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后提升训练-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0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后提升训练-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1.宣府镇志记载,辽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年)下诏:“幽(燕)云十六州宜从后唐旧制:大小麦、豌豆,六月十日起征,至九月纳足;正税、匹棉钱榷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征,十月纳足。”这说明辽朝()A.对幽(燕)云十六州进行残酷的剥削B.已经采取封建统治制度C.处于唐朝的有效统治之下D.由北面官统治幽(燕)云十六州2.幽州人韩延徽等,成为契丹的谋士。“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人与契丹人分享政权B.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C.契丹实行蕃汉分治制度D.契丹
2、接受中原先进文化3.元朝的大一统超越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4.至元元年(1264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废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制定迁转法,收回世侯符节,易地为宜;死后,其子孙按荫叙法授官而不再承袭父职。忽必烈采取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废除世袭制度B.加强军事控制C.抑制割据势力D.控制官吏任免5.辽史载:“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
3、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材料中辽用汉制治理的地方是()A.燕云十六州地区B.黄河中下游地区C.辽河上游一带D.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6.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D.少数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7.唐朝末年,一些汉族农民为躲避战祸,迁到长城以北,同契丹族杂居相处。契丹人逐渐学会种植庄稼,部分契丹人开始了农耕生活,这说明()A.契丹族放弃了游牧生产B.契丹
4、既有农业生产又有游牧生产C.已经完成农业化过程D.唐朝末年,契丹实力已经威胁中原7.答案:B 题干材料描述了唐朝末年契丹族的生产活动,兼有农耕生活和游牧生活,但是,唐朝末年,契丹政权尚未建立,材料不能反映其实力,B项正确。8.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他是()A张骞 B文天祥 C成吉思汗 D司马迁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 D厂卫制10.元朝时,“盖岭北
5、、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
6、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1.答案:B 材料反映出辽朝在
7、幽(燕)云十六州地区模仿后唐的制度进行征税,这是一种封建赋税制度,属于南面官的统治范畴,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征税数量的信息,无法说明是否“残酷”,1000年时唐朝已经灭亡,故A、C两项错误。2.答案:D 韩延徽向契丹传授的是中原先进的文化,农耕是其核心内容,但是,B项的“开始”错误,唐末契丹人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故D项正确。3.答案:B 材料反映出元朝疆域辽阔,为实施有效管理,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故A项错误;B项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正确;行省制度不属于监察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属于中央官制,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4.答案:C
8、根据材料“废除各地管民官世袭制,制定迁转法,收回世侯符节,易地为宜”可知,元世祖忽必烈的做法有利于抑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A项废除世袭制度不是元世祖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材料强调抑制割据势力,而不是加强军事控制,排除B项。控制官吏任免不是主要目的,抑制割据势力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5.答案:A 燕云十六州地区为辽从中原夺得,所以采用汉制。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属于北宋统治,辽河上游不属于辽统治,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是南宋与金的边界。6.答案:A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西域人士流连中原的很多,中原人士涉足边疆的也很多,这说明民族之间交流频繁,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情况,
9、故选A项。8.答案: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军进攻临安时,南宋著名的抗元将领文天祥被俘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B项符合题意。A、D两项都是西汉人物,C项是统一蒙古的人物。9.答案:A 根据所学知识,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A项。10.答案:C由“唐所谓羁縻之州”变成了“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题干所涉及的地区由唐朝少数民族自我管理变成了中央直接管理,体现出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选C项。11.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