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讲义(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讲义(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全章用了三个大的实例来阐述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每个实例都基本上按照下面的过程来进行:3. 数据的收集: 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1) 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 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实际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全面调查: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 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2) 关于 “总体” 和 “样本” 概念的理解在一次抽样调查中, 我们要考查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要使学生明确调查所考查的对象
2、的实质. 题1 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 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填序号) (A) 每位考生是一个考查对象, 即一个“个体”(B) 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一个 “个体” (C) “7万” 是总体(D) 这7万名学生是总体 (E) 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F) 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总分是总体 (G) “1000” 是样本(H) 抽取1000份数学试卷是构成一个“样本” (I) 抽取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构成一个样本题2 从麦地里抽取10株小麦测得其高度如下(单位: 厘米): 83
3、, 90, 85, 91, 73, 84, 91, 82, 78, 92. 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指的是( ) (A) 麦地里所有小麦的全体(B) 10株小麦的高度 (C) 每株小麦的平均高度(D) 麦地里所有小麦的高度的全体(3)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全面调查是对总体中的每个对象(即“个体”)进行调查, 调查范围广, 数据详细; 而抽样调查具有局限性, 数据不全面. 当客观条件限制时, 无法对所有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时, 往往采用抽样调查. 当调查具有破坏性时, 不允许进行全面调查. 有些数据调查方案不唯一, 既可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又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4) 抽样调查时样本选取时要注意
4、: 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 被调查的对象应是随机抽取的 调查的数据应是真实的因此, 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广泛性, 又要关注关注其代表性题3 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 你认为应作抽样调查的是( ) (1) 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收入(2) 调查某电视剧的收视率 (3) 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力 (4) 调查一片森林树的棵数有多少 (5) 调查某公园全年的旅客流量(6) 调查北京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4. 数据的收集: 问卷调查调查时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实验等等.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得数据的方法, 这册课本上的几个实例都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实施的. 调
5、查问卷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工具, 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所设计的由一系列问题、备选答案和说明等组成的一种调查形式.问卷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调查中所提问题的设计、问题答案的设计、以及提问顺序的设计等. 下面的内容在课本P166: (1) 设计调查问卷的步骤: 确定调查目的; 选择调查对象; 设计调查问题 (问题、答案、提问顺序和方式等)(2) 设计调查问卷要注意: 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自己的观点; 不要提问人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提供答案要尽可能的全面; 问题要简明; 问卷应简短(3) 实施调查要注意: 向被调查者讲明哪些人是被调查的对象, 以及他为什么成为被调查者 告诉被调查者你收集数据的目的在本章的教
6、学中, 建议一开始有意识地在这个高度来渗透这些方法和观点, 等到4.3节时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 对于设计调查问卷中要注意的问题, 还可由学生根据实践经验和教训, 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 每个问题回答的方式要清楚, 例如用选择、打勾的方式; 问卷数据便于最后的整理等. 题4 调查问卷中下列问题及答案的设置好不好? 为什么?(1) 我认为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 你说呢? (A) 非常同意 (B) 同意 (C) 不确定 (D) 不同意 (E) 坚决反对(2) 你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吗? (A) 经常(B) 不经常5. 数据的整理: 利用表格对于收集到的数据, 通常需要整理后才能看出数据的分布规律. 统
7、计中常采用表格来统计数据. 整理数据是是处理数据的第二个环节, 利用表格整理数据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在各个实例的教学中, 都用到了表格来整理数据. (1) 划记法必须要求学生实践. (2) 设计表格根据需要设计合适、规范的表格对学生来说在能力上有一定的要求.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和学探诊提供的资源来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以及表格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 题5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男、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的检测结果: 0.20.50.7(女)1.0 0.3(女)1.2(女) 1.51.21.5(女)0.4(女)1.51.1 1.2(女)0.8(女) 1.5(女)0.6(女)1.0(女
8、)0.8 1.51.2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 你的结论是什么? 题6 小明从因特网上查到第26、27、28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较多的前7名国家及它们的金牌数如下:中国(16枚、28枚、32枚)、法国(15枚、13枚、11枚)、意大利(13枚、13枚、10枚)、俄罗斯(26枚、32枚、27枚)、澳大利亚(9枚、16枚、17枚)、德国(20枚、14枚、14枚)、美国(44枚、39枚、35枚)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各个国家的金牌数是增减和名次的变化, 你应该怎样重新整理这些数据? 6. 数据的描述: (1) 关于教学目标的说明: 学生在小学已经涉及到过条形统计
9、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其中: 对条形图和折线图, 能从中读取信息, 并能按要求画出它们来描述数据; 对扇形图, 能从中读取信息, 但不要求能绘制. 本章要求不必拔高,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从众多实例中涉及到的统计图表中读取有用信息. (2) 本章出现的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3) 折线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出事物变化的情况 题7 如果想表示我国从1995-2004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最合适的是采用( )(A) 条形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以
10、上都很合适 题8 某市举行初一数学竞赛, 李老师从获奖名单中了解到该市六所重点中学及其他学校获一等奖的人数, 李老师想统计六所重点中学及其他学校获一等奖占获奖学生总数的百分数, 你觉得他用哪一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 (A) 折线统计图(B) 扇形统计图(C) 条形统计图(D) 以上都可以O24681012增长率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12.610.59.68.87.87.18.0题9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如图, 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1995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逐年减少 (B)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开
11、始回升 (C) 这7年中, 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 这7年中, 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020406080100120140ABC人数(人) 等级题10 如图是某校七年级学生跳绳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共三等), 则下面回答正确的是( ) (A) C等人最少, 只有40人 (B) 该校七年级共有120人 (C) A等人占总人数的30% (D) B等人最多,占总人数的题11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就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满意程度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果如图. 据此, 可估计2001年城镇居民对物价水平表示认可的占_%需求率 面积(平方米)题12 为了让市场开放出更多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房屋,
12、 以引导理性开发、理性消费, 某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对2000位客户的需求进行了调查, 并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给出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信息求出需求面积在100140(含140, 不含100)平方米的客户数量. (注: 每小组中含最高值, 不含最低值)年级人均捐款数额 (元)5.46.27.6初一34%初二38%初三题13 如图所示, 图(1) 是光华学校为西部贫困儿童献爱心, 资源捐款活动学生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图, 图(2) 是该中学学生人数比例分布图, 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1) 初三学生共捐款多少元?(2) 该校学生平混每人捐款多少元?7. 数据的分析: 关于抽样调查(
13、1) 本章要求通过具体实例, 让学生初步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课本P165 的 “实验与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P170的 “活动2.谁的反应快” 体现了 “用样本估计总体” 的思想.(2) 对于 “让学生感受到样本的代表性, 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即统计的 不确定性)” 将在八年级下的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中用较多的实例来说明, 本章让学生感受一些比较浅显的实例, 有所体会即可. (3) 对于简单的数据图表, 要求学生能通过讨论后得到一些结论即可. 总的来说, 目前要求不宜过高8. 综合课题学习实际上是前面所有知识方法的一个综合实践.
14、我们学校去年的作法是: (1) 先给学生明确调查目的, 让学生课下按组设计调查问卷 (作为作业)(2) 老师批阅后, 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修改, 最后统一(3) 学生分组实施调查, 利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进行(4) 周一回校之后, 分小组整理数据, 绘制统计图表, 作简单分析(5) 周三开始, 在课堂上分组汇报. 题14 首先从鱼池的不同地方捞出一些鱼, 在这些鱼身上作记号, 并记录捞出鱼的数目a, 然后把鱼放回鱼池. 过一段时间后, 在同样的地方再捞出一些鱼, 记录鱼的数目b, 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的数目为c. 则鱼池中鱼的总数估计是_题15 在火车的站台上, 有200袋黄豆将装上火车运往北京,
15、 带子的大小都一样, 已知前10袋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 斤): 196 198 199 200 197 198 196 196 200 198, 估计这200袋黄豆的总重量为_题16 为估计一次性木质筷子的用量, 1999年从某县600家高、中、低档饭店中抽取10家作样本, 这些饭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盒数分别为:0.6 3.7 2.2 1.5 2.8 1.7 1.2 2.1 3.2 1.0(1) 通过对样本的计算, 估计该县1999年消耗多少盒一次性筷子 (每年按350个营业日计算)? (2) 2001年又对该县一次性木质筷子的用量以同样的方式做了抽样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10个样本饭店七个
16、饭店平均每天使用一次性筷子2.42盒. 若生产一套中学学生桌椅需木材0.07米3, 求该县2001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桌椅? (计算中需用的有关数据为: 每盒筷子100双, 每双筷子的质量为5克, 所用木材的密度为0.5103千克/米3 ). (3) 假如让你统计你所在城市一年中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量, 如何利用统计知识去做, 简要地用文字表述出来. /先抽取若干个县(区)作样本, 再从中抽取若干家饭店作样本, 统计一次性筷子的用量, 然后根据抽取的比例估算全市的用量题17 为了交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光明学校的小颖、小玲、小华三位所学进行了调查. 小颖在公园里调查了
17、1000名老年人, 得到下表:生病次数12367次以上人数83114623A代表生病次数为12次B代表生病次数为36次C代表生病次数为7次以上小玲在医院里调查了1000名老人, 得到如下统计图:ABC小华调查了10家有老人的邻居, 得到下表:生病次数12367次以上人数451根据上面的调查, 请回答:(1) 你认为谁的调查方法比较好? 为什么? (2) 你会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 (3) 从上面的三种调查方式中, 你会得出什么结论?题18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医务室从各班按学号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 测得的右眼视力检查情况如下表:视力0.10.20.30.40.50.60.70.81.01.21.5人数11343446x106 (1) 这次抽样调查的总体是_ (2) 已知视力为1.5的同学占抽测总人数的12%, 则一共抽测了_名同学, 视力为1.0的同学有_名 (3) 如果视力在1.0以上(含1.0)规定为A级, 视力在1.0以下而在0.6(含0.6)以上为B级, 视力在0.6以下为C级, 请用一个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视力处于这三种状况的的同学占抽测总人数的百分比. (4) 就右眼视力的情况来看, 你认为该校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怎样?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