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新.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89299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新.doc(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京溪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备课者: 第一单元图形变换(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复习引入:(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

2、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内练习。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1、课内练习一 -第1、2

3、题。 1、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欣赏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讨论: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4)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学生看书,自学。效果检测3、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练习:课内练习一 -第1、2题。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学生交流画图 课后反思旋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旋 转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

4、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 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

5、”。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6、1、 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2、学生看书,自学3、效果检测第6页2题。第9页4题、结合生活实际交流、回报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课后反思欣 赏 设 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 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

7、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完成第8页3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

8、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认真看课本说一说: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看书,自学 课后反思欣赏与设计练习课(第4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难点1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

9、的,它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回报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2、5的倍数的特征(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7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重难点1、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教师导学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2、理解

10、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五、巩固反馈: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 )个,5的倍数数有( )个。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生认真看课本观察(一)2 的倍数的特征。(二)5 的倍数的特征。看书,自学生活动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课后反思3的倍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22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2、在探

11、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倍数特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倍数特征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

12、数什么特征呢?三、巩固练习:完成p19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呈现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 把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课后反思质数和合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23至P24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重难点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

13、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探究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效果检测1、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2、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五、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1、2题。六、课题小结: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动手操作,制质数表。学生看书,自学既不是指数也不是合数 课后反思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732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

14、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数学素养,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思想。重难点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别。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创设情境 问:学过哪些图形?(回顾)师明确:这些图形问:都在同一个平面,除了平面图形,你还学过哪些图形?(引入立体图形)问: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吗? 问: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立体图形?你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一个立体图形,比如长方体?(引

15、入本节课学习课题)二、探索交流(一)长方体特征1、观察长方体学具,回答问题。问1、:长方体由什么围成?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问2、两条棱相交处又有什么?教师适时板书:面、棱、顶点。2、形成讨论提纲,研究长方体特征。(1)教师引导生成有数学价值的问题,引导整理问题。(2)总结长方体特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点、线、面来探究立体图形特征的方法)3、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如何把一个长方体画在纸上?你能在图上看到哪几个面,哪几条棱?师:介绍如何画长方体。看不见的棱要用虚线表示,前、后面画成长方形,其他面画成平行四边形。4、出示长方体,引出长、宽、高(二)正方体特征1、演示动画,观察长方体变成正方体

16、后的特征?2、问: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的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三、巩固应用1、量一量自己手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说出每个面的长、宽。2、课本P31,1#、2#、3#、4#其中5#课后完成。(四、回顾整理请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图纸上看、画立体图形?生成问题答:长方形、正方形、圆 答:长方体、正方体观察与操作: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总结:各部分不在同一个面,它们是立体图形。解决问题生观察、摸、总结生思考、讨论长方体特征。(1)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与大小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有几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17、点?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生完整回答生探究长方体的画法画一画、说一说生完整、规范地画出一个长方体。生观察、分类。生回答,并说出长、宽、高的概念。1、生:观察、总结:长、宽、高变为相等,2、6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形变为正方形。6个完全相同的面3、相同点:面、棱、顶点数量都相等不同点:面的形状、棱的长度不一样。内化提高生独立练习,互相学习,纠错。反思总结生互说,汇报。 课后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337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与表面积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

18、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进行裁剪来明白表面积的含义,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表面积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推导过程,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教学准备 长方体表面积展开教具。生:用附1、附2做成的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刀、尺。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创设情境 要制作一个像样募捐纸箱,这个募捐箱应该如何制作?二、自主探究(一)动手造作,探究长、正方体表面的概念。1、要求:把自己手中的模型沿它们

19、的棱剪成一个平面图形.2、展示学生动手剪的成果。3、问:这6个面与原来长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关系?3、 思考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总结表面积的概念。(二)探索长、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在棱上用不同颜色标长、宽、高。(2)思考:长方形的长、宽与原来长方体的有什么联系?(3)思考如何求表面积?(4)想办法求出你手上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三、巩固应用1、做一个长0.5米,款0.4米,高0.3米的长方体募捐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板?这个募捐箱的表面积。2、P34做一做,3、P36 4#四、回顾整理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生成问题生提议:去教具室领取硬纸制

20、作。 解决问题观察它们各有几个面组成,学生用剪刀把准备的模型剪开,形成一个平面图形,并观察。长方体原来6个面。学生归纳表面积概念。独立思考,测量、计算表面积。说出对应关系。生动手操作内化提高学生汇报有不同解法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反思深化会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求表面积。 课后反思体积和体积单位(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840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能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

21、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重难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教学准备 两人一份学具(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米尺等。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 一、创设生活情境(一)什么是体积 “估计一下,抽屉还能放些什么?师:“为什么你们的抽屉还能放东西,说明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师:“物体都会占空间,是不是物体所占空间都一样呢?”摸一摸身边的物体,谁占的空间大,谁占的空间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二、实验探究体积1、看图,说一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22、2、P38倒水实验,并回答问题思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3、你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吗?4、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体积较大,哪些物体体积较小?三、 介绍体积单位1、问:你见过哪些体积单位?如何表示?2、()认识1立方厘米 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从里面拿出那个小正方体,师说明这就是1立方厘米。用尺子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1厘米)说明: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说出生活中你见到的物体哪些大约是1立方厘米?3、教学1立方分米(同2)4、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同2)”师:“1立方米,大家比划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一起来做。我这儿有三把米尺,我让几个同学和我一起,用这几把尺

23、借助教室的一个墙角共同来做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师:“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小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四、巩固应用P40 做一做1#、2#说明组合图形体积,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五、回顾整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是什么?提出问题观察和思考 还有空间不一定生摸、说生齐读理解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建立体积观念进一步观察、归纳总结物体是有体积的。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观察,比划体积大小,举例说明。如:计算机键盘的按钮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厘米 。一个手指尖的体积近

24、似于1立方厘米3、4学生活动同教学环节2。如: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一个大人的拳头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同学站一站,数一数、说一说。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练习提高说三种量的区别、操作、归纳,计算。反思总结生回顾、表述、补充 课后反思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5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144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

25、式的推导和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 一、复习旧知1提问: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师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3、(1)_ 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_。二、探究新知( 怎样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出示一个长方体: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6、?)1汇报预习结果(1)取出24块的立方块。提出要求:用24块的立方块,把这些小立方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把每次拼成的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2)说明:学生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种。观察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小结: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3)观察上表,思考计算一个长方体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又如何计算?三、应用新知 (一)出示P42例题1。例1: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3cm,它的体积是多少?(二)自主探究正方体体积教师:请大家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

27、计算呢?出示P42例2:一个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三)讨论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四、实践练习1完成P45练习七第57题。五、回顾整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知识?谁来说一说?引入体积计量原理生答,操作。答:长方体 4立方厘米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生齐读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生独立完成,汇报归纳计算公式反馈预习生汇报,并回答问题。生总结、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 abh解决问题生独立完成展示、评价、修正。独立完成生答: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学生独立完成归纳:体积公式写法不相同,但

28、实质都是长宽高。巩固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不同方法反思总结 课后反思体积单位间的进律(第6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649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进行正确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经历体积相邻单位之间进率的推导过程,理解推导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难点体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推导与换算。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这些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怎样?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1 dm2100 cm2的?2.口答填

29、空,并说明算理4m2=( )dm2=()cm2cm2=( )dm2=( )cm23.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如何求长、正方体的体积?教师出示1dm3和1cm3的正方体模型。问:猜一猜1dm3和1cm3的进率是多少呢?二、探究问题1. 探究体积进率1dm3 cm3,1m3 dm3。2.说说你是如何推导的?2、得出进率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一个边长1dm的正方体,也是一个边长10cm的正方体,3、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律总结。(利用表格填写)三、巩固练习例3.3.8m3是多少立方分米?2400cm3是多少立方分米?练习:1.做一做 3.5dm3= cm3 700dm3= m3 4.2dm2=( )

30、cm2 4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底面沿棱刚好能放下10个1cm3的小正方体,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cm3?合多少dm3? 合多少m3?四、课后总结师:总结一下两个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提出问题生:1m2100dm2 1dm100cm2 生:总结互化方法。生:观察、比划、猜测。验证猜想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生用不同单位计算体积,由于体积一样,得出进率。生填写,观察、比较,理解记忆。应用新知生:独立完成、汇报生:探究,说理、反思提高独立思考后,交流,评价,修正。 课后反思容积和容积单位(第7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052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31、使学生掌握容积的意义,掌握常用容积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掌握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重难点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使学生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容积。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和升、毫升的实际大小。教学准备 1、容积是1升的饮料瓶一个和多个纸杯。2、一个长方体牛奶盒,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8厘米。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复习旧知 1、谁来说说什么是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体积的计算方

32、法是?4、大家带了一些瓶子,饮料盒。,包装盒上有许多信息,老师发现我的上面标着10ML,2.5L(板书)等字样,这些信息代表什么意思?那你觉得他是一个重量单位,还是其他单位?二、联系生活1、自学P50至P51,回答问题。(1)什么是容积/?(2)计量容积的单位有哪些?(3)看看你们带来的瓶子,谁来读读都有多少容积?(4)一个空的(立方体)盒子,我不知道他的容积是多少,请你想想办法,怎么测量?(4)为什么要从里面量长、宽、高?(5)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有那些不同点啊?(6)容积=长*宽*高,那么它的单位应该是立方?为什么会出现升,毫升?(7)一升到底有多少呢?师用教具展示一毫升水的体积三、巩固练习课

33、P52 1#,2#P53四、课后总结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刚开始那个问题:瓶子,饮料盒上面标着10ML,2.5L等字样它表示的是什么?引入课题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m3 、md3、cm3 V立方体的体积=a3V长方体=abh:代表饮料的多少/代表有多少。 生:代表升探究新知生概述,师修正。通常用“升”和“毫升”做单位。生独立回答,相互纠正。从里面量长、宽、高,再计算。不同点:体积要从容器外量长、宽、高;容积从里面测量。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生观察,比划,感受。拓展深化独立完成,相互评价。反思提高 课后反思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

34、材第6064页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与态度: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重难点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修改一、创设情景1、谁来说几个分数,并说说它各部分的名称?2、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二、分数的产生1、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

35、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三、分数的意义 1、操作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学生动手操作2、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3、认识单位“1”。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师: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36、我们可以把什么当做一个整体?看作一个整体吗?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课件显示)1、 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师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四、教学分数单位。师: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五、巩固练习1、35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的分母是( ),表示( );分子是( ),表示( )。2、67 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1)五(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 小时。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六、课后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哪些收获?温故引新生举例说明 生猜测初步感知生测量用分数表示生操作、展示、说明。生操做一张长方形、一米长的绳子、4根绘画笔、6个小立方体3只象、6颗草莓、4只老虎分母分子生举例说出分数的分数单位组交流应用新知生独立完成、汇报、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