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1章法律概论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1章法律概论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ppt(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章法律概论 目 录01020304法定概念和调整对象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的渊源与分类 目 录0506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责任 1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具有以下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一、法的概念和特征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一、法的概念和特征法的本质是体现统治
2、阶级的意志。(一)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二)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资制约性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二、法的本质【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例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例题 2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具有以
3、下特征: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的社会关系;2.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一)法律关系的主体1.主体种类:(1)自然人。(2)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法人组织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3)国家。二、法律关系的要素【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自然人 B
4、.商品 C.法人 D.行为例题【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BD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例题2.主体资格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法律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有没有)“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能不能)二、法律关系的要素(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民事行为能力它的年龄有两个分界线,一个是8岁,一个是18岁。不满8周岁的小孩叫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叫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法律关系的要素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12岁的小
5、女孩,到商场买了20块钱的书包,这个行为有效。因为这个20块钱的书包为学习用品,她能够对自己的这个行为负责任。但是如果这个小女孩到商场用20万元买了LV的包,这个行为是无效行为。因为这个行为与她的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这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这个小女孩年满18周岁,那么她所作出的行为就是有效的。二、法律关系的要素特殊情况:年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这种状况下在法律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定:不满14周岁为无刑事行为能力人,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或者叫年满16周岁为完全刑事行为能力人。二、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行为能
6、力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10)“(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18)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16X18)【注意注意11】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以上以上”、“以下以下”均包括本数,均包括本数,“超过超过”、“不满不满”均不包括本数。均不包括本数。【注意注意22】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为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为1414和和1616周岁。周岁。二、法律关系的要素(2)法人以及其他组织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7、权利能力:始于产生、终于消灭行为能力:同权利能力二、法律关系的要素【多选题】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8周岁以下的公民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例题【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C错误。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选项D错误。例题(二)法律关系的客体1.概念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8、。它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发生权利和义务联系的中介。二、法律关系的要素2.种类(1)物。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造物,还可以是财产物品的一般价值表现形式货币及有价证券。(2)人身、人格(3)行为。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当事人的作为与不作为。如旅客运输合同的客体是运送旅客的行为。(4)精神产品。也称智力成果,如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精神产品是一种精神形态的客体,是一种思想或者技术方案,不是物,但通常有物质载体(如书籍、图册、录音、录像等)。二、法律关系的要素【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有()。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例题【正确答案
9、】BCD【答案解析】选项A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例题(三)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权利与义务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的行使依赖于义务的承担。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3法律事实概念:法律事实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依据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一)概念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二)分类1.社会事件: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2
10、.自然事件: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一、法律事件(三)常见的法律事件1.人的出生与死亡。2.自然灾害与意外事件。3.时间的经过。4.重大社会变迁与社会革命。一、法律事件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分类标准分类内容代表行为行为是否合法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法律行为(表意行为)事实行为(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侵权、创作等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注意1】人的行为并非都是法律行为。【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多选题】法律行为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分为意思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下列属于非表示行为的有()。
11、A.订立遗嘱 B.行政命令 C.拾得遗失物 D.发现埋藏物例题【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例题 4法的渊源与分类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名称规律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法律法法规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特区、设区的市(1+2)地方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办法条例实施细则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和同
12、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地方办法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一、法的渊源【提示】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一、法的渊源【多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有()。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游业管理办法 C.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 D.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例题【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行政法规。选项D,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BC,分别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因此选项BC正确。例题【判断题】小张认为,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也是法的形式之一,此观点正确。例题【正
13、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我国不实行判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只是一种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例题(一)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1.宪法至上原则2.法律高于法规原则3.行政法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4.地方性法规高于同级地方政府规章原则二、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二)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1.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2.特别法优先原则3.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指导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二、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三)位阶交叉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
14、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二、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4.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二、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说法中正确的有()。A.上位法的效力优于下位法B.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
15、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一般规定C.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例题【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B,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选项C,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例题【判断题】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
16、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例题【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例题三、法的分类划分标准法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
17、和形式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例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般法和特别法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例题 5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又称部门法,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组成的不同法律部门,进而呈现的有机联系的法的统一整体。一个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
18、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核心地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二)民商法1.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民法;2.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事关系的商法。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三)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法律部门由许多单行的法律、法规
19、、地方性法规等组成。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四)经济法经济法是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法学界中趋向一致的观点是,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对特定范围内经济关系的调整和干预。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五)社会法社会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六)刑法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部门,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罚以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制裁手段的严厉性为主要特点。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七)诉讼与非
20、诉讼程序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等。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6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特点:1.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一)违法(二)违约(三)法律规定二、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一)民事责任1.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1、赔礼道歉等。2.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三、法律责任的种类(二)行政责任1.行政处罚(1)警告;(声誉罚)(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3)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为罚)(4)行政拘留。(人身罚)2.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三、法律责任的种类(三)刑事责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3年拘役: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1年有期徒刑: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注意1】数罪并罚“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 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25年”。【注意
22、2】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种类相同合并执行,种类不同分别执行。三、法律责任的种类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注意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担任国家机关职务权;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权。【注意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责任;“罚金;没收财产”属于刑事责任。三、法律责任的种类【多选题】下列法律责任形式中,属于民事责任形式的有()。A.没收财产B.消除危险C.暂扣许可证D.赔礼道歉例题【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1)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2)选项A属于刑事责任;(3)选项C属于行政责任。例题【单选题】下列行政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降级 B.记大过C.撤职 D.没收违法所得例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BC属于行政处分。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罚金B.吊销许可证C.警告D.没收违法所得例题【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刑事责任。例题本章小结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