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费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457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费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费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费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费县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2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溶液中有Fe

2、2+、Cu2+,不溶物为Cu 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ABCD3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量,单位是 molB物质的量就是 1mol 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大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量取液体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稀释液体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白糖溶解于水B氧气用于气焊C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蜡烛燃烧6如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物质的溶解度大

3、于N物质的溶解度BM中混有少量的N,可用蒸发结晶提纯MC图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tC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归納正确的是( )APH和溶液的酸碱性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D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9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10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结构不同、但性质

4、相同;BCl与Cl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可以相互转化;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DO2-、OH-、Na+、Mg2+的电子数相同,但性质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今年6月初,“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翻沉,救援方法之一是切割船底钢板。切割原理是:利用乙炔(C2H2)与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金属。请回答:乙炔属于_(填序号);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乙炔(C2H2)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_;己知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现有家用食用碱12g(主要成分N

5、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该图中,m的值为_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_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小组在探究稀盐酸和石灰水反应过程中溶液p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此反应的实质为_。A点时向烧杯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试剂,现象为_。B点的含义是_。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14图1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Sr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填序号)A 最外层

6、电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核电荷数不同图2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2和CH4。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_(填化学方程式)装置D内浓硫酸的作用是_。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

7、有_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_。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SO3

8、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并可以产生SO2气体,BaSO4不溶于稀盐酸。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_。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已部分变质(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是否合理?_(回答“是”或“否”)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如何保存亚硫酸钠?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

9、,共20分)1、A【解析】A.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正确; D. 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正确。故选A。2、C【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可知,铁比铜活泼,能置换出Cu(NO3)2溶液中的铜,同时生成硝酸亚铁。当加入的铁粉不足量时,有Cu(NO3)2剩余,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故正确;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铁粉和Cu2+,因为它们能反应,故错误;当加入的铁粉过量时,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故正确。故选C。3、D【解析】A、物质的量:具有一定数目粒

10、子的集合体;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量越大,表示该物质的分子越多;故选项错误。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故选项正确。故选:D。4、C【解析】A、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视线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正确;B、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正确;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图示错误。D、稀释浓硫酸,为应防止酸液飞溅,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故选C。5、

11、A【解析】物质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题目要求选择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那就是只发生物理变化。【详解】白糖溶解于水,白糖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变化过程中有其他物质产生。6、D【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在相同温度下进行,A错误;B、M、N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M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N的大,M中混有少量的N,应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错误;C、在溶解度曲线上以及曲线上方的点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为不饱和溶液,C错误;D、tC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形成交点,表示在tC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正确。故

12、选D。【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曲线上以及曲线上内的任意一点,都表示该溶液的饱和溶液,曲线下的任意一点都表示该溶液的不饱和溶液。7、B【解析】A、pH从0到7,酸性逐渐减弱,pH从14到7,也是碱性逐渐减弱,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该结构示意图是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符合题意;C、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光泽等,但是银白色不是金属的物理通性,有些金属不是银白色,如铜是红色,不符合题意;D、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

13、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8、D【解析】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此选项错误;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选项错误;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此选项错误;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故选D。9、D【解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

14、,属于化学变化;B、刀生锈的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应该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0、A【解析】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B、Cl与Cl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可以相互转化,正确;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正确;D、O2-、OH-、Na+、Mg2+的电子数相同,但性质不同,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15、,共4分)11、 11 【解析】(1)乙炔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属有机物;(2)由化学式可知,乙炔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22=11;(3)根据描述,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4 10.6g 7.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设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73 44X 100gy 4.4gx=10.6g,y=7.3%答:(1

16、)该图中,m的值为 4.4;(2)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3)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钙和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稀盐酸和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aCl2、HCl 【解析】(1)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此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2)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色。(

17、3)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含义是稀盐酸和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4)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HCl。故答案为:(1)氢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2)紫色石蕊溶液变蓝;(3)稀盐酸和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4)CaCl2、HCl。14、金属 C 2H2O22H2O+O2 【解析】(1)锶元素(Sr)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3)图2 表示的某些元素的

18、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2、4、8、11,分别是氢、氦、铍、氧、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吸收气体中的水分水珠或水雾甲烷CH4+2O2 CO2+2H2O【解析】(1)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生成的碳酸钙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2)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OH+CO2=Na2CO3+H2O

19、。(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分来干燥气体,故填吸收气体中的水分。(4)实验中可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水珠或水雾出现,故填水珠或水雾;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气体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气体样品中含有甲烷,故填甲烷;E处的反应是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4+2O2 CO2+2H2O。【点睛】在化学上,验证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检验,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16、Na2SO4 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Na2SO4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 含

20、有硫酸钠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时,产生气泡 是 隔绝氧气密封保存 【解析】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猜想3: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Na2SO4;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是已部分变质,说明样品中含有亚硫酸钠和硫酸钠。故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与亚硫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后产生气泡,是因为亚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硫,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硫酸钡,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21、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已部分变质 评价 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含有硫酸钠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时,产生气泡; 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合理,这是因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亚硫酸钠或硫酸钠或亚硫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亚硫酸钡或硫酸钡或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后产生气泡,是因为亚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硫,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硫酸钡,即样品中含有亚硫酸钠和硫酸钠。 故填:是。 反思 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隔绝氧气密封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