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全集.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96271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PDF 页数:203 大小:1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全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全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全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全集.pdf(2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试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二、编排特点:结合生活情境发现并解决解决问题,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三、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1、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

2、注意例题与主题图的关系2、选取联系生活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3、让学生自主选择解答问题的方法课 题:解决问题(例1、例 2)一、教学内容: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P 1-P 5)例 1、例 2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是学会使用小括

3、号。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32+13 45-6 22-7 16+2345-7 49-22 8+42 64-202、看土说一说、数一数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的第2、3页,说一说图上有谁?他们都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分别有多少人?数一数,说一说。(二)、教学新课1、节假日小朋友们想去哪儿玩?小组互相说一说问:你在游乐园玩过吗?玩过什么?2、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有什么?能挖掘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互相讨论,展示。“我们先来看木偶戏。”3、出 示 例1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请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有2 2个小朋友在

4、看木偶戏,走了 6人,又来了1 3个,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啊?)问:可以怎样解决,可以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算法,列式,启发学生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1)22-6+13=29(人)(2)22-6=16(人)16+13=29(人)(3)22+13-6=29(人)或 13-6+22=29(人)(4)22+(13-6)=29(人)小结: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方法。4、出示例2图,学习小括号(1)显小面包房图片,说说这幅图意。(2)看图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面包房师傅一共做了 5 4个面包,小朋友买了 22个,又有

5、小朋友买了 8个面包,还剩多少个?)可以怎样解决?a.54-22=32(个)32-8=24(个)b.54-22-8=24(个)c.54-(22+8)=24(个)d.问: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两步计算)师:有了小括号先算什么?(先算括号内的加减法)小结:要想首先算22+8,就 要 把22+8用括号括起来,有小括号的,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三)、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出示接力赛跑图男生有2 2 个,女生有2 1 人,有 1 6 人参加接力赛,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2、果园里一共有90棵果树,其中桃树38棵,苹果树 4 棵,梨树多少棵?3、看图说图意,独立解答,集体订正。4、小组讨论,完成练习

6、一第4 题统计表。(四)、全课小结:同学们通过看图,能自己提出问题,还掌握了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解决一个问题,真棒!教后记:课 题:巩 固 练 习(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运用加法和减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P 6-7 练习一 1-5题二、教学目标:1、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三、教学重难点:1、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

7、,学生读题说得数。2、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3、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回答。(二)、巩固练习1、复习:(1)没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从左向右)(2)带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小括号)2、练习:第 1题:男生有22人,女生有21人。有多少人没参加接力赛?显示接力赛跑图师: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指名说。问:你会做吗?请小组合作写出算式。指名展示:(1)22+21=43(人)43-16=27(人)(2)22+21-16=27(人)问:先算什么?(3)22-16=6(人)21+6=27(人)(4)21-16=5(人)22+5=27(人)师:小朋友可以先用自己喜爱的方法

8、解决问题。第2 题:练习一第2 题,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完成。示图,请小朋友自己说说图意指名:小朋友们在收集易拉罐,3 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一组收集了 34个,二组收集了 29个,三组收集了多少个?师:你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决问题。指名解答:(1)94-29-34=(2)94-(29+34)=(3)第 3 题:羊圈里原来有58只羊。走了 6 只,又走了7 只,现在羊圈里有几只?示图,说图意,独立解答,做为课堂作业。第4题: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统计表出示表格,问:球赛中的主客场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我们先看中国球队,你知道了什么?(客 场7分,主场比客场多5分)那

9、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主 场12分,总 分 是19分)问:其它国家球队的总分你能否计算出来?学生独立解决。问:观察此表,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第5题:小朋友今天8岁,爸 爸 今 年3 5岁。爸爸50岁时小朋友多大?提示:要先知道什么?(经过了多少年)(三)、思维训练一枝签 字 笔8元,一枝圆珠笔5元。小红有20元钱,她买一枝签字笔和一枝圆珠笔,还剩下多少钱?(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教后记:课 题: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 决 问 题(p89)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会用乘法

10、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3、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4、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三、教学重难点:1、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2、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计算。(二)、探究新知1、例 三(教材第8页图,电脑显示)(1)看图说图意。(有3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每一组有4人。又来了 7人,一共有多少人?)(2)分组讨论,列式计算。a.4*3=12(人)12+7=19(人)b.4*3+7=19(人)c.还可以这样计算:6*2+7=19(人)4*4+3

11、=19(人)小结:用乘加和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写成乘加的算式2、做一做。(教材第9 页),电脑出示图。老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会解答吗?(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 4 只,又飞来了 3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小鸟?)10-4+3=9(只)10+3-4=9(只)(三)、课堂作业设计1、小白兔种了 7 行胡萝卜,每行8 个。准备送给小黑兔10个,小白兔还剩几个胡萝卜?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 4 天,每天看6 页,还剩 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数一共有多少页?3、妈妈买来2 盒月饼,每盒有9 块。送给奶奶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4、小力买了 5 个练习本,每本2 元,他又买了一把尺子花了3

12、元钱,小力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后记:课 题:巩固练习一、教学内容:运用乘法和加法(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plO11)二、教学目标:1、从具体的实际生活情景出发,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熟练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4、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1、会熟练掌握有步骤的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2、会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卡片:老师出示口算卡片

13、,学生口算。2、抢算:学生抢答3、解决问题(1)一个笔记本8元,一 枝 钢 笔13元。小利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花了多少钱?(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鸣买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3)定求9元一个,小军拿了 100元买了 7个足球,应找回多少钱?(二)课堂练习1、练习二(第1 0页)第1题小熊:爸爸,妈妈和我都掰了 9个玉米熊弟弟:我掰了 6个熊妈妈: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2、练习二(第1 0页)第2题兔姐姐:我们种了 5行萝卜,每行9个。兔哥哥:我们准备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萝卜。兔弟弟:还剩多少个萝卜?3、练习二(第1 1页)第3题动物园的门票儿童票每张5元

14、,成人票每张8元,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钱买票够吗?4、练习二(第1 1页)第4题观察统计表,小组讨论,集体完成。5、思维训练:练习二(第1 1页)第5题(三)思维训练1、玲玲去商店买东西,她给售货员20元钱,应找回多少元?(1)瓜子每袋4元,如果买了 3袋,应找回几元?(2)花生每袋8元,如果买了 2袋,应找回几元?(3)笔记本每个7元,钢笔每枝12元,如果买一个笔记本和议枝钢笔,应找回多少钱?2、买4个玩具娃娃和一个魔方共用35元。每个玩具娃娃8元。那一个魔方多少元?(四)课堂小结通过仔细观察,同学们基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教后记:第二单元

15、表内除法课题:平 均 分(一)一、课程目标:1、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二、教学策略:通过观察、了解生活实例,充分参与平均分的活动。在实 践 中 建 立“平均分”的概念。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学会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四、教学准备:情境图,正方形、圆形卡片,小棒教学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情境图,观察画面。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1(1)谈话并讨论: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分春游食品时要注意什么?(强调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明确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16、各小组展示分配结果。(3)学生发现:每分钟的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2、课堂练习:课本第13页“做一做”。(1)先看题,互相说题意,说一说“平均分成5 分是什么意思”。(2)用学具代替面包分一分。(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分成了 5分,每份同样多。)3、教 学 例2:(1)出示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2)学生动手分一分。(3)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分的。(4)小结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儿个,最后要使每份份得同样多。4、课堂练习:14页“做一做”。用小棒分一分,然后展示交流。三、巩固练习1、练 习 三 第1题。(1)动 手 分 一 分(至少

17、设计出两种方案)。(2)展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相互评价。2、练习三第2题。先明确题目要求再独立判断。3、练习三第3题。先说一说,再分一分,最后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平均分(二)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二、教学策略:通过生动的画面,学具的操作,让学生逐步了解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三、重点难点:重难点: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准备:情境图、2 4 根小棒、1 5 个方木快。教学活动:一、准备活动1 .把 6个小圆片分成3

18、份,有几种分法?(让学生独立动手摆一摆,指名板演,展示结果。)第一种分法:0 0 0 0 0 0第二种分法:o o o o o o第三种分法:0 0 0 0 0 02 .上面三种分法中哪一种是平均分?3 .把 1 2 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几根?(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检查。)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3。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我们来看看这些春游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呈现租船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租几条船”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教师加以强调说明:“每条船限乘4 人,“24人租船”。(4)分小组讨论:要租几条船呢?(可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5)交流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9、。明确“每4 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可以分成6 组,就要租6 条船。”2.课堂练习。课本第15页“做一做”。(1)呈现出小动物准备就餐的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学生互相说一说图意。(2)师:有几个小动物准备就餐呢?一双筷子是几根?现在有多少根筷子?够不够分呢?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筷子在小组内分一分。交流结果,提问:12根筷子分成了几双?够分吗?三、巩固练习1.练习三第4题。,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确“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和“按每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让学生独立“圈一圈”。最后交流结果。2.练习三第5题。学生观察画面,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3.练习三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进一步

20、理解“平均分”就 是“每份同样多。)四、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除 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程目标:1、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2、认识除号,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策略:从活动入手,引出新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突破难点。三、重点难点: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难点:“平均分”活动与除法算式的联系。四、教学准备:学生每人1 2 个小圆片、1 6 根小棒。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1 .出示图:(判断哪幅图是平均分,为什么。)2 .(1)把 1 6 根小棒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2)1 2 根小棒,每 3 根分成1 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动手操作、互相交流。)3 .导入

21、: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熊来分东西吗?二、讲授新课教学例4 o1 .出示例4:把 1 2 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可以放几个?2 .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指名板演。3 .交流结果。4.板书课题。5.教师板书12+4=3”这个除法算式。学生讨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小结:表示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 份,每份3 个。6.学生动手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2 份、3 份,一一写出除法算式。7.认识除号,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让学生读一读算式。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18页“做一做”。观察图后,写除法算式,互相交流,并读出所写的除法算式。2.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算式,是怎么看出来的。3

22、.练习四第2 题。先弄清题意,明确要把6 只苹果平均分给两只小熊。如果学生能直接说出结果可以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接填写出除法算式,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含义。4.练习四第3 题。先请学生看图,互相说说图意,再独立写出除法算式。四、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除 法(二)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让学生体会除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策略:通过活动,自然引导学生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认识了除法各部分名称,至此学生对除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四、重点难点:重难点:根据题意写出算式。五、教学准备:例 5 情境图

23、、除法算式卡片、学生每人 20个小圆片。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1.出示除法算式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出除法算式。2.昨天我们帮助小熊猫分了竹笋,今天小熊猫又遇到了问题,大家愿意帮助它吗?二、课授新课1.出示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2.学生观察画面,互相说一说图意。师:共有多少个竹笋?每盘里放几个?3.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4.交流结果。5.师:我们能不能用算式来表示呢?6.明确可以用除法算式”20+4=5”来表示,教师强调算式所表示的含义: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5盘7.引导学生抽象出20+4=5的实际含义:把20按每份4 个一份平均分,可以分成5 份。8.教学除法算

24、式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2 0+4 =5被 除 数 除 数 商对各部分名称详细说明.三、巩固练习1.课 本 19页“做一做”。第 1 题:分小组活动,用小圆片摆一摆。第 2 题,同桌互说。2.练习第4、5 题。利用题中实物图,让学生用画圈圈分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完后独立写出算式并交流。3.练习四第6 题。教后记:课题:除 法(三)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2、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策略:通过动手、游戏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三、重点难点:重点: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难点:感知乘、除法的内在联系

25、。四、教学准备:文字卡片、题目卡片、小圆片学具。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学生拿出10个小圆片,动手摆一摆。1、平均分成2 份,每份有几个?2、10个小圆片,每 5 个一份,分成了多少份?根据回答,板书:10+2=5104-5=2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二、课堂练习1、练习四第7题。教师把写有文字的卡片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独立试写,互相交流。教师板书出相应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练习四第8题。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实物题,引导学生说出有3份胡萝卜,每 份 有5根,再让学生试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指明说一说,老师板书。(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3、练

26、习四第9题。先背诵乘法口诀表,出示题卡,通过抽卡游戏练习。4、练 习 四 第1 0题。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弄清小朋友划船的具体情况:有4条船,每条船有3个人。再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最后集体订正。5、22页思考题。第一小问题是学生明确口表示加数,4 个口连加等于 8,就是4 个相同加数连加等于8,同数连加可用乘法计算:()X4=8或 4 X()=8,所 以()里填2,口=2三、课堂总结教后记:课题:除法计算(一)用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二、教学策略: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重点难点:重

27、点:除法的初步计算。难点:用乘法口诀求商。四、教学准备:情境图、教 具(信箱和信)每个学生准备12个 O 卡片。教学活动一、复习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二得二 三三得()三()十五()十二()二十 四()十六2、口答,说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来的。2 X()=6 5 X()=5 ()X6=124 X()=8()X 4=12()X8=8二、学习新课、教学例11、出示情境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2、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3、同桌交流,列出除法算式,板书:12+3O4、引导:前几节课,我们都会动手帮助猴妈妈分一分,如果不动手操作,你能算出

28、结果吗?5、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6、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各小组探讨出的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并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7、出 示 例1第2个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8、让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然后指明回答,说说运用了哪句口诀。三、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一题。先互相说图意,再计算,指名回答怎样求出商的。2、练习五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填出:有15只鸽子,3个鸽房,再让学生想:这导题实际是求什么?(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独立填写完除法算式后,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想出商的。3、练习五第三题要 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让每位学生当邮递员,把“信

29、”投 进“信箱”,检查每个信箱中的信是否正确送达,并想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四、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除 法(二)一、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求商思路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教学策略: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交流等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三、重点难点:重点:用乘法口诀求商。难点:乘除法的关系。四、教学准备:情境图,口算卡片教学活动一、复习1、把下面的乘法口诀说完整。五()二十五(六()三十三()十二 二()得八()三十六()六 二 十 四 (八()十五2、用乘法口诀求商。9+3=12+4=5+1=2+2二2=3+3=34-1=

30、54-5=)十六)十8 4-6 2=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1、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谈话导入,引导观察画面,找出已知条件。2、收集信息:“每行栽4棵”“可以栽6行o3、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提出问题。4、交流,解 决“一共栽了多少棵?”这个问题。4、小组讨论: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需要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5、互相交流,教师小结。(1)一共栽了 24棵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24+4)(2)一共栽了 24棵树,栽了 6行,每行栽几棵?(244-6)7、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解答,求出商。8、指明回答,说出求商的过程,教师加以小结:可以根 据“四六二十四”这个乘法口诀求出商。9、小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

3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和除数。所以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三、巩固练习1、课本24页“做一做”第一题先让学生独立求商,再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实际上都用了同一句口诀。2、练习五第4-6 题。四、课堂小结教后记:第三单元 图形与变换课 题:锐角和钝角教学目标:1.认识并学会辨认锐角、直角、钝角,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的方法。2.在经历认角、比较角、操作角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3.渗透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三角板、硬纸条、铅笔、白纸等。教学设想:一、情景激趣出示教材P37的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说一

32、说各自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设疑引题师:上面的图中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指名学生上台指一指。问题:上面的角中,不是直角的是什么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一锐角和钝角。出示课题三、概念学习1.出示挂图,师解释为“武汉长江二桥”,图上有直角、锐角和钝角。2.说一说图中哪里有角?(指名学生在图上指一指)3.问:学些角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用直角进行比较”的方法。4.教师用红粉笔抽象出“直角、锐角、钝角”图。在学生认真观察后,教师归纳出:我们把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把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教师边总结归纳,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

33、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小,一个角比直角大,另一角正好与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合。5.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里有角?你找到的这个角是什么角?日常生活中呢?让学生就上面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强调:可以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测量进行比较。师再次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测量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四、动手操作完成教材P38页“做一做”中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的学具,做活动角、折角、拼角、剪角等。广泛让学生参与,然后对于学生做得好的进行展示和表扬。五、练习反馈1.小黑板出示练习九第1题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角?并将指出的角用手势在空中比划比戈小2.独立完成练习九的

34、第2 题。教师巡视,指导订正。六、学习小结本节课新学了哪些知识?怎样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教后记:课 题:锐角和钝角的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锐角、直角和钝角。2.能用三角板拼出角和图形来,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3.培养学生干净、整齐的绘图习惯。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2把三角板、白纸等。教学设想:一、复习1.什么样的角叫锐角?什么样的角叫钝角?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这些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二、学习画角(练习九第3题)1.尝试画角。让学生各自拿出学具,要求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角来,并在小组内展示,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一个

35、什么角?然后要求他们拿出三角板,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较一下,看是否是自己想画的角。2.指导画角。教师用三角板或直尺画出儿个角来,并强调画角的步骤。就画出的角指名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画的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判断一下,评价学生说的是否正确。3.按要求画角。让学生拿出直尺、三角板和白纸、铅笔。教师分别要求学生画出锐角、直角、钝角,画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集体展示评价。三、用三角板拼图活动1.认识三角板。教师分别拿出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板和两个锐角都是45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简要地向学生介绍一下,然后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的2幅4个三角板学会识别,并摸一摸

36、它们的角。2.自由拼图。让学生仿照教材P40页的第4题第4幅图的思路,自由地拼一拼。启发提示学生:我们可以把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角,也可以把2个不同的三角板拼角。讨论:同桌拼出来的角是怎样的角?并说一说:各种角的关系。教师有意识地拿出各组同学中拼出的有代表性的图形进行展示,并适当指出这些角之间的关系,对拼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四、生活中的数学1.大屏幕出示教材P40页“生活中的数学”主题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2.说一说图中哪里直角?(指名学生回答)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3.分组讨论:生活中在哪里能看到钝角、直角和锐角?向同组的同学说一说,将发现有新意说得好的同学推荐到它班,向所有同学说一说。教师及时

37、评价激励。教后记:课 题:平移和旋转(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体会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2.通过练习,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准备:方格纸、铅笔、自制教具、小房子卡片。教学设想:一、情景感受1.出示“升降机”和“观光缆车”的挂图。2.教师转向推拉窗前,演示推拉窗平行移动窗门。二、交流研讨1.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上面三幅画面说的是什么?2.启发。教师向学生指出这就是平移现象。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现象?4.讨论:怎样的事例才是平移?5.归纳:平移是一种运动,物体平移时,本身的方向

38、不改变。三、活动探究(在正方格上平移)1.观察。用(画有小房子的)幻灯片在放大了的方格纸上演示平移的过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其中主要演示向上平移和向右平移的情形。2.讨论。平移是按哪两个要求进行的?(向什么方向,移动多少格)移动多少格格不入是什么意思?(每一个点移动几格,不是中间的空处是儿格)3.操作。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平移。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移得对不对,教师及进评价指导。4.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1页方格纸上的填空。(向左平移6 格,向下平移5 格)说一说方格纸上右图怎样平移,小房子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四、实践操作完成教材P42页上方的“做一做”

39、1.想一想:怎样才能使鸭子的移动是平移的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指导启发学生可在教材上的鸭子底部向右画一条横线,以这条横线为基准,画出的鸭子就是平移得到的。2.画一画。先让学生剪下教材第129页上的“小鸭子”,然后平移模仿画下小鸭子图,还可让学生着色。3.比一比。学生画完后,可让学生互相展示,比一比谁画得整齐、美观。五、练习巩固1.独立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第1、2 题。教师及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突出检查学生对于“平移儿格”的含义是否能正确理解,不能误角为“平移了几格”就 是“两个图形之间的空将是几格”。2.独立完成练习十第4、5 题。第 4 题要突出强调物体的平移,本身的方向是未改变的,这

40、两题都是2 次平移,2 次平移更能说明这一点。六、全课总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教后记:课 题:平移和旋转(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初步感知旋转现象。2.能说出一些生活中所见到的旋转,知道旋转是一种运动,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具轴所作的圆周运动。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主题图、自制教具、小线绳、剪刀、大头针。教学设想:一、学习例21.出示教材P42页例2 主题图三幅画面,要求学生认真观察。2.说一说图说的是什么?先让学生在各小组内拟一拟,然后指学生讲一讲。3.师:上面三幅图中的物体都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旋转。日常生活中

41、存在着许多旋转现象。4.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里有旋转现象?先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说一说。二、做一,做、拉一拉完成教材P42页下方的“做一做”1.让学生用剪刀剪下教材P129页的三色小圆片(课前准备好也可),指导他从用大头针在小圆片正中心穿一小孔,双着穿进绳线。2.让学生将绳线转成,两手拉着线的两端,用力拉一拉,就会发现快速旋转后,看到的是圆片变成了一种颜色了。3.教师个别辅导动手能力稍差的同学。三、巩固练习1.小黑板出示教材P43页练习十第3 题主题图画面。2.说一说图中有儿幅画面?各讲的是什么?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集体形成判断的理由。4.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说一说判断

42、的理由。5.教师评价激励。四、游戏活动1.拼一拼。(教材P45页练习十第6 题活动)动手剪下教材第131页的学具。想一想,拼一拼。拼出的图形是什么?2.拉 一 拉(教材P45页练习十第7 题活动)剪下教材第133页的图片,仿照第7 题形式做成学具。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第2个同学一组,开 展“拉一拉”活动。3.转一转。剪下教材第135页的8个扇形圆片,指导学生用大头针仿照练习十第8题的形式做成学具。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每2个同学一组,开 展“拉一拉”活动。3.转一转。剪下教材P135页的个扇形圆片,指导学生用大头针仿照练习十第8题的形式做成学具。想一想:有多少种搭配图案?转一转,看看

43、图形错乱地搭配是否非常有趣。五、新课总结(略)教后记:实践活动课剪一剪活动目的:1.通过剪纸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学生通过亲自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剪好教材上的各种图形;师生每人均准备剪,硬纸片(2 张以上),铅笔等。将学生按3 4 人一组分成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设想:一、学剪一个小纸人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4 个小纸人连在一起的图案,让学生欣赏。2.激趣。师:图形上的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是并排排列的,有趣吧

44、!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剪这些图形。3.教师出示一个小纸人的图形,沿中线对折,让小人重合为半个小人。问:要剪一个小纸人,怎样剪得又快又好看?4.启发引导学生拿出一块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片,将其对折,然后在这一半的纸上仿照教材P46页样子,用铅笔画出半个人,用剪刀把多余的部分剪出来,拆开图形,看是否是一个完整的人。5.讨 论:为什么只画半个不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那么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2个 或4个、8个小人呢?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对称图形的知识。二、学剪并排排列小纸人1.启发 师:刚才我们只画了半个不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那么能不能用同样的

45、方法剪出2个或4个、8个小人呢?2.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才能剪出2个 或4个连着并排的小人。讨论中可让有思路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操作。围绕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长平均分成8份,(有7条折痕)折成如教材第46页上方右图的样子。(也可对折两次)用铅笔仿照教材P46页中间向左图中那样画出半个小人。(其中注意指导学生小人的中线应为都是折痕的那条边,胳膊要画的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拿出剪刀剪下半个不人以外的多余部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展开图形,看是否是4 个小人并排地连在一起,并且互相展示,比一比准剪得好看。三、学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活动1.教师

46、启发。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剪一个小纸人,剪 4 个并排连在一起的小纸人,那怎样才能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呢?2.具体操作。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仿照教材第47页上方的步骤,剪出4 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图形。并互相展示和评比。3.问题探讨。师:在上面的活动中,为什么开始剪出的是4 个并排在一起的小人,后面剪出的是4 个围成一圈的小纸人呢?让学生广泛展开讨论,发言交流,启发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平移和旋转联系起来。四、拓展延伸师:刚才我们剪出的都是4个小人,你还想不想剪出更多的小人来呢?请大家自己动手剪一个8个小人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不作统一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剪并排或是剪围攻成一圈的8个小人图形来

47、。剪完后,展示给大家欣赏。对剪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指导动手能力稍差的同学。五、活动总结1.学生谈活动体会。2.教师归纳:根据图莆的对称,把纸折成相等的几份,只需画出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串完整的小纸人和围城一圈的小纸人。排成一排的人,就像小纸人在平移,围成一圈的小人就象小纸人在旋转。教后记:第四单元的表内除法(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48页主题图,第49页 例1及下方的“做一做”,练习H第1、2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准备:大屏幕出示教材第48页主题图及练习用的算式卡。

48、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诵7、8、9 的乘法口诀(横着背,拐弯背)2、口算(出示口算示),说说是怎样想商的?7x2=304-5=5x7=244-6=7x8=4X7=3 x7=8x2=8 x8=5X8=9x2=20 4=3x9=9X9=364-6=3x9=6x9=18 3=4x8=64-2=二、教学主题图1、大屏幕出示教材第7 8 页主题图。在学生观察时,要求他们从上到下观察整幅图,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在为庆祝自己的节日而作准备)(1)从上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画面?(3个)(2)这3个画面分别说的是什么?(第一小组做了 56面彩旗,要 挂8行;第二小组做了 49颗星,分给7个小组;第

49、三小组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2、师:根据这一情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先分组讨论,互相议一议,在小组中尝试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汇报,对于学生中提出的问题,教师有代表性地选择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平均每行挂几面?”、“平均每组分几颗?”、“可以摆儿行?”等板书在黑板上。3、引入新课:师:上面同学们提出的3个问题;要用什么法计算呢?(除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出示课题)4、教学例1大屏幕出示主题图的第一个画面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第49页例1情景出示问题:“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问:怎样列式?(56+8)怎样计算?分组

50、讨论5 6+8的计算方法。教师可提示学生回忆在第二单元中学习的用2-6的乘法口诀示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求出商564-8=70(4)出示问题:“要是挂成7行呢?”列式:56/7=,让学生独立说出商,并说一说想商的思路,用的是哪一个口诀。三、练习反馈1、完成教材第49页下方的“做一做”。(1)7x4=8x2=9x6=指名学生答出结果并说出由此引出的两道除法算式:7 x4=28 8 x2=16 9 x6=5428+4=7 16+2=8 544-6=928+7=4 16+8=2 54+9=6师:它们各是用的哪句口诀?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 题。(1)分组完成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