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479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 稀释浓硫酸C读出液体的体积D 取用大理石块2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3C-4D+43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研究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C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D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熄灭酒精灯C过滤悬浊液D读液体体积5将铁丝、铜丝分别插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试剂是A稀硫酸B蒸馏水C硝酸钾溶液D氯化镁溶液6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充满CO1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再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1代表加入的是水B吸收用NaOH溶液较合适C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D曲线

3、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原因是振荡烧瓶使瓶内气体迅速反应7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A20%B30%C60%D70%8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燃烧 B酒精挥发 C河水结冰 D胆矾研碎9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操作现象结论A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B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C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

4、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D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该石灰水一定变质AABBCCDD10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1根据你所学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Na+,Cl- ,Cu2+ , SO42- , 在pH=12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除

5、去 Fe粉中含有的少量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D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溶液质量减少12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目的是降低( )A酸雨危害B白色污染CPM2.5浓度D温室效应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氢气作清洁燃料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石墨作电池电极14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种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 序号XYZA氧化物纯净物物质B硫酸盐铵盐盐C有机物单质纯净物D碱酸化合物AABBCCDD15我国的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蜡矩成灰泪始干”:说明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B“釜底抽薪”:利用清除可燃物的方法灭火C“热胀冷缩”:说明原子受热变大、遇冷变小D“满架蔷薇一院香”: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物质名称要能体现出物质间的差别):(1)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名称是_;(2)乙甲的物质转化属于_变化,微观解释是_。(3)丙物质的物质类别是纯净物中的_,其微观解释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个

7、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2)B或C装置均可作为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3)可用D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4)康康同学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用pH传感器测得乙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BC段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溶解 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 过滤 加适量的盐酸 蒸发结晶,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有_种,请写出BaC

8、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称取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气体8.8g。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18(8分)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

9、验结论步骤1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_不成立步骤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_猜想二不成立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填字母)。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

10、;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选填字母)。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b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教材中“蜡烛燃烧实验”为我们开启了化学之门。在老师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探究。探究1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1)如图1,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有同学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的结论产生了异议,他的理由是_。(2)为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你认为应该补充的实验步骤是_,写出CO

11、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探究2用数字化仪器研究蜡烛燃烧(3)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_(填“a”、“b”或“c” )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由测量结果你对燃烧的条件的新认识是_。探究3蜡烛燃烧的质量与燃烧的时间关系的探究(4)点燃一根直径为4 cm的蜡烛,观察到烛芯周围有一杯状的烛油 。蜡烛燃烧的质量与燃烧的时间呈现如图3所示关系。据图判断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速率_(填“稳定”或“不稳定”)。烛芯周围的烛油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试题

12、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D、取用块状固体状药品,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2、A【解析】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A。3、C【解析

1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详解】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正确;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B正确;C、物体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正确;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正确。故选C。4、B【解析】试题分析:A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然后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看长颈漏斗中能否形成一段水柱,A错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而要用灯帽盖灭,B正确;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

14、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错误。故选B。考点:实验基本操作5、A【解析】A、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B、铁丝、铜丝在蒸馏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硝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氯化镁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

15、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A【解析】由图1可知,曲线3代表的反应最剧烈,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故曲线3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通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曲线1反应最弱,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少,故曲线1代表的是水,曲线1代表的是石灰水,曲线AB端呈现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注射器中的液体迅速注入烧瓶,导致气体的体积缩小,气压增大,而CD段“急速”下降的原因可能为振荡试管后,会加速反应进行,使瓶内气压急速减小。故选A。7、B【解析】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实质上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所以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16、那么,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 则混合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故选B。8、A【解析】A、木柴燃烧是木柴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故是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故是物理变化,错误;C、河水结冰是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故是物理变化,错误;D、胆矾研碎是胆矾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9、B【解析】A、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全部变质,选项A错误;B、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选项B正

17、确;C、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说明CO2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因为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选项C错误;D、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可能浓盐酸的挥发性,选项D错误。故选B。10、B【解析】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通过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又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因为没有证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并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选项A错误;B、图2所示实验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选项B正确;C、图3所示实验电解水生成了氢气

18、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C错误;D、图4所示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但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因为红磷没有燃烧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造成的,选项D错误。故选B。11、D【解析】A、pH=1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Na+、Cl- 、Cu2+ 、SO42-,在pH=12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但不能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19、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会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故选D。12、A【解析】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化工生产中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容易形成酸雨,煤燃烧时会产生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能够污染环境,对燃煤脱硫脱硝,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防止酸雨危害,故选A。13、D【解析】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作清洁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

20、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14、B【解析】如图中,X、Y是交叉关系,X、Y和Z是包含关系。【详解】A、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含有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Y和X是包含关系,故A错误;B、硫酸盐和铵盐都属于盐,硫酸铵既是硫酸盐又是铵盐,Y和X是交叉关系,B正确;C、有机物和单质都属于纯净物,有机物和单质是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C错误;D、酸、碱都属于化合物,酸、碱属于并列关系, 不是交叉关系,故D错误。故选B。15、C【解析】A、“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产,属于化学

21、变化,蜡烛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釜底抽薪”所包含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从而灭火,故正确;C、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这种间隔在温度高时变大,在温度低时缩小,故错误;D、“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故解释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金刚石、石墨、C60 化学变化 甲乙物质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发生了改变 单质 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解析】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详解】(1

22、)甲是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乙是石墨,也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丙是碳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名称是金刚石、石墨、C60。(2)乙甲的物质转化是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微观解释是甲乙物质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发生了改变。(3)丙是碳60,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故丙物质的物质类别是纯净物中的单质,其微观解释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点睛】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KClO32KCl+3O2 反应开始后

23、,关闭止水夹,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液体药品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药品分离,反应停止 CaCl2和HCl CO2Ca(OH)2=CaCO3H2O 3 BaCl2Na2SO4=2NaClBaSO4 80% 【解析】(1)固体加热装置A(试管口没有棉花)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2)B或C装置均可作为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反应开始后,关闭止水夹,装置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液体药品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药品分离,反应停止;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可用万能瓶D装置

24、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应“短管进、长管出”,如图:;(4)D点溶液pH7,有大量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乙装置,氯化氢遇水形成稀盐酸,稀盐酸与氯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溶液,且溶液中盐酸过量,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CaCl2和HCl;BC段溶液pH值变化不明显,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5)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溶解 依次加过量的BaCl2(产生硫酸钡沉淀,用于除去硫酸根离子)NaOH(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用于取出镁离子)Na2CO3(产生碳酸钙沉淀和

25、碳酸钡沉淀,用于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溶液 过滤 加适量的盐酸(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用于中和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蒸发结晶,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3种,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和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2NaClBaSO4;(6)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x=2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8、Mg(OH)2、MgCO3 一 白色固体变蓝色 偏小 e d b 3:2 abc 【解析】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Mg(OH)2、MgCO3。故填:Mg(OH)2、MgCO3

26、。实验1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白色固体变蓝色,是因为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水,实验过程如下所示: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一不成立步骤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白色固体变蓝色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2(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偏小。故填:偏小。(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e

27、,db。故填:e;d;b。(3)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说明氧化镁质量是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说明反应生成了2.64g二氧化碳;浓硫酸增重1.44g,说明反应生成了1.44g水;设碳酸镁质量为m,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n,氢氧化镁质量为z, m5.04g,n1.6g,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质量:3.20g1.6g1.6g, z2.32g,根据题意有:,故填:3:2。拓展延伸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故填:abc。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28、共9.0分)19、燃烧放热,烧杯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石灰水变浑浊也可能是由于析出了Ca(OH)2固体 将变浑浊的烧杯拿离火焰,冷却到室温,观察烧杯中石灰水是否重新变澄清(合理即可) bc 可燃物燃烧,氧气浓度必须达到其燃烧需要的最低浓度 稳定 温度未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解析】(1)燃烧放热,烧杯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石灰水变浑浊也可能是由于析出了Ca(OH)2固体;(2)为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应该补充的实验步骤是将变浑浊的烧杯拿离火焰,冷却到室温,观察烧杯中石灰水是否重新变澄清(合理即可);二氧化碳可以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由于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曲线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实验结果,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可燃物燃烧,氧气浓度必须达到其燃烧需要的最低浓度;(4)根据图象可以判断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速率是稳定的;烛芯周围的烛油与氧气接触,却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