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8837746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评价 大纲内容(三)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特征;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2课程内容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其他课程资源。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及其意义;课程评价的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2v 关于课程实施的含义,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影响较大。v 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问题就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察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这种观点是将课程方案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实施就是一个执行的过程。作为课程执行者的学校和教师,应当很好的理解和运用课

2、程,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中规定的项目。而实施的效果如何,决定于课程执行者对课程方案的理解水平和落实程度。v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实施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存在的。“课程实施是把一项课程改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实施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改革程度的那些因素”。因此,课程实施问题不只是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要研究学校和教师在执行一个具体课程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实际的情况对课程进行了调适以及影响课程改革程度的因素。v 以上是两种比较典型的对课程实施的认识。可以说,对课程实施的不同认识,导致了课程实施的策略选择、课程实施取向以及实施过程中问题解决方式不同。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更倾向于以国家或地方为

3、中心来推行改革,认为改革的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计划的过程;而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则强调在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将学校、教师、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来实施变革,并且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6v 尽管人们对课程实施的认识不一,但至少在三个方面已形成共识:1)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2)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编制好的课程付诸实践;3)课程实践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改革的程度和影响课程实施的那些因素。7v 在我国,国家所规定的课程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和论证而形成的,从总体上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4、。但由于我国的地区之间的差别较大,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问题。所以,在理解课程实施问题时,应当将课程计划看作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判断课程实施的成败也不应以对原有计划的执行程度为标准,而应关注执行过程中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课程计划的调适和改造。因此,我们认为,课程实施是将规划的课程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82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v 1)利于及时发现课程方案在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方案。v 2)检验课程方案本身好坏,利于设计新的课程方案。v 3)检验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v 4)解释学生的学习结果。9二、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v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

5、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持不同的教育价值观,相应地会对课程实施有不同的认识,并会以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参与课程实施。10(一)忠实取向(Faithful orientation)v 把课程实施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课程实施能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课程方案实现程度高,表明课程实施成功;课程方案实现程度低,表明课程实施失败。这种观点强调课程设计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强调事前规划的课程方案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必须忠实课程方案的每一细节,每一步骤,几乎没有改动的余地,在课程实施中基本上跟着教材内容

6、走,对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有很高的依赖程度。教师所做的,不过是执行他人的目的和计划,从事他人提出活动,简单移植和复制他人的理念、设想。11v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课程情境,特别适用于课程内容极为复杂、困难且不容易掌握精熟的新课程方案,或是学生的理解有赖于配合课程内容的特定安排,因此,课程实施的顺序有必要在事前加以规定。然而,课程的规范说明与行政命令规定可以规范课程科目知识的最小范围与最低标准,但无法硬性限制师生的最大选择范围与最高成就标准,更不应该限制师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v 忠实取向强调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把课程变革看成实施预定课程计划的机械、线性的过程,对课程实施者的

7、主动性认识不足,容易陷入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泥潭。这种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支配的。12(二)相互适应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v 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设计人员与课程实施者双方同意进行修正调整,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课程实施之成效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强调课程实施不是单向的传递、接受,而是双向的互动与改变。课程方案有必要因应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境而加以弹性调整。事实上,所有的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经过修正调整才能适用于特定而变化的课堂情境。惟有如此,教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大的效能。13v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一项课程方案付诸实施之后,可能

8、会发生两方面变化:一方面,既定的课程方案发生变化,以适应各种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既有的课程实践会发生变化,以适应课程方案的特定要求。课程实施中的相互适应现象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v 相互适应取向倾向于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而不是预期目标与规划方案的线性演绎过程。因此,应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社会情境因素的分析,借以揭示课程变革的深层机制。相互适应取向考虑了具体实践情境,如社区条件、学校情境、师生特点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反映了师生的主动性、课程实施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与忠实取向相比,更符合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14(三)课程创生取向(curricu

9、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v 课程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人格化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一种供这种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15v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课程是实践”。课程不是被传递的教材或课表,不是理所当然的命令与教条,而是需要加以质疑、批判、验证和改写的假设。v 课程创生取向强调“教师即课程”。教师是决定新课程成败的关键角色。课程改革是教师的再学习过程。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

10、没有课程的开发。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教师和学生是在观察、实验、分析、对话和争论中建构知识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角色,做一个学习者、反思者。v 由于创生取向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创造性,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这一取向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推行的范围相对有限。16v 上述三种取向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

11、展方向。17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v(一)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v(二)课程实施的主体v(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v(四)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间的交流与互动v(五)课程实施的管理与评价v(六)课程资源v(七)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18四、课程实施的过程、层面与水平v1.课程实施的过程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把课程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的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做出使用课程方案的决定,是课程采用阶段,就是起始阶段;第二阶段是实践或最初使用阶段;第三阶段是常规化或制度化阶段。192课程实施的几个层面v(1)教材的改变 教材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包括与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方法、教

12、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v(2)组织方式的改变 组织方式如学生的分班(组)安排、空间与时间的安排、人员的分配等,一般来说,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变以适应新课程方案。v(3)角色或行为的改变 需要课程实施有关人员的角色或行为的转变。角色与作为的转变要朝着课程设计方案指定的取向。v(4)知识和理解的改变 知识和理解是指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课程各要素的意义及其关系,了解一个新课程方案提出的基本理念及其依据和作用。课程的实施者才会自觉地实施新课程。v(5)价值的内化 价值的内化是指课程实施者将新课程提倡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完全变成自觉的行为去执行课程的各组成

13、要素。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体验与深化新课程价值观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理解与认识。不可能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是所有人都达到价值的内化。203课程实施的水平v 课程实施的水平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的关注程度;另一个是对新课程的使用达到的水平,也就是实施的实际效果。v 对课程实施水平的研究,可以比较有效地了解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查找有关问题,以便有效改进。21第二节 课程评价v一、课程评价及其意义v二、课程评价的功能v三、课程评价的范围v四、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22一、课程评价及其意义v是以事实把握为基础的价值的判断过程v是对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23二、课程评价的功能

14、v(一)检查功能v(二)反馈功能v(三)激励功能v(四)研究功能v(五)定向功能v(六)管理功能24三、课程评价的范围 v(一)课程目标的评价1课程目标总和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2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行性。v(二)课程计划的评价1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评价。2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评价。v(三)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评价25四、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v(一)以评价主体为依据的分类v(二)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分类v(三)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26(一)以评价主体为依据的分类v1他评价v2自评价27(二)以评价标准为依据的分类v1相对性评价v2绝对性评价v3个体内差异评价281相对性评价(relative eval

15、uation)v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体中选取一个或若干对象为基准,然后将其余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并做出区分的评价。这是一种反映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位置的评价,有人称之为常模参照性评价。v 其特点是没有预先设定的客观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来源于评价团体内部,以评价对象团体评价结果的平均成绩为参照,且强调评价结果的正态分布。v 优点在于不管评价对象集合体的状况如何,都可以在集合体内部进行比较,评价的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以选拔和甄别为宗旨的教学评价活动,也能够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v 缺点是评价结果表明的只是评价对象在集合体中的相对位置,并不必然代表评价对象的实际水

16、平。不同集体中的个体难以比较。292绝对性评价(absolute evaluation)v 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然后把每个对象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的评价。这是一种有外来的既定目标和指标体系的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评价。v 其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作参照,评价不受对象所在集合体的状况影响,评价结果的好坏往往只与对象自身的水平有关,而与其所在的集合体无关。v 绝对评价的优点在于标准比较客观明确,评价对象可以依据评价结果,清楚地知道自己与评价标准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明确努力的方向,对缓解分数竞争,减轻思想负担,促进全面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这种评价

17、特别适用于以鉴定资格和水平为宗旨的教学评价活动。v 其问题在于要制订出符合一定价值目标的理想标准,以确保评价标准的稳定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也是提高绝对评价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所在。303个体内差异评价(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 evaluation)v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评价集合体中的各个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某个对象的各个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评价结果的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故也有人称之为个人发展参照评价。v

18、其特点是评价标准的参照系来自评价对象自身,评价结果既不和客观标准比较,也不和集合体内的平均结果比较,而是和自身的状况包括自身现在与过去的纵向、也包括自身若干个不同侧面之间的横向比较。v 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优点是评价能够充分照顾到评价对象个性的差异,评价标准也更加符合评价对象的实际,且评价的结果只和自己比较,不会给评价对象造成压力,反而为其主体发展创造宽松空间。v 其缺点是不与其它对象作比较,也不参照一定客观标准进行评价,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评价结果,也很容易使评价对象自我满足,不思进取。31(三)以评价作用为依据的分类v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某些活动开始之前所进行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价。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教学措施做准备,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v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掌握性评价。它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阶段进行的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某项教学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的结果,不注重评定等级,只注重发现问题。v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结束之后,为了解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定成绩,做出结论,或者评定措施的有效性。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认达到目标的程度。3233此此课件下件下载可自行可自行编辑修改,修改,仅供参考!供参考!感感谢您的支持,我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语文专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