多种颜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红、橙、黄、绿、靛、蓝、紫B.红、橙、黄、绿、蓝、靛、紫C.黄、
30、绿、蓝D.红、黄、蓝3.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可以得到()0A.黑光 B.白光C.紫光 D.黄光教学反思6、光的反射现象教学目标1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2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3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4.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重点: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难点: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重难点体。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镜子、有窗帘的教室(本课的活动最好能用窗帘遮挡光线,保证实验效果)、黑色的箱子、苹果等。板书设计光的反射飞机 /潜 望 镜
31、/应用(=观景箱教学课时1课时教一、聚焦聚焦问题。请学生说出或写出“光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光有哪些了解?”,采用学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和汇报,提示学生将头脑风暴信息进行记录。二、探索(一)寻找光源过1.请学生写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光源。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所找到的光源。程3.学生对找到的光源按发光特点进行分类,并引导学生对光源做出界定,即“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认识光源L认识最重要的光源一一太阳。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辨别是否是光源,巩固对光源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三、研讨(一)没有光的世界1.创设情境:“假如没有光会怎样?”鼓励学生打开视野,从多个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2.学生汇报,无
32、法看见物体、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人类将无法生存等。(二)黑暗中的红苹果1.学生阅读研讨2情境问题,并作出猜想和记录。2 .情境模拟,教师出示带孔的暗箱,请学生将观察孔周围用手捂住,不让光线进入。学生通过观察孔观看,能否看到箱子里物品所在位置及物品的样子。3.轻轻松开手,让光线进入暗箱,再看一看,能否看到箱子里物品所在位置及物品的样子。4 .小组讨论总结:我们想要看到物体,必须要有光,当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后,我们才能看到光源或物体。四、拓展1 .没有光就看不见物体,光线暗也看不清物体,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了夜视仪,利用夜视仪解决这个问题。(P P T 出示
33、夜视仪及夜视仪下看到的物体)2 .学生观察并思考夜视仪的工作原理。3 .学生汇报并阅读资料。课堂练习1 .光是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镜面会发生_ _ _ _ _ _ 现象,反射光是沿_ _ _ _ _ _ _ 传播。2 .你能利用镜子把阳光照射到球上吗?请画一画。N 八/教学反思7、制作一个潜望镜教学目标1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2 .能通过对潜望镜内部结构的研究,探究潜望镜的基本原理。3 .通过亲自制作潜望镜,加深对光的反射原理的理解。4 .能根据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模拟制作潜望镜。重难点重点: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难点:正确摆放平面镜,制作一个潜望
34、镜。教学 多媒体课件、纸盒、平面镜、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学生活动手册等。制作好准备的简易潜望镜、图片。制作一个潜望镜板书彳设计万教学课时1课时教一、聚隹教师可以从做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让学生藏在桌子下面,尝试通过平面镜看到黑板上面的字。注意:每组两个平面镜,小组一人操作,其他人观察,说出两个平面镜镜面的关过系和位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用到了光的反射原理?然后出示潜水艇程的图片。潜水艇中的工作人员为什么能通过潜望镜观察到潜水艇周围的环境呢?潜望镜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它的内部构造又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潜望镜的奥秘,并亲自设计一个潜望镜。(
35、引出课题:制作一个潜望镜)二、探索老师可将事先做好的潜望镜发给同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利用上节课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潜望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操作潜望镜,通过潜望镜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有什么发现。小组同学慢慢打开简易潜望镜,观察内部构造,在纸上绘制简图。潜望镜的核心部件是潜望镜里有两块镜片,教师需要提示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块镜片是怎样放置的。学生观察交流后总结得出:潜望镜有两片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 5度角放置。教师总结: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 5度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最后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
36、远处的景物。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的传播路线。潜望镜的应用有很多,被广泛用于军事上作为侦察仪器。它不光应用在水下,科学家们还发明了在陆地上应用的潜望镜,有战壕潜望镜、坦克潜望镜等。当然,还发明了应用于空中的飞机潜望镜。三、制作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纸盒、平面镜、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制作步骤如下:(1)在纸盒两个长边距离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2)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离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3)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4)用 剪 刀 将4条斜线剪开。(5)像图中那样,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
37、,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6)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很多,用塑料管或空牛奶盒都能做。四、拓展课后可以继续完善制作的潜望镜,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还可以进行创新,制作功能更多的潜望镜。课后研究专题:(1)利用网络查找更多的潜望镜制作方法,了解更多光学知识。(2)设计一个能够看到多个方向的潜望镜。请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课堂练习1 一i-1i 1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的表面教学目标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3.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38、重难点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图片、学生活动手册。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板书设计2.1 地球的表面平原低又宽广高原高又宽广地 形 山 地 比 较 高,有 点 院丘陵坡度较缓盆处四周高中间低影响因素:地壳运动.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流水作用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一、聚焦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学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
39、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二、探索过(J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程面有什么特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4.师生总结: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二)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L观察我国
40、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1)观察中国地形图,交流研讨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2)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教师提问: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地形地貌?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研讨。2.观察图片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教 师 出 示5种地形地貌图片,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图片中的地形地貌特点。3.把每幅地形地貌图的特点和自己对这种地形地貌主耍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4 .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研讨。三、研讨1.各组汇报地形地貌观察记录表。2 .研讨:(1)比较各组的解释,你认为哪组同学解释得更合理?为什么?(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由各种各样复杂的地形
41、地貌组成。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地貌?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综合全班同学的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能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都有哪些?3.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几种主要的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推测出这些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原因,我们的推测是否合理呢?我们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展开深入的研究。课堂练习1 .下列关于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A.从地形图匕可以看出,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B.地形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C.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 D.地球表面的地形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再改变了2 .我们家乡的主要地形是()A.山 地 B.平 原 C.丘 陵 D.高 原 E.盆地教学反思2、地球的结构
42、教学目标L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2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3 .观察图片类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4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5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重难点重点: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着;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难点: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板书设计内部结构
43、-地球的结构 地壳地幔 地壳岩石种类-_地核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L谈话: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和地球的构造有关。2.课件展示本课聚焦环节的“火山口”图片,提问:“这是一个火山口的图片。看到这张图片,你们对地球内部的样子有什么猜测?”3.提问: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二、探索(-)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1.提问:地球的表面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地球的内部是怎样一番景象呢?2 .(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教师: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1)
44、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 5 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 千米。(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3)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3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项,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二)了解地壳的组成1.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还知道了最外层的地壳部分是由岩石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分为哪儿类呢?我们前面研究过的岩石又属于哪一类呢?2.学生阅读教科书2 4页 至2
45、 5页“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自学后完成活动手册中第二项:填写组成地壳的岩石种类及典型岩石。3.交流研讨。(三)了解地壳的运动1.提问:地壳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什么力量使地壳运动的?地壳的运动又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2.学生阅读学习关于地壳运动的相关资料。3.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2 5页岩层受力产生弯曲变形的图片。提问:“阅读材料以后,你们能解释一下岩层为什么会发生弯曲变形呢?”4.学生交流研讨。5.教师补充讲解: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推动着地壳的演化,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其最直观的结果是造成岩石的变形。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
46、等地质构造。(四)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1.教师:为了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地核、地幔、地壳三个圈层结构,从里到外逐层制作。2.提问:每层做多厚比较合理呢?3.出示各圈层厚度的数据:地球三个圈层中,地壳最薄,且横向变化大,各处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的厚度约为2865千米;地核的平均半径约为3400千米。4.教师与学生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计算,算出地核半径与地幔厚度的比例,学生按照这个比例完成地球结构的模型的制作。5.切开地球结构的模型,观察它的剖面。三、研讨1.提问: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有哪些现象或证
47、据支持你的观点?2.学生研讨、交流。课1.地球结构从内向外分别是()oA.地幔-地核-地壳练B.地核-地幔-地壳C.地壳地幔地核习D.地核-地壳-地幔2.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oA.在地球的内部,越靠近地心,温度越低B.人类主要生活在地壳和地幔C.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D.地壳很坚硬,是固定不动的3.小明想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制作代表地壳的蓝色橡皮泥时,厚度应该()oA.薄一些B.厚一些C.和其他层一样厚D.厚薄没有要求教学反思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学目标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3.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
48、对人类生活的影响。4.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重难点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次性饭盒、保鲜膜、泥土、水、学生活动手册板书设计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六大板块不停运动:碰撞、分离资料,请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图片。地壳或岩石圈机械变形、变位:升降、漂移、褶皱、断裂教学课时1课时教一、聚焦L出示本课首页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学2.讲述:地震后,公路的路面被破坏了,出现了塌陷、断裂的现象。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过二、探索(-)了解地
49、震的成因程1.提问: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对地震成因的想法。2.引导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成因进行猜测,并将学生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3.出示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保鲜膜。(2)用水将土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保鲜膜的小盒中。(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4)观察发生的现象。4.提问:模拟实验中每一部分材料分别代表什么?(教师明确: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5.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不仅观察“地面”的变化,还要注意观察“地面”断裂、
50、隆起的位置与“板块”对接边界的位置关系。6 .出示岩层弯曲、断裂、错位的图片,学生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二)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1.交流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2.提问:地震会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教师提供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3.学生交流从资料、图片中获得的信息: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三)搜集地震中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制作成海报1.提问: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互救?学生交流相关经验。2.搜集相关知识,做成宣传海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三、研讨1.提问: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我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