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291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届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

2、溶夜中滴入稀盐酸2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白光B产生黑色固体C产生蓝紫色火焰D产生大量白雾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氧气D水蒸气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加熟石灰粉末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钾和氯化铵B可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硬水通过活性炭层可以变成软水D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5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A食用水果和蔬菜可为人体补充维生素B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焚烧C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缺少铁元素造成的D使粮食增产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6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中改正错误后仍不正确的是

3、( )A制备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应将木炭改为红磷C测定溶液的pH,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学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收集氢气B氧气验满C倾倒液体D过滤浑浊液8今有下列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了四种元素B表示阳离子C表示金属元素D表示的是阳离子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B向含有NaOH和B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D向pH=3的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10我们每天生活在

4、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气体排放;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选填一个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

5、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请计算: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磷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表格中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

6、度:0204060NaHCO36.99.612.716.4NaCl35.735.836.637.3NH4Cl29.437.245.855.2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氯化铵结晶析出,在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写出“侯氏制碱法”制碳酸氢钠的方程式_。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C反应不需要加热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14学习小组用气体传感器来探究蜡烛在密闭空间里的燃烧情况,采集数据并绘制了氧气(曲线A)和一种产物一氧化碳(曲线B)含量随时

7、间变化的图象。说明:一氧化碳合量用ppm表示(1ppm0.0001%)。根据图象回答问题:蜡烛约在_秒之间熄灭。推测另一产物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点燃蜡烛后即有一氧化碳生成,30秒后一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最终不再改变。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_。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写一点对物质燃烧的新认识。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

8、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填写下表:步骤现象步骤结果步骤现象结论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溶液中有气泡放出_猜想、不成立猜想成立(2)步骤的目的_。步骤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甲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要探究步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它化学性质,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写一种)。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

9、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并可以产生SO2气体,BaSO4不溶于稀盐酸。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_。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

10、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已部分变质(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是否合理?_(回答“是”或“否”)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如何保存亚硫酸钠?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等到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等到硫酸反应完后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A错误;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减少,所以

11、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加,然后转成水平,故B正确;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氧气质量会不断增加,故C错误;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加,氢氧化钠越来越少,当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应该为零,故D错误。故选B。2、C【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C考点:实验现象分析3、B【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D、水蒸气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

12、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C【解析】铵盐能和碱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异味等;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详解】A、加熟石灰粉末研磨,能够产生有刺鼻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钾,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因此可以用醋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活性炭不能除去硬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因此可以用水鉴别硝酸铵固

13、体和氯化钠固体,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A【解析】A、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食用水果和蔬菜可为人体补充维生素,正确;B、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再次造成空气污染,错误;C、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缺少钙元素造成的而不是缺铁,错误;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和土壤,增产粮食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错误。故选A。6、A【解析】A、为防止二氧化碳逸出,制备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但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持续地得到

14、二氧化碳,改正错误后仍不正确,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若将木炭改为红磷,红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的气压降低,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体积等于空气中氧气体积,改正错误后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定溶液的pH,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改正错误后正确,不符合题意;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学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改正错误后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A.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收集氢气应短管进,长管出,选项错误;B. 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氧气,选项错误;C. 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

15、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选项正确; D. 过滤时,漏斗管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飞溅,选项错误。故选C。8、C【解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和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A错误;B、在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故B错误;C、粒子的质子数是11,属于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故C正确;D、粒子中,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D错误。故选C。9、C【解析】A、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的稀盐酸中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但是由于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盐

16、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速率快,故正确;B、向含有NaOH和B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沉淀,当氯化钡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故正确;C、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还能再溶解KNO3固体,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故C错误;D、向pH=3的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不断增加,当恰好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大于7,故正确。故选C。10、C【解析】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17、学变化,正确;D、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二氧化碳(CO2)(2)或;或(3)10(4)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5)8:1【解析】(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故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钢丝网篓或者钛合金车架,故填或;有机合成材料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手柄套或者橡胶轮胎,

18、故填或;(3)根据质子数=电子数可知,22=2+5+x+2,则x=10;(4)“夏天易爆胎”的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5)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8:1。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339.8%【解析】(1)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中钙、磷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0:6=5:3;(2)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9.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氯化钠 较低 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ABD 【解析】(1)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对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的影响都比较大,而对Na

19、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故选氯化钠。(2)随着温度的升高,NH4Cl的溶解度变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故可以通过在较高温度下配制NH4Cl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降温,结晶析出NH4Cl的办法将NH4Cl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侯氏制碱的原理:先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故化学方程式:NaClNH3H2OCO2=NaHCO3NH4Cl。(4)根据氨碱法制纯碱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

20、溶液,即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A项,烧制时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正确;B项,副产品是氯化铵,其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正确;C项,碳酸氢钠分解制纯碱时需要加热,错误;D项,氯化铵是一种氮肥,可再利用,不是污染物,正确。故选ABD。14、90100 增大 点燃蜡烛,焰心和内焰处的石蜡蒸气无法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不充分燃烧,30秒后,氧气含量迅速降低,更多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蜡烛熄灭,反应

21、停止 物质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生 【解析】(1)根据蜡烛燃烧需要消耗氧气、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来分析;(2)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氧气不足来分析;(3)根据数据来分析解答。【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氧气的浓度在90100秒之间时不再改变,说明蜡烛约在90100秒之间熄灭;蜡烛燃烧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增大;故填:90100;增大;(2)因为点燃蜡烛,焰心和内焰处的石蜡蒸气无法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不充分燃烧,30秒后,氧气含量迅速降低,更多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蜡烛熄灭,反应停止,所以点燃蜡烛后即有一氧化碳生成,30秒后

22、一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最终不再改变;故填:点燃蜡烛,焰心和内焰处的石蜡蒸气无法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不充分燃烧,30秒后,氧气含量迅速降低,更多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蜡烛熄灭,反应停止;(3)由图象数据可知,物质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生;故填:物质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生。【点睛】本题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了物质的性质,本题看似难度很大,实际上考查了物质的基本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和一些量之间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有气泡冒出CuO的质量仍为0.2g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步骤对比,检

23、验加入CuO前后双氧水分解速度有无变化玻璃棒用氢气(或一氧化碳、或炭粉)还原固体,观察黑色固体能否变成红色的固体铜;或用稀硫酸等加热溶解固体,观察是否能生成蓝色的铜盐溶液【解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回答;(1)根据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回答现象;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结果;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回答现象;(2)根据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回答;(3)根据过滤的操作过程回答,要注意仪器与材料或用品不同;(4)拓展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具有氧化性,还能与还原剂反应被还原,可据此设计实验。【详解】、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1)氧化

24、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3)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缺少玻璃棒,注意仪器与材料或用品不同;(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用氢气(或一氧化碳或炭)还原固

25、体,观察固体是否变成红色;或用加热的稀硫酸溶解固体,观察是否能生成蓝色溶液。16、Na2SO4 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Na2SO4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 含有硫酸钠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时,产生气泡 是 隔绝氧气密封保存 【解析】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猜想3: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Na2SO4;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是已部分变质,说明样品中含有亚硫酸钠和硫酸钠。故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与亚硫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亚硫酸钡和硫

26、酸钡。后产生气泡,是因为亚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硫,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硫酸钡,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已部分变质 评价 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含有硫酸钠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时,产生气泡; 若证明部分变质乙组方案合理,这是因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钡和亚硫酸钠或硫酸钠或亚硫酸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亚硫酸钡或硫酸钡或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后产生气泡,是因为亚硫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硫,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硫酸钡,即样品中含有亚硫酸钠和硫酸钠。 故填:是。 反思 亚硫酸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应该隔绝氧气密封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