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业水平考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业水平考试.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业水平考试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一个理念强化两个意识 围绕一个中心课堂教学 衡量课堂教学主要考虑的两个方面:是否比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是否达成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围绕一个中心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我么应该在课前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课堂上做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提供与指导学生挖掘用于达成学习目标的材料或案例 (提供的材料或案例不宜过多、过烂,而应该是精选的、典型的、翔实的)指导学习方法(包括读图、绘图的方法、从材料中提取 有信息的方法、运用材料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富有针 对性)给学生时间让
2、其思考 用适宜的方法反馈学习效果,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展示 根据反馈和学生展示的情况,对成绩及时肯定,给学生 以鼓励。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目标的制定(教什么、学什么)钻研、解读课程标准 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对象 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设计 (如何教、如何学)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体现科学性、基 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多功能性,要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 点)教材内容的选择 基础性:观点正确、准确,依据确实,表述规范,不 能有误。发展性:蕴含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 运用能力的内容。可接受性:教学内容的难
3、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可 达到的潜在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上。时代性: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现代社 会乃至未来社会所需求的知识。多功能性:在同一教学内容中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的选择 重点:所谓的重点是指体现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就教材篇章结构而言,重点是指教材内容重点。就知识类型而言,重点指的是知识的中心点,是知识的“源”。知识的“源”具有理论性、基础性、结构性、典型性四个特性。与其他知识点相比,它是构成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难点: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难点的形成,一是教材的因素,二是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学设计,应主要以学生的难解、难以把握之点为真正的难点。
4、关键点:所谓关键点,指的是教材中对顺利地学习其他内容(包括重点、难 点)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关键点是与众多知识点相比较而突显出来的,是众 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关键点往往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重点、难点、关键点确定以后,要抓住关键点,精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的方法。课内外练习材料的选择 依据教学目标选择课内外练习材料 教材中的习题、思考题、讨论题的选择练 习材料选择的重点:补充的练习材料的选择要求必须科学,不 能有误;难度适宜,数量适当;要有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要突出基础性和发展 性,有助于巩固双基、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教学策略的设计 (如何教、如何学)教学方法的设计
5、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课型选择和设计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 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实现教学方法设计 的组合优化 充分体现启发式 突出思维活动的设计 教学策略的设计 (如何教、如何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集体授课(班级授课为主)小组教学(讨论、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 等不同形式)个别化教学(自学辅导)教学策略的设计(如何教、如何学)教学媒体的设计选择媒体的基本思路:分析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 完成,并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 列出实现目标所需的教学活动 列出备选媒体 选择理论上的最佳媒体,使所选媒体不受实际因素的 限制
6、选择最终的媒体选择媒体的原则: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最佳媒体,并力求媒体组合优化 根据教学情境,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媒体,使媒体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 根据学习的类型、学习等级和学习者的能力与心理特征选择媒体 在允许的条件下,应变化所使用媒体的种类,使媒体选择体现多样性 对所选择的媒体,教师应熟悉其特点和功能,并能熟练使押和操作 选择和运用媒体,是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应当防昆止为选择而选择 ,为运用而运用的形式主义的做法,要敢于取舍,使之更好的为实现教学目标 服务。教学策略的设计(如何教、如何学)教学媒体的设计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其目的在于对目标形成过程的 诊断,通过及时反
7、馈与矫正,形成更适合学生的教学,从而帮 助师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 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 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成目标的程度。总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 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 。期中、期末考查或考试以及毕业会考等均属此类。设计时,应严格遵循教学目标,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覆盖面,要突出 重点、突出思维能力考查。同时要注意与选择性评价相区别,避免过深过难,以免偏离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的怎样、学的怎样)教学方法的设计坚持一个理念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地理
8、课程的基本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 理素养。地理。(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习需要(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 (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 的地理课程。习中的应用。(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 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强化两个意识课标意识、任务意识 强化课标意识,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强化任务意识,围绕任务进行教学强化课标意识,依据课标进行教学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含义和功能的比较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含义和功能的比较“
9、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础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地理生在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规定了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地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了地理教学容框架,并提出了地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它是编写教和评价的建议。它是编写教科书、地理教学及评价、地科书、地理教学及评价、地理考试命题的依据。理考试命题的依据。“地理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是根据中学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地理的培养
10、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制定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形式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具体规定了中学地理学科知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课识、技能的范围、深度、课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时以及地理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地理教科书、教师它是编写地理教科书、教师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进行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学生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结构的比较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结构的比较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前言前言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
11、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内容标准内容标准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程 课程安排课程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 发建议发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试与评估考试与评估教学设备和设施教学设备和设施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各个部分的作用各个部分的作用 前言前言:主要介绍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地理学的定义、特:主要介绍本次课程改革的背
12、景、地理学的定义、特点,对地理课程的定位、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作了点,对地理课程的定位、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作了详细叙述。详细叙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普通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对普通高中阶段地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基本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的要求。内容标准内容标准:规定了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在地理方面,应学习:规定了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在地理方面,应学习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要达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要达到的标准。到的标准。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主要从
13、教学方法示例、如何评价、教科书的编:主要从教学方法示例、如何评价、教科书的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对如何贯彻课程改革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对如何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的精神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可行、实用,对教师和教科书编者正确理解些建议具体、可行、实用,对教师和教科书编者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十分有益。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十分有益。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对教学要求的比较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对教学要求的比较“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改变只对教学内改变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规定的
14、状况,是对学生容进行具体规定的状况,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这些行为描述是可理解行为描述,这些行为描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和可评估的。提出的的、可达到的和可评估的。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可选择的,是建议性的,要求常常是可选择的,是建议性的,属于弹性要求,语言表述常常是属于弹性要求,语言表述常常是“应应”、“可以可以”、“建议建议”等商量式的。考虑我国发展等商量式的。考虑我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的国情,课程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的国情,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者和教师都留有弹标准为教科书编者和教师都留有弹性。除了国家课程,还有地方课程性。除了国家课程,还有
15、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学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生的不同需要。“地理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刚性强,缺少弹性。刚性强,缺少弹性。提出的要求一般是必须做的,属于提出的要求一般是必须做的,属于刚性要求,语言表述也多是刚性要求,语言表述也多是“要要”等命令式的。多数情况下,只等命令式的。多数情况下,只列出知识内容要点,没有知识点掌列出知识内容要点,没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这是和长期握程度的要求。这是和长期“一纲一纲一本一本”的状况分不开的。的状况分不开的。“教学大教学大纲纲”在一定意义上是教材的纲目,在一定意义上是教材的纲目,对各个内容要点的层次要求和解释对各个内容
16、要点的层次要求和解释实际上是由教材完成的。这种状况实际上是由教材完成的。这种状况给以适应我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给以适应我国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的基本国情。异大的基本国情。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关于教学评估的比较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关于教学评估的比较“地理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全面发注重全面发展,不仅在教学,还有能力展,不仅在教学,还有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要养。对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要求,如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求,如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学习,强调过程评价和结究学习,强调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统一,提倡多种评果评价的统一,提倡多种评价方
17、式,有利于学生全面、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健康地发展。“地理教学大纲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是规的重点是规定地理教学工作,主要是规定地理教学工作,主要是规定怎么定怎么“教教”,对学生怎么,对学生怎么“学学”重视不够。加之评价重视不够。加之评价方式单一(以纸笔测验为主)方式单一(以纸笔测验为主),导致纸笔考试的成绩成为,导致纸笔考试的成绩成为对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唯一对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唯一标准,由此产生重视标准,由此产生重视“双基双基”的教学和评价,忽视其他的教学和评价,忽视其他方面以及教师、学生内在的方面以及教师、学生内在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重结果、轻过重结果、轻过程程”的现象很
18、突出。的现象很突出。课程标准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课程标准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理解: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象教学大纲或教科书那样,对教学内容作出具体描述,而不是象教学大纲或教科书那样,对教学内容作出具体的规定。的规定。它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它是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
19、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乃至课程的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乃至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因此,地理课程的总目标被具体分解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因此,地理课程的总目标被具体分解为为“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指向不仅指向“知
20、识、能力知识、能力”的达成度,而且指向学生的探究过程,的达成度,而且指向学生的探究过程,指向学生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规指向学生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规范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范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课程目标陈述方式课程目标陈述方式 行为目标陈述行为目标陈述 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变化来陈述的目标。用行为目标陈述法陈述课程
21、目标的两点要求:用行为目标陈述法陈述课程目标的两点要求:第一,课程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第一,课程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第二,课程目标的陈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第二,课程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结果。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目标陈述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目标陈述的五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表示动作的动词。表示动作的动
22、词。行为条件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 制或范围。制或范围。行为对象行为对象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具体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学习事件。表现程度表现程度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 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 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 果所达到的程度。果所达到的程度。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其与认知水平的对应关系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其与认知水平的对应关系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认知水平
23、认知水平知知识识目目标标了解、说出、举例、描述等了解、说出、举例、描述等了解水平了解水平理解、解释、说明、阐述、比较、对比、简述、理解、解释、说明、阐述、比较、对比、简述、概括、概述、判断、调查等概括、概述、判断、调查等理解水平理解水平运用、设计、撰写等运用、设计、撰写等应用水平应用水平技技能能目目标标尝试、模拟、演示等尝试、模拟、演示等模仿水平模仿水平观测、制定、绘制、尝试、制作、实验、收集等观测、制定、绘制、尝试、制作、实验、收集等独立操作水平独立操作水平分析、学会、探究、探讨等分析、学会、探究、探讨等迁移水平迁移水平情情感感目目标标交流、参与、讨论、观察等交流、参与、讨论、观察等经历(感
24、受)水平经历(感受)水平关心、关注等关心、关注等反应(认同)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形成、养成等形成、养成等领悟(内化)水平领悟(内化)水平关于认知水平几个层次的解释关于认知水平几个层次的解释了解水平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 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理解水平理解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 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 集、整理信
25、息等。集、整理信息等。迁移应用水平迁移应用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 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 的合理联系等。的合理联系等。模仿水平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独立操作水平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 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经历(感受)水平经历(感受)水平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 识。
26、识。反应(认同)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 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领悟(内化)水平领悟(内化)水平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 的价值观等。的价值观等。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种基本方式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种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 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 课程目标
27、,主要应用于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领域,如领域,如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说出地球的圈层结说出地球的圈层结 构构”、“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等。等。体验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体验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 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 ,所采用,所采用 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 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 标,主要应用于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28、”、“情感与态度情感与态度”领域,如领域,如“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 选择选择”等。等。以以“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过程”这条课程标准为例,对这条标准进行这条课程标准为例,对这条标准进行分析解读,并探讨其教学策略分析解读,并探讨其教学策略 第一,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第一,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条件”、“行为对行为对象象”、“表现程度表现程度”分别是什么。分别是什么。从这条标准可看出:从这条标准可看出:“运用示意图运用示意图”属属于行为条件,于行为条件,“说明说明”中
29、的中的“说明说明”属属于行为动词,于行为动词,“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程”属于表现程度。属于表现程度。第二,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与学第二,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与学 习水平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习水平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 水平。水平。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明说明”,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的认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的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这个层次。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这个层次。第三,依据第三,依据“行为条件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学习过程与方法习过程与方法”或者说基本能力的要求或者说基本能力的要求。从本条标准
30、中从本条标准中“运用示意图运用示意图”可知,要求可知,要求学生具有读图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并分析地壳学生具有读图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解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物质循环示意图,解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归纳和解释地壳物质循环的基本过关系,进而归纳和解释地壳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要通过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要通过“读图分析读图分析”题题型,判别学生是否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型,判别学生是否掌握读图的
31、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通过阅读示意图能否提取三大类岩技能,以及通过阅读示意图能否提取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归纳和解释地壳物质石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归纳和解释地壳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循环的基本过程。第四,依据第四,依据“行为对象行为对象”,分析,分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的内容“运用示意图说明地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中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第五,通过教材内容,了解本条标准对认知第五,通过教材内容,了解本条标准对认知 内容的基本要求。内容的基本要求。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把我们使用的人教
32、版教材,把“地壳物地壳物质循环质循环”部分安排在内、外力作用的知部分安排在内、外力作用的知识之后(第四章识之后(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第一节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以内、外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讲述了岩石的基本分类、作用为基础,讲述了岩石的基本分类、三类岩石的形成、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及三类岩石的形成、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及循环过程。循环过程。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本条标准关注的是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岩石岩石”这一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这一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重点是重点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因此对于矿物、三大类岩。因此对于矿物、三大类岩石的具体特征等内容
33、可以不在教学中进行讲述。在教学过石的具体特征等内容可以不在教学中进行讲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程中,根据“行为条件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动词”的要求,可按照的要求,可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以下的步骤进行:(1 1)知识铺垫:)知识铺垫:岩石的分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内、岩石的分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内、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2 2)阅读并分析教材中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阅读并分析教材中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图中所示箭头,说明各类岩石之间、岩石与引导学生通过图中所示箭头,说明各类岩石之间、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分析其涉及的主要内、外力岩浆之间
34、的相互转化过程,并分析其涉及的主要内、外力作用。作用。(3 3)把复杂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简化为简单的把复杂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简化为简单的框图,让学生标注岩浆和各类岩石,并绘画其相互间的箭框图,让学生标注岩浆和各类岩石,并绘画其相互间的箭头,解释岩石循环的基本过程。头,解释岩石循环的基本过程。强化任务意识,围绕任务进行教学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时段: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第一个时段:高一全学年高一全学年 高二上学期,共三个学期,高二上学期,共三个学期,教学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完成课程标准对必修地理教学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完成课程标
35、准对必修地理1 1、2 2、3 3三个模块教学要求,应对高二上学期末的省级三个模块教学要求,应对高二上学期末的省级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第二个时段:第二个时段:高二下学期高二下学期 高三全学年,共三个学期,高三全学年,共三个学期,教学任务是:面向文科生,一是要完成教学任务是:面向文科生,一是要完成河南省普通高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三个建议选修模三个建议选修模块(选修块(选修3 3 旅游地理、选修旅游地理、选修5 5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 6 环境保护)中至少选修两个模块的教学;二是要完成必环境保护)中至少选修两个
36、模块的教学;二是要完成必修地理修地理1 1、2 2、3 3三个模块、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三个模块、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复习,应对高考。国地理的复习,应对高考。二、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二、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目标要求、考试范围、考命题原则、目标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008 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回顾回顾 2009 2009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展望
37、题的展望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域学科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旨在全面反映普通高中学生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生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
38、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要手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主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主要依据,是决定普通高中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依据,是决定普通高中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是反映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件,是反映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标,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高中学生就业或接受国内外其他各类教育提供高中学为高中学生就业或接受国内外其他各类教育提供高中学业水平证明。业水平证明。命题依据命题依据 依据依
39、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验)、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考试方案、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的要求,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科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命题原则命题原则 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基本 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40、、地理 基本原理与规律基本原理与规律 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考试范围考试范围 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必修课程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地理1 1、地理地理2 2、地理、地理3 3。考试形式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分值:试卷分值:100100分分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分钟分钟试卷结构试卷结构 内容比例:自然地理约占内容比例:自然地理约占4040,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约占约占6060。题型结构:试卷分为第题型结构: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和第卷,第卷,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选择卷为非选择题。选择题约占题约占4040分,非选择
41、题约占分,非选择题约占6060分。分。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易、中、难的比例为和较难题,易、中、难的比例为7 7:2 2:1 1,200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回顾学业水平考试的回顾 命题时的几点考虑命题时的几点考虑 :依据课标命题,符合水平考试的要求依据课标命题,符合水平考试的要求 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知识覆盖面,保证考试的信度重视知识覆盖面,保证考试的信度重视读图能力的考核,体现地理学科的特重视读图能力的考核,体现地理学科的特 点点 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
42、新课程理念,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加大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注重人文关加大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注重人文关 怀怀 200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分分 数数 题号题号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题号题号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一、宇一、宇宙中的宙中的地球地球(必修(必修1 1)1 12 23 3、4 4、5 5(5 5分)分)太阳系的概况太阳系的概况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141(1010分)分)地球内部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各圈
43、层的名称及其名称及其划分的依划分的依据据 二、自二、自然环境然环境中的物中的物质运动质运动和能量和能量交换交换(必修(必修1 1)6 68 8、9 91010、11111515、16161717、18181919、2020(1111分)分)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分布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和分布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运用运用“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寒流的基本含义;洋流对气候的影寒流的基本含义;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响 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地壳
44、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200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4242分分 题号题号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题号题号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三、自三、自然环境然环境的整体的整体性和差性和差异性异性(必修(必修1 1)7 7(1 1分)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4646(第(第1 1、2 2问)(问)(1010分)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成因并分析其成因 四、自四、
45、自然环境然环境对人类对人类活动的活动的影响影响(必修(必修1 1)2222(1 1分)分)不同地表形态对聚落不同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分布的影响 4242(第(第1 1问)问)(4 4分)分)全球气候变化的显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及这种变化著特点及这种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利影响 200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分分 数数 题号题号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题号题号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一、人口一、人口与城市与城市(必修(必修
46、2 2)121213132929(3 3分)分)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迁移的主要流向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主要特征 以某种能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城市 4343(7 7分)分)不同人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增长模式的特点的特点 二、生产二、生产活动与地活动与地域联系域联系(必修(必修2 2)1414212122222323(4 4分)分)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混合农业混合农业 农业区位选择 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44(第(第1、2问)问)(6分)分)工业区位选择200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级普通高中地理
47、学业水平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2929分分 题号题号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题号题号考试内考试内容容三、人三、人类与地类与地理环境理环境的协调的协调发展发展(必修(必修2 2)252526262727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行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行为为人为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人为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 4242(第(第2 2、3 3问)问)(6 6分)分)“减排减排”及列及列举有利举有利于于“减减排排”的的做法做法 2008
4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分分 数数 题号题号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 题号题号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一、区一、区域地理域地理环境与环境与人类活人类活动(必动(必修修3 3)28283232、333334343535、3636(6 6分)分)区域的含义区域的含义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势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 4545(9 9分)分)资源跨区域资源跨区域调配调配二、区二、区域可持域可持续发展续发
49、展(必修(必修3 3)3030、3131(2 2分)分)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湿地开发利社会经济条件;湿地开发利用用 4444(第(第3 3问)问)(4 4分)分)4646(第(第3 3问)问)(4 4分)分)辽中南工业辽中南工业区面临的问区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题及应采取的措施的措施西北地区荒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20082008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级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查的知识点在三个模块的分布情况: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2929分分 题号题号 考试
50、内容考试内容 题号题号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三、地三、地理信息理信息技术的技术的应用应用(必修(必修3 3)3737、38 38 3939、40 40 遥感及其应用遥感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合合 计计 共共4040小小题,共题,共4040分分 共共6 6小题,小题,共共6060分分 共共100100分分 读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完成35题。题。3地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地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BCD【答案答案】D4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所处的位置 ABCD【答案答案】B5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