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pdf(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 xx-20 xx学年第二学期海马小学学 校:-班 级:一耳】执教者: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行教学要求: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再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并从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小学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 唱 红
2、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教学目标1、学 唱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3、能在心里默唱 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教学过程一、听 唱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3、听音乐,做游戏。找一名同学
3、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 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 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4、跟 唱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
4、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 做个好娃娃。教学目标按节奏念儿歌。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 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 a”,看见红牌念“m ,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
5、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 o 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五、复习歌曲 红眼睛绿眼睛1、复习歌曲 红眼睛
6、绿眼睛。2、演唱歌曲 红眼睛绿眼睛。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 唱 小蚂蚁。教学目标学 唱 小蚂蚁。教学过程一、复 习 做个好娃娃二、听教师演唱歌曲 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2、教师演唱歌曲 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3、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动作表演三、跟教师学唱歌曲。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 唱 歌 曲 小 胖 胖 。教学目的1、学 唱 歌 曲 小 胖 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一、复 习 歌 曲 红 眼 睛 绿 眼 睛 。二、教 师 演 唱 歌 曲 小 胖 胖 。1、教 师 演 唱,学 生 根 据 歌 词 内 容,对 小
7、胖 胖 的 行 为 作 出 判 断,举红牌或举绿牌。2、教 师 将 歌 曲 中“领 唱”与“齐 唱”两 部 分 用 两 种 不 同 的 声 音 演 唱,并同时表 演 两 种 不 同 的 角 色。学 生 判 断 歌 曲 中 有 几 个 人 物(叙 述 者 与 听 众)?3、教 师 演 唱,学 生 分 两 组 分 别 表 演 叙 述 者 与 听 众 两 个 不 同 的 角 色。三、学 生 跟 着 教 师 一 起 唱。1、学 生 跟 老 师 学 唱 歌 曲。2、学 生 一 边 唱 一 边 自 行 设 计 表 演 动 作。3、学 生 分 两 组 对 唱 并 表 演。四、领唱与齐唱1、教 师 唱“领 唱
8、”部 分,学 生 唱“齐 唱”部 分。2、学 生 唱“领 唱”部 分,教 师 唱“齐 唱”部 分。3、学 生 以 多 种 形 式 演 唱 歌 曲,领 唱、齐 唱、对 唱 等。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教学要求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重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难点;1、用沙锤为歌曲 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
9、不易控制。2、在欣赏乐曲 春天悄悄来临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3、在活动 春光好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春游”与“春耕”,有的可能无法贴切扣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 曲 小雨沙沙沙2、沙锤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 小雨沙沙沙。2、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 小雨沙沙沙的教学2、听歌曲 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师范唱一遍。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7、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8、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管弦乐曲 春
10、天悄悄来临。2、活 动 春光好。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通过音乐活动 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过程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 春天悄悄来临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3、告诉学生曲名。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 春光好。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8、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9 用声音、语言、动作等
11、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 小雨沙沙沙。2、歌 曲 柳树姑娘。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 柳树姑娘。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 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听歌曲 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3、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 柳树姑娘的教学4、教师范唱。5、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6、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7、用听唱法教唱歌曲。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9 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11 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童声齐唱 春天音乐会。2、用打击乐器表现 春天音乐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聆
12、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 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 柳树姑娘,并备唱该曲。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 春天音乐会。3、师朗读歌词。4、学生朗读歌词。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6、完整聆听 春天音乐会。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8、复 听 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9、复习歌曲 小雨沙沙沙。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不同音乐带给人们的不同情
13、绪。2、本单元通过歌表演、音乐活动、唱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理解并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3、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并能正确运用到歌曲之中。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 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难点:体会每首歌曲各自不同的音乐情绪,小动物的歌是欢快的,小毛驴爬山坡是俏皮的,而 咏鹅是悠闲自在的。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不同歌声表现不同音乐的情绪。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歌 曲
14、小动物的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一步理解声音的长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 P,并能正确运用到音乐中。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在音
15、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7、学习歌曲 小动物唱歌。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 拍的第一拍 小动物”中的“小”字。)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歌表演 小动物唱歌。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大鼓和铃鼓,
16、请学生敲击这两种乐器,感受乐器的声音力度: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强?哪件乐器发出的声音弱?2、在音乐中“强”用什么表示?“弱”用什么表示?P弱F强3、a 小女孩敲击碰铃。B新年晚会上人们静听新年钟声。师问:谁发出的声音强?谁发出的声音弱?(碰铃发出的声音弱,钟声发出的声音强。)4、复习歌曲 小动物唱歌。5、引导学生注意发现歌谱中出现的“f”和“p”,理解含义,并请同学们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 咏鹅。2、欣赏乐曲 口哨与小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 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通过欣赏 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欢快活泼的
17、情绪。教学过程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2、学唱歌曲 咏鹅。(1)请到家一同背诵 咏鹅。(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4)教师范唱。(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3、欣赏乐曲 口哨与小狗。(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2)再听音乐: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3)你如何表达乐曲的情绪?(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是欢快活泼的。4、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 咏鹅唱歌爸爸妈妈听。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 咏鹅。2、学习歌曲 小毛驴爬山坡。教学目标1、
18、复习歌曲 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2、通过学习歌曲 小毛驴爬山坡,体会音乐所描绘的小毛驴一一俏皮、淘气,体会音乐旋律的起伏与描述小毛驴爬山坡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谁知道阿凡提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2、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经常与谁一起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小毛驴)3、学习歌曲 小毛驴爬山坡(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2)教师分句教唱。(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学生用手指歌曲的旋律线演唱,了解旋律描写的小毛驴气喘吁吁爬山坡的情景。(4)请你为歌曲伴奏:教师提供打击乐器一一双向筒和响板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什么乐器?为什么?表现什么?怎么敲击?4、复习歌曲 咏鹅。你能背唱这首歌吗
19、?5、总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活 动 我家门前有条河教学目标在 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二、学 习 我家门前有条河要求:有节奏的朗读。三、数数练习1、每一拍读一个数。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四、活 动 我家门前有条河1、全班分成每组,一人数一拍,一人读儿歌。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 我家门前有条河。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教学要求1、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2、继续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重点:1、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
20、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合作的能力。2、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3、在各项音乐活动始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难点:1、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字多腔少,几乎都是一字对一音,吐字不易清晰。2、续 编 幸福拍手歌歌词时,由于学生情绪高涨,可能会出现“喊歌”或秩序混乱的局面,教师要善于把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 歌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歌曲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2、学习有表情的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清晰、灵巧。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搬走。教学过程1、听范唱23遍。2、在教师的带领下,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吐字正确、清晰。3、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在整体教唱。4
21、、教师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5、学生跟着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带唱一遍。6、边听录音,边在每小节的后两拍拍手(xx x)0然后用“x x x x x”的形式再练拍 腿 拍 腿 拍 手习几遍。7、教师出示“x x x x x”的节奏卡片,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可选用四种打击乐器,各组可任意选择,虽然总体节奏是X X X X X,但各种乐器仍然可有不同的奏法,8、分组表演打击乐器为歌曲搬走。9、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同学随教师的琴声歌唱。也可随伴奏带歌唱,教师指挥。10请同学们下课后设计表演动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歌 曲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2、钢琴独奏 节日
22、舞曲。3、歌 曲 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目标1、在歌表演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2、继续培养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3、再听赏音乐时,能初步做到与歌曲感情发展配合,做出恰当的反应。4、对藏族的风土人情基音乐感兴趣。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2、请同学们分别提出自己的动作设计方案。3、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4、教师可选择几个即恰当由简单的动作教给全班学生。5、全体学生进行歌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应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造。6、欣 赏 节日舞曲要求安静的听,展开想象的翅膀,随音乐感情的起伏进行联想。7、如听出乐曲中敲鼓的声音清举起手表示你
23、听到了。8、复听,感受乐曲所表现得天真活泼、兴高采烈的儿童情趣。9、听 赏 多快乐呀多幸福(1)初听后出示歌词,要求随着录音唱“多快乐多幸福”这一句,如学生能把前两句也唱出来就更好。(2)指导学生喇叭和啖呐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乐器,喇叭不是小号,是类似喷呐和管子的乐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长。(3)学生随音乐自由的模仿吹奏喷呐、喇叭的姿势,并轻声歌唱。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 曲 幸福拍手歌教学目标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幸福拍手歌2、能随音乐的节拍自如的表演动作。3、通过续编第2、3、4段歌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过程1、从 快乐的孩子爱唱歌和 多快乐呀多幸福导 入 幸福拍手歌。2、听录
24、音两遍,教师用恰当的动作提示连续的附点和过门中的拍手动作。3、随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注意歌词的清晰,必要时可按节奏朗读几遍。4、在第一段歌词中加入拍手(三处)。6、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中的图标,创遍第2、3、4段歌词和动作。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 赏 玩具兵进行曲教学目标1、感 受 玩具兵进行曲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2、能随音乐走不。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讲述塞纳尔的梦。2、顽症欣赏 玩具并进行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2)随音乐走步。(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也可向学生介绍,由于加入
25、了短笛、木琴、小钟琴等乐器,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尾是下滑音部分的音乐,好像是玩具兵惊慌得跑回箱子里的情景。6、安静的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仔细听辨第一部分的旋律。听到时可举手表示,或用动作表示。7、小结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教学要求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重点:1、学唱歌曲 乃呦乃 勇敢的鄂伦春 保护小羊2、欣 赏 杵歌 快乐的罗梭,感受音乐的情绪。3、在 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难点:1、用茶杯、碗、
26、碟子准确的演奏歌曲 乃呦乃。2、听边乐曲 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 赏 快 乐 的 罗 梭 。教学目标1、听 辨 乐 曲 的 情 绪。2、随 着 音 乐 律 动。教学过程一、模唱练习1=F 2/45 5 3 I 5 5 3 I 3 5 5 1|3 3 2|1 3 3 2|1 2 6|6 2 16|1 1 6|1、跟 老 师 分 句 用“l a”模 唱。2、学 生 用“l a”完 整 模 唱。二、欣 赏 快 乐 的 罗 梭 。1、问:这 首 乐 曲 的 情 绪 是 什 么 样 的?(欣 赏 第 一 遍)2、听 一 听 模 唱 练 习 在 这 首 乐 曲 中 出 现 了 几 次
27、?(欣 赏 第 二 遍)3、感 受 第 二 部 分 的 情 绪。(欣 赏 第 三 遍)4、请 按 照 乐 曲 欢 快、抒 情、欢 快 的 情 绪 在 第 三 个 条 格 中 涂 上 相 应 的 颜 色。(欣赏 第 四 遍)5、随 音 乐 律 动(欣 赏 第 五 遍)6、介 绍 弹 拨 乐 器。三、下课活动请 同 学 们 查 找 有 关 鄂 伦 春 族 的 资 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 唱 歌 曲 勇敢的鄂伦春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勇敢的鄂伦春。2、了解有关鄂伦春族的简单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介绍查找的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教师小节补充二、范唱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
28、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三、学唱歌曲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2、跟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4、请同座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以由一位同学代表独唱。四、练习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 乃呦乃与 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五、课下活动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像像族的相关资料。第三课时教书内容学唱歌曲 保护小羊教学目标1、会唱歌曲 保护小羊2、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像便族的相关知识,教师小节补充。二、范唱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三、学唱歌曲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9、2、跟老师学唱歌曲。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四、表演歌曲 保护小羊五、复习歌曲1、乃呦乃2、勇敢的鄂伦春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六、总结本打不按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像像族的民歌。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字吗?请你说一说。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 唱 歌 曲 乃 呦 乃 。教学目的1、学 唱 歌 曲 乃 呦 乃
30、2、跟 老 师 模 唱 曲 谱。3、了解土家族的简单知识。4、能 用 茶 杯、碟 子、碗演奏这首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教 师 简 单 介 绍 土 家 族 小 朋 友 的 服 饰、聚 集 地、生 活 习 惯 等民族风情。二、范唱要 求 学 生 安 静 得 听,听 完 后 谈 一 谈 自 己 对 歌 曲 的 感 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三、学唱歌曲1、教 师 范 唱 或 听 录 音,要 求 学 生 聆 听、记 忆 涂 了 颜 色 的 小 节。2、教 师 范 唱,请 学 生 在 有 颜 色 的 小 节 出 拍 手。教 师 范 唱,学生在此小节处 设 计 其 它 动 作。3、学 生 跟 教 师 分
31、 乐 段 模 唱 歌 词 数 遍。4、学 生 完 整 的 演 唱 歌 曲。5、请 一 位 同 学 领 唱、其 他 同 学 齐 唱 涂 色 小 节。6、学 生 跟 教 师 模 唱 歌 谱,学 生 重 点 记 忆 涂 色 小 节。四、课下活动1、同 学 们 回 家 试 着 找 可 以 发 出dom isol三 个 音 的 物 体 演 奏 这 首 歌 曲。如:茶 杯、碟 子、碗 或 是 在 玻 璃 杯 里 装 上 不 等 的 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 器”来 演 奏 这 首 歌 曲。2、请 查 找 关 于 高 山 族 的 资 料。第五课时教学内容1、复 习 乃呦乃。2、欣 赏 杵歌。教学目
32、标1、用茶杯、碟子、碗 演 奏 乃呦乃。2、欣 赏 杵歌。教学过程一、复 习 乃呦乃1、齐唱歌曲。2、请学生独唱歌曲。二、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 演 奏 乃呦乃。三、请同学用其它“乐器”演 奏 乃呦乃。四、欣 赏 杵歌1、请同学介绍有关于高山族的资料。2、欣 赏 杵歌3、随 歌 曲 杵歌作舂米的动作。第六单元月儿弯弯教学要求1、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2、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精神。3、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重点有需情的演唱歌曲 藏猫猫 数蛤蟆 蝴蝶花。难点1、听 辨 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2、听 辨 蝴蝶花中旋律
33、和节奏相同的乐句。3、为童话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 曲 藏猫猫教学目标:1、要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藏猫猫。2、背唱歌曲 藏猫猫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请几位同学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2、教师范唱,请同学评价。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1)第 广4小节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2)第5 8 小姐用连贯的声音演唱。(3)唱好第1 2 小节的八分休止符。(4)第 1 4 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5)结束局要唱准一拍,不要拖。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表演歌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歌 曲 数蛤蟆教学目标1、学 会 歌 曲 数蛤蟆2、为歌曲创编歌词。3
34、、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2、师分句教唱歌曲。3、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4、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歌词。5、把学生创编的歌词演唱一遍。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 曲 蝴蝶花教学目标1、会演唱歌曲,蝴蝶花2、会演唱活泼和舒缓的乐句。教学过程1、复习歌曲 藏猫猫 数蛤蟆。2、导入新课:请同学说一说蝴蝶,继而引出要学习歌曲的题目。3、范唱。教师范唱是尽量把舒缓和活泼的乐句演唱的对比鲜明一些。唱完后学生进行评价。4、按节奏朗读歌词。5、学生跟教师模唱歌曲。6、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词。(1)教师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8 小
35、节。(2)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9 16 小节。(3)“呦”字用高位置说出。(4)教师带领学生分别为歌曲中活泼和舒缓的乐句涂上不同的颜色。(5)请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个表演。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欣 赏 糖果仙子舞曲教学目标1、感 受 糖果仙子舞曲优美的情绪。2、为童话故事 爱丽斯曼有仙境选配合适的音乐。教学过程1、复习欣赏 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音乐情绪,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2、听 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 玩具兵进行曲 有什么不同?3、介绍芭蕾舞剧 胡桃夹子的故事。4、在次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科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5、现在,老师在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
36、故事 爱丽斯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那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6、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7、现在请同学们位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读 爱丽斯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8、小结第十课 汪汪与咪咪第二课时 课型:唱歌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2、知识技能:(1)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的唱歌。(2)、发挥想象力,创编动作表演。3、过程方法:聆听、听唱、讨论、表演、演奏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唱歌。(2)、用动作、演奏乐器等方式表现歌曲。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歌曲用听唱法完成。在每次聆听时设计问题、布置任务,然后在多次聆听中完成。之后,以小组学的方式完
37、成表演和演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四、教学准备:磁 带 猫咪别淘气、录音机、琴、打击乐器五、板书设计:飞、汪汪与咪咪猫咪别淘气串铃 2/4 X X I X X|沙球 2/4 X X I X XX I铃鼓 2/4 X O I X O I木鱼 2/4 O XX|O XX|六、教学资料剪贴、摘抄: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一)、复习:听乐曲 小狗圆舞曲、跳圆舞曲的小猫,请生说出乐曲的曲名。(二八新课。1、播放歌曲 猫咪别淘气。问:大家听出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小动物?2、说说你对小猫咪的认识。3、再听。问:你平时怎样对待小动物?歌中的小朋友怎样对待这只小猫的?4、再听。随着歌曲录音唱歌。(1)、集体学
38、唱。(2)、男生学唱。(3)、女生学唱。5、教师示范歌曲中带有倚音的地方。唱好它,表现好说唱风格。唱准切分音。6、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分角色表演?7、分组边唱边表演,小组评议。8、分组讨论:用什么乐器、什么样的节奏为歌曲伴奏?9、板书节奏。10、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一组演奏。(三)、小结。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十课 汪汪与咪咪第三课时 课型:唱歌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2、知识技能:(1)、能背唱歌曲。(2)、能同动作表现歌曲。3、过程方法:聆听、创编、表现二、教学重点难点:(1)、背唱歌曲。(2)、能同动作表现歌曲。三、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多次聆听,让学生
39、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培养学生聆听和记忆旋律的能力。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四、教学准备:磁 带 谁在叫、录音机、琴、打击乐器五、板书设计:十、谁在叫六、教学资料剪贴、摘抄: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一)、聆听1、问:你能听出乐曲中表现的是谁在叫?为什么小动物叫了?他们都在做什么?(小猫、小鸡、小鸭、小猪)2、再听。边听音乐边用手指随着书P6061的旋律划动。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变化。3、听唱法学会歌曲。4、分组检查学习情况。5、分组进行创编活动。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怎么叫?看哪组同学能用这些动物的叫声创编出新歌词?6、分组汇报结果。7、小组评议并进行完善。8、边唱
40、边表演动作:第一组唱原词,第二组唱新创编的词。9、小结。一年级下册音乐 游戏宫快乐的夏令营第 一 课 时 课 型:活动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继续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2、知识技能:(1)了解学生对本学期欣赏曲了解和掌握的程度。(2)、了解学生对“X、X、X X、0”节奏的掌握及运用的情况。3、过程方法:游戏、设置情境、听辨、哼唱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游戏复习。(2)、了解学生对“X、X、X X、0”节奏的掌握及运用情况。三、教学设计思路: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来。通过小组创编继续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在活动过
41、程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教学准备:磁 带 牧童到哪里去了、小燕子、鸭子拌嘴、铁匠波尔卡、小狗圆舞曲、大海摇篮、我的小鸡等、录音机、纸制小旗、节奏卡片、打击乐器五、板书设计:游戏宫:快乐的夏令营六、教学资料正贴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1、将教师用各种颜色制作的小旗贴在黑板上,上面分别写着各乐曲的曲名。2、教师设置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夏令营小队”,进行“登山夺旗游戏”。3、小组分别答出教师播放的乐曲的曲名。4、每答出一个,集体哼唱其主题或曲名。5、所有游戏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6、打乱播放顺序,全体学生再次听辨,在书上相应颜色的小旗上填写乐曲出现的序号。7、学生互评查对,教师给与成绩评定
42、。8、复习学过的节奏,出示卡片,学生认读。9、小组创编,尽量让每人都有机会创编一条节奏。注意节奏流畅,有结束感。10、检查创编情况,对于创编好的节奏,集体读一读。11、用学过的乐器演奏一下。一年级下册音乐游戏宫 快乐的夏令营第二课时 课型:活动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继续激发、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2、知识技能:(1)、测试学生在本学期熟记并背唱的其中两首歌曲。(2)、测试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及伴奏能力。3、过程方法:聆听、演唱、创编、伴奏二、教学重点难点:(1)、测试歌曲背唱情况。(2)、测试创编伴奏和演奏能力。三、教学设计思路: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
43、极参与到测试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减轻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四、教学准备:磁 带 布谷、小雨沙沙、小松树、录音机、打击乐器:三角铁、串铃、碰钟、双响筒、写有歌曲曲名的纸制风筝五、板书设计:游戏宫:快乐的夏令营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六、教学资料剪贴、摘抄: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一)、游戏:1、设置情境:夏令营的爬山活动,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今天,我们进行夏令营的下一项活动一放风筝希望大家继续努力。2、介绍游戏规则。3、将写有歌曲曲名的风筝一一出示给大家看,小组内复习风筝上写出的歌曲。4、小组竞赛。教师出示风筝,如果哪个小组中所有组员都能唱出该风筝上的歌曲,教师就将该风筝
44、“放飞”起来贴在该组的成绩栏上。5、小组派代表进行小组间唱歌比赛。6、看P65三幅图,猜一猜每幅图表现的是哪一首歌曲的内容?(布谷、小雨沙沙、小松树)7、集体唱一唱这三首歌。8、分组讨论:用哪几件乐器为其中一首歌曲伴奏,用什么样的伴奏性比较合适?9、分组演唱演奏。10、集体评议。(二)、总结本学期学生学习的情况20XX-20 xx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音乐学科集体备课记录课题唱 歌 红眼睛绿眼睛第 1课时总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 唱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了解小学生常见的交通行为规范。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听唱法、练习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
45、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难点:学 习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教具图 片“红灯牌”“绿灯牌”、CD机、光盘教学活动过程一、听 唱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1、教师:同学们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2、师: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3、听音乐,做游戏。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
46、牌,唱 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4、跟 唱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教学随笔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教学随笔教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比赛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学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赛。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
47、判。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活动过程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都学了什么,谁愿意来说下。四、作业布置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教后反思20XX-20 xx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信息技术学科集体备课记录课题读童谣 做个好娃娃唱 歌 “对不起”“没关系”第1课时总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 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学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况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分句教唱。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
48、体合作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难点:认识四份休止符并运用。教具CD机、光盘、打击乐器、红绿牌等教学活动过程一、复 习 歌 曲 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二、学念儿歌。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 m ,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三、认识四分休止符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 拍 X,两 拍 X X O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2、看着节奏谱,念儿歌。教学
49、随笔教学四、打击乐器演奏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教学随笔如:x x x 0 0 x x x x x x x x x x x 0活五、唱 歌 对不起 没关系”1、读背歌词动2、教师分句教唱,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3、富有表情地歌唱。过4、集体演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加上拍手动作。程 六、课堂小结教后反思20XX-20 xx学年第二学
50、期四年级信息技术学科集体备课记录课题唱 歌 小蚂蚁第 1 课时总 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小蚂蚁。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过程与方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尝试法、小组合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 小蚂蚁。难点:有节奏地跳集体邀请舞。教具CD机、光盘、小蚂蚁头饰教学活动过程一、复 习 做个好娃娃,“对不起”“没关系”二、导入新课教师:“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学生:“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