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ppt(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生求职技巧大学生求职技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引论 完成了漫长的大学学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终点,但更是一个起点完成了漫长的大学学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终点,但更是一个起点人人生的起点。从此刻开始,我们将真正的步入社会,面临人生的挑战。也许生的起点。从此刻开始,我们将真正的步入社会,面临人生的挑战。也许许多同学对于这一刻期盼已久,准备大展宏图:但更多的同学会感到迷茫、许多同学对于这一刻期盼已久,准备大展宏图:但更多的同学会感到迷茫、彷徨,不知道茫茫的征程该如何面对。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状态,你都要面彷徨,不知道茫茫的征程该如何面对。不管你是什么样的状态,你都要面对人生中这一最大的挑战,在
2、你踏上征途之前,有些事情我们想告诉你。对人生中这一最大的挑战,在你踏上征途之前,有些事情我们想告诉你。1、求职工作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怎样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2、上帝对待每一人都是公平的。不要抱怨就业形势的严峻。拥有一颗平常心,会让我们在这一刻变得从容。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http:/ 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确定合理的求职目标确定合理的求职目标 掌握求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力,顺利就业掌握求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力,顺利就业 本课程要研究的内容:本课程要研究的内容:周次周次学时数学时
3、数教教 学学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备注备注33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43就业途径与就业材料就业途径与就业材料课堂教学课堂教学53面试与求职技巧面试与求职技巧课堂教学课堂教学63择业心态及其调试、创业准备与择业心态及其调试、创业准备与实践实践课堂教学课堂教学73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83思考与作业思考与作业第一章第一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第一节 就业形势与政策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历程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历程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历程一、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历程 1 1、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统
4、包统分统包统分”制度制度 2 2、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并轨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并轨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19851985年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19881988年,在安徽机电学院进行改革试点。年,在安徽机电学院进行改革试点。19961996年,除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外,这项改革扩大到我省所有高校。年,除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外,这项改革扩大到我省所有高校。新模式:由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导向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新模式:由国家宏观调
5、控、市场导向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新机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新机制:竞争上岗、择优录用 人才培养:英才人才培养:英才-大众大众-普及普及市场:买方市场:买方-卖方卖方3、就业渠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国家公务员。近年来,中央与地方国家机关每年都要组织公务员录用考试,高校毕业生是参加考试的庞大群体。通过录用考试,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进入到了各级国家机关。(2)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其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也较为突出。(3)国有厂矿、金融等大中型企业,依然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4)民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成长起来的民营、三资企业,涵盖了经济生活的众多领域,在高校毕业生就
6、业中,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5)自主创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这几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范例越来越多,这也是有志青年的一项就业选择。(6)其他。包括外资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也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之一。二、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二、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996年实行招生“并轨”制度1999年又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表一:2003至2008年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统计不利因素:不利因素:1 1、自、自1999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20022002年全国普通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7、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45145万,万,20032003年骤增至年骤增至212212万,万,20042004年为年为280280万,万,20052005年年则增至则增至338338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毕业生人数增长了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毕业生人数增长了133.1%133.1%。短期内高。短期内高校毕业生的迅猛增加,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校毕业生的迅猛增加,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全全 国国安徽省安徽省安徽大学安徽大学2003212万人万人6.8万人万人3362人人2004280万人万人9万人万人4528人人2005338万人万人11.9万人万人5618人人2006350万人万人15万人万人6
8、094人人2007480万人万人22万人万人4065人人2008559万人万人24万人万人4715人人2009611万人万人25.6万人万人4703人人2、我国长期处于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就业压力之下,科技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就业弹性下降,需求相对减少,宏观就业压力长期存在。3、国有企业一直是吸纳毕业生的主体,但近年来,由于企业的重组、改制、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引进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因为定编定岗,难以接收大量的毕业生。4、用人观念的陈旧。不少用人单位存在着的“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使得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9、的现象。5、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就业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6、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供大于求与供给不足的现象同时并存。7、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求职技巧,同时也缺乏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强。8、主观方面(见后面数据),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尚存偏差,就业概念过于狭窄。一些学生向往“到国外去,到大城市去,到钱多的地方去。”不愿到基层到边远地区从事具体工作,从而限制了就业选择的范围。9、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
10、想品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看重“人品”和能力,不能适应用人单位这一要求的毕业生则无法抓住就业的时机。v生源:农村、小城镇农村、小城镇 52.1%地县级市地县级市 22.3%省级市、直辖市省级市、直辖市 19.4%v就业意愿:农村、小城镇农村、小城镇 1%大、中城市大、中城市 43%、54%沿海地区沿海地区 71%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调查结果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调查结果 武汉高校调查结果*第1位 经营管理人员*第2位 党政机关干部*第3位 法律工作者*第5位 自由职业*第14位 教师*倒数第3位 农艺师2003年北京年北京29所高校就毕业生进行调查:所高校就毕业生进
11、行调查:认为自己“比较优秀”58.9%缺乏社会经验 59.1%社会活动能力不强 47%口才不好 31.4%不熟悉求职技巧和方法 38.3%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过高 福州大学对2003届3932名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74.25的学生选择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就19.13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1.12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38.34的毕业生希望能进入外企工作33.78的学生想去机关和事业单位70毕业生希望月薪在1500元以上30选择2000元以上。摘自网络有利因素:有利因素:1、党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势,国家每年都出台了相应的就业政策和措施
12、,为引导、协调、安排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因势利导,扩宽就业渠道,最大限度的保障毕业生优先就业。2、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围绕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框架、有效的管理体制、服务体系和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从体制上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而有关的规章制度的出台,更使大学生就业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3、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有效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果断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积极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拓展新的市场。4、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
13、,西部的生态重建、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需求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方能完成。西部大开发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舞台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用以吸收有志之士。而安徽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之一,更是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5、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就业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得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远程服务功能,加快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进程。6、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逐步取消了限制毕业生流动的政策,出台了一系列越来越利于毕业生就业的人才政策,从而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六个一措施.doc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基本情况是:1、国家机关、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倍
14、受毕业生的青睐,但因吸纳能力相对有限,就业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毕业生到各种经济所有制企业就业日趋成为主流,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在逐年增大。3、考研继续升造学习是本科生毕业时首选道路之一,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求学求知、提高能力、增强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渴望。4、大学生的择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这也是他们就业观理性、成熟的表现。面对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能与社会需求较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就业渠道,就业层次也呈多样化的趋势,所以就业率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而大起大落。第二节 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一、什么
15、是人才一、什么是人才 人为万物之灵,“才”为人中之英。“人才”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能以创造性的劳动超越前人和常人,所以是否取得了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1、人才=人力资本=知本家 2、人才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知识,二是运用知识 3、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 德是废品,有才无德危险品 二、人才的评价标准二、人才的评价标准社会需要人才,如何选拔人才?逐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走群众路线,完善人才评价标准,
16、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力,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构建新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实现三个转变:1、从原来的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转变,学历、职称只是其中的一个评价指标;2、从原来的静态向动态转变,即对一个人的评价随着他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而不断变化;3、从原来的主观评价向客观评价转变,即不再会主观地用学历、职称一刀切,而是运用市场上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价。新的人才标准观:重能力、看贡献重品行、看业绩的方向转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 人才是动态的、相对的。人才是分类的、有层次的。有敬
17、业精神、能解决问题和外语好的毕业生最受青睐。调查结果表明:(一)、用人单位对求职大学生所具备的职业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尤为突出,学生的责任意识(77.8)、敬业精神(76.3)和团队合作精神(69.4)在调查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位。可见个人的主观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软素质”正成为衡量毕业生是否优秀的核心指标。(二)、能力指标方面,解决问题能力(60)、创新精神(59.5)、学习能力(56.3)、应变能力(51.9)排在前四位。而在学习能力指标中,专业基础知识(51.3)排名第一;外语水平排名第二,有36.4的用人单位表示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三)、各单位对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是否对口看得比较淡
18、。但是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宽的知识面仍是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必备素质。三、社会欢迎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三、社会欢迎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四、世界五百强企业坚决不用的十三种人世界五百强坚决不用的13种人.doc 五、老板要你在大学里学的十件事人才市场的新现象 v流动人才喜获“绿卡”v资格认证点亮职场 v业绩档案浮出水面 v“短信求职”便捷实惠 第三节第三节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一、专业思想一、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就是通过对学生讲述本专业在科技前沿中的最新进展和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讲述本专业的前辈们对国家的突出贡献和国家对本专业的迫切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增强学习兴趣,树立立
19、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二、职业意识二、职业意识 职业是职业人的谋生手段。“就业”就是个人获取生活物质来源的基本方式,而“失业”则意味着失去生活来源。所以要选择并做好一份职业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谋求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包括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合格的毕业生是大学培养的个体,社会则要求个体能在立足于社会的前提下带动和影响周围人群,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对社会有促进作用的积极因素,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大学生的就业不能是单纯的“找工作”,它必须是科学的职业选择和有责任感的职业理想规划,这个规划就是职业意识。三、创新意识三、创新意识 创
20、新意识指在前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物质的过程。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就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一)、创新意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二)、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三)、创新意识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特征 v具有高创造性v具有良好的人格结构 v融合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 v团队精神和开拓能力 v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参与人才市场竞争实现就业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v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v知识复合,结构合理 v诚实守信,务实认
21、真 v充满信心,面对挫折 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程序与就业管理就业程序与就业管理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程序(一)了解就业政策。(二)确定就业目标,制定就业方案。1、行业目标,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2、岗位目标,如教学、科研、管理、营销等;3、地区目标,如沿海地区、省会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农村基层等;4、收入目标,一个既能自立自强,又符合实际的收入目标。(三)收集就业信息。(四)求职应聘。常见的择业陷阱:常见的择业陷阱:一是“高薪”及其他承诺陷阱:高薪诚聘、职位承诺、福利承诺等;二是合同陷阱:“口头合同”、“霸王合同”、“生死合同”、“保证合同”、“双面合同”;三是试用陷阱:试用
22、期快结束时以各种理由驱逐毕业生,或要求求职者交纳培训费;四是中介陷阱:骗取职业介绍费;五是传销陷阱;六是感情陷阱;七是抵押陷阱:扣留身份证或收取押金;八是网络陷阱。毕业生签约时应注意的法律问题: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2、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协议;3、明确有关条款的内容。在签约时应尽量采用格式条款,如确有必要进行变更与增加,特别是涉及到福利待遇、工作期限、违约责任的条款,应在内容上明确,避免歧义;4、注意与劳动合同的衔接。一般来说,毕业生就业协议在先,劳动合同在后,应尽可能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就业协议的约定条款中,并明确表达在今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予
23、确认;5、对合同的解除条件做事先约定。毕业生违约承担着法律责任,因此在考研、准备出国的情况下,应在签约时就解除条件做好约定,避免产生经济损失或其他争议;6、签定协议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尊重用人单位,切忌“脚踏两只船”,因为违约者要承担法律责任。(五)签约。(五)签约。毕业派遣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涉及到“改派”、户口迁移、档案保管等事项,各级就业管理机构,特别是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依然承担着相应的管理工作,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帮助其尽早就业。(六)派遣和报到。(六)派遣和报到。毕业时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其档案与党组织关系转至其所在单位,户籍关系转至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毕业离校
24、时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1、原则上,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由所在市县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管理;2、本人要求户口和人事档案、党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最长可以保留两年;3、毕业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托管单位,如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市县人才交流中心等,将其户口、档案、党组织关系转入托管单位代管。毕业生就业中关于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的具体政策规定毕业生就业中关于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的具体政策规定v1、第十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v2、第十五条规定,报考国家公务
25、员,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v3、第十六条规定,录用国家公务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公布招考公告;(2)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3)对审查合格的进行公开考试;(4)对考试合格的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5)根据考试、考核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v4、第十七条规定,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由国务院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由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组织。v5、第十八条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应当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按照规定录用的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国家公务员,应当到基层工作一至二年。v6、第十九条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应当接受培训。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关规定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