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语言特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语言特色.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说专题训练-语言特色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山乡巨变(节选)周立波过了九点,互助组的八户到齐了,除这以外,来了二十一家单干户,有现贫农,新老下中农,也有新老上中农。全体到会的,一共是二十九户。看见该来的人都到了,刘雨生把大家叫进厢房。这位单单瘦瘦的青皮后生子,站在桌边,背着灯光,面向人群,从从容容做报告。他没有稿子,也不拿本本,却把邓秀梅和李主席在支部会和代表会上的讲话,传达得一清二楚。解放前,刘雨生家里顶穷。他只读得两年私垫。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现贫农;或者用亭面糊的话来说:“是一个角色。”他的记性非常好。开会时,他不记笔记,全靠心记。开完了会,他能把他听到的报告大致不差地
2、传达给人家。许他发挥时,他就举些本地的例子,讲得具体而生动,非常投合群众的口味。刘雨生的互助组的八户人家和周围单干的家底、人口和田土,以至这些田土的丘名、亩级和产量,他都背得熟历历。他出生在这块地方,又在这里作了十六年的田。村里的每一块山场,每一丘田,每一条田滕的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他都清楚。他是清溪乡的一本活的田亩册。他为人和睦,本真,心地纯良,又吃得亏,村里的人,全都拥护他。但是,刘雨生所走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且也并不平坦。村里组织互助组时,他是组长之一。那时候,唤人开个会,都很困难,他要挨门挨户去劝说,好像讨账。他的堂客张桂贞是个只图享福、小巧精致的女子,看见丈夫当了互助组组长,时常误工,
3、就绞着他吵,要他丢开这个背时壳。他自己心里对互助合作,也有点犹豫。互助组到底好不好?他还没有想清楚。如今,上级忽然派个邓秀梅来了,说是要办社。他心里想,组还没搞好,怎么办社呢?不积极吧,怕挨批评,说他不像个党员,而且自己心里也不安;要是积极呢,又怕选为社主任,会更耽误工夫,张桂贞会吵得更加厉害,说不定还会闹翻。想起这些,想起他的相当标致的堂客,会要离开他,他不由得心灰意冷,打算缩脚了。“你是共产党员吗?”他的心里有个严厉的声音,责问自己,“入党时节的宣誓,你忘记了吗?”开支部会时,听了邓秀梅的报告,刘雨生回到家里,困在床上,睁开眼睛,翻来覆去,想了一通宵。一直到早晨,他的主意才打定。他想清了:
4、“不能落后,只许争先。不能在群众跟前,丢党的脸。家庭会散板,也顾不得了。”从那以后,他一心一意,参与了合作化运动。张桂贞看他全然不问家里的冷暖,时常整天不落屋,柴不砍,水也不挑了,只想发躁气,跟他吵闹。刘雨生每天回来都很晚,吃了饭就上床睡了,使她根本没有吵架的机会。开这群众会的头一天晚上,刘雨生回家,发现灶上锅里,既没有菜,也没有饭,张桂贞本意是要激起他吵的,但他也没有做声,拿灯照照,看见米桶是空的,就忍饥挨饿,吹熄灯睡了。张桂贞翻了一个身,满含怒意地说道:“你呀,哼,心上还有家?”第二天,也就是开这会的同一天的上半日,张桂贞从床上起来,带着她的三岁的孩子,回到了娘家,找哥嫂商量去了。她的娘家
5、,就在本乡。她父母双亡,娘家的人只有大哥和大嫂。她的大哥张桂秋,人生得矮小,人都叫他秋丝瓜,解放以前,他是个兵痞,家里也穷。土改时,划作贫农,如今成了上中农。他一心一意,盘算要把他久想离婚的妹妹嫁到城里去,给他当跳板,好让他往城里发展。虽说眼看要遭遇不幸,他喜欢的儿子要遭到他们的婚变的影响,但刘雨生还是忍着心痛,出席和主持了晚上的会议,并且平平静静地做了报告。在灯光下面,人们看得出,他的脸上有愁云,眼睛含着沉郁凄楚的神色。“他心里好像有事。”亭面糊旁边有一个人低低地说。亭面糊并非精细一流的人物,平常对自己马马虎虎,对人家也谈不上细致,但经人说破,他也看出了,刘雨生显出没有精神、大有心事的样子。
6、“准是他的堂客又跟他吵了。”亭面糊身边那个人又低声地说。“这号没得用的堂客,要是落在我手里,早拿烟壶脑壳挖死了!”亭面糊一边说,一边把他的烟壶脑壳在高凳脚上磕得喘咚蹦咚响,好像高凳的脚就是张桂贞的脚一样。亭面糊正在说的时候,一个短小单瘦的中年人来了。刘雨生的报告顿了一顿;手也好像轻轻抖动了。他的眼睛有意避开不看这个进来的男子。“那是哪一个?”桌子边上,邓秀梅小声地问陈大春。“那是雨生的大舅子,张桂秋,小名秋丝瓜。”陈大春说,声音也没有平常粗大。稍稍打了一阵顿,刘雨生忍住心里的凄楚,继续做他的报告。他说起了农业社的优越性,又谈到将来,乡里要把有一些田塍通开,小丘改成大丘;所有的田,除缺水的干鱼子
7、脑壳,都插双季稻:按照土地的质量,肯长什么,就种什么,有的插稻谷,有的秧豆子,有的贴黄麻,有的种瓜菜。听到刘雨生说起这些具体的作田的事,大家都用心地听。刘雨生的心也轻快一些了。(有删改)文本二:周立波认为方言土话是“人民活的语言”,因为劳动人民“用精练的语言构成生动的形象,夹在谈吐中,使得人们对于他们叙述的事情和行动,得到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认为在创作时需要对方言土语进行加工,以补充其在语法词汇方面的缺陷。“使用任何地方的方言土话,我们都得有所删除,有所增益,换句话说:都得要经过洗练。写对话时,书中人物是哪里人,就用哪里的话,这样才能够传神。”【注】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写于1959年,描写了湖南省
8、一个山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过程。1请结合文本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评析文本一中的语言特色。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蛐蛐汪曾祺宣德年间,宫里兴起了斗蛐蛐。蛐蛐都是从民间征来的。这玩意陕西本不出。有那么一位华阴县令,想拍拍上官的马屁,进了一只,贡到了宫里。打这儿起,传下旨意,责令华阴县每年往宫里送,县令把这项差事交给里正。里正哪里去弄到蛐蛐?只有花钱买。地方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混混弄到好蛐蛐,养在金丝笼里,价钱抬得很高。有的里正,挨家挨户,按人口摊派。上面要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倾家荡产。蛐蛐难找,里正难当。有个叫成名的,是个童生,多年没有考上秀才,为人很迂,不会讲话。衙役看他老实,就把
9、他报充了里正。成名托人情,也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工夫,成名的几亩薄产都赔进去了。一出暑伏,按每年惯例,该征蛐蛐了,成名不敢摊派,自己又实在变卖不出这笔钱。每天烦闷忧愁,提了竹筒,拿着蛐蛐罩,到处翻找。清早出门,半夜回家,都无济于事。县令追逼,交不上蛐蛐,二十个板子。十多天下来,成名挨了百十板,两条腿脓血淋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除了自尽,别无他法。迷迷糊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座庙,庙后小山上怪石乱卧,有一只“青麻头”伏着。醒来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猛然醒悟:这不是村东头的大佛阁么?于是挣扎着起来,拄着拐杖,往村东去。到了大佛阁一看,就跟梦里所见的一样。于是在蒿莱草莽之间,轻手轻脚,拨开草丛,发现一
10、只蛐蛐在刺棘丛里伏着,快扑!蛐蛐蹦,成名追。罩住了,细看看:个头大,尾巴长,青脖子,金翅膀。一阵狂欢喜,提着蛐蛐笼,快步回家,举家欢庆。静等期限,好见官交差。成名有个儿子,小名黑子,九岁了,非常淘气,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水蛇,飞砖打恶狗,爱捅马蜂窝。性子倔,爱打架,打起架来像拼命一样。三天两头,有街坊邻居来告状。成名得了这只救命蛐蛐,再三告诫黑子:“不许看,千万!千万!”不说还好,说了,黑子还非看看不可,他瞅着父亲不在家,偷偷揭开蛐蛐罐。腾!蛐蛐蹦出罐外,黑子伸手一扑,用力过猛,蛐蛐大腿折了,肚子破了死了,黑子知道闯了大祸,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一听,脸色煞白:“你个孽障!你甭想活了,你爹回来,看他
11、怎么跟你算账!”黑子哭着走了。成名回来,老伴把事情一说,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做妈的忽然心里一震:莫非是跳了井?扶着井栏一看,有个孩子,请街坊帮忙,把黑子捞上来,已经死了,这时候顾不上生气,只觉得悲痛。夫妻二人,傻了一样,傻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找不到一句话。这天他们家烟筒没冒烟,哪里还有心思吃饭呢,天黑了,把儿子抱起来,准备用一张草席卷卷埋了。摸摸胸口,还有点温和,探探鼻子,还有气。先放到床上再说吧。半夜里,黑子醒来了,睁开了眼,夫妻二人稍得安慰,只是眼神发呆,睁眼片刻,又合上眼,昏昏沉沉地睡了。蛐蛐死了,儿子这样,成名瞪着眼睛到天亮。天亮了,
12、忽然听到门外蛐蛐叫,成名跳起来,远远一看,是一只蛐蛐,心里高兴,捉它!蛐蛐叫了一声跳走了。追。用手掌一捂,好像什么也没有。四面看看,蛐蛐伏在墙上。成名看它小,瞧不上眼,但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的袖口上。细看看,小虽小,好像不赖。带回家里,心想拿它去交差,又怕县令看不中。村里有个小伙子,是个玩家,他养着一只蛐蛐,自名“蟹壳青”,每天找一些少年子弟斗,百战百胜。他把这只“蟹壳青”居为奇货,索价很高,也没人能买得起。听说成名得了一只蛐蛐,这小子就到成家拜访,一看,捂着嘴笑了:这也叫蛐蛐!于是打开自己的蛐蛐罐,把蛐蛐赶进“过笼”里,放进斗盆。成名一看,这只蛐蛐大得像个油葫芦,就含糊了,不敢把自己的拿
13、出来。小伙子存心看个笑话,再三说:“玩玩嘛,咱又不赌输赢。”成名把黑蛐蛐放进斗盆。小蛐蛐趴着不动,蔫哩吧唧,小伙子又大笑。使猪鬃撩它,再撩它!黑蛐蛐忽然暴怒,后腿一挺,直窜过来。俩蛐蛐这就斗开了,冲、撞、腾、击,噼里啪啦直响。忽见小蛐蛐跳起来,伸开须须,翘起尾巴,张开大牙,一下子钳住大蛐蛐的脖子。大蛐蛐脖子破了,直流水。小伙子赶紧把自己的蛐蛐装进过笼,说:“这小家伙真玩命呀!”成名也没想到。他和小伙子正在端详这只黑红黑红的小蛐蛐,他们家的一只大公鸡斜着眼睛过来,上去就是一嘴,蛐蛐蹦出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成名急得不知怎么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
14、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咬住不放,公鸡羽毛扎撒,双脚挣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这只蛐蛐怎么怎么好,县令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鸡来,一斗,公鸡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又命师爷连夜写了一通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蛐蛐献进宫中。宫里的蛐蛐都是各省进贡来的,黑蛐蛐跟这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都不死即伤,望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考核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异”
15、。县令就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还赏了成名几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只是他们的儿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呢?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我是黑子。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赢。打赢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事了。“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赢,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它
16、们就都怕。“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赢了。“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节选自汪曾祺聊斋新义,有删改)2汪曾祺的语言极具特色,请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答案1字词:精于炼字,善用动词,如写刘雨生“回到家里,困在床上,睁开眼睛,翻来覆去”等句子中的动词准确表现出人物矛盾纠结的心理,精练传神,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句式:灵活多变,多用短句。如“你呀,哼,心上还有家?”以反问和变形句式揭示人物个性,表现人物心理特点。又如“入党时节的宣誓,你
17、忘记了吗?”以倒装和反问的句式表达对自己的苛责。又如写刘雨生“站在桌边,背着灯光,面向人群,从从容容做报告”,简洁明快。修辞: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如写刘雨生“是清溪乡的一本活的田亩册”,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刘雨生对清溪乡土地工作的熟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其不凡的工作能力。语体色彩:多方言土语和口语,如行文中“他背得熟历历”“丢开这个背时壳”等,对话中“这号没得用的堂客,要是落在我手里,早拿烟壶脑壳挖死了!”等,符合农民身份、口吻,生活气息浓厚,地域色彩浓郁,读来自然亲切。语言风格:生动风趣。如写张桂秋的外号“人生得矮小,人都叫他秋丝瓜”,生动贴切;写亭面糊磕烟壶脑壳“好像高凳的脚就是张桂贞的脚一样”,准确形象,极具生活气息。2语言简洁精练,干净利落。如“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有”。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如“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多用短句,整散结合。如“成名有个儿子,小名黑子,九岁了,非常淘气,上树掏鸟蛋,下河捉水蛇,飞砖打恶狗,爱捅马蜂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