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册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册数学教案.pdf(1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研 究 方 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研究一、概念的界定:所 谓“预设”即老师根据教材与假定学生情况预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程序、环节等,它对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顺畅开展,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切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由于这些资源的出现和适时运用,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二、问题的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下现象:现在我们有些优质课、公开课、看
2、上去简直完美的无可挑剔,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这样的课,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演练才搬上课堂的,师生一唱一和,看似精彩纷呈,其实效果如何实在不敢探究,这样的课,注重的是“花样”,这样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过分强调预设的,则把生成推向绝路,使课堂陷入僵硬、困顿的状态。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成内容缺乏价值判断。在运用新理念、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虽合理、精美的预设,但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诸多的即时生成的经验
3、与问题、需要与体验、以及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展落差和发展空间缺乏自觉关注,为此不能及时的回应,不能有效回应,不少教师对发生在课堂上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的潜在价值孰视无睹,对学生即发的需要与问题缺乏敏感度,致使身边许多生成的教育、教学契机得以流失。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生成内容及生成与预设的矛盾缺乏对策。“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
4、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由于教师缺乏对于学生诸多生成的经验价值判断能力,缺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与经验积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生成内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的探索研究,许多教师在实施新教材.、运用新理念过程中感到了困惑: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生成学习难以应对,难以将有潜在教育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课程中生成与预设教学难以进行融合。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味地追求生成的结果,却使不少教师简单地、机械地解读了生成,从 而 将“预设”完全摒弃,不能做出相应的、合理的回应,使课堂成一盘散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的教师作为引导者,有些迷失,过于注重生成性的教育目
5、标,走 向“无目的”的误区。而真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真正的教学结果也一定是预设的目标,(也有可能改变)加上生成的目标。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这一矛盾呢?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策略又是如何呢?进而解决这一矛盾又应遵循那些原则呢?此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这一矛盾,精心预设,灵活调整,促使动态生成。找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策略,即应遵循的原则。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通过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智慧,使教学中出现“无法预约的”的精彩,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三、文献综述预设是前提,否
6、则就是打无准备之仗。预设,要尽可能符合教材、教师、学生的实际。但是,预设再周全,也仅仅是预设。课堂是师生用武之地,生成是关键。生成性教学体现教与学的过程,体现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愉悦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那么是照本宣科走教案,还是顺学而导注重生成呢,当二者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时,是 舍“预设”取“生成”?还 是 舍“生成”取“预设”?还是少一些“预设”多 一 些“生成”?再或者是多一些“预设”,少一
7、些生成?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是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就是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这不但要求老师具有更新的教学理念,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夫与高超的驾驭艺术。在思想上要有足够的勇气,而且还应落实到行动上去。为了深入开展正确处理“预与设生成”的矛盾的研究,我对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查阅与梳理。旨在获取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现将,所见的各文献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对预设与生成的理论认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的那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的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
8、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验稿)指出;教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与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的实施更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之一便是正确处理预设和生
9、成的这一矛盾的统一体。(二)、关 于“预设与生成”运用实践的的研究吴建国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形成了新的预设与生成关系,一方面生成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生成的结果是实际意义上的学习目标,对生成来说,预设意味着在动态生成过程中设置了固定程序和目标,两者存在着一定距离;另一方面对一定的 生 成(结果)来说,一定的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生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核验反馈信息和促进学生下一步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预设与生成在今天已演化为对立统一的发展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是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就是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根
10、据认知学原理,在当前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注重教学预设中内隐因素的呈现,处理好目标与学生的关系;二、及时了解学习中生成的小目标,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过程的关系;三、重视教与学的过程性,处理好教学过程与学生认识过程的关系。衬衫阐述:我们应在预设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更多地关注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提升教学理念,确立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生成与建构的基础。2、重塑师生关系,唤醒主体意识一一课堂教学生成与建构的前提。3、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课堂教学生成与建构的保证。4、驾驭实施过程,培养自主能力课堂教学生成与建构的关键。蔡宏圣认为:
1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与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揭示了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课程内容、不断提升课程意义的过程。一、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使教学更具有体验性;二、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使教学更具有发展性;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使教学更具有教育性;四、关注学生间的交往状况,使教学更具有合作性;五、关注学生间的学习差别,使教学更具有共享性。彩云追月认为: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12、,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一、预以成规,为动态生成而教;二、生而创新,为课堂创新而教。沈大安指出:一、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
13、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二、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把人特别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三、为生成而预设“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
14、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牛献礼指出: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四对关系:一、教材与课程:依托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二、教学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三、数学与活动:明确活动目标,为数学思维发展服务。四、预设与生成:精心预设,灵活调整、促使动态生成。C g r z l l 指出:课堂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有趣的学习到很多的知识,老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课堂的生命体,没有教师的精彩教学,没有学生的活跃表现课堂就会黯然无彩,失去生命力。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在千变万化地情景中,总会出
15、现许多我们课前意想不到的,预设不到的东西,或许很多时候教师可能会不知所措,不了 了事,而事实上,很多的东西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把她们当作合适的教学契机,及时进行捕捉,合理地进行应用。一、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二、精心预设,促动生成。三、给学生机会,得到生成。综上所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论哪个学科的预设与生成的研究,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精心预设,灵活调整,促使动态生成,在教学中出现“无法预约”的精彩,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的教师已在数学、地理、语文等方面对于设与生成的关系有了很好的研究,数学方面有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研究,但其成果主要是一些相关的经验、
16、案例和例文。课堂生成资源中如何辨别是有效的和无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的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研究寥寥无几,为了使该课题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可操作性,我对本课题的众多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与思考。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相通的,都有着教学的共性。结束语:以上研究在预设与生成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所有学科的预设与生成的研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的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研究很有借鉴价值。但是由于此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这些成果还不成熟,只是些零零散散的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所见的文章只有几篇发表,其余的都是自己发布在网上,此项研究尚属薄弱,大多数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表
17、面的认识上,没有依据有关的理论,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此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实证研究,几乎为空白的领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值得研究探讨。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假设研究的目的、意义:此课题的研究,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这一矛盾,精心预设,灵活调整,促使动态生成。找出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通过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智慧,使教学中出现“无法预约的”的精彩,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此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为其他教师、其他学科提供可借鉴的
18、经验、方法和策略。研究假设: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归纳、总结,探索出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于生成”这一矛盾的方法和策略,就能够使教学中出现“无法预约的”的精彩,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智慧。五、研究内容、范围:研究内容:1.预设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2.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策略与 方法。3.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的方法与策略应遵循哪些原则。研究范围:学校:怀柔区渤海镇中心小学班级:三至六年级的四个自然班六、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观
19、察法和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主,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行动研究法提出问题一一实践反思一一改进方法,调整行为,归纳总结。(二)观察法教师更有效地组织和发现生成问题;教师更有效地回应和指导。采取叙述性描述记录法,用文字方式将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记录下来。(三)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创新、发展。七、研究步骤此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的准备阶段(2 0 0 5、9 2 0 0 6、1)1、成立课题小组,培养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预设与生成”的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明确课
20、题研究的意义,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开题论证。组织研究人员查阅有关评价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一步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意义。课题组成员共同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的内容、方法、研究步骤和措施,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与上级科研部门专家一起,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 0 0 6、3 2 0 0 7、7(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预设与生成的最新理论和资料。(2)、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各类实验课,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完善处理与预设生成的矛盾的方法和策略。(3)、课题组成员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实
21、验过程,即时形成有关本课题的论文。(4)加强与外校、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联系,及时交流研讨,不断合作,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5)、强化成果的整理、积累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形成阶段成果。第 三 阶 段(2 0 0 7、7 2 0 0 7 9)课题总结阶段(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料。(2)、课题组对收集的各类资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出全面总结,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3)将研究成果在全校各学科推广,报请上级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结题,供他人借鉴。研究措施:1、加强此课题研究的领导,成立课题小组,保证此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小组组长:曹艳红成员:魏华、王飞
22、、程彩霞。2、课题组成员一至两个月进行一次研讨,及时总结研究中的经验和问题,通过总结研讨,不断完善研究成果。3、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课观摩研讨活动。4、要求教师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相应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加强个案的研究。八、经费安排:自筹经费九、结题时间及成果形式此课 题研究计划2 0 0 7 年 9月结题。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师论文;案例;专题论文集。十、参考文献崔峦: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w w.b a i du.c o m衬衫: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w w w.b a i du.c o m 2 0 0 5-3-3 1蔡宏圣:浅谈小学数学课程的动态生
23、成 w w w.b a i du.c o m 2 0 0 5-4-7沈大安: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w w w.b a i du.c o m 2 0 0 4-6-l王丽娜: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w w w.b a i du.c o m 2 0 0 5-5-8吴建国:论地理新课程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w w w.b a i du.c o m 2 0 0 5-8-2 1c g r z l l:课堂上的生成和预设 w w w.b a i du.c o m 2 0 0 5-1 0-2 7彩云追月:预以成规,生而创新也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w w w.b a i d u.c o m 2 0
24、0 5 l 1-8李明高:课堂不是完美无缺的圆。小学教学参考2005.7-8牛献礼: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四对关系小学教学参考2005.7-8郁 侃 蓉:预设目标与生成情境随机融合的案例研究动态生成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2005Tb3第四册数学全册备课对新课标的理解:新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感受数的意义。数学的兴趣花,课标中提出“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问题化,课标注重了在教学中诱发学生
25、大胆思维、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赵兴的说明,一方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另一方面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经验,有效的进行问题的解决。数学的生活化。课标中另外基本特点还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教学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3、空间与图形5、万以内数的认识7、实际问题9、实 践 活 动(2)11、统计初步知识2、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4、实 践 活 动(1)6、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8、千克与克的认识10、时、分、秒的认识12、总复习一
26、、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方面:1、使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初步学习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能够正确解答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乘加减、除加减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3、引导学生从土同角度观察物体,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识别东、南、西、北方向,并能够初步根据方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4、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向与位置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5、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比一百大的
27、数,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能够一个一个地、一十一十地、一百一百地、一千一千地数万以内的数。在观察与操作中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在数数以及数的大小的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 0 0);几千几百加、减整千或整百的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的数(不进位、不退位)和几百几十加、减整十的加、减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7、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
28、验算的意义,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8、从生活实际引出连加、连减,会用竖式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发现用凑十的方法进行连加比较简单;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9、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知 道1千 克(kg)=1 0 0 0克(g),并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10、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使学生感受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
29、深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并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11、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初步掌握这些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使学生学会看钟面,能准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12、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填一填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快乐。13、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14、初步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和填写统计表。渗透其特点。能根据其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能够简单分析。15
30、、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二)过程方法方面:1、为学生提供操作、比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建立“余数”的概念;体会、感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2、结合实际,探索估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通过估数、猜数的游戏,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数能力。3、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知识的习惯,在生活中建立时间观念,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各种活动技能,从而帮助解决课上遇到的问题。(三)情感态度方面:渗透
31、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皮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二、教学重点:能 够正确解答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掌 握两步试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两步应用问题的正确列式。引 导学生会数万以内的数,会写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数的组成,计算单位以及计算单位的进率。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千几百或几百几十加、减整千或整百的数和几百几十几加、减整十的加减口算,求比一
32、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方法。结 合实际,探索估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通过估数、猜数的游戏,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数能力。从 不同的方向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培养空间观念;识别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 千克(Kg)=1 0 0 0 克(g),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建立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初步掌握他们之间的进率。三、教学难点:解决应用问题列综合算式中正确使用小括号。学生只要掌握列分步或综合算式中的一种即可
33、。)确定立体图形的侧面图;识别方向。一个一个的数,“拐弯”的地方怎样数。如一个一个地数,3 9 9 后面是多少?1 0 9 9 后面是多少?等等;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比较准确的估出数目的大小。进退位加减口算,以及求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加法中连续进位、减法中连续退位(特别是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及用连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不同方法。建 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学会看钟面(尤其是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及形成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学进度表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第 一周有余数的除法4 课时第 二两步式题4 课时周A/y -弟二周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4 课时第 四周除加减两
34、步计算实际问题4 课时第五周整理与复习 单元检测机动4 课时第 六周空间与图形单元检测4 课时第 七周实践活动(1)进率、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数法、组成 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练习六4 课时第 八周比较数的大小 多些、少些 估数、猜数 练习七单元检测4 课时第 九周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简单的加减法估算。4 课时第 十周万以内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验算)进位加法4 课时第十一周五一假4 课时第十二周期中检测、抽 测(2 课时)评比活动4 课时第十三连加退位减法单元检测4 课时周第十四周探索规律一个数里连续去掉两个的实际问题4 课时第十五周连续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单元检测4 课时
35、第十六周千克与克的认识 单元检测4 课时第十七周实践活动(2)时、分、秒的认识 单元检测4 课时第十八周统计初步认识单元检测复习4 课时第十九周复习4 课时第一单元:有余数除法新课标思想: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操作、比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初步学习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能够正确解答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主动建立“余数”的概念;体会、感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引
36、导学生把有余数除法纳入除法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2、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的含义,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3、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试商的方法。4、引导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试商的方法。2、引导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3、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商与余数单位名称有时不一致的情形。开学典礼(2.2 0,星期一)第一课时(2.2 1,星期二)教学目标:通过学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并建立
37、“余数”的概念,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道理,初步学习“有余数除法”横式的写法与读法,理解算式的意思。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感 悟“余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什么叫平均分?举例说明?二、操作感悟,探究新知:10个梨,你想每盘放几个?结果怎样?1、学生自己动手操作。2、全班汇报并填空、列式:每 盘 放()个,可 以 放()盘,还 剩()个。3、小结:通过上面平均分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平均分东西,有时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剩余。剩下的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余数。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指导横式的写法与读法三、练一练:学生动手操
38、作后,再填写算式。1、有 15块月饼,平均分给2 人,每人几块,还剩几块?平均分给4 人呢?2、有 20支笔,(1)平均放在7 个盒子里,每盒放几支,还剩几支?(2)每盒放6 支,可以放几盒,还剩几支?第二 课 时(2.2 2,星期三)教学目标:联系除法的含义,学习解答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学习竖式的写法与读法,理解算式的意思。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商与余数单位名称有时不一致的情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海边玩!实 物 投 影(划船图盖上问题)2、指名说图意。3、你能提出问题吗?用
39、自己的话说一道生活中的应用题。二、探索新知例11、说已知条件和问题。2、用什么方法计算?列式。144-4=3(条)2(人)师: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指名口答。这道题的竖式会写吗?请同学们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着写一写。(指名学生演板展示竖式的写法。)全班交流。竖式中14、4、12、3、2各表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竖式中各步表示的意思,介绍竖式中的余数。三、巩固练习书上5页2、3题四、总结:五、作业:1.一根长19米的绳子,每3米截成一根跳绳,可以截成几根这样的跳绳还余多少米?2.有38个皮球,每班分8个,能分给几个班?还剩卜几个?3.有30个气球,每4个扎成一把,可以扎成
40、儿把?还剩儿个气球?第 三 课 时(2.2 3,星期四)教学目标:初步学习试商的方法。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试商的方法。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过程: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我们去植树(实物投影例2)2、指名读题,说已知和问题3、列式,解答让学生说一说试商的过程。师:根据小天使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使学生在争辩中明理试商的方法。4、说说试商的方法,再说出结果。264-3 724-85、你发现了什么?(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看谁算得快:27+6 37+52、帮小明检查作业。30+4=7 444-5=7.9 244-4=5
41、.43.这是道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可能会是几?()+3 ()-T-5四、课堂总结五、作业:书上5 页 1第 四 课 时(2.2 7,星期一)教学目标:进一步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主动建立“余数”的概念;进一步体会、感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引导学生把有余数除法纳入除法的知识系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感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教学过程:闯关比赛1.判断67pO42s-2.6页1题:直接在竖式上计算(看谁算得又对乂快)69=()()5、用竖式计算:4 5 8 6
42、2 4-9 4 9 4-76.先求商,再按要求把算式填在方框里2 6 4-3 7 2 4-8 2 7 4-6 3 7”3 0 4-9 3 3 4-6 2 7 4-5 4 9 4-77、实际问题:3、7、8 题说思路。8、课堂作业:至少做3道,多做多加分。(1)一个星期有7天,三月份有3 1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2)妈妈买来3 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扣子?(3)有3 0个气球,每4个扎成一把,可以扎成几把?还剩几个气球?(4)有3 7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要装几袋?还剩几个?(5)李老师买来7 0本故事书,每班分8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多少本?单 元 检 测(2.
43、2 8,星期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新课标思想: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3、鼓励算法的多样化。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在解决有关的加减混合、乘加减、除加减以及使用小括号的数学问题时,进行观察、思考,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多种算法,从而选择合适的算法,用以掌握1 0 0以内数的乘加减、除加减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应的带有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使学生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究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级两步式题和带小括号的两步试题的运算顺序
44、,并能正确计算;正确分析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教学难点:正确分析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教学时间:1 1课时第 一 课 时(3.1,星期三)教学目标:通 过“购物”的情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X5=4X8=7X6=36-17=80-43=9X3=8X5=37-15=8+15=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
45、0+20-5 18+12-1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同学们要去春游,每人只能买一种点心和一种饮料当(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X2+7 7+3 X 2 各表示什么意思。算 式“3X2+7”中 的“3X 2”表示买2 筒可乐6 元,所 以 3 和 2 要先乘。6+7=13(元)表示买2 筒可乐和一包饼干共付13元。算式“7+3X2”的“3X 2”表 示 2 筒可乐6 元,所 以 3 和 2 也要先乘。6+7=13元)表示买2 筒可乐和一包饼干共付13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X2
46、+7与 7+2X3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2 筒可乐和一袋饼干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观察。3X2+7 7+3X2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5、小结:在算式里,由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P 9 T 0 的 1、2、3、4、5 题。四、总结:计算乘加、乘减除家、除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五、作业:数学练一练。六、板书设计:混合运算3 X 2+7=1 3
47、(元)7+3 X 2=1 3 (元)6 6第二课时: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3.2,星期四)教学目标:在“小兔分萝卜”的情景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3 2-8 4-8 2 0+1 6 4-4 3 0-4 X 5 2+7 X 5 4 0-3 6 4-4二、探索新知出示P 1 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试着编成一道应用题2 .独立尝试,合
48、作解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4 3-2 5)4-3 读作:4 3与2 5的和除以3。6.小 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三、巩固练习四、作业:12页的3题五、板书设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4 3-2 5)4-3 =6(个)第 三 课 时(3.6,星期一)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巩固混合两步计算试题的计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教学重点:巩固混合两步计算试题的计算顺序教学难点:巩固混合两步计算试题的计算顺序教学过程:1、游戏:小猴过河。2、游戏:小猫
49、钓鱼。3、比较大小:pl4T6o4、解决实际问题:pl3T4、pl5T9(1)应付多少钱?小明付了 2 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2)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租儿只船?独立思考:两个问题之间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5、在方框里填上+、-、X、+6、思考题:15页(机动)三、作业:15页3题、14页5题。第四课时:乘加减两步计算实际问题(3.7,星期二)教学目标:.通过解 决“发羽毛球”的问题情景,探索乘加减的两步应用问题的解题方法,沟通原有知识经验,学习简便的解题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教学难点:确定解题思路。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创设情境,
50、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实物投影)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2、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幅图说的是什么事?你从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1、独立思考,你怎样想?2、合作交流3、汇报:师:随学生汇报指导学生用分析法进行分析(从问题入手)重点处理中间问题。(三)、列式解答指导:分步,综 合 都 可(综合不作为教学要求)三、尝试独立解决:(开放式学习)1、19 页 6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用不同方法解答。(说思路)四、巩固练习:1、P 17“练一练”。1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引导学生借助手势理解题义,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