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896384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69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中的应用.pdf(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中的应用A p p l i c a t i o no f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t oI n t e l l i g e n tC o n t r o l l e ro nM e t a l l u r g i cE l e c t r i cF u r n a c e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申请学位级别:论文提交日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基于模型的设计房庆海张德龙硕士2 0 10 年1 月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2、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作者签名:避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自动化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趔导师签名:E l 期:日期:摘要摘要该课题旨在研究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的实现技术及其在自主研发的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开发中的应用,着重研究

3、自动代码生成的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架构。研究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上实现的基于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具体而关键的技术细节,为8 6 3 课题“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研究的核心理论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提供技术方案。文章首先综述了基于模型设计方法在嵌入式固件开发中的优势并分析了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的特点。接下来研究了这种设计方法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上实现的技术细节以及对自主设计的开发板进行固件开发的详细流程。然后讨论了基于模型设计方法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上的具体应用,以此方法实现了智能温度预报功能模块的设

4、计开发。最后对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该项研究为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上对自主研发的D S P 开发板固件设计提供实例参考,可为工业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研发提供借鉴产品。研究表明,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加速了系统开发进程,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能有效保证预期设计目标的全面实现,节约开发成本,最终产品功能易于拓展、便于维护和升级。关键词:基于模型的设计;嵌入式实时固件;D S P;S i m u l i n k;智能控制器A B S T R A C TA BS T R A C TT h es u b j e c ti si n t e n d

5、 e dt os t u d yt e c h n i c a lr e a l i z a t i o no fm o d e l-b a s e dd e s i g nm e t h o d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t o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d e v e l o p e di n t e l l i g e n tc o n t r o l l e ro nm e t a l l u r g i ce l e c t r i cf u r n a c e D e t a i l e da n ds p e c i f i

6、 ct e c h n i q u e se n g a g e di nt h ew o r k f l o wo fm o d e l-b a s e dd e s i g ni m p l e m e n t e do n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s o f t w a r ep l a t f o r m,w h i c ha r ec r u c i a lo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r a n s f e rb e t w e e nt h e o r e t i c a l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7、o fc o r et e c h n o l o g i e sa n di n d u s t r i a lp r o d u c t s,a r et ob eu s e do nd e v e l o p i n gf i r m w a r eo nt h ec o n t r o l l e ra sg u i d e l i n eo nw o r k i n go u tp r a c t i c a ls c h e m e F i r s to fa l l,a d v a n t a g e so fd e v e l o p i n ge m b e d d e df

8、 i r m w a r ew i t h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m e t h o d o l o g yw e r es u m m a r i z e da n ds p e c i a l t i e so fi n t e l l i g e n tc o n t r o l l e ro nm e t a l l u r g i ce l e c t r i cf u r n a c ew e r ea n a l y z e d S e c o n do fa l l,d e t a i l e dr e a l i z a t i o nt

9、e c h n i q u e so f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o n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s o f t w a r ep l a t f o r ma n ds p e c i f i cw o r k f l o ww e r es t u d i e d A n dt h e n,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i sd e s i g nm e t h o do ni n t e l l i g e n tc o n t r o l l e ro nm e t a l l u r g i ce

10、 l e c t r i cf u m a c ew e r ed i s c u s s e d,i n t e l l i g e n tt e m p e r a t u r ep r e d i c t i o nm o d u l eW a sd e v e l o p e dw i mt h i sm e t h o d F i n a l l y,t h es t u d yW a Ss u m m a r i z e da n dt h ef o l l o w i n gt a s kW a sp r o s p e c t e d T h et e c h n i q u

11、e ss t u d i e di nt h es u b j e c tp r o v i d e dp r a c t i c a lc a s eo ft a r g e t i n gc u s t o mb o a r d sb a s e do nT I SD S P s I th a sb e e np r o v e dt h a t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m o d e l-b a s e dd e s i g ni m p l e m e n t e di n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s o f tp l a t

12、 f o r mo nt h ei n t e l l i g e n tc o n t r o l l e rf i r m w a r eh a sp r o v i d e da d v a n t a g e sa ss p e e d i n gu pd e v e l o p m e n t,g u a r a n t e e i n gw h o l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p r e d e s i g ne x p e c t a t i o n s,r e d u c i n gc o s t s B e s i d e s,t h ee m b

13、e d d e dp r o d u c ti sb e n e f i t e df r o mf e a t u r e so fm a x i m u mp o r t a b i l i t ya n dc o n f i g u r a b i l i t y,e a s ye x t e n s i o n sa n du p g r a d e,c o n v e n i e n tm a i n t e n a n c e,e t c K e y w o r d s:M o d e l-B a s e dD e s i g n;E m b e d d e dr e a l t

14、i m eF i r m w a r e;D S P:S i m u l i n k;I n t e l l i g e n tC o n t r o l l e r目录目录摘要1 A B S T R A C T i第一章绪论11 1概述11 2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11 2 1什么是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21 2 2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多领域的应用21 3冶金电炉智能控系统41 3 1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功能41 3 2 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硬件结构51 4各章内容概述一5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72 1开发平台和流程72 1 1开发平台82 1 2 开发流程1 22 1 3定制板的固件开发1

15、32 2自动代码生成152 2 1从模型到项目的实现152 2 2 生成的程序结构及代码模块1 72 2 3 集成外部代码到生成的C 代码中1 92 2 4 数据类型和变量:。2 02 3基于模型设计方法中的验证技术2 32 3 1早期验证解决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2 42 3 2 测试并改进概念模型。2 52 3 3生成代码和系统要求的追溯2 72 3 4 验证生成的源代码2 82 3 5目标环境上的组件验证2 9T目录2 4实时嵌入式系统功能的实现3 12 4 1同步任务管理312 4 2 异步事件处理3 32 4 3 任务调度3 5第三章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研究4 13 1冶金电炉智能控

16、制系统实施方案4 13 1 1建立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4 13 1 2 上位机功能模块的开发4 23 1 3 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开发4 23 2钢液温度预报的设计实现5 03 2 1 钢液温度预报模型5 03 2 2 温度预报模型的建立5 13 2 3 温度预报模型的代码实现5 4第四章总结与展望5 64 1研究总结5 64 2 后续工作展望5 7参考文献5 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和发表论文6 l致谢6 2I I第一章绪论1 1 概述第一章绪论本课题根据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规格设计书及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功能规格设计书,研究基于模型的嵌入式系统固件(E m b e d d e dS y s

17、 t e mF i r m w a r e)设计方法在开发智能优化控制系统的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中的应用技术,把8 6 3 项目“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实现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硬件平台上,应用到工业生产现场,满足技术和经济指标的要求。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应用领域的特殊性要求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具有普遍性、特殊性以及易于拓展升级的特点。钢铁企业的电炉运行环境大致相同,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在宏观架构上一致。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完全嵌入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内部,运行预定义的任务,实时采集现场数据并给出控制信号,完成与上位机以及热备P L C 系统的通信等。但不同的电炉现场参数略有差异,

18、某些实现细节上需要根据具体对象做出适当调整,即每个电炉系统均有其特殊性。冶金电炉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长期连续运行,其间钢铁企业对电炉进行维护改造,需要系统能够易于维护和升级扩展。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的上述特点对系统固件开发提出很大要求,加重了设计的复杂度及难度。与此同时,希望开发文档易于管理和传承,研发的技术成果及产品不会因技术人员的流动而变得难以继承和维护【l】【2 1。1 2 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随着硬件和存储器的价格日益降低,功能日益强大,嵌入式系统更加普及。但与此同时,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和难度也越发提高。传统设计方法中,设计结果和预期功能和性能之间的误差只有在研发后期系统集成的时候才能被发现,而

19、这些误差确是在设计初期引入的。面对这些挑战,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们必须采用更高效的软件和硬件开发方法。基于模型的设计就是解决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论【3 1。第一章绪论1 2 1 什么是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基于模型的设计(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作为高效嵌入式软件设计的方法论,借助通用开发环境中的一套工具实现设计、验证、程序功能划分以及自动生成代码。产吕代码生成棋型加密(输出)图1 基于模型设计的各组成部分及系统开发的V 模型图l 表示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组成部分以及使用该方法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的V 模型【闭。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以模型为核心,首先建立

20、系统功能的概念模型;通过仿真改进概念模型;一旦模型经验证完全实现了系统目标,就形成“可执行的规范,成为后续工作的基础;最后一步使用自动代码生成功能,将模型在硬件上实现。开发过程的每一步,都可验证模型是否实现了性能指标【6】。V 模型充分对该实现过程进行了说明。V 左侧和代码生成步骤有关,包括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的软件设计以及编码。右侧部分则集中在左侧相关步骤的验证和测试,包括软件集成和系统集成。该模型涵盖了传统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定义需求、系统级设计规范、子系统设计、软件实现、子系统集成及测试、系统级集成及测试以及全部集成和测试。但V-模型的每个环节均覆盖传统设计方案中的多个环节,

21、并且,V-模型中尤其强调对设计的验证过程【4】【7】【4】。1 2 2 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多领域的应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采用数学的和可视化的技术手段,解决复杂控制系统设计相关的问题,是作为解决控制系统设计固有的难度和复杂度的手段而出现的,广泛应用于航天、国防、汽车、通信、消费类电子和医疗电子设备。下面列举某些实例,简要说明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及取得显著效果。2第一章绪论1 2 2 1 汽车电子领域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以及成为开发汽车嵌入式软件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汽车电控单元(E C U)的开发方面。它改善了技术规格定

22、义阶段、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汽车工程师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将模型用作可执行的技术规范,设计算法并用模型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模拟系统部件与环境条件。降低了对造价昂贵的实物原型的需求。追踪并验证功能是否被实现并满足系统要求,对模型的覆盖进行分析,从设计结构角度进行完整性评估。评估从这些模型中自动生成代码已经成为了公认的E C U 软件开发方式【J 7 1。通用汽车公司(G M)已使用T h eM a t h W o r k s 的基于模型的设计(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工具开发出双模式混合动力总成控制系统。G M 利用科学计算和建模仿真的软件工具(包括M

23、A T L A B 和S i m u l i n k),在9 个月内设计出了动力总成原型,这比预期开发时间短了2 4 个月。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D F E V)使用T h eM a t h W o r k s 的M o d e l B a s e dD e s i g n(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历时1 8 个月开发出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这种新型电池管理系统已安装到东风E Q 6 11 0 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公交客车上。与普通城市公交车相比,这种车辆降低了3 0 的油耗,同时减少了废气排放。1 2 2 2 通信领域软件无线电(s o f t w a r er a d i o)在一个开放的公共

24、硬件平台上利用不同可编程的软件方法实现所需要的无线电系统,简称S W R。在目前的条件下可实现的软件无线电,称作软件定义的无线电(S o i t w a r eD e f i n e dR a d i o,S D R)。大多数S D R 设计工程师一直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将系统架构师定义的规范细化为文档,用这些文档指导专注于信号处理或射频工程领域的项目团队,然后由这些团队定义硬件、设计电路、编写软件、运行仿真、测试并生成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验证最终实现结果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尽管软件无线电(S D R)的指导原则是“开发一次,随处运行,但是每当硬件发生变化时,所有开发经常要重新开始。基于文本

25、规范的传统开发模式已无法满足S D R 硬件和软件的可移植性要求。3第一章绪论部分S D R 设计工程师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思想的设计新方法,通过建立可执行的规范、I I M 和I S M 模型,并维护原始波形规范的可跟踪性、确保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不断验证,实现了在不同的硬件、软件以及S C A 核框架平台上支持自动代码生成和代码可移植性,解决了这些挑战并充分发挥S D R 的潜能。1 3 冶金电炉智能控系统冶金电炉是流程工业中的重要设备,也是大型能耗设备。对提高钢铁质量、产量以及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都具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电炉冶炼工艺现状,得知我国的电炉工艺模型开发及应用状况与国外还有

26、一定差距,这集中体现在冶金电炉的控制系统上。课题“冶金电炉智能控制系统(8 6 3 计划)研究了冶金电炉的核心技术【2】:基于专家规则与计算智能的冶炼过程温度预报技术,电极升降复合智能控制技术,以及专家系统与分析模型结合的能量输入优化技术。在以上核心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实现技术,开发了智能优化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架构中,原系统上位机及下位机均采用工控机,两级之间通过T C P I P 方式实现通信连接,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较高。新设计的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是基于T M S 3 2 0 C 6 7 1 3 的硬件平台,采用C P C I 形式与上位机联结,通过H P I 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原

27、下位机的功能。采用智能控制板后系统结构更为紧凑,降低了成本,更提高了整体性能,对加速控制方案产品化及运行维护具有重大意义。1 3 1 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功能固件功能主要有:(1)电炉仿真器电炉仿真器是一个采用延时网络技术(T D N N)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N N),根据E A F 的过去及当前状态,预测下一时刻E A F 状态,是电炉调节器的基础。(2)电炉调节器电炉调节器产生智能调节器系统的信号输出,实现电极升降的优化控制,采用标准的三层前向B P 神经网络。(3)复合优化综合控制4第一章绪论为了提高设定点的跟踪精度,降低三相功率的不平衡度,减少液压阀的动作频率,本系统采用人工神经

28、元网络和模糊控制有机结合的电极升降控制算法,同时也引进电弧电极升降控制的专家规则,对控制系统的最终输出进行综合判定。(4)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采集现场数据并进行处理,降低噪声。主要的处理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效值;功率因数;K W 因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 P E R S S I O N 因子;率;谐波因子;累计电耗;其它所需的参数。(5)数据通信主要负责与热备P L C 之间的数据通信。1 3 2 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硬件结构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以3 2 位浮点运算处理器T M S 3 2 0 C 6 7 1 3D S P 构建硬件平台,采用C P C I 方式与X 8 6 计算机(上位机)连接

29、,与上位机的通讯单元主要包括C P C I 总线热插拔控制模块以及C P C I 总线桥接模块。系统设置2 M 容量的F L A S H存储程序,1 6 M 容量的S D R A M 运行程序和暂存数据。与外部接口单元主要包括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R S 2 3 2 以及以太网通信模块。1 4 各章内容概述该课题研究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开发使用的技术,研究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的实现。但这是一项综合而且复杂、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问题,本文难以面面俱到。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以下几个关键点上:第一章介绍该课题背景来源,阐明

30、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开发采用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缘由,确定采用的软件平台。迸一步介绍了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的功能及硬件结构。第二章研究采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应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以D S P 为处理器的硬件平台的固件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平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自主研发的D S P 产品原型在该综合开发平台上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以及关键参数的设置和意义;讨论从模型自动生成的代码的运行方式、结构和文件组成,用户代码S第一章绪论与自动生成代码的集成,研究基于模型设计的验证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实时嵌入式系统中关键概念在该综合开发平台中的实现方式,

31、如任务、异步事件处理以及调度等;第三章内容讨论该项技术在冶金电炉智能控制板固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应用该项技术建立了智能温度预报模型;第四章内容对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6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嵌入式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软件开发已经成为一项浩大的工程。从开发方案的制定、功能设计到具体实施,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否则研发项目就会以失败而告终。软件开发的过程是由方法论和实施工具构成的。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是嵌入式软件设计的方法论,能满足我们产品研发的需要。实施工具的选取也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开发平台是研发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保障。2 1 开发平台和

32、流程M a t h W o r k s 用于基于模型设计的产品提供可视化的交互环境,在该环境中可以建立、管理以及仿真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设计,项目开发组成员可以不使用快速原型产品或实时目标就能开始评估软件设计。M a t h W o r k s 基于模型设计的环境允许工程师建立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软件、建模其行为,然后仿真整个系统预测并优化其性能。仿真在硬件和软件建立之前进行,验证设计确实产生了正确的结果。模型的本身就成为一种规范,可以从模型生成实时代码,用于测试、快速原型以及嵌入式实现。因此,避免了手写代码的工作,从而减少了潜在的错误【8】【9】。该环境图形化、结构化的特性项目开发组成员

33、建立动能性的模型,准确地建立文档,并且有效地沟通他们的设计成果,减少了由于误解和误会而带来的风险。系统要求和规范的改变以及修正可以便利地纳入模型中,通过仿真完整地评估,自动地反映到最终实时嵌入式软件中。7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2 1 1 开发平台图2M A T L A B 辅助D S P 系统崮件设计综合开发平台上图是在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平台上采用基于模型设计方法辅助由T ID S P 为处理器的硬件平台进行固件开发的综合开发平台示意图。该综合开发平台由三部分构成: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T I 的C C S

34、 集成开发环境,以及由J T A G 和目标板组成的硬件平台。在M a t h W o r k s 提供的软件平台上进行算法开发,通过仿真验证确定开发的算法模型满足系统性能的要求;采用R T W 技术(硎及T R WE m b e d d e dC o d e r 产品)结合T a r g e tS u p p o r tP a c k a g e 生成算法模型的嵌入式C 代码和片上外设的驱动程序;E m b e d d e dI D EL i I l l(F o rU s eW i t hT I sC C SI D E)起到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和C C S

35、I D E 之间的连接作用,并支持将R T W 生成的C 代码自动创建C C SI D E 中的项目文件。通过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F o rU s eW i t hT I SC C SI D E),8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还可以从M A T L A B 环境中编译、调试C C S 中的项目并控制目标开发板上实时嵌入式程序的运行,通过C C S 与目标开发板交换数据等操作。该项技术大大简化了D S P嵌入式软件开发。2 1 1 1 硬件平台硬件平台由J T A G 仿真器和开发板以及外围设备组成。在为产品开发的硬件原型可用之前,一般先选用和产品相似的开发

36、板进行软件开发和调试。也可以用软件仿真器进行一些功能性的验证和调试。2 1 1 2C o d eC o m p o s e rS t u d i o(C C S)I D EC C SI D E 是用于T ID S P、微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的集成开发环境,包含了一整套用于开发和调试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工具。C C SI D E 包含适用于每个T I 器件系列的编译器,源代码编辑器,项目开发环境,调试器,优化器,仿真器以及许多其它的功能。C C SI D E 提供的单用户界面能使用户完成应用程序开发流程的每一步。C C S主要部分为:(1)C C S 代码生成工具(2)C C S 集成开发环境(3)D

37、 S P B I O S 插件程序和A P I(4)R T D X 插件、主机接口和A P I2 1 1 3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软件平台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为综合开发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含许多领域的多种工具箱和模块库,可根据特定项目选用适当的产品组件进行算法开发,具体信息可查阅相关文献。此处仅对该项技术中的部分关键产品的功能和祈祷的作用作简要说明:(1)R T W 技术R T W 技术是S i m u l i n k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S i m u l i n k 代码生成的基础,为在S i m u l i n k

38、环境中建立的图形化算法模型或用嵌入式M A T L A B 语言子集建立的程序化的算法生成c 或C+代码和可执行程序。整个算法模型或单个子系统可以生成符O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合A S N I I S O 标准的C 代码。根据系统目标文件(S y s t e mT a r g e tF i l e)选项指定的目标系统,生成的代码能够运行在相应的微处理器或实时操作系统上。R T W 还能将生成独立的c 代码编译成可执行的程序,用于算法的开发和测试。生成的代码还可用于许多实时的和非实时的应用程序中,包括加速仿真、快速原型以及硬件在环测试(h a r d w a r e i n t h e 1

39、 0 0 pt e s t i n g)。用S i m u l i n k 模块及内置的分析工具可调节或检测生成的代码,或者在M A T L A B 及S i m u l i n k 环境之外运行代码并与之交互【1 0】【1 7】【1 8】。R e a l T i m eW o r k s h o pE m b e d d e dC o d e r 扩展了R T W 代码生成的功能,扩展的这些功能对嵌入式软件开发尤为重要。使用R T WE m b e d d e dC o d e r 附加产品,不仅可以使用R T W 技术的各个方面,还可以生成清晰、高效的专业水平代码【1 9】。R T W 的

40、相关参数在模型的配置参数中进行设置: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P a r a m e t e r s R e a l T i m eW o r k s h o p。该选项卡下面有R e p o r t、C o m m e n t s、S y m b o l s、C u s t o mC o d e、D e b u g,I n t e r f a c e,C o d eS t y l e,T e m p l a t e s,D a t aP l a c e m e n t,D a t aT y p eR e p l a c e m e n t,M e m o r yS e

41、 c t i o n s 以及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等子项。(2)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T IC C S)【2 0】E m b e d d e dI D EL i l l l(的功能是将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和D S P 嵌入式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联接起来。通过E m b e d d e dI D EL i l l l(,可以生成、编译、测试以及优化将部署到用于原型研制或实际产品中的嵌入式代码。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自动完成调试、项目生成以及运行在嵌入式处理器或

42、集成开发环境(I D E)提供的指令集模拟器上的目标代码验证等任务。此外,可以在M A T L A B 和S i m u l i n k 中创建测试工作台(t e s tb e n c h),用于处理器在环测试方式(P r o c e s s o r-i n t h e-L o o pt c s f i n g)验证手写代码及生成的代码。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F o ru s ew i t hT I SC C S 专门针对T I 的D S P 系列产品,它与R T W 及R T WE m b e d d e dC o d e r 联用,能在S i m u l

43、i n k 中以图形化方式创建的算法模型顺利地转换为C C S 中完整的项目(p r o j e c t s)文件,并能进一步编译成在嵌入式处理器上可执行的实时独立程序。所生成项目不仅包含生成的应用程序的C 代码,还有嵌入式软件架构需要的初始化、调度以及处理器实时执行的应用程序代码的管理。硬件平台改变时,只需要改变目标选择模块中处理器及开发板的相应参数,即可重新生成适合新硬件平台的嵌入式C 代码,几乎不需手动改写代码,具有极强的可移1 0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植性。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主要功能有:1)用M A T L A B 和C C S 环境中的项目

44、进行交互M A T L A B 与C C S 集成开发环境的自动接口(A u t o m a t i o nI n t e r f a c e),仅与M A T L A B 单独使用(不用S i m u l i n k),即应用M A T L A B 语言编写脚本文件,自动调试和分析C C S 中的项目,在M A T L A B 环境中察看运行时的数据并通过M A T L A B改变目标板上运行程序的参数。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支持所有C C S 支持的T I 处理器,接口包含两种方式:调试模式(D e b u gM o d e)和R T D X 模式。2)与

45、S i m u l i n k 联合仿真应用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和R T WE m b e d d e dC o d e r,可以将M A T L A B 和S i m u l i n k的算法运行在目标处理器或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指令集仿真器上、仿真模型作为测试工作台进行联合仿真。算法部署到目标平台,P I L 仿真功能可以让开发者验证算法代码,而不必手工搭建一个嵌入式测试平台。3)用R T W 进行项目生成和代码优化项目生成(P r o j e c tG e n e r a t o r)使用R T W 以及R T WE m b e d d e dC o d

46、 e r 将S i m u l i n k模型生成完整的C C S 项目。这些产品生成应用程序的C 源代码,并根据需要包含汇编代码以及链接描述文件。应用R T WE m b e d d e dC o d e r,可以在M A T L A B 支持的C 2 0 0 0 C 5 5 x C 6 0 0 0 系列的D S P 上生成代码并进行P I L 测试。R T W 从M A T L A B 和S i m u l i n k 模型生成与目标无关的算法A N S IC 代码,与R T W 联用时,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为算法代码添加上实时的嵌入式框架代码,包括在目

47、标处理器上实时运行的必备调度程序和中断处理机制。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还添加处理器专用的优化表,自动将A N S IC 代码尽可能地替换为优化的内部对象,减少手工修改代码,提高代码执行效率。对于M A T L A B 及S i m u l i n k 不能生成应用程序的项目及代码的处理器,R T W 仍然支持,但必须手工完成外设软件集成及项目创建的工作。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选项在模型的配置参数中进行设置:C o n f i g u r a t i o nP a r a m e t e r s R e a l T i m eW

48、 o r k s h o p 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3)T a r g e tS u p p o aP a c k a g e 2 1】T a r g e tS u p p o r tP a c k a g e 用于将M a t h W o r k s 产品生成的实时程序代码部署到嵌入1 1第二章基于模型设计方法的实现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以及D S P 上。以实时方式在特定目标上执行R T W 生成的代码需要R T W 生成针对特定目标的专用代码,包括I O 设备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I S R)。它使外围设备和实时操作系统与用S i m u l i n

49、 k 模型、S t a t e f l o w 流程图以及嵌入式M A T L A B 语言子集结合起来,不必手写底层驱动程序和运行时代码。合成的可执行程序可以被部署到嵌入式硬件上,用于目标板上快速原型、实时性能分析以及现场生产。T a r g e tS u p p o r tP a c k a g e F o rU s ew i t hT I sC 2 0 0 0、C 5 0 0 0、C 6 0 0 0 模块集分别支持T IC 2 0 0 0 系列,C 5 0 0 0 系列以及C 6 0 0 0 系列的D S P。M A T L A B 对T I 的D S P 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

50、D S P 芯片级的支持。除了前面提到的特定硬件开发板,也支持使用C 2 0 0 0、C 5 5 x x 以及C 6 0 0 0 处理器的定制开发板(c u s t o mb o a r d s)。对定制开发板的支持需要使用E m b e d d e dI D EL i n k 和T e x a sI n s t r u m e n t s C o d eC o m p o s e rS t u d i oa d a p t o r。只要采用C C S 支持的D S P 芯片,M A T L A B 均能支持。内核支持库(C o r eS u p p o r tl i b r a r y)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