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89441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96、石家庄市 编辑整理:李景堂1、选文出自 ,作者孟子,名 ,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2、“得道多助”的“道”是指( )A、正确的道理 B、人和 C、施行“行政” D、统治的

2、方法3、对下面字词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畔”是通假字,通“叛”B、“域”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C、“寡助之至”的“之”是“到”的意思D、“去”的古义是“达到”的意思,今义是“到别处”4、下列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对“战必胜”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打仗的话,一定能取得胜利 B、打起仗来,一定胜利C、只要打仗,就能取胜 D、战争必定胜利6、对选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1)/(2)(3)/(

3、4) B、(1)(2)(3)/(4)C、(1)(2)/(3)/(4) D、(1)/(2)/(3)(4)7、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即:天时、地利、人和B、文章第三自然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C、文章末段画线部分,用对比方式点明了全文的主旨D、该文根本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答案:1、略 2、C 3、D 4、B 5、A 6、B 7、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99、江西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亲戚畔之2、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A、地利/不如人和 B、环而攻之/而

4、不胜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文章论证天时不如地利时,指出城小易攻的句子是: ,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是 。5、文章中心论点侧重强调的是: 。答案:1、限制 、同“叛”,背叛 2、D 3、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5、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段 99、福州1、朗读“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语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C、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D、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寡助之至 (3)亲戚畔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和“汝心之固”中的“固”意义相同。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句中两个“之”的意义不同。C、“亲戚畔之”中的“亲戚”与现代汉语“亲戚”的意义不完全一样。D、“故曰”和“故君子有不战”中的“故”意义相同。4、对“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从前的君子要么不战,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C、所以有的君子故意不战,战就一定胜利。D、从前的君子有时不战,战就一定

6、胜利。答案:1、C 2、限制 、极点 、通“叛”,背叛 3、A 4、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0、天津1、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2、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3、各写出两个含义有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成语。、多助之至 、失道者寡助: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

7、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文章在论证了“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A、 B、 C、 D、5、翻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答案:1、C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3、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曲高和寡、孤陋

8、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 4、D 5、让老百姓定居不能靠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服天下不能靠武器的精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2、苏州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3、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回忆你学过的文言文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5、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答案:1、A B 2、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示例: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是做到了取信于民。5、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4、山东烟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环而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C、“地利”

10、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5、文段(4)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答案:1、却,可是 、这 、护城河 、放弃 2、震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3、D 4、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全文 2005、湖南湘潭、课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 、亲戚畔之 亲戚:2、对选文画波浪线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就会很太平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得道者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3、对文段意思的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 (2分)A、本文在分析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的关系时,指明了“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本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D、本文通过运用对比和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使文章增强了说服力。答案:1、震慑,使震慑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和母系亲属 2、C 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