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八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八篇小学语文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通过斟词酌句、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精神。教学重点:感悟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屈不挠、无私无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懂得为人类造福是正义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女娲补天)师:同学们,图画上面画的这个故事是女娲补天的故事,女娲是我们中国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她为了人类的幸福历经千辛万苦炼石补天;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也有许多位神,请同学们打开书151页,这里有一个资料袋,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
2、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师:(出示普罗米修斯图)很好,今天咱们来学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他也是一位为人类争取幸福的天神。(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在心中默默读题目。二、初读感悟,概括故事师:下面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在读书之前,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书要求,根据要求来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老师指名同学来读一读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读书。师:都读完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是否把课文读熟了。(出示词语)开火车读,教师随机点评。师:这些词语中带红色的字是这一课中要求会写的字,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哪些字容易写错?指名同学起来说,老师相机点评,范写“饶”和“膝”两个字。师:真不错,同学们把这些字都已经掌握了。(出示
3、预习要求)那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第二个读书要求,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取火受罚获救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小组里议一议。师:谁来谈一谈,结合文中语句来说说你最敬佩普罗米修斯什么?生:从第一自然段中我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很勇敢。(板书勇敢)师:真不错,你能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谈自已的感受,请同学们像他这样再来说说。生:从第五自然段中我感受到普罗米修斯很坚定。(板书坚定)师:(出示第五自然段)我们随着这位同学的思路一起走进这段文字,来细细品味这段话。师出示两组句子。师:请同学们读读这两个句子,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一样)你认为哪一句要好一些
4、呢?生:是反问句的那一句好一些。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生:这样更能表达出普罗米修斯的坚定。师:你能带着自已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吗?生读。师:你把那份坚定读出来了。(出示第二组句子)这两句呢?哪一句要好一些?(第二句)能说说为什么吗?生:第二句中的决和更两个字更能体现普罗米斯的决心。师:那该怎样读这个句子呢?(读得时候这两个字应该读重一点)你能读一读吗?生读。师:这句话的后面用的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感叹号是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的。让我们带着自已的感情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句子。师:面对火神的好意相劝,普罗米修斯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出示对话)火神是怎样劝说普罗米修的呢?(悄悄地)他为什么要悄悄地
5、说呢?(因为他怕宙斯)那我们应该怎样把火神的话读好呢?(既要读出诚心相劝的语气,又要小声地读,不让宙斯给听到)面对朋友火神的好意相劝,普罗米修斯内心充满了感激,但他还是不想向宙斯屈服,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好普罗米修斯的话呢?(诚肯坚定的语气,不能大声吼)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分角色来读一读火神和普罗米修斯的对话。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生:课文第六自然段中普罗米修斯的不屈服让我敬佩。(板书不屈服)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一个感人的镜头,让我们随着这个同学一起走进这段文字,感受一下普罗米修斯遭受着怎样的惩罚。(出示第6自然段)师:这段话中哪句话写出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惩罚?生: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
6、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师:生你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普罗米修十分痛苦。生:死死地锁。师:死死地锁在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板书:死锁悬崖)师:刚才这位同学抓住了关键词读出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那份不能动弹的痛苦。请同学们举起双手,张开双脚,此时,你正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地悬崖上,孩子们,双手能动弹吗?(不能)双腿能弯曲吗?(不能)告诉我,现在你的感受。生:老师,我的手举的好酸,可不可以放下来啊。师:是啊,多想放下休息一会儿,可是普罗米修斯他能吗?(不能)同学们,猜猜看,我们刚才举了多长时间?一分钟不到,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个悬崖上,他
7、还遭受着怎样的痛苦?生:风吹雨淋。师:高加索山海拔5000多米,那里终年积雪,气候十分寒冷,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风吹在他身上?生:赤骨的风。师:那又是什么样的雨打在他身上?生:寒冷的雨。师:普罗米修斯是天神啊,在他没有被宙斯惩罚前,原本过着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而现在呢?被锁在高高的悬崖上,可是普罗米修斯有没有屈服啊!(没有)从第六自然段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指名学生起来读。师:老师感受到了那份不屈服。带着自己的感受,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同学读。师:同学们,通过品析、朗读这样的学习方法,我们看到了普罗米修斯受罚的一个远镜头,他虽然
8、身处恶劣的环境,又被锁在悬崖上,但他就是不向宙斯屈服。宙斯又对他使出了更加残酷的惩罚。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七自然段,用学习第六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这段文字。此时,普罗米修斯又承受着怎样的惩罚。你来说说。生: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很痛苦。生:啄食。师板书。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这个“啄”字,这一点写在哪里。(第二撇上)“啄食什么”谁来补充完整。生:肝脏。师:(出示第二幅图画)鹫鹰是一种凶猛的飞禽,它的嘴呈钩状,它的鹰爪又十分锋利,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尖利的嘴啄食他的.肝脏,这
9、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啊!生:撕心裂肺。师:多么可怕啊,这种痛苦仅此一次吗?(不是)你能用书上的语句来告诉我们吗?生:读句子。师: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日食夜长,这种可怕的痛苦是日日有,月月有,年年有,我们平时生活中,肝脏吃完了,会长出来吗?(不会)我们今天学的是一篇神话故事,这就是西方神话想象的魅力,更能体现普罗米修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之心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生齐读第7自然段。师:(再次转换到第二幅图)这是普罗米修斯受罚的一个近镜头,这比第一次受罚更严厉,但他仍然用实际行动来兑现他当初的承诺,不会向宙斯屈服。请同学们看一看六、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能调换顺序吗?生:不能。师
10、:为什么?生:因为,第二次受罚比第一次重一些,所以不能换。师:你真会读书。四、诵诗写话,升华情感师:(出示)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他的英雄形象感动了天神赫拉克勒斯,大力神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可恶的鹫鹰,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普罗米修斯所做的一切是为了造福人类。千百年来就是造福人类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普罗米修斯,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不但把火种带给了人间,更将勇敢、坚定、不屈服这精神的火种播洒在了人们心间,使他在人们中世代相传。这个故事也被人们写成了诗歌,同学们愿意读一读吗?(愿意)(出示诗文,学生看手上的诗歌读也可以)普罗米修斯是
11、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送来光和热,送来人类新的纪元!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躯体,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不,你给予我们的,是声声不息的精神火种!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师:这里有两处空,你们能根据刚才所学的故事内容,试着用一句话或是一个词来让这首诗变得更完整吗?结合板书来填也可以。生试着写话。指名学生读配乐诗。师:通过学习,我相信普罗米修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古希腊神话这本书。下课。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材分
12、析:本次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目标: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2.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3.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4.继续练习钢笔和毛笔字的书写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读书做记号。理解成语的意思。学会在生活中使用赞美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读书时作记号的方法,便于自己的学习2.积累名人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处处留心1.读题目要求2.自己看表格中的内容,明确对应的记号3.你怎样将这些记号记下来,(学生讲自己的方法)预习15课,尝试用记号做批注学生读名人名言,指生读,记下来思考:两
13、则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打比方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记成语,理解意思2.认识歇后语,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3.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一。读读背背1.(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2)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3)交流。(4)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2.(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2)指名是试读,正音。(3)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
14、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5)集体齐读。3.练习。(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二、写好钢笔字出示“官”“窜”“霞”生说说发现(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指导书写,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师故事引入赞美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
15、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二、材料交流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2.创设情境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等正
16、确使用赞美语。3.情境练习一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五、全课总结,升华赞美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差不多每一位同学都学
17、着去赞美了别人。现在,我们就来反思一下,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你的心里感觉怎样?(生自由说后师总结)是啊,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纯真的心,能为别人缤纷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教后小记:小学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1、了解镜泊湖的景色特点,学习作者抓住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参与自主性学习,提高自我读书能力。教时:第2课时课前准备:根据第3自然段内容,制作景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写景的课文,今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镜泊湖的奇观。二、学习第一段1、(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镜泊湖的美丽景色,重点描述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奇特。)2、课文在开头就描写镜泊湖的奇
18、观吗?(课文在开头先讲述了镜泊湖形成的传说)3、指名学生对照关键的词语复述镜泊湖形成的传说。(住着、只要便、忌妒、争执)4、镜泊湖形成的传说很是动听,当然这是神话,不是事实,不过,镜泊湖夏季凉爽少风,湖面水平好镜,倒是事实。接着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去欣赏镜泊湖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三、学习第二段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找出中心句概括大意)2、既然这一段有中心句,那它是怎样来写具体的呢?3、出示文字投影,让学生摆放。峭拔的山岩自然朴实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镜泊湖景色一望无际的林海峰峦直插湖中如屏似壁美不胜收绮丽多变峰峦退避三舍形成水湾湖心石
19、岛耸峙湖中倒影奇幻4、出示投影填空:A镜泊湖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的山岩,()的湖水,()的花树,()的林海。B然而它并不单调:四周峰峦叠起,有的直插湖中(),有的()形成水湾,湖心石岛(),湖中倒影(),真是()。要求:A轻声朗读,想想填空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感想。B自己想象美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填空,写出镜泊湖的景色特点。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结这是静态描写。四、学习第三、四段1、看录像:瀑布(借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录像)。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说说描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句子和讲瀑布从不结冰断流一句之间的关系。地下森林是怎么一回事?形成地下森林这样的奇观
20、是因为有哪几方面的条件?(要求用笔画出有关语句,并用心记住。等会儿老师作游客,你们作导游,看哪一组哪一位导游介绍得最好。)3、指名学生上台作导游介绍吊水楼瀑布。(听众假设为爸爸和爷爷,要求介绍既能精炼,又能通俗易懂。)(以下问题教师引导激疑或让学生质疑时相机导出)听说吊水楼瀑布是镜泊湖风景区的著名景点,那它有多少宽多少高啊?(宽大43米,高25米)你能不能跟什么比较一下,形象地说出来呢?这样大的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样壮观的景象我还很难想象,哦,这儿还有一幅图呢,确实少见,可惜没有声音,有了,我要请一位导游来把描述这幅图的一段话读出气势来。(指名读后再分组读,齐声读)听说吊水楼瀑布地处北
21、国,那儿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不是那儿的瀑布都结成冰了呢?这是为什么?小结:你们这一组的导游介绍得很好,我代表其他游客谢谢你们的友好服务。听说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地底下怎么能长出森林呢?4、指名学生作导游介绍地下森林。(以下问题也是在引导中让学生或教师自己导出)在火山口里能长出森林,我不太相信,火山口有多大,长几棵树木还差不多,最多也只能说是地下树林。(直径500米,深100米,7个火山口)既然说是森林,里面的资源肯定丰富,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有树、药材、野生动物)给你这么一介绍,我确实认为地下森林是一个奇观,不过,谷底阴暗潮湿,又照不到阳光,这一大片森林到底是怎样形
22、成的呢?(土壤肥沃、降水较多、阳光射入)刚才经过导游们的介绍,我们对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的情况了解了许多,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以便在向别人介绍时内容更加具体。5、学习质疑问难。五、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动态美的。六、总结延伸。请同学们回顾以前所学的写景物的文章,找一找哪些语句、段落抓住了事物的特点进行动静结合的描写。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动静结合的美景,看谁举的例子多。小学语文教案篇41、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2、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3、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4、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
23、中蕴含的道理。德育目标: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课前准备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二、自主准备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投影出示: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
24、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三、畅所欲言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四、总结评价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为什么?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
25、导入,激发兴趣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内容具体;写出真实感受;题目自定。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
26、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2、听写其中的词语。二、我的发现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法。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
27、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三、日积月累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4、鼓
28、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四、成语故事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第六组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精读课文有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略读课文有牧场之家麦哨。课后还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词语盘点、一个学习园地。教学目标1、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教学
29、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教学措施本单元教学按搜集资料、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教学时数。1014课时,小学语文教案篇5【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2、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
30、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列夫托尔斯泰)谁对他有了解?师: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位文学巨匠,他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农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穷人,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昨天要求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写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什么故事?(你组织语言的能力真强,一篇20xx多字的文章,三言两语就概括了,你是最棒的。)三、研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师:这是一篇描写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一个穷人的故事,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它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语言情真意切,人物感人肺腑。请
31、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放声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刚才看到同学们时而读书,时而思索,时而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有读、有思才有所得。交流: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桑娜家生活很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都会深有感触,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这段话,进一步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困窘。练读,指名读,你听了他的朗读想说些什么?看,这就是进步,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读得有感情,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
32、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师: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是吗?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指名回答。她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养活这两个孩子,她也不知道丈夫能不能同意,所以课文中说她怎么想的?(忐忑不安)怎么理解?(心呀七上八下的,心神不定。)师:是啊!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想到了他们抚养自己的5个孩子已是不易,可是现在又多了2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请你来读。她是多么盼望丈夫早一点平安回家,可是又担心他会立刻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请你接着读。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请你接着读。那也没有办法,哪怕是他要打
33、我一顿,只要能收养两个孩子,也是值得的,接着读。请同学们再来把这段话读一读,进一步感受桑娜的善良。指名读,评价。齐读。师: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想到了许许多多,但是当她从西蒙家抱出孩子的时候想到这些了吗?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师:你能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老师听出来了,你读得非常投入,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吗?)(这样做是指收养两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是什么力量使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善良、爱心)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桑娜心地善良,富有爱心,那渔夫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自读这段话: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
34、问题!他骚骚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指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把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换成我们总会过下去的好不好,为什么?师:在抱回孩子的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说明了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贫穷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淳朴、善良,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四、作业【板书设计】桑娜穷人善良渔夫小学语文教案篇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感悟“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启发,明白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
35、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感受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启发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感悟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感受“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这个人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被中国广大读者所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
36、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2、理解题目意思。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初步了解课文1、生字读音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2、部分词语的意思。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课文内容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37、)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一)初步了解情感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2、指导与交流(1)出示语句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3)把鱼
38、放回湖里时的心情。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三)父亲的情感1、自读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2、交流与指导。(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2)逐句指导: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3、讨论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师:在鲈鱼捕捞开禁
39、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五、当堂训练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2、朗读课文。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附板书设计29、钓鱼的启示我父亲钓鱼得意,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三)交流与指导: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
40、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3、小结。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4、指导朗读这段话。三、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如: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附板书设计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通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
41、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可以看出,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二、抓重点词,感悟情境。语言文字是
42、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所以,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不能让读停留在同一层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由浅及深,逐步提高。不足及改进措施: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
43、。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在学生讨论后,还是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由于时间关系,还省去了联系实际这一环节,就让学生带着半生不熟的理解走出课堂。应该说,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含糊的,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授。三是学生情感的激发问题。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德的洗礼,受到一次熏陶和感染,情感上产生一种震撼,这在课堂上显得薄弱。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教案教材内容:松鼠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第10课(需一个课时)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采用
44、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聪明活泼,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2、能力目标:学习,细致观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2)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对课文不作琐细的分析;(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动物。教学难点:对事物特征的观察。教学过
45、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二、讲授新课(一)作者简介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46、(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意加线字读音(板书:驯良缨蛰伏)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擂台赛(多媒体课件展示擂台赛图表)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学生自愿分为“漂亮”“驯良”“乖巧”三组,精读各段课文,按屏幕显示填写图表,看哪一组填得既快又准确。擂台赛结束,各组填写图表,并根据屏幕展示的松鼠图片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回答填写图表时,有时是选取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删减)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最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板书:讨人喜欢)三、拓展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17幅松鼠图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