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2022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2022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4月5日为国家安全日。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气味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D把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2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元素
2、符号为D,常用于特种灯泡、核研究、氘核加速器的轰击粒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B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C氘是金属元素D氘元素与氢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3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ABCD4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3个锌原子:3ZN;两个氢分子:2H2;两个氢氧根离子:2OH-;镁离子:Mg2-;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2价的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有ABCD5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B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观察色泽D
3、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ABBCCDD6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碘的升华C氧气液化D铜器锈蚀7抗癌新药“西达本胺”(C22H19FN4O2) 已全球上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本胺中碳元素含量最高B西达本胺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铁铸成锅C河水结冰D木柴燃烧9关于下图理解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4、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10下列与化学知识有关的理解正确的是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C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铝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橄榄油营养丰富、滋润度高,在餐饮、美容及制皂领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_。(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_作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
5、行如下实验分析:取 12g 样品放入烧杯中,将 111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次数123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5252525剩余固体的质量/g8422求:第 4 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 1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今年的6月7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包粽子的粽叶用得最多的是竹叶,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化肥的化学式为_,这种有机化肥能_和提高
6、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嫩茎、嫩芽、竹笋等,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_,供_。我国人民碘过量引起甲状腺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跟长期食用碘盐有关。用竹筒高温烧制出的低碘或无碘竹盐已悄然成为近年来一种主要食用盐,竹盐中的黑色粉末为竹炭,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_,还可以_,除去臭味。14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材料。化学兴趣小组要测定某种铜镁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150g稀硫酸分3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实验次数123加入
7、稀硫酸质量/g505050剩余固体质量/g8.87.66.6(1)10g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是_g。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写出解题过程)。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兴趣小组对面粉厂悬挂“禁止明火”的宣传感到不解。了解到面粉的主成分是淀粉,属于易燃易爆物,完全燃烧产物为CO2和H2O,为了进一步探究面粉的组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面粉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小明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元素,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小红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小文认为小红的猜想错误,因为面粉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需要实验验证。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A装置中二氧化锰
8、的作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打开分液漏斗通入氧气,点燃B处酒精灯。实验现象和结论如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面粉中含有碳元素B装置硬质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出现面粉中含有氢元素(拓展交流)有同学认为结论不正确,请说明原因_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取面粉8.1 g,使其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生成水的质量为4.5 g,由此可以判断出面粉中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通过对上述实验分析,为避免事故发生,面粉在生产、运输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A 密封门窗,隔绝空气B 严禁吸烟,杜绝火源C 轻拿轻放,减少扬尘D 提高面粉的着火点1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
9、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硫酸铜和氯化铜的溶液都有毒。铜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细胞。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无毒。内容现象实验解析结论实验一取少量稀盐酸于小试管中,滴入数滴碳酸钠溶液试液,振荡_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0+CO2生成物中有_或有_或有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实验二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液体呈现红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_ 实验三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试液,振荡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废液处理)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废液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
10、(不考虑酚酞试液)。同学们把三个实验的试管内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澄清液体。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向废液中逐滴滴加_溶液,直至观察到_。说明废液达到了绿色排放的要求。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扇闻气体气味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
11、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A【解析】A、氘相对原子质量为2,核内质子数为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故正确;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
12、种同位素,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故错误;C、氘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氘元素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故选:A。【点睛】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D【解析】试题分析:在加油站要使用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等标志,石油没有毒,故选D。考点:常用图标。4、A【解析】三个锌原子:3Zn,3ZN错误;两个氢分子:2H2正确;两个氢氧根离子:2OH-正确;镁离子:Mg2+,Mg+2错误;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正确;-2价的氧元素:,O2-错误;故选:A。【点睛】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
13、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5、D【解析】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会生成硫酸钠而引入杂质,选项错误;B、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气体,导致容器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不能用于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错误; 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应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没有气味的为涤纶,不能用观察色泽的方法,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时,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得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得氯化钾,选项正确。故
14、选D。【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6、D【解析】A、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碘的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氧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铜器锈蚀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15、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A【解析】A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9:(144):(162)=264:22:19:56:32,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西达本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2+119+19+144+162=39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D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2):19:(144):(162)=264:22:19:56:32,故错误。故选
16、:A。8、D【解析】A、酒精挥发是指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B、铁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B错;C、河水结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木柴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9、C【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选C。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关系10、C【解析】A、钻石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
17、时间较长,故选项说法错误。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生理盐水中含有0.9g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C、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 油脂 吸附; 乳化【解析】(1)根据橄榄油中富含油脂解答;(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3)根据肥皂具有乳化作用解答。(1)橄榄油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油脂;(2)工厂可用活性炭对初榨橄榄油进行脱色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在洗涤油污的过程中起乳化
18、作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1.5%【解析】由表可知,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且12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g-2g=11g设第 4 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 CaCl2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x=11.1g,y=4.4g第 4 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为:答:第 4 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O(NH2)2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放出能量 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不溶性物质 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 【解析】(1)为了避免竹子叶片发黄,可使
19、用氮肥,竹子专用肥中常添加的一种有机肥为尿素,其化学式为CO(NH2)2;这种有机肥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2)纤维素在熊猫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3)竹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利用竹炭净水,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点睛】掌握肥料的作用、竹炭的性质和用途等即可顺利解答。14、(1)6.6(2)9.8%【解析】试题分析(1)由表中信息知,10g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是6.6g。(2)50g稀硫酸与1.2g镁恰好完全反应设5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Mg+H2
20、SO4=MgSO4+H224 981.2x241.2g=98xx=4.9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g / 50g100%=9.8%考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面粉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催化作用 2H2O2 2H2OO2 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中可能会含有少量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中也会有水珠出现 含 BC 【解析】小明猜想:面粉中一定含有C、H元素,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面粉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A装置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得
21、到面粉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则说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产生,那么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会使其变浑浊。由于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中可能会含有少量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中也会有水珠出现,因此无法证明面粉中含有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等于,氢元素的质量等于,碳氢元素之和为4.1g,小于8.1g,说明面粉中含有氧元素。通过对上述实验分析,为避免事故发生,面粉在生产、运输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严禁吸烟,杜绝火源,轻拿轻放,减少扬尘。故答案:(1). 面粉完全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2). 催化作用 (3). 2H2O2 2H2OO2 (4). 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中可能会含
22、有少量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中也会有水珠出现 (6). 含 (7). BC16、产生无色气泡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产生蓝色沉淀 Cu2+2OH-=Cu(OH)2 沉淀 气体 水 氢氧化钠 恰好无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解析】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在液体中生成气体会冒气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实验二: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液体呈现红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最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实验三: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2NaOH+CuCl2 =2NaCl+ Cu(OH)2,Cu(OH)2是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所以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离子之间能结合为沉淀、水或气体,该实验中是Cu2+2OH-=Cu(OH)2。废液处理同学们把三个实验的试管内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澄清液体,说明废液中含有铜离子,铜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应该将铜离子转化为沉淀,可向废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到恰好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废液达到了绿色排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