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酒店危急辨识、风险评价和掌握治理制度1 目的:为了充分识别与评价本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掌握措施,并在消灭问题时能准时更掌握,实现安全治理关口前移,到达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掌握风险的目的。2 适用范围:2.1 本规定明确了危急源辨识、风险评价以下简称辨识与评价 的组织、步骤及要求。2.2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治理及其他相关活动中的危急源辨识与评价。3 术语和定义3.1 危急源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安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组合。3.2 源辨识识别危急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3 发生危急大事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损害或安康损害的严峻性的组合。3.4
2、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4 治理职责4.1 总经理负责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组织危急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审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组织建立本单位中、高度风险及掌握措施。4.2 各部门负责业务、工作范围内的:4.2.1 危急源辨识与风险评价;4.2.2 事故隐患排查; 4.2.3-般事故隐患治理;4.2.8 重大事故隐患上报和监控。6 治理内容与方法6.1 危急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步骤6.1.1 人员培训;6.1.2 作业活动划分;6.1.3 危急源辨识;6.1.4 风险评价;6.1.5 制定、评审、公布风险掌握措施。6.2 辨识与评价人员培训在实施辨识与评价前,行政部
3、主管安全负责人制定专项培训打算,并组织实施。以保证辨识与评价人员具备相应的工作力量。6.3 作业活动划分6.3.1 作业活动应包含以下方面:6.3.1.1 常规和格外规活动;6.3.1.2 全部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的活动;6.3.1.3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是本单位还是外界供给。6.3.2 本单位主要作业活动:6.3.2.1 停机后的工艺、设备常规检修、技改、大修;6.3.2.2 设备运转与修理;6.3.2.3 原料站点;6.3.2.4 运输车辆;6.3.2.5 电气焊作业;6.3.2.6 设备用电;6.3.2.7 设备现场安装;6.3.2.8 食堂。6.4 危急源辨识6.
4、4.1 危急、危害和环境因素分类6.4.1.1 按 GB3941-1986 伤亡事故分类,生产经营过程主要危急因素包括:火灾、爆炸、车辆损害、起重损害、触电、高处坠落、机械损害、噪声、中毒、窒息、高温等。6.4.1.2 按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安康危害因素主要有:噪音、高温、电焊烟尘、中毒引起的疾病。6.4.2 危急源辨识应考虑的内容 6.4.2.1“正常、特别、紧急”等三种状态。 a正常:是指大多数状况下常常处于的状态; b特别:是期的可预见消灭的非正常的状况; c紧急状态:是指不定期消灭,不行预见或预见一但发生频率极低的状况。6.4.2.2“过去、现在、将来”等三种时态。 a过去时:以往发生的,
5、已经造成影响的因素; b现在时:现存在的正在产生的因素; c将来时:将来可能发生的潜在因素。6.4.3 危急源辨识的常用方法a询问和交谈; b现场观看; c查阅有关记录; d猎取外部信息; e工作任务分析等。6.4.4 为确保辨识充分,结合实际作业活动,同时为提高全员风险意识,辨识应自下而上进展。由各班组负责具体实施,并将辨识结果填入辨识与评价表。6.5 风险评价6.5.1 各部门依据附录 1标准性附录风险评价准则,对危急源进展风险评价。将评价结果填入危急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掌握措施筹划表。6.5.2 风险分级:6.5.2.1 重大事故隐患不行承受的风险;6.5.2.2 一般事故隐患不行承受的风
6、险;6.5.2.3 高度风险可承受的风险;6.5.2.4 中度风险可承受的风险;6.5.2.5 低度风险可承受的风险。6.5.3 风险评价准则6.5.3.1 风险评价的方式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半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一般适用于可以比较直观得出结论的风险评价;其它不宜直观得出结论的风险可通过公式D=LEC进展半定量风险评价。其中:D-风险评价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A)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6.5.3.2 如下风险直接判定为事故隐患不满足、地方、行业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不满足公司与安全生产制度、标准的要求;员工及相关方有猛烈埋怨、投
7、诉且要求是合理的;曾发生过事故,现未实行有效防范掌握措施的;直接观看到可能导致危急损害且无适当掌握措施的。6.6 安全防范措施6.6.1 安全防范措施筹划原则6.6.1.1 安全第一原则: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 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要求。6.6.1.2 等级挨次原则6.6.1.3 优先实行直接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6.6.1.4 其次承受间接技术措施,如设计防护装置;6.6.1.5 再其次承受指示性技术措施,如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6.6.1.6 最终手段承受个体防护,如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6.6.1.7 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6.6.1.8
8、合法性原则6.6.2 安全防范措施确实定6.6.2.1 对于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必需登记建档、统计、报告, 并进展治理,以消退或降低事故风险。6.6.2.2 对于非事故隐患类的全部危急源,在技术、经济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参照 5.6.2.1 规定进展风险消减;如不具备消减条件时,应制定并实施如下措施进展掌握:a) 高度风险,制定专项治理制度,加强监控,并做好应急预案,具体见本单位应急预案。b) 中度风险,制定专项治理制度,加强监控; c低度风险,制定专项治理制度,或依靠个人意识掌握。6.6.3 风险监控实施“三级”监管:6.6.3.1 公司行政部、工程部、班组监管所辖范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
9、理以及高度风险掌握;6.6.3.2 部门、班组监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以及中、高度风险掌握;6.6.3.3 各岗位人员负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全部风险掌握。6.7 辨识与评价信息及更6.7.1 行政部将辨识和评价结果填入危急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掌握措施筹划表,经总经理审核批准,备案。6.7.2 行政部中、高度风险清单,经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公布。6.7.3 本单位全部员工在工作活动中觉察的事故隐患、中高度风险时,应准时报告行政部。本单位领导接到报告后准时组织跟踪评价,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中、高度风险清单。6.7.4 总经理组织人员每二年至少对中、高度风险清单进展一次重评审,以确定其是否需要
10、更,尤其是在消灭以下情形时:6.7.4.1 公布的或修订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6.7.4.2 工艺转变或操作要求变化;6.7.4.3 消灭工程、工艺、设备或产品;6.7.4.4 来自事故、大事或其他来源的生疏理解等。6.8 风险评价实施6.8.1 每年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进展本部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6.8.2 行政部汇总各部门的危害辨识,统组织风险评价小组进展本单位的风险评价,编制重大危急源清单。6.8.3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安全标准化体系中各项决策的根底,并为持续改进本单位的安全标准化治理绩效供给衡量基准。在确定安全标准化治理目标、治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风险评价的
11、结果。6.8.4 在风险评价中评价为 11 级以上级别的风险应确定为重大危急源。6.9 风险掌握6.9.1 本单位对识别出的危害,依据其风险等级,进展风险掌握筹划并进展分级掌握。风险掌握包括消退、限制、处理、转移风险、个体防护等,可通过制定治理方案、强化运行掌握、制定应急预案等方法实现。6.9.2 对辨识、评价出的风险,由行政部组织进展掌握筹划,制定风险掌握打算。所制订的风险掌握打算应有助于保护环境、员工的安全安康,并与本单位的运行阅历和所实行风险掌握打算的力量相适应。6.9.3 各部门应对风险掌握打算的落实状况及掌握效果进展监测,每年对风险掌握打算的有效性进展一次评价,并依据实际状况调整风险掌握打算。7 记录危急源辨识、评价、掌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