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051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在如图位置,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小烧杯中a溶液分别可能是A酚酞溶液和浓氨水B酚酞溶液和pH7的溶液C石蕊溶液和浓硫酸D石蕊溶液和浓盐酸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的是A加碘食盐B花生油C桂花醋D

2、小苏打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物质B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C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D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4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电性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干燥氨气B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C测定某溶液的pHD蒸发6设计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分子的运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AABBCCDD7

3、下列各种铜矿石的主要成分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A赤铜矿(Cu2O)B辉铜矿(Cu2S)C斑铜矿(Cu5FeS4)D孔雀石 Cu2 (OH)2CO38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B开发核能和核废料不需要特殊处理C卫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11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

4、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12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洒出C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13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不符合题意的

5、是A自制简易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B用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液:Ca(OH)2+H2SO4CaSO4+2H2OC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Fe+CuSO4FeSO4+Cu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Fe+2HClFeCl2+H2152019年世界环境日将由中国主办,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选用含磷洗衣粉B增加植被面积C多开私家车出行D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复习伊始,小明整理了一些化学知识,请你帮他把空格补充完整A鸡肉 B米饭 C苹果 D菜油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如图

6、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是_体检时,医生会拿出酒精、生理盐水、食醋等液体让你闻从微观角度说明能通过嗅觉感觉到的原因_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铁生锈是铁与_共同作用引起“立夏”一过,气温升高,蚊虫开始增多,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_(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A 色拉油 B 食盐水 C 肥皂水 D 糖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小组对久置生石灰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样品加水放热的原因是_(化学方

7、程式表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中的实验现象是_。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向滤液E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18(8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XYZW(1)X能形成多种单质,写出其中两种单质的名称_。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Y_W(填“大于”或“小于”)。W位于周期表的_周期,_主族,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中心元素可用字母W表示)“碳捕捉技术”是指

8、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根据“捕捉”CO2过程图回答问题:加入A物质的化学式是_;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可循环利用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市场上有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它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小明对这种产品产生了兴趣,与小刚进行了如下探究。(1)“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性物质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过碳酸钠

9、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小明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根据过碳酸钠和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明取一定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猜想一正确小刚提出质疑,认为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_。为证明猜想二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刚取一

10、定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猜想二不正确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实验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清液,加入_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能用石灰水,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符合题意;B、pH7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是不一定具有挥发性,

11、如无挥发性,不能片刻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石蕊溶液是紫色,不是无色溶液,另外,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用滤纸做成的小花不会片刻变红,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是石蕊试液是紫色,不是无色,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A、加碘盐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花生油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C、桂花醋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3、D【解析】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物质,故A正确B、通过化学反应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则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

12、B正确;C、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则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故C正确;D、矿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矿物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则存在能源危机,故D不正确。故选D。4、C【解析】A、颜色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B、溶解性需要通过溶解操作进行表现,而溶解属于物理变化,故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C、可燃性需要通过燃烧进行表现,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选项正确;D、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5、B【解析】A. 干燥氨气不

13、能用浓硫酸,因氨气能和硫酸反应,选项错误;B. 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用洗涤,应直接插回原瓶,否则易导致溶液被稀释或污染,选项正确;C. 测定某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会污染试剂,选项错误;D. 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选项错误。故选B。6、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实验的设计是将碘分别加入到水和汽油中,故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正确,B、通过滴有酚酞溶液变红,可以探究分子的运动,正确,C、铁生锈的条件:与空气、水接触,故该实验设计只能探究铁生

14、锈与氧气有关,不能探究出与水有关,错误,D、通过设置对比试验,排除了二氧化碳溶于水而导致塑料瓶变瘪,而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正确,故选C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7、D【解析】A、赤铜矿中含有铜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B、辉铜矿中含有铜元素和硫元素两种元素;C、斑铜矿中含有铜、铁、硫三种元素;D、孔雀石中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故选:D。8、A【解析】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可能表示氧化物;B、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

15、,该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C、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不可能表示氧化物;D、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 故选A。点睛: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9、D【解析】A.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错误;B.核电站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性,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错误;C.卫生导航系统主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错误;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正确。故选D。10、B

16、【解析】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详解】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3,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正确。故选B。11、D【解析】A、由卟啉铁的化学式可知,卟啉铁是由碳、氢、氯、铁、氮、氧六种元素组成的,故A不正确;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B不正确;C、人体补铁的方法很多,不只是服用卟啉铁,如使

17、用铁锅等,故C不正确;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故D正确。故选D。12、D【解析】A、砝码与药品放翻以后,被称药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B、氯化钠洒出,溶质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C、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不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正确。故选D。点睛: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指的是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13、B【解析】试题分析:A、配制溶液时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选项

18、说法正确。C、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操作错误,故错误;D、将10g食盐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10%。故选B。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的溶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4、B【解析】A、该反应生成的水可降低温度,二氧化碳可隔绝氧气,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生石灰是CaO的俗称,Ca(OH)2不是生石灰,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铁会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铁可从酸中置换出氢气,说明铁的活动性

19、强于氢气,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15、B【解析】A. 选用含磷洗衣粉易导致富营养化污染,选项错误;B. 增加植被面积,有利于提高空气净化能力,选项正确;C. 多开私家车出行,会导致污染物加剧排放,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D.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B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隔绝氧气(或空气)(4)水和氧气(或空气,写化学式也对) (5)C【解析】试题分析:(1)米饭、红薯等富含糖类;鸡肉中富含蛋白质;苹果中富含维生素;菜油中富含脂肪;(2)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3)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

20、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氧气;(4)铁生锈的条件是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是隔绝了水和氧气;(5)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可减缓疼痛,肥皂水呈碱性。考点:营养素、分子的性质、灭火的原理、铁生锈的条件、中和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CaO+H2O=Ca(OH)2 Na2CO3+Ca(OH)2=2NaOH+CaCO3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CaO、Ca(OH

21、)2、CaCO3 【解析】(1)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2)根据题意“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可知在滤液中只有氢氧化钙能够溶于水,那么滤渣是碳酸钙,滤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3)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再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和水,当氢氧化钙被完全消耗时,由于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则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4)由向滤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若观察到滤液变浑浊,

22、说明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混合物B中含有碳酸钙,可能还有氢氧化钙;由知,滴加碳酸钠可以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C中一定有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能有氢氧化钙或碳酸钠,由知,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再加过量的稀盐酸,则D中含有氯化钙和剩余的氯化氢,将混合物B、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有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碳酸钠,有碳酸钠就没有氢氧化钙,由此可知滤液E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或NaCl、Na2CO3、NaOH;同时可知1g滤渣是由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设

23、氢氧化钙的质量是x,则根据反应前后钙原子个数守恒可得: x=0.74g0.75g样品中含有0.1g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钙0.74g,而样品溶于水时有热量放出,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钙,如果0.74g全部是氧化钙,则对应得到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大于0.74g,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18、金刚石、石墨或 C60 等大于三VI(写 6 或六也可)H2WO4Ca(OH)2或CaO;过滤;NaOH;CaO。【解析】本题考查了(1)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2)根据生石灰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考虑,根据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方

24、法;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考虑;根据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指在前面的反应中是反应物,后面的反应中是生成物。【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X位于第二周期,主族,X是碳,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金刚石、石墨或 C60等;(2)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Z位于第三周期,主族,Z元素是铝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3)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Y位于第二周期,主族,Y元素是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W位于第三周期,VI主族,W元素是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氟原子比硫原子更容易得到电子,所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Y大于W;(4)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W 位于周期表的三周期,VI(写 6 或六也可)

25、主族,W元素是硫元素,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是三氧化硫,对应水化物是硫酸,化学式是H2WO4;(5)在捕捉室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进入反应器,所以加入的A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生成难溶物,难溶物高温能放出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A物质可以氢氧化钙或氧化钙,化学式是Ca(OH)2或CaO;分离操作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分离操作的方法是过滤;反应器中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又是捕捉室中的反应物,所以氢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如果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时,碳酸钠过量,还可

26、能含有碳酸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含有氢氧化钙,所以可循环利用的 B 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OH;由于最后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前面加入的A可以是氧化钙,所以氧化钙还可循环利用。【点睛】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指在前面的反应中是反应物,后面的反应中是生成物。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2H2O22H2O+O2 Ca(OH)2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Ca(OH)2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酚酞溶液 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解析】小明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该

27、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产物中有氧气,结合资料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于 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若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那么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时有气泡产生;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在排出了碳酸钠的影响后,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可用酚酞溶液。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能用石灰水,原因是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故答案:(1). (2). Ca(OH)2微溶于水,白色沉淀可能是Ca(OH)2 (3). 有气泡产生 (4). (5). 酚酞溶液 (6). 石灰水与Na2CO3反应会生成NaOH,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