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件.ppt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件第一节第一节检测诊断技术概述检测诊断技术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检测诊断基础理论检测诊断基础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汽车检测与诊断设备汽车检测与诊断设备第四节第四节检测站与检测线检测站与检测线第1页/共14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明确汽车诊断的目的、方法、专业术语的含义。2.了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国家有关规定。3.理解诊断参数、诊断标准、诊断周期的概念及内容,熟悉汽车常用诊断参数。4.熟悉汽车故障类型与故障产生的规律。5.了解汽车维修企业常用检测设备。6.熟悉各种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的检测项目、内容及检 测工艺。第2页/共14页
2、汽车的检测,一般是指对在用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汽车的检测,一般是指对在用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现行的技术状况和工性、环保性等方面进行检测,以确定其现行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作能力。汽车的诊断,是使用专用仪器对故障车辆性能进行检查、汽车的诊断,是使用专用仪器对故障车辆性能进行检查、测试,判断出故障原因与故障点,并确定出排除方法的过程。测试,判断出故障原因与故障点,并确定出排除方法的过程。第3页/共14页第一节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概述 第4页/共14页一、国内外检测与诊断现状一、国内外检测与诊断现状 1 1国外发展概况国外发展概况 2020世纪世纪4040、5
3、050年代就出现了一些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年代就出现了一些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单项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6060年代后,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设备联线建站年代后,逐渐将单项检测、诊断设备联线建站(出现汽车检测站出现汽车检测站),形成既能进行安全环保检测,又能进行维修诊断的综合检测技术。,形成既能进行安全环保检测,又能进行维修诊断的综合检测技术。进入进入70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
4、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和设备。8080年代后,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达到广泛应用的阶年代后,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已达到广泛应用的阶段,使汽车检测制度化。而且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段,使汽车检测制度化。而且汽车制造厂装配线终端和汽车维修企业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内部也都建有汽车检测线.第5页/共14页国外的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国外的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国外的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国外的检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1)制度化)制度化 (2 2)标准化)标准化 (3 3)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智能化、自动化检测第6页/共14页2 2 国内发展概况国内发展概况
5、 60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70 70年代,研制、开发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年代,研制、开发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点火正时灯;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等检测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等检测仪器设备。同时也从国外引进过少量现代检测设备仪器设备。同时也从国外引进过少量现代检测设备.80 80年代,重点推广了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年代,重点推广了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研制开发了汽车制研制开发了汽车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轴(轮)重仪、灯光检测仪、发动机综合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轴(轮)重仪、灯光检测仪
6、、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全国中等以上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全国中等以上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性能检测站。9090年代初,建成了相当数量的汽车检测站。目前,汽车检测站已年代初,建成了相当数量的汽车检测站。目前,汽车检测站已建至县市级城市。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同时,为了配建至县市级城市。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同时,为了配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100多项。多项。第7页/共14页二、检测诊断的目
7、的与意义二、检测诊断的目的与意义1 1保证交通安全保证交通安全2 2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3 3改善汽车性能改善汽车性能4 4提高维修效率提高维修效率 ,实现,实现“视情修理视情修理”第8页/共14页三、检测诊断的类型、方法和特点三、检测诊断的类型、方法和特点 1 1传统人工经验诊断法传统人工经验诊断法 2 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 第9页/共14页四、汽车检测有关的法规和标准四、汽车检测有关的法规和标准 1 1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 19871987年的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对机动车船污,提出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染大气
8、实施监督管理。19881988年的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提出对机动车辆,提出对机动车辆上路行驶的要求。上路行驶的要求。19891989年公安部发布第年公安部发布第2 2号令号令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管理办法,提,提出安全检测站应有的功能和管理办法。出安全检测站应有的功能和管理办法。1990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年交通部发布第1313号令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提,提出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要求、技术等级以及车辆的检查、维修、报废等出运输车辆技术状况的要求、技术等级以及车辆的检查、维修、报废等条件
9、。条件。19911991年年4 4月月2323日交通部发布第日交通部发布第2929号令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站管理办法,主要对交通部门建立的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等级作,主要对交通部门建立的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等级作出了规定。出了规定。第10页/共14页 2 2有关标准有关标准 19891989年的国家标准年的国家标准汽车安全检测设备检定技术条件汽车安全检测设备检定技术条件(GBll798(GBll7981 111798.611798.61989)1989),提出对安全检测设备进行标定的方法。,提出对安全检测设备进行标定的方法。19951995年年
10、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JT(JTT198T19895)95)与与汽车技术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JT(JTT199-95)T199-95)。将汽车根据技术状况分为。将汽车根据技术状况分为一、二、三级,并提出了评定等级的检测方法。一、二、三级,并提出了评定等级的检测方法。19991999年的国家标准年的国家标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通用技术条件(GB(GBT17993T179931999)1999),明确规定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项目、设备、,明确规定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项目、设备、厂房、人员、场地以及管理制度等条件。
11、厂房、人员、场地以及管理制度等条件。第11页/共14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2000年年1212月月2828日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日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在用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在用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 18285(GB 182852000)2000)。该标准。该标准是参考了美国国家环保局是参考了美国国家环保局19961996年年7 7月发布的一个相关标准制定的。月发布的一个相关标准制定的。在对排气污染物的限制方面,比以前的标准严格了很多;在测试方在对排气污染物的限制方面,比以前的标准严格了很多;在测试方法和使用设备方面也与法和使用设备方面也与GB
12、7258GB 725819971997有很大不同。有很大不同。20012001年年1212月月1313日发布,日发布,20022002年年8 8月月1 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日实施的国家标准营运车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l8565(GBl85652001)2001)是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是依据国家有关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我国汽车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有关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我国汽车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并参照先进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规定,并参照先进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的。第12页/共14页 20042004年年1212月颁布的国家标准月颁布的国
13、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术条件(GB 7258(GB 72582004)2004),是根据,是根据19971997年发布的同一年发布的同一标准修订的。这是机动车检测的一个权威性标准。是我标准修订的。这是机动车检测的一个权威性标准。是我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法规,是公安国机动车安全技术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法规,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新车注册登记和在用车定期检验、事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新车注册登记和在用车定期检验、事故车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同时也是我故车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同时也是我国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新车出厂检验及进口机国机动车新车定型强制性检验、新车出厂检验及进口机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第13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