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地理说课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地理说课稿5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高中地理说课稿5篇 这是一段青涩而又平淡的日子,每个人都隐身于高考,而平淡之中的张力却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破译。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2中学地理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2022中学地理说课稿1 一、介绍“我”为什么要选这节课。(主要是介绍这节课的重要性、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介绍大气的运动在大气环境单元中的地位、和其他大气要素的联系;对其他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大气运动是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中特别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大气中的热量、水汽的输送、天气的改变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首先,表现在他和本单元前、后学问的联系上。 其次,从本课时所涉及的学问来
2、看,“风”是表征天气和气候特点的要素之一。 第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 第四,从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看。 所以我觉得本课学习的重点应当是。(留意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 二、介绍“我”关于对这节课的教学策略。(事实上是介绍这节课拟采纳的教学模式、方法、流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途径,尤其留意对教材、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例:(以教学方法为例,留意应说明几方面,针对某一方面“我”准备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假如有必要还要加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依据前面的分析,准备首先从呈现详细现象入手。 其理由是。 再例:在有等压线配置状况下的实际风向判读,是本节学问应用于实际的关键,也是学生必需驾驭的重要技能,
3、我准备。 其理由是。 三、介绍本课的应打算和运用的教具、其他的学习材料。(方法同上) 例:本课准备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作为协助教学的手段。因为多媒体具有。的特点,而本课有很多地方都须要有过程的呈现。比如,在不同等压线分布的状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是学生难以理解和驾驭的学问。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 四、关于教材中插图、图册的运用。 例: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准备着重指导学生。 五、关于本课板书的设计和结构。 例,这节课的板书,准备设计成“纲要信号”的形式,其好处是。 特殊提示: 1.在其次部分中,有些觉得
4、有必要单独立出来讲的,可以再分几点。 2.说课的关键是解决好“我”将做什么和“我”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基本原则是“合情合理”和“有依有据”。 3.假如把说课简洁地认为是说“教案”那就大错特错了。 4.从教学相长的原则看,说课时还应说明"我"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2022中学地理说课稿2 一.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作为中学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开篇内容,涉及内容既是水资源基础学问,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本节课由“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内容组成。“相互联系的水体”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水圈的构成、自然界的各
5、种水体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介绍,为学习水循环的学习作基础学问方面的铺垫。“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由盲目阶段向自觉阶段发展过渡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认知实力的发展将接近于成熟,能运用抽象的适用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索解决问题,可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和探讨性学习。 高一学生对一些地理表面现象的认知较多,对原理性认知较少。学生已有学问是知道自然界水体存在形态、能够概括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各圈层的特点;已有的技能是有肯定的读图实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
6、实力。学生基本驾驭了物质三态改变,对物态改变中吸、放热也有肯定的了解;学生要驾驭的是水循环过程及其意义、河流的补给等内容。 (三)说老师自身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老师只有清楚地相识自己,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 依据MBTI心理类型理论,在四个指标,八个偏爱所组成的16种类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学风格是情感型。在解决探究性问题时,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成果、性别等组成异质小组,采纳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沟通,营造一种自由、活跃、和谐的环境,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 二.教学目标 (一)说课标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
7、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其中“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解”的水平;“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为“理解”的水平,为本节课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课标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学问与技能 1)知道水的三态改变,说出水圈的构成。 2)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 3)举例说明水循环在塑造地表形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会绘制简洁地理示意图的方法。 2)通过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其过程,学会分析相关地理事物的方法。 3)通过小组探讨黄河断流问题,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
8、环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学问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水体有关学问,增加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学问的爱好。 3)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体会到物质的运动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相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相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
9、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实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教学策略 (一)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备统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化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动身点,本节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培育分析问题和解决的实力,主要采纳以下教学方式: 1、地图法:学会视察图3.2和图3.3运用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基础上,师生共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利用水循环示意图来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 2、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相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 生影响,不断完善学问体系,真正达到巩固学
10、问、培育实力、提高素养的目的。 3、探究教学法:概括出水循环意义是通过收集来的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 数字资料,用扑捉到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讨,培育分析、探究的实力。 (二)说学法 教学冲突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会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必需“授之以渔”,培育学生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析图、绘图:让学生细致视察图3.2和图3.3,运用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并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学会分析:在分析黄河断流案例过程中,学生收集
11、相关资料、通过探讨、共同分析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学会探究:通过资料的展示与小组探讨,运用详细的实例探究出水循环的意义,学会扑捉生 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讨,进而进行提炼、概括。 2022中学地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地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源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相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动身,注意阐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基
12、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培育学生正确的人地观。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理解水资源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肯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实力目标 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驾驭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学问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标 通过陆地水体有关学
13、问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学问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源性质的前提。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教学难点 1、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亲密,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
14、化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动身点,本节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纳以下教学方式: 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思索问题的空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主动性,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实力。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导合作学习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沟通信息,从而促进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在获得学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育合作的看法。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加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加各种活动的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说学生学法 教学冲突的
15、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会学是目的。老师在教学中必需“授之于渔”,培育学生独立获得学问的实力。本节课主要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合作教学和探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打算围绕“地球为什么闹水慌”着一主题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五大问题情景、四大图表系统、两次合作探讨来完成。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地球有关水的资料,创设第一个问题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许多地方还闹“水慌”? 新课教学:展示“陆地水体类型以及储量百分比图”,引导学生读图,完成两个学问点的学习:陆地水体按空间分布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陆
16、地淡水的储量很少,只有0.3%。这是地球闹“水慌”的缘由之一。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其次个问题情景:人类运用的淡水资源为什么主要依靠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展示水资源循环周期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内可复原。而其他水体更新周期很长,冰川更新须要1600年,相当于是不行再生的水资源。这是地球闹“水慌”的缘由之二。 承转到下个学问点,也本节重点和难点: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的学习。须要化大约15分钟时间。展示“河流径流与降水量的关系图”、“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和“河流与潜水相互补给示意图”。具体分析图表,提高学生
17、读图实力,突破难点,使学生驾驭陆地水体补给的规律。同时理解陆地水体补给的时空分布不均,雨季闹水灾、干季闹旱灾,是造成“水慌”的又一缘由。 结合现实问题,创设第三问题:为什么全球闹“水慌”现象越来越严峻?是地球淡水资源在削减吗?引入水循环内容的学习。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学问,这部分学问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来突出重点学问的学习。学习水循环学问后学生已经明白地球淡水资源在不断循环,是一个常量,地球“水慌”加剧是人造成的,包括过量运用水资源、污染、奢侈等。 供应华北地区的一些生产、生活状况资料,创设第四个问题情景:华北地区处在半潮湿气候区,为什么缺水现象越来越严峻?怎么解决? 组织一次
18、合作探讨,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相互交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供应资料。组织其次次合作探讨:“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的背景以及现实意义。 本节内容尽管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但在教学过程中肯定要体现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2022中学地理说课稿4 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状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下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驾驭区域分析的思路 其次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
19、分析的应用 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与本节课可以合并归类为区域优势与区域发展问题,学习思路上具有相像性。 学生在学习前面内容时均有进行看图、用图实力的训练。 2、课堂前的打算养成教化 要求上课前必需打算好地图、书本、笔记 (2)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视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流域的基本特点,特别性和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 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3、运用资料,分析其他流域的开发。如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田纳
20、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体会人类如何正确相识自然,进行流域的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难的科学探讨精神。 2、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标准,得出本课的重难点: (1)依据课标要求,得出本节课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田纳西河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2、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分析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2)依据学生基础,确定本节课难点: 1、由于学生距离学习必修一气候的时间较长,对气候相关学问有所遗忘,且对学生而言气候成因,特点,分布难以理解和记忆。 难点肯定为:分析田纳西河流域_带季风性潮湿气候(田纳西河开发的地理条件之一)的成因。 2、基于学生目前的学问水平,以
21、及没有更多迁移分析的实力训练的前提下: 难点二定为: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迁移到其他流域的开发。 3、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多媒体为工具采纳组织教学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学问网络的形成 (1)以多媒体为工具的组织教学方法: 1、本节课流域与水系概念的获得是建立在视察地图基础上的。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如地形须要用到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图;田纳西河气候的成因特点与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压带、锋面活动有关,分析其成因须要用到相应图表;分析水系特征时需结合气候特点和水
22、系图;矿产资源分布图。 所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看图,分析为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表协助指导学生看图。 (2)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学习完田纳西河背景后,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了相识,于是可以采纳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与产生的效益 (3)通过思维导图的板书模式,以便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学问网络的形成 4、教学程序 (1)基于本节课内容结构,将本节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背景与综合治理措施以及产生的效益 其次课时: 1、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为模板,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以三峡工程建设为例 2、配套练习 (2)课前打算(主要
23、为教学材料的打算): 1、老师打算:PPT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改变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长江三峡流域的背景资料。 2、学生打算:地图册P68:流域水系图;田纳西河地形、水系图;田纳西河流域气温改变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考试图册P130,北美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书本;笔记本。 (3)教学流程刚好间安排 第一课时 1、导入:西江洪水图片导入,设疑:如何合理进行流域开发,为人类带来利益,避开灾难,引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正面例子进入新课。1分半钟 2、利用打算材料,组织分析流域背景,并分小组发言,老师点评。18分钟 3、创设情境,探讨田纳西河流域综
24、合治理的措施与效益,并分小组发言,老师点评。15分钟 4、随堂练习+课堂总结。5分半钟 其次课时 1、给出长江三峡地区背景材料(气候、地形、水系、社会经济等),迁移分析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20分钟 2、练习反馈与总结。20分钟 5、板书设计 1、流域与水系概念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2022中学地理说课稿5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中学地理教材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区域发展差异。下面我将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说,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第
25、三节,也是学生学习其次章的基础,学问结构层次递进明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差异,能有效直观地让学生养成主动关切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的习惯,增加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这就使该节课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本节为第一课时。 2、三维目标: 学问与实力 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比较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域发展的差异,提高读图、析图实力。通过自主学习,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加其爱国、爱乡情感,从而形成科学的
26、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难点: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差异形成的缘由。 各地区应当如何因地制宜,相互协作、协调发展。 二、教学方法 中学学生的理解、比较、分析、归纳实力有所提高,因此在课堂上应留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实力。考虑到他们具有较强的探究实力,并且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采纳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从发觉问题合作学习沟通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老师的观念,转换老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它强调合作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27、。 2、读图分析法 3、任务驱动法:老师供应图表,设定预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4、歌诀法 三、教学手段 1、多媒体协助教学 2、文本材料(教科书) 3、图像展示(视频) 四、教学过程 1、幻灯片导入: 现在请观赏一组幻灯片,他呈现的是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有宏伟的雪域高原,也有海南岛风光,更有攀枝花夜景等。从而提出一个问题: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原委有什么差异,而这种差异形成的缘由又是什么?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新奇心进入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索,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 2、自主预习目标展示 我利用书本上的几幅图构思了五个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看图解图的习惯。 问题一:我国三大经
28、济地带的划分; 问题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及形成的缘由; 问题三:产业结构的差异; 问题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 问题五: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沟通展示 4、点拨升华 1、我首先展示一幅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并且分发空白的省级行政区划图,让同学们自主填写、自己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对应的省级行政区。 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 中部湘赣鄂豫皖,黑吉晋入内蒙古。 西部滇藏黔渝川,外加青新陕甘宁。 3、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地域广袤,资源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化实施,取得了长足进步。 4、三大经济地
29、带差异形成的自然缘由(四字模板) 东部经济地带:位置临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 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水源较少。 5、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导。 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 6、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7、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实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5.板书小结 6.活动题 1、你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哪一个地区? 2、在你的家乡,区域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家乡建设,你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7.布置作业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学问点较多,我应当在讲课期间更加的生动好玩,充分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运用编歌诀、四字模板等记忆术,使学生坚固驾驭所学内容。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