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脊索动物起源和演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脊索动物起源和演化.ppt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低等脊索动物尾索类和头索类的原始祖先体内还没有坚硬的骨骼,所以不能在古代的地层中留下化石,因而给探求解决脊索动物起源问题的工作带来了困难。近百年来,用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材料来进行分析推断,曾有人提出过“环节动物说”(annelid theory),认为脊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但论据不足,少有说服力,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另外有人提出“棘皮动物说”(echinoderm theory),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祖先。此说根据半索动物的成体有接近于脊索动物的特点,而胚胎发育和幼体形态却和棘皮动物的极为相似,加以对肌肉的肌蛋白生化成分的分析(表21-1),可以说半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明显
2、的共同点,均具肌酸(creatine),而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的肌蛋白中除含有肌酸外,尚含有精氨酸(ayginine),无脊椎动物的肌蛋白含精氨酸不含肌酸。故主张半索动物、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源自共同祖先,由此共同祖先分为3支演化(图21-1):一个侧支进化为棘皮动物,这从近来发现的一类棘皮动物(Cothurnocystis)化石得到更好地证明,它们具一系列类似鲨鱼样的鳃裂,具肛后尾和一个背神经索,它们是一类用鳃裂滤食的动物,十分类似现代的原索动物(图21-2),另一侧支进化为半索动物;主干进化为脊索动物。并将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作为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之过渡类型。第1页/共34页英国生物学家
3、加斯坦于1928年提出脊索动物幼体进化假说。第2页/共34页 在探索脊椎动物起源问题时,联系类似尾索动物样的祖先与早期脊椎动物之间也有几条线索可循。在原索动物中,文昌鱼具有尾索动物与脊椎动物二者的特征,(1)它们的鳃裂像尾索动物,而它们的循环系统和按节分布的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均类似于脊椎动物,消化管中的内柱与脊椎动物的甲状腺同源,尤其是其胚胎发育的中胚层体腔囊的形成方式,在前14对体节的形成方式同于棘皮动物与半索动物,14对体节之后的中胚层是从一条独立的细胞带形成,这种方式又与脊椎动物是一致的。(2)文昌鱼的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具明显的双层膜结构,这又与棘皮动物的海胆等相似,而不同于脊椎
4、动物。但文昌鱼又是十分特化的动物,它们的脊索向前超过神经管,按节排列的肾管和生殖腺均与脊椎动物不同。因此,一般动物学者认为文昌鱼类不能代表脊椎动物的祖先。故文昌鱼类或许是脊索动物进化中离开主干的一个侧支,与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七鳃鳗生命周期中的幼体沙隐虫(图213)也可提供联系原索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一些证据,如它具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十分相似于尾索动物幼体和文昌鱼类。生活方式也与文昌鱼类极为相似,营钻沙生活,并用鳃裂和围鳃腔滤过取食。同时沙隐虫也有脊椎动物的肾、肝和胰,以及分节排列的肌肉。故沙隐虫不失为联系原索动物与脊椎动物很好的代表。第3页/共34页第4页/共34页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现存圆口
5、纲的两个目迄今尚未找到化石。但在距今5.25亿年的古生代早期的奥陶纪(或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地层中却发现了甲胄鱼类(Ostracodermi)的化石。这类鱼一般在体前部覆盖着盔甲样的外骨骼(例如鳞甲鱼和半环鱼等)(图214),和现存的圆口纲动物有许多共同特点,例如无上下颌,早期类型没有成对的附肢,有鳃笼和单鼻孔,嗅囊与鼻垂体囊相通,两眼间有小的松果体孔,内耳有两个半规管等,说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甲胄鱼是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现代生存的圆口纲可能是甲胄鱼类的后裔。甲胄鱼是适应于向底栖生活发展的一支,而圆口类动物是适应半寄生或寄生生活的一支,这两类不一定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可
6、能是来自共同的无颌类祖先。甲胄鱼到泥盆纪末即告绝灭,现生圆口类(盲鳗与七鳃鳗等)则留存至今,成为脊椎动物中特化的一群(图215)。第5页/共34页第6页/共34页第7页/共34页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鱼类是最低等的颌口类动物,鱼类的化石尽管已发现不少,但鱼类究竟从什么时候和什么动物演化而来的问题至今尚难确切回答,显然,从鳃弓进化出颌弓在鱼类进化中应是一个重要的进展。从化石材料看,在距今大约4亿年的泥盆纪,鱼类的主要类群均已出现,如棘鱼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但一般认为颌的出现和最早的鱼类的进化可以追溯到奥陶纪。图216示鱼类的系统发生。根据化石分析,棘鱼类的数量较同时代的盾皮鱼类少,但棘
7、鱼类生活的时间较盾皮鱼类更长些。棘鱼类可能出现于奥陶纪,化石发现于距今约4.5亿年的地层中,志留纪和泥盆纪时达高峰,绝灭于距今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根据棘鱼类具鲨鱼样的牙和歪形尾,以及现代生存的某些鲨鱼的胚胎具有棘鱼样成排的小的腹鳍(图217),有人认为棘鱼类更接近软骨鱼。也有人认为棘鱼更接近硬骨鱼类的祖先古鳕鱼类,因它具硬骨鳞和鳃盖,以及硬骨的内骨骼。第8页/共34页第9页/共34页 盾皮鱼类外被有盾形的骨质甲板(图217),与甲胄鱼形态近似,但具上下颌、成对的鼻孔偶鳍和歪形尾,骨骼为软骨。包含许多种类,如节颈鱼类(Arthrodira)、褶齿鱼类(Ptyctodontida)、扁平鱼类(Pe
8、talichthyida)、硬鲛类(Rhenanida)等。化石发现于志留纪,泥盆纪较发达,至泥盆纪末大部分绝灭,只少数延续至石炭纪。盾皮鱼类的亲缘关系似乎更接近于软骨鱼类,但也有人认为盾皮鱼类的一支演变为软骨鱼类,另一支演化为硬骨鱼类。第10页/共34页 由水上陆,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两栖类动物就是这种由水上陆的过渡类型动物。两栖类的起源可以追索到距今 3.5亿年至4亿年前的泥盆纪,在那时候,陆上的气候变得干燥,河流与湖泊周期性的变成污浊的池塘和广阔的泥滩。同时海平面下降,使得一些鱼类只能生活在沿岸边留存的水塘或潮湿的岸边。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只有能行气呼吸、具“肺”(鳔)
9、并有较强的偶鳍能在陆上爬行的种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在泥盆纪的鱼类中只有肺鱼和总鳍鱼能行“肺”呼吸,但肺鱼的偶鳍细弱,为双列式的(图218),不能适应在陆上爬行。只有总鳍鱼类,除具“肺”能行气呼吸外,尚具有类似陆生脊椎动物附肢的偶鳍,具有强壮的肌肉和类似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骨骼结构(图218)。当然,总鳍鱼的鳍作为陆上活动的运动器官不是很有效的,但终究能使其从一个干涸的池塘爬行到另外有水的池塘。气呼吸可使其在少氧的混浊的池塘和短时间越过陆地而存活。缺乏这些适应能力的鱼类就可能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因此,由逐渐适应和相对快速的一系列进化改变,具气呼吸与肉鳍的鱼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最后,某
10、些总鳍鱼类进化成第一个类群的两栖动物,它们的鳍进化为陆生五指型附肢。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第11页/共34页第12页/共34页第13页/共34页爬行类的起源和演化 (一)爬行类的起源 根据经典的观点,爬行类是从距今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的迷齿类两栖动物演化来的。到石炭纪末期,地球上的气候曾经发生剧变,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使原来温暖而潮湿的气候变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冬寒夏暖。植物界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了,蕨类植物大多数被裸子植物所代替。致使很多古代两栖类绝灭或再次入水。而具有适应于陆生结构以及羊膜卵的古代爬行类则能生存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将两栖类排挤到次要地位,到中生代几乎遍布全球的各种生态环境
11、,因而常称中生代为爬行类时代。已知最古老的类爬行动物化石是蜥螈(或称西蒙龙)(Seymouria)(图2112)。它具有一系列近于两栖类的特征和似爬行类的特征。蜥螈是体长51cm的蜥蜴形动物,它的头骨形态和结构很像坚头类(图2113).第14页/共34页 (二)爬行类的适应辐射 在适应陆地生活方面爬行类比两栖类更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爬行类的羊膜卵,这样的卵与体内受精是相伴进化的,这就使爬行类在适应陆上生活,不那么依赖水环境上优于两栖类。另一个征服陆地的具决定性意义的是四肢的进化,爬行动物中很多种类的四肢位于腹面,能够很好地将躯体抬离地面,这对其捕食与逃避敌害是十分有利的,这些进步性进化对爬
12、行动物的广泛适应辐射特别有意义。爬行类之广泛适应辐射可能是在爬行动物的早期进化中由于当时的自然选择压力没有任何特别强的方向性,故而使它向各个方向进化出许多线系(图2114)。杯龙类(Cotylosaurria)似乎是爬行类祖先的基干,出现于古生代石炭纪,至中生代三叠纪绝灭。杯龙类具一系列类似于古代两栖类的特征,与其他爬行纲类群相比较,头骨不具颞孔,为无颞窝类。所有各类爬行动物直接或间接的均为杯龙类的后裔。重新回到水中生活的有游泳迅速而巨大的鱼龙(Ichthyosaurus)和蛇颈龙 Plesiosaurs),直接起源于杯龙类。在中生代大部分时间中统治了海洋。在距今1亿年左右时间中先后绝灭。龟鳖
13、类代表了一个相对较小,但是一个古老的水生线系,继承了其祖先杯龙类的特点,现代种类头骨不具颞孔。它们发展了消极保护适应的龟壳而从三叠纪延续至今。第15页/共34页第16页/共34页(三)爬行类的衰退 中生代是爬行类时代,在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古爬行动物,尤以体躯巨大的恐龙,为当时地球上的一霸。它们在这1亿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食量愈来愈大,相应的体型也愈来愈大,而生活习性和食性又都向着专一化的方向发展,能较优越地适应于所栖居的特定环境条件。中生代的气候十分稳定,季节的以及纬度变化的温差均轻微。但到了中生代末期,地球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造山运动。由于地壳剧变导致的气候、环境的巨大变更
14、,使植物类型也发生了改变,被子植物出现并替代了裸子植物而居于优势。这些都给食量大而又狭食性的古爬行类带来严重的后果,加以恒温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兴起,使古爬行类在生存斗争中居于劣势,导致相对突然地大量死亡和绝灭,从而结束了盛极一时的爬行类的黄金时代。关于盛极一时的恐龙为什么突然消失,至今仍然是生物学上一个极大的谜。在众多的假说中,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是巨大的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人们曾发现在白垩纪和第三纪时期的地层交界处大量存在铱(iridium)的沉积物,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几个大陆上于此交界处地层的岩石中均发现有丰富的铱元素的沉积,换言之,在地球各大陆的白垩纪与第三纪的交界处的地层中普遍含有丰
15、富的铱元素沉积物。已知铱元素在地球上如白金一样的稀少,但在陨星上却含量十分丰富。据此事实,一些学者推测恐龙与一些古爬行类在白垩纪的绝灭是由于大的流星撞击地球引起的。对这种“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也有少数生物学家认为它与其他任何假说一样,在回答大的绝灭问题时也存在疑问。总之,迄今还没有能提出一种真正能令所有人信服的假说或实证,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第17页/共34页第18页/共34页鸟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一)鸟类的起源一般认为鸟类是从距今约1.5亿年前侏罗纪的槽齿类爬行动物中的一支进化来的,其直接祖先尚不清楚。这是由于鸟类骨骼比较脆弱形成化石的机会较少,因而原始类型的鸟类化石较难发现。自1861年至
16、今的100多年中,属于原始鸟类的始祖鸟化石仅报道有7例,且均采自德国巴伐利亚省的侏罗纪石灰石岩层中。这7例标本均为同一种,即始祖鸟(图21-17)。1994年我国发现数具始祖鸟化石,这是在德国以外的首次记录,引起世人瞩目。已知该鸟生活于1.5亿年前的热带岛屿,可能是那时期在飞行时偶尔坠入并淹死在环岛浅海的咸水中得以保存并成为化石的。从始祖鸟的体制结构看,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的过渡形态。它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是:具羽毛;有翼;骨盆为“开放式”;后足具四趾,三前一后;具“V”形锁骨等。但它又具有类似爬行类的特征,主要有:上下颌具牙齿,上颌13枚,下颌11枚;有一个1821个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长尾;前
17、肢具3枚分离的掌骨和指骨,指端具爪;肋骨无钩状突;腿和头部具爬行类的鳞等。第19页/共34页第20页/共34页 原始鸟类中除始祖鸟外,考古学家查特基(S.Chatterjee)于1986年从1983年采到的标本中发现了二件原始鸟类的标本,这2个标本均采自美国得克萨斯的加扎(Garza)县的晚三叠纪(距今约 2.25亿年前)地层的泥岩中,定名为原鸟(Protoavis texensis)(有人译为新鸟)(图21-18)原鸟大小似鸡,大的个体约长60cm,似始祖鸟,小的个体长约30cm。第21页/共34页(二)鸟类的适应辐射 由于鸟类骨骼薄,气质骨,易碎,加之大多鸟类生活在森林中,尸体易腐烂或被吃
18、掉,所以在成为化石,尤其是成为完整的化石的机会较少,这就限制了人们对其进化历史的认识。除上述提及的三叠纪发现的原鸟和侏罗纪发现的始祖鸟外,80年代还在中国辽宁朝阳地区和美国犹他州发现个别侏罗纪的鸟类化石。中国发现的侏罗纪鸟距今约1.4亿年,仅麻雀大小,定名为三塔中国鸟(Sinornis antensis)。至白垩纪,鸟类已进化到一个新水平,除某些种类尚保留少许爬行类的特点,如具像爬行动物的颌骨与齿外,在体制结构上已基本达到现代鸟的水平。已有某些种类丧失了牙,头骨骨片有愈合现象,为气质骨,胸骨发达,有些种类具龙骨突,具愈合的腕掌骨,综合荐椎,尾已缩短,尾骨末端形成尾综骨等。所有这些特点都与飞翔有
19、关,是向着飞翔能力提高的方向发展。在分类上将白垩纪具齿的,现已绝灭的鸟类归为齿颌总目(Odontognathae)。齿颌总目在进化的线系中代表了今鸟亚纲中的一个侧支。此类的代表有黄昏鸟属(Hes-perornis)和浸水鸟属(Baptornis)。它们代表了一个没有飞翔能力的适于水生的类群,化石大多发现于美国中西部,此地区在白垩纪时是海洋。黄昏鸟是一种长约1.5m2m的潜水鸟,用发达具蹼的后肢游泳,翼退化缩小,具齿,颌骨变得适于捕鱼。浸水鸟(图2120)可能与黄昏鸟有亲缘关系,长约1m,翅也缩小,具齿,后肢很靠后,四趾全向前并具瓣蹼,适于捕鱼。潜鸟样的潜水鸟在南极的晚白垩纪地层也有发现。具飞翔
20、能力的齿颌类的代表有鱼鸟属(Ichthyornis),是海鸥样的飞翔鸟。不具牙的中生代鸟类化石在过去20余年中在亚洲(包括中国)、南美、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也有发现,但不少无完好的头骨。在这些已发现的化石鸟类中,有的也延续至今,种类约有35种,隶属于8目、13科,如红鹤目有的将其并入鹳形目、潜鸟目、目、鹈形目,鹤形目和鸻形目等。值得注意的是,可能因为这些类型的鸟多为水生(或水边)和海生鸟类,故较易被保存下来。我国白垩纪的鸟有玉门甘肃鸟(Gansus yumensis),自成一目一科。第22页/共34页哺乳类的起源和适应辐射(一)哺乳类的起源 哺乳类起源于古代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时间大约是在距今2
21、.25亿年的中生代三叠纪。在石炭纪末期,由爬行类基干的杯龙类发展出一支似哺乳类的兽形爬行类,即盘龙类(Pelycosaurs)(见图2114),由它进化出一支较进步的兽孔类(Therapsids),兽孔类后裔中的一支称兽齿类(Theriodonts)的,被认为是哺乳类的祖先。兽齿类的化石最早见于中生代三叠纪,这是一类十分近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已具备了一些哺乳类的特征:四肢位于身体腹侧,能将身体抬离地面便于运动;头骨具合颞孔,牙为槽生的异型齿,双枕髁,下颌齿骨特别发达,某些种类已具原始的次生腭;脊椎、带骨及四肢骨的构造均似哺乳类;脑和感官较发达,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具胎盘和哺乳;能维持较高的体温
22、等。其代表动物为发现于南非三叠纪地层的犬颌兽(Cynognathus),体长约2m,似狗(图2121),我国云南省禄丰地区发现的晚三叠纪化石卞氏兽(Bienotherium)也属兽齿类。其特征更接近哺乳动物,曾一度归为哺乳类,后因其下颌骨并非像哺乳动物的下颌骨仅单一齿骨,尚含有退化的关节骨与上隅骨等,仍为爬行动物,为最接近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作为哺乳动物最重要的标志的毛和乳腺在似哺乳类的爬行类中的出现可能是在二叠纪晚期。第23页/共34页 迄今所获最早(三叠纪)的哺乳类的化石标本绝大多数为牙齿和颌骨的碎片。这是因为最早的哺乳类都是一些个体大小如鼠的种类。骨骼脆弱,难以保存完整。而小的体型在中生
23、代早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适应性特征,因那时正是肉食性恐龙在地球上称霸的时候,尽管最初的哺乳类在体制结构与生理机能上均优于爬行动物,但在当时爬行类时代的环境条件下,在竞争中爬行类仍占优势,故小的体型显得不突出而有助于其在肉食型恐龙所占据的生态位中栖居。因此哺乳动物才有机会在中生代末期随着爬行类的大绝灭而得以充分发挥其体制结构的优越性而广泛适应辐射。这是因为绝灭的爬行类所空出的众多生境可被已存在的哺乳类去占领,这也标志着哺乳动物时代的开始。到第三纪的始新世和渐新世(Oligocene)时,哺乳动物十分繁盛并达到高峰,成为哺乳动物的黄金时代。从此时之后,尽管哺乳动物的数量有些下降,但作为一个整体哺乳动
24、物至今仍支配着陆地环境。第24页/共34页(二)哺乳类的适应辐射 一般认为现存的哺乳类很可能是多系起源的。根据化石资料,哺乳类的祖先为三锥齿类(Triconodont),形态与兽孔类极相似,但下颌为单一齿骨构成,臼齿有3个齿尖,排成直行(图2122),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外形似鼠,具初步攀爬能力。大多数后兽亚纲与真兽亚纲的哺乳动物是侏罗纪(距今1.5亿年前)某些古兽类的后代。而原兽亚纲则是从完全不同的祖先进化来的,可能是在中生代三叠纪末出现的多结节齿类(Multituberculata)的后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史经历了3个基本辐射阶段:1.第一阶段是中生代侏罗纪,此期所见的三结节齿类(Trit
25、uberculata),臼齿齿尖已从三锥齿类的直行排列演变成三角形排列。由三结节齿类演化出3支:即三齿兽类(Triconodonta)、对齿兽类(Symmetrodonta)和古兽类(Pantotheria),其中前2支生活到侏罗纪与白垩纪交替时期绝灭,而第3支古兽类却得到蓬勃发展。古兽类的臼齿齿尖亦为三角形排列,但下颌臼齿后方具有带两个齿尖的“下跟突”(talonid)。古兽类是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的祖先(图2123)。此时期多结节齿类还很兴旺。2.第二阶段为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出现了后兽亚纲与真兽亚纲。多结节齿类尚存在。3.第三阶段为新生代,从新生代初期开始,哺乳类获得空前大发展。一方面是
26、由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对爬行类不利,而更主要的是由于哺乳类的一系列进步性特征在生存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现存各目哺乳类多是此时期辐射出来的,可能是由食虫的或杂食的鼩鼱样类群进化而来,5000万年以来一直成为陆生占优势的动物类群。多结节齿类在此期绝灭,单孔类化石出现。尽管单孔类化石出现于新生代第四纪初,但从现代生存的单孔类动物存在明显的爬行类特征(如泄殖腔孔和以产卵的方式繁殖)看,是比后兽亚纲与真兽亚纲更为原始的类群。现在一般认为单孔类可能是三叠纪末出现的多结节齿类的后裔。第25页/共34页第26页/共34页2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的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细胞、异养、组织器官发达、能运动、动物界。人归属于脊椎
27、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或种族:根据肤色、发型、鼻型等体质特征,人类通常被划分为4种类型。n 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和特征不同人群存在地理隔离和文化隔离,但是并没导致生殖隔离。人与哺乳动物的显著区别第27页/共34页一、类人猿的起源和进化灵长目包括原猴亚目和类人猿亚目。类人猿亚目包括卷尾猴科、猴科、长臂猿科、猩猩科和人科。最早的灵长类是原猴类,它们是一些体型小,拇指(趾)能对持的树栖种类。地史上发现的最早的一些灵长类化石,出现于距今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包括几个属的猴类及其他古代类人猿亚目的动物,它们个体小,明显呈猴样,但不像原猴,栖居于多河流的热带雨林中。据
28、此,推测在不晚于渐新世时期,原猴亚目与类人猿亚目的动物已由原猴主干分成二大支进化。类人猿亚目中的一些猴类通过某些途径迁至当时的南美洲(古地理显示,4000万年前的南美洲与非洲十分靠近,后经地球的板块迁移而使这2个洲在今天相距遥远)经地理隔离发展成今天的新大陆猴类,即卷尾猴类(图2124)。此猴类从类人猿亚目中分出较早,较原始,并与其他猴类不同,如它们的大拇指(趾)与其他指(趾)稍能对持,阔鼻与卷尾。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与黑猩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由一种古猿演化而来。早在距今3000万年渐新世晚期地层发现的埃及古猿(Aegypto-pithecus),具有类
29、人猿的特征,大小似犬,其齿式明显像类人猿,但颅骨像猴,相信它是代表了一个向人类发展的早期过渡类型。第28页/共34页第29页/共34页n 从猿到人新生代早期哺乳动物从类似食虫树类哺乳动物中进化出最早的灵长类动物。为了适应树林中的生活环境,最早的灵长类身体较小,栖息在树上,善于在树林中跳跃、攀缘、以昆虫为食。“手”逐渐发达起来。一对眼睛并列于脸的前方,灵长类开始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l 灵长类的进化灵长类的进化第30页/共34页最早出现的灵长类是5 000万年前的原猴类。在第三纪末期气候变得寒冷和干燥,原猴类逐渐绝灭,少数演化成现代的猴类。l 灵长类的进化灵长类的进化人猿类是在大约3600万年前渐
30、新世时从一组原猴类进化而来的。人猿类分为两支,一支进化成猿猴,另一支进化成为人类的祖先原始人。第31页/共34页血清蛋白的分子免疫学以及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和DNA序列的研究也说明,人与大猩猩具有非常近的亲源关系。l 原始人的进化原始人的进化约500万年前,灵长类中的一个小系从树上下来,身体构造发生了与直立相适应的变化,进入人的进化阶段。完全直立行走、手、脑与语言的发展使人成为灵长类中最高级的成员。第32页/共34页约390万年至300万年前,阿法南猿和非洲南猿;约250万年前,早期猿人(又称能人),直立人;l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直立人经历了大约150万年的历史以后,出现了现代的人种智人。25万年至4万年前:早期智人;4万年前:晚期智人第33页/共3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4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