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方法与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方法与要求.ppt(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方法与要求 主讲人:徐波 北京市洪范广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二00九年五月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方法与要求一、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法律手段的运用与创新是企业内外部法律顾问的两大基本任务和业务二、法律风险防范与化解是内外部法律顾问的基础性工作三、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四、法律风险的分类五、防范法律风险的基本方法六、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要求一、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法律手段的运用与创新是企业内外部法律顾问的两大基本任务和业务二、法律风险防范与化解是内外部法律顾问的基础性工作 n稳健是发展的前提。n企业的三大风险。(1)经营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2)自然风险
2、;(3)法律风险。三、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1、社会矛盾突显,纠纷大量出现。2、法律的专业化。3、人治与法治的过渡期。4、统一的法律,不同的文化水平、地域文化使我国在法律的事实上形成几大区域。5、司法人员的道德风险。6、法律成为牟利的手段。四、法律风险的分类1、根据性质划分:刑事、民事、行政。2、根据能否为企业带来盈利:纯粹风险与机会风险。3、根据企业自身能否控制风险规模,风险损失: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4、根据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关系:应冒风险与不应冒风险。5、道德风险与非道德风险。五、防范法律风险的基本方法n文件要求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文件第十六条指出:“在
3、法律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信息:(一)国内外与本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二)影响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三)员工道德操守的遵从性;(四)本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五)本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六)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情况”。五、防范法律风险的基本方法n我们的观点:(一)描述企业内外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二)找出企业的对内对外全部法律风险点,并按照前述风险分类,制定具体防范措施;(三)制定风险控制、发现、识别、处置的具体程序(一)描述企业内外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1、解读法律
4、、法规、规章 要求:现有全部法律信息,既往全部法律信息沿革、发展、变化的脉络、原因、趋势。2、解读既有司法、仲裁、纠纷、和解的案例,找出矛盾焦点所在,总结社会矛盾多发点、成因、法院的判决:进而得出立法的缺陷、不足、漏洞,可要求改法、新立法,要求变通司法;可利用,控制风险;得出法院对法律的理解与司法权的运用。(一)描述企业内外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3、解读司法运作的特点,掌握法外的影响,法的因素及潜规则(1)法院有时不是拥有司法最终决定权的机关破产案件的政府主导,判决的民意主导,政治因素干预司法等。(2)法律讲政治:要人大通过,要讲调解,改判率,要相关部门配合。(3)法院对依法判案的理解,必须有具体
5、的规定。(4)法院对社会矛盾的态度,既想解决,又不想成为焦点。(一)描述企业内外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4、找出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中的习惯做法、行业交易及与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差距(1)行业习惯应该被法律尊重,企业应推动行规的建设。(2)行业习惯违法应被否定。商业贿赂、虚报注册资本(一)描述企业内外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5、解读市场与法律的关系(1)企业在市场中与上下游企业、与内部员工的不同市场关系决定采取不同法律措施。(2)市场占优,对方放弃,让渡权利时,应把握分寸、法律尺度,如不合法,可调整的承诺;如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利用;如欺诈易产生,非常重要的,对方放弃,让渡权利时应有证据。(3)市场劣势
6、时,应保有交易记录,尽量利用证据还原交易。(一)描述企业内外经营管理的法律环境6、解读非法律风险(1)地方保护。(2)农村特有环境。(3)矿产资源的垄断:如羊绒、矿石的私人拥有。(二)找出企业对内对外全部法律风险点,并按照前述风险分类,制定具体防范措施1、培养法律意识,证据意识,专业意识2、培养法律思维3、发放风险提示书4、制定合同范本及操作要点5、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手册(三)制定风险控制、发现、识别、处置的具体程序 1、分权以监督 2、合同统一集中管理 3、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和作出决策的必经程序 4、出现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权限的划分。全程参与、跟踪防范、会诊识别、及时处置。六、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要求(一)对企业的要求(二)对法务人员的要求(一)对企业的要求1、文化:企业经营者是关键2、制度3、技术(二)对法务人员的要求1、对所从事工作的全面了解 政治、经济、文化、上下游产业、国情社情。2、精深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3、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法律手段与其他手段综合运用4、企业内法务人员与专业律师的良好合作5、与决策者良好的沟通6、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