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pdf(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亲历科学教学目标:L 能从为什么会这样地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3.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4开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5.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教学重点:引起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教学难点培养提问题的意识,训练提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电吹风、乒乓球、纸片、饮料瓶自制的漏斗、自来水龙头。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科学课是学什么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亲历科学。(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认识图标:书上都有哪些图标,他们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汇报。2.演示实验:用电吹风向上吹乒乓球。
2、看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学习提问3.板书指导读图:第 二 页 的3幅图表现了什么自然现象?小鼠标提出了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指导提问:观察每幅图的自然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有关的问题?用为什么会或是怎么回事儿的方式提出了,写在记录本上。巡回观察发现好的问题。4 课堂交流汇报: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问题,肯定、鼓励发言者。表扬积极参与者,表扬能写出三个以上问题的学生。5 .通过认识电视机,练习题问题。关于电视,你产生过哪些问题?你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的进行讨论,把问题写在记录本上,问题越多越好。巡回指导。学生回到讨论结果,肯定和表扬各组成绩,表扬优秀小组。6
3、 .指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出示制片学习实验方法:向 2 片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实 验 1:学生实验吹纸片,指导学生记录。指导猜测:请 你 猜 1 猜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把你的猜测写在记录本上。实验验证:发放材料每人做三至五实验,比较试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相同。巡视指导。课堂交流,检查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操作个别指导,保证成功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对这个实验,你产生了什么问题?把问题写下来。提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为 什 么 2片纸不是分开而是靠拢?7.尝试解释实验现象:你 能 试 着 说 1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实验结果吗?把解释写在记录本上。进行简单交流,不进行对错评价。板书设
4、计:1.亲历科学课后小记:2.认识自己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完成观察人物。2.能用勾画、填充轮廓图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3.能意识到观察是要认真仔细,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发现合作的好处,能说出人体的4大组成部分。4.能根据生活经验辨别出人体的遗传特征,能指出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观察身体轮廓,人身体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教具准备:画笔、纸、尺、绳子、体重计、放大镜、印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吧?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进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你有什么办法观察自己的身体有几部分构成?学生
5、讨论,把想到的方法写在记录本上,汇报讨论结果。2学生观察记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纸上用笔画出身体的轮廓。画好后请你观察,你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汇报观察结果。3.比一比,小组中谁最高?谁最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最高,谁最重?把测量的结果标的轮廓图上。学生讨论,汇报交流结果。4指导学生观察身体的显著特征。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请大家互相观察自己同学有哪些不同之处?看谁找到的多?把观察到的特征标在轮廓图上。学生观察比较活动,汇报观察结果。5.讨论:想一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这些特征哪些是会改变的,那些是不会改变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第二课时:L展示自己
6、的轮廓图:说一说自己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猜出是谁的轮廓吗?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让学生保存课堂上自己观察和测量的材料。2.指导学生观察指纹。(1)小组活动:将每个组的同学将右手食指的指纹印在书上。请你们比较小组每个同学的指纹,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把你小组成员的名字写在书上,把你们的发现也写在书上。汇报小组观察比较结果。(2)讨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指纹的这种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关于指纹更多的知识,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清你保存好自己的轮廓图,并且记录自己每年的成长情况。区 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认识事物的方法?表扬学生上课的情况。板书设计:2
7、认识自己头颈人的身体分为:躯干四肢课后小记:去寻找动物和植物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教具准备:放大镜、尺子、线、画笔、画纸。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植物,同学们项目想亲自去 找1找,认识认识哪?学生回答。教师讲述: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寻找身边的动物植物。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制作观察计划要向观察得细致、成功,首先,我们来制定观察计划。教师讲述:观察计划大致包括:寻找地点、带什么工具、怎样观察、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2.小
8、组讨论:研究观察方案。教师提示: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寻找动植物。教室讲述安全事项:注意安全、细致观察。指导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第二课时1.教师讲述:上节课,我们都可到操场上分工找到了一些动物植物,下面将我们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卡上,并且填写观察报告。2.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卡、观察报告,教师巡回指导。3.教师小节填写情况。4.语言训练:课小组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找到了什么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观察结果。5.巩固: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来寻找动物植物,同学们在下课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看谁发现多、记录的多。6.拓展活动:学生猜测实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
9、些物体?汇报讨论结果。板书设计:3.寻找动物和植物日期地点观察报告:方法找到了有趣的现象课后小记:4蚯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外部特征以及生活习性。3.学习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测量的能力。4.培养合作精神。5.向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的能力。教具准备:蚯蚓若干条、放大镜、纸、尺、玻璃瓶、长方形纸盒、干土、湿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在上节课我们已经用感官认识一些动植物,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观察蚯蚓。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蚯蚓2.提问:我们怎
10、样观察蚯蚓?3.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4.按照学生讨论的方法观察蚯蚓。5.填写观察报告。汇报观察结果6.教师小节:我们大致看到了球员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什么样。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蚯蚓喜欢生活的什么环境中。7.指导学生研究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8.让学生猜想: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蚯蚓喜欢生活在医院潮湿的环境中。9.教师小节:我们用这种方法观察其他小动物。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提问:蚯蚓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10.布置作业:回家观察几种小
11、动物,并写出观察记录。阅读有关小动物的资料,或上网访问科学在线网站,了解有关小动物的知识。板书设计:4蚯蚓投影片出示几幅观察结果蚯 蚓 蚯 蚓 蚯 蚓 蚯 蚓课后小记:凤仙花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凤仙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了解凤仙花植物体的构造。区 教会学生用测量工具观察植物。4培养合作精神,填写观察记录。工 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认识事物。2运用简单工具认识事物。教具准备:画笔、尺、绳子、纸、放大镜、投影仪、投影片、幕布。课 时 安 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一、导 入 新 课:提 问: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蚯蚓,谁 能 说1说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什么特征?教
12、 师 谈 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植物一凤仙花。板书课题。二、学 习 新 课:1.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凤仙花讨 论:怎样观察凤仙花?汇报讨论结果,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的现象。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小节。2.出示投影片:各种花学生间的认识一下各种花的名称。用笔标出花的构造。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观察比较其他几种植物的器官形状有那些相同和不同?向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4教师讲述:花草树木能使我们的环境更清醒更美丽,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他们呢?5.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制定小组计划。汇报讨论结果。巩固应用:6.教师概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掌握了花的观察方法及其构造,懂得了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板书
13、设计:5.凤仙花根茎叶凤仙花 花果实种子课后小记:&观察土壤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2.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3.能像初办法了解土壤的成分,并利用简单工具动手试一试。4.能对土样的观察和实验进行记录。5.能猜想出那些物体能在土壤中腐烂。6.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进行研究。7.愿意把本组研究土壤的方法和其他小组交流。&能具体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特征。教学难点: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教具准备:分组观察材料:土壤、水、烧杯、玻璃棒、纸、放大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观察采集土壤一、活动前的组织工作。1.向学生交待
14、户外活动的目的、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2.分发器材。每组两个小铲子、一个小塑桶、三个小塑料袋、两个放大镜、一卷卫生纸、一份记录纸。二、户外活动:采集土壤。将学生带到校园内一块还未开发的草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采集活动,组长负责,分工合作。教师到各个小组予以指导。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没有小动物的,应把土样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三、观察土壤。将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的阳台上晒干。课下随时进行观察。填写观察报告。第二课时 找出土壤中的沙和粘土一、引疑提出问题:怎样将土壤中的沙和粘土分开?二、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
15、。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沙和粘土。1 .筛选:注意选择合适的筛子和纱布进行操作。2.沉降:注意按顺序操作。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方法实验,时间充足的小组可以做两个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1 .引导学生讨论一一区分开的沙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2、比较:沙和粘土的不同特性。3.你发现土壤中还有什么?你有哪些新问题?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浮在水面上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树叶、树根、或小动物的尸体、垃圾等腐烂后就是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第三课时一、交流报告:通过这次试验,你认识到了什么?你有
16、哪些收获?二、教师进行指导,并总结学生的实验,介绍土壤的知识。三、布置作业:将一些生活垃圾埋在土壤里,并进行预测,三周后看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板书设计:6.观察土壤土壤是由空气、砂、粘土、腐殖质、水等构成。课后小记:土壤的保护。教学目标:1.能够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够参与与讨论。2.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3.能与小组同学合作进行实验。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水土流失的原因。5.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的不利影响。6.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议。教学重点:模拟实验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学难点:模拟实验探究自然界水土流失的原因。教具准备:
17、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诗歌:师:放眼大自然,无尽视野使你的心情舒畅悠然;无数绿野让大地充满勃勃生机!细心赏千遍:远山花开彩蝶飞,鸟声唧唧遍传神.感谢肥厚的土壤承载着生命和希望!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土壤保护方面的话题吧!二、新授1.引导学生看有关黄河水的图片资料。2.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象和自己对黄河有哪些想要了解的问题。学生通过看可能会发现黄河的水很黄,黄河的两岸植物稀少,土地几乎是裸露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等。由
18、此还可能提出:a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b黄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怎么 来 的c黄河的上游一一黄土高原为什么沟壑纵横d黄河的两岸为什么少树木等等问题.如果学生在提出问题时产生困难,就让小组先讨论一下看到的景象,在尝试提出问题。4.模拟水土流失的实验。观察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填到记录表中。5.讨论植物对土壤保护作用。如果没了植物,土壤会出现什么问题?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6.交流讨论结果。7.根据事实分析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找出黄河中下游水发黄的原因。三、讨论:土壤受到的破坏有哪些保护土壤的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和适当的引导.板书设
19、计:7.土壤的保护课后小记:&生命离不开水教学目标: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3.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4.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5.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水、水槽、杯子、透明所料袋、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讨论。1 .猜 谜-水。二、新授:1.玩水,发现水的秘密。2.全班交流水的秘密。3.启发:你对水有哪些了解?在学生讨论的内容中,肯定会涉及到生命与水
20、的关系。教师相机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动物、植物、人与水的关系,并填写书后的活动记录。4.学生分组交流。5.各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6.教师补充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知识。7.课后作业:榨果汁。比一比,水果榨完后,果汁和果渣哪样多?这说明了什么?板书设计:8.水与生命课后小记:9.浮与沉教学目标:1.能区分浮和沉现象,会 用“浮”和“沉”描述这两种现象,了解浮与沉是可以相互转换的。2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3.能根据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状态给物体分类。4.能找出改变物体陈腐的方法。5.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6.能举出人们利用浮力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的实例。教学重点:让学
21、生初步尝试用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初步尝试用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L分组实验材料一一水槽、橡皮泥、石块、砖块、铁钉.、泡沫塑料、带盖的小瓶、气球、木块、曲别针、砂等。2 演示实验材料一一水槽、石块、木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通过谈话、实验,引出浮沉现象,借此引入新课。L谈话:这里有一木块和石块,如果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或问:木块会怎样?石块会怎样?)2演示实验:把木块和石块放在水中。3.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二、新授1.指导学生认识浮沉现象(1)讲解:把木块放在水中,它会漂在水上或说浮在水面上,这种现象叫做“
22、浮”(板 书“浮”)。把石块放入水中,它会沉入水底,这种现象叫做“沉”(板 书“沉”)。浮 和 沉(板 书“和”,从而完成课题)是在水中经常发生的现象。(2)实验一一判断浮与沉讲述:在各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个水槽和一个小盒子,在小盒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一会儿,把它们一个个地放在水中,看哪个会浮,哪个会沉。把浮沉情况记录在课本第8页的记录表中。这个记录表横着有三行:在第一行的小格里填写物体的名字,可以用拼音写出,也可以画出;如果这种物体在水中浮着,在写着这个物 体 名 字 下 面 第 二 行 的 小 格 里 画 一 个;如果这种物体在水中沉,在 写 着 这 个 物 体 名 字 下 面 第 三 行
23、 的 小 格 里 画 一 个。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谈话:还有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浮?还有哪些物体在水中会沉?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第二课时一、导入说说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二、新授1.指导学生认识浮与沉可以相互转换。关于浮和沉,无需让学生背定义,只要学生能正确区分这两种现象,并会用浮或沉来描述就可以了。(1)讲述:这是一个盖着盖儿的小瓶,把它放在水里,它会浮在水面上。试一试,怎样让它沉入水底?你有几种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4)讨论:使浮在水面的小瓶沉入水底有不同的方法一一往小瓶里装水、装砂、装石子、装曲别针等。想一
24、想,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想出方法,想出的方法越多越好。(5)小结:看来,只要增加小瓶的重量,就可以使它在水中下决。(6)讲述: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橡皮泥在水中会下沉。试一试,怎样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7)分组实验。比较各种方法的相同点,可以渗透浮沉的规律。(S汇报实验结果。(9讨论:比较一下,各组想出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1 0)小结:看来,只要把一团实心的橡皮泥捏薄,做成空心的碗形或船形,就可以使它浮在水面上。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本来是浮在水面的物体,可以想办法使它们沉入水底;本来是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可以想办法使它们浮在水面。也就是说,浮和沉都是可以改
25、变的。2游戏一一比赛谁做的小船装的东西多教学游戏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知识性。比赛是为了提高趣味性,比赛之后的分析讨论是为了更有知识性。(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把橡皮泥做成船形可以浮在水面 o下面我们来进行一项比赛:各组的橡皮泥都是一样多的,用这团橡皮泥捏成一个小船,比一比,哪个组的小船装的曲别针多。(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结果。(通过口头汇报,选出两只做得比较好、装曲别针比较多的船。)(表演。(把选出的两只船,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表演。表演时,让本组学生把曲别针一个一个地放进“船”内(动作要轻),由全班学生数数,通过比赛,选 出“冠军船”和“亚军船”。)(5)讨论:看一看,这 只 船(
26、冠军船),为什么装的曲别针多而不下沉?它有什么特点?(6)教师小结:通过比赛,我们发现:同样一团橡皮泥,把它捏得越薄,使它的空心越大,它能装的东西越多而不沉。3.感受浮力。小组同学轮流向水中向下按皮球。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板书设计:9.浮与沉浮:、/讥:课后小记:1 0.流动的水教学目标:1 .感受流水与静水的不同。2.能按照说明制作一个小水轮模型。3.能对小水轮如何转的快做出猜测,并用实验证明。4 .能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5.能用文字的语言描述自然界中水体的美丽。6.能举例说明流水的力量。7 .能说出水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及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危害。教学重点:通过多种
27、方式让学生感受流水有力量。教学难点:感受流水的力量和如何让小水轮转的快。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烧杯,水槽,小水轮组合媒体(洪水危害,水利工程图片投影片,录像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烧杯水: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2.出示长形水槽:老师现在将烧杯慢慢倾斜会发生什么现象?3.来回晃动长形水槽:水槽内的水发生了什么现象?4.揭示课题:水是会流动的二、认识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1.出示一些对开竹片,一杯水及水槽,限定好水与水槽位置要求想办法用竹片将水引入水槽2.请想到的孩子上前演示3.出现槽高于水的情况再试能否使水流入水槽?4.谁能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流不进水槽小结:水会流动,并且是
28、高处流向低处的?5.将烧杯中的水倒在一块斜拿的木板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流到地面会又会出现什么现象?6.出示水循环图:分析雨水汇聚成河的现象7.趣味活动:用沙子堆砌高山、沟壑,倒水模拟水在自然界的流动三、制作小水轮1.拿出小水轮让学生观察它的组成部分。2.讲解制作方法。3.课下完成小水轮的制作。第二课时一、让小水轮转起来1.拿出课前制作的小水轮。2.想办法让小水轮转的快。3.交流怎样让小水轮转的快。二、流水能帮我们做什么1.我们知道了水会流动,水从高流向低处,那么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2.学生汇报,师展示图片加以补充说明三、兴修水利1.水的流动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有时也会带来灾难,许多
29、许多水流动起来,力量就会很大,会冲毁房屋,淹没庄稼,那该怎么办?2展示一些水利工程图片板书设计:1 0.流动的水水流越快,水位越高小水轮就转的快课后小记:节约用水教学目的:1.能用图表的形式表示有关水量分布的信息。2.能坚持记录调查的有关数据。3.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4.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调查活动。5.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调查结果。6.能定性地说出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学重点:意识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教学难点:意识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水的资料。教师准备:查找关于水的 语;制 作“生活用水调查表;拟好情境表演题并制作成课件;查找相关水资源的材料;复印
30、放大两幅教学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L教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熟悉的朋友.瞧!它来了!一学生执谜面进入教室一一猜猜我是谁: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水。二、新授1 .小 组 讨 论:地球表面是水多还是陆地多。并说出自己的依据。2 .用彩笔按要求在图中表示出来。3 .教师:水每天都为我们做许多的事,那么到底水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4 .学生分组调查水的用处,并 完 成 生活用水调查表。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三、情境表演教师:从刚才的调查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那么,现在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停水了怎么
31、办?”。教师出示情境表演题让学生分组创编表演游戏。各小组代表汇报表演 停水了。教师小结:看来停水了真是不方便。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水对我们真是太重要了。四、讨论交流教师:课前已经布置大家查找有关水的资料,有没有完成呢?让学生将查找来的资料在小组里面交流讨论。全班交流教师:老师也找到两份资料。(出示课件资料,请个别同学来读读,学生交流谈体会。五、制作护水行动计划让学生分组讨论,实 施“爱护水大行动计划”。比如:做一些提示标语,画一些节约水宣传画,制定一些可行的节水计划等。板书设计:11.节约用水计戈I 课后小记:1 2 认识空气教学目标:1 .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2.能用实验证明
32、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3.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4.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5.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6.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应把握好尺度,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空气有重量的演示材料、水槽、水杯学生准备:风车、哨子、气球、塑料袋、毛线团、吸管、泡泡水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深深的吸一口空气,一起来感受空气,认识
33、空气。(板书课题:认识空气)二、新授(一)找空气1.教师提问:要想认识空气,我们首先要找到空气,你们知道哪里有空气吗?(学生举手回答。)可是我们既看不见它也摸不到它,你怎么向大家证明你的周围有空气呢?2.今天我们就和空气来一次亲密接触,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想办法让我们用手摸到,用眼看到,用鼻闻到,用嘴尝到,用耳听到,或者用你的皮肤感觉到空气的存在。3.在实验过程中要完成记录表我的方法我用哪感觉到的眼鼻嘴耳皮肤手实验要求:我们要想很好的完成今天的活动,就必须要分好工还要团结合作,才能保证你们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最好。4.汇报实验在实验中你们组用几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在这几种方法中,你对哪种方
34、法最感兴趣?5.小结同学们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现在你再来说一说你对空气有什么认识呢?第二课时一、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其实空气和水一样对于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哪位同学还记得咱们前面研究过的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板书:水 无 色 无 气 味 无 味 道 透 明 流 动 的 无 形 状液 体 有 浮 力 有 重 量 有 力 量)现在,咱们来对照水的性质来想一想,空气与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举例说明有浮力、有重量、有力量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什么是空气?二、空气占据空间1.将酱油要倒到这个酱油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酱油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你发现什么现象?这是怎么
35、回事呢?你们猜猜看酱油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2.自主研究(D 认 识“空间”、“占据”(教师指着酱油瓶让学生观察)这是倒酱油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板书:空间)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板书:占据)咦,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汇报:你看到了什么?水满了出
36、来)而且,提起石块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学生观察)3.空气占据空间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师在 原“空间”二字前加板书:空气?)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怎一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
37、。而且在实验中要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又多又好。学生设计、动手实验;教师指导、协助。4.学生汇报A 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B 是怎么做的?C 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D 这说明了什么?5.小结板书设计:1 2.认识空气空气 水 石 块 一 一 占 据 空 间课后小记:1 3.风教学目标:1 .能按示意图组装出可正常运转的风车模型。2 .能用实验说明流动的空气有力量。3 .能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4 .能坚持较长时间地观察并记录风力的情况。5 .能举例说明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6 .能举例说明风力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
38、应用。教学重点:感受风的力量。教学难点:制作小风车。课前准备:线 香(或蚊香)、碟 子(内有少量酒精)、火柴、扇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上课前,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把门窗全部关上。)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风,我们能看得见风吗?教室时现在有没有风?你有办法制造出风来吗?二、通过实验,感受风的力量、探讨风形成的原因1.刚才我们用手、嘴等方法制造出了风,自然界中的风是不是也是这样形成的呢?2.出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过程。参与并指导学生的实验。3.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现象: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4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及时小结风的形成。三、动手
39、制作风车模型。学生分组进行制作风车模型,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第二课时一、导入拿出我们的纸风车。二、新授1.小组比赛:看看谁的风车提起的物体重。2.交流经验。a 看图,说说自己了解的关于风力的具体事例。板书设计:1 3.风课后小记:1 4 纸飞翼教学目标:1.能有一定根据地进行不同形状的纸落地结果的预测实验。2 .能使用自己的计时方法进行定量观察。3 .以事实求是的态度看待实验现象。4 .愿意通过多次测量确定测量结果。5.能举例说明下落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有目的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的方法。教学难点:准确记录纸飞翼在空气中下落所需的时间。教学准备:剪刀、区别针,表。
40、课时安排:1-3 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引入探究、展开猜想。1 .同学们,看教师手里有什么?2 .你 们每组也有这样的白纸,我们每人一张拿起来,和我一起做。(学生拿起纸)把它对折,注意两张纸边一定要重合、对齐;再沿着中间的折线慢慢撕开。(学生把纸撕开)3 .比较一下这两张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请你说一说。4 把一张纸片揉成纸团,学生也把一张揉成纸团)。5.再比较一下,有不同的地方吗?6 .这两个形状不同的纸如果在同一高度、同时落下时,会有什么结果呢?请你们猜想一下。7 .学生猜想:1、纸团先落地,纸片后落地。或 么 纸 团 后落地、纸片先落地。8 .各组把你们的猜想写在探究记录单上活动
41、1 的猜想的横线上。二、探究实验,汇报交流。1.要想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样办呢?2.出 示 探究目标与提示:(1)认真仔细,分工合作。(2)先计划、后操作;多实验、重比较。(3)遇问题、多交流。(4)及时记录。每实验一次,应及时记录一次,填写符号,快用“”、慢 用“口”表示;3 次之后总结记录结论谁先落下谁后落。并在记录单与玻璃片上画出纸团纸片的运行路线。明白了吗?好研究开始吧。3 .讨论实验计划后实验;教师在下面指导并参与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同时和同一高度”的把握)。4 .把实验结论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帮助出示你们组的报告。5 .我们知道了纸团下落快纸片下落慢。回过头来
42、我们想想纸团与纸片下落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呢?组内同学讨论讨论。6 .小组讨论,汇报纸团与纸片下落时的相同点是:同时、同一高度落下、同样重;不同点是:纸的形状。7.小结:纸团的形状面积小,速度快;纸片形状面积大,下落速度慢。轻重相同时,下落快慢与形状有关(板书)第二课时一、制作飞翼、乐有所思。1.通过同学们的研究我们获得了探究知识和方法,看现在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纸飞翼)2.看制作提示。(教师出示投影)3.按图纸的要求的制作。4在玩的时候,应细观察,把有趣的问题记下来。就记在记录单的下面有趣的问题的横线上。5.在使用剪刀时特别注意安全,不要剪到手。能做好吗?(学生答能)开始吧。6.出
43、教室玩纸飞翼。7.在玩中,不知你是否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与问题呢?谁谈谈呢?8.学生谈有趣的现象和问题。板书设计:纸飞翼相同:重量 纸团快,不同:形状 纸片慢课后小记:1 5.食物的营养教学目标:1.能通过食物包装上有关说明,搜集食物营养的信息。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6.能说出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7.能举例说明“不挑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搜集食品标签和有关资料。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获得有关知识。课前准备:常吃食物的标签、包装盒。
44、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我们学习了空气和水的有关知识,空气和水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同时我们每天的生活还离不开食物,请你完 成 书 本 56页的内容,并告诉老师,你为什么选择这些东西作为你的早午晚餐?2.讲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食物,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食物中的营养。二、新授指导学生认识食物中的营养。(1)讨论:我们经常都吃哪些食物?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2)小结:平时吃的食物有鱼、虾、肉、蔬菜、水果、米饭、馒头等。据科学家们研究,我们常吃的食物中所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大致分五类:淀粉、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三、指导学生认识食物
45、含有哪些营养的途径。展示常吃食物的标签、包装盒,使学生知道我们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方便快捷地知道食物的营养。提问:你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呢?找找你家的各类食物,它们分别都包含了哪些营养成分。板书设计:1 5.食物的营养课后小记:1 6.食品的加工教学目标1 ,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物的各种包装纸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2 .能设计一种新食品,并能想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3 ,敢于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亲自设计新食品。4 .能倾听同学对自己的设计的建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难点:大胆想象设计新食品。教学准备:食谱、食品的包装袋。课时安排:
46、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你了解的是哪一道菜?它是怎么做成的?学生填写书中的记录表。二、新授:1.能描术牛奶加工、运输等过程。并说明在这些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技术和设备。2.实施:观察书中有关牛奶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图片,将每幅图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3.讨论:在进行牛奶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分别用到了哪些技术和设备。4.课下收集自己喜欢的食品包装袋。5.在小组内描述一种自己会做的菜的方法。第二课时:一、食品包装袋展示1 .4 5人一组,在组内交流和展示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2.对收集的食品包装进行简单分类。选择一些贴在书中空白里。二、观看课件:了解各种新食品: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溶食
47、品、特殊食品等。L你了解这些食品吗?他们分别有什么优点?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加工而成的吗?2.教师简单介绍上述食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食品设计工作。三、学生自己的设计活动,要求:图文并茂,大胆设想,明确自己设计目的,和新食品的特点。学生自行设计自己的新食品。三、展示学生作品。板书设计:1 6食品的加工课后小记:1 7.保持健康教学目标:1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2 .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3 .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4 .能举例说明哪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教学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
48、为标准。教学难点: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教学准备:有关健康的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吃的好,睡的足,长的胖,就算健康吗?二、照照哈哈镜:1 .第一面:两个同学随地扔垃圾。你看到了什么?照到自己了吗?这样做有哪些害处?2.第二面:两三个同学在练习跳绳。那在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了吗?哪些同学认为自己做到T?3.第三面:一同学上完厕所不洗手。你觉得自己是这样的人吗?4.第四面:一同学倒掉很多剩饭菜。你看见自己了吗?说说看为什么不能倒掉这么多的饭菜(从自己的身体和爱护食物两个方面来说说)o三、空镜子,照自己。这里有一面空镜子,请同学们自己照照看:1.你自己已经养成呢个了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那些习惯需要改进?请作一下自我评价。2.夸夸我的好习惯:说说自己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四、完成书本6 6页的表格,检查自己的健康习惯。五、制作作息时间表。1.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制定自己合理的作息时间表。2.全班交流。板书设计:17.保持健康课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