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合浦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1473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广西合浦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广西合浦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广西合浦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西合浦县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CCOCO2BMgMgOMgCl2CCuOCu(OH)2CuCl2DNaOHNaClNaNO3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的银

2、是金属单质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3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食物腐烂C车胎爆炸D冰雪融化5下列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

3、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6物质总是在变化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蜡烛燃烧C粮食酿酒D水结成冰7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D8在Cu(NO3)2、Mg(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m克的锌粉和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不含CuB当滤渣质量等于m克时,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C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Zn,可能含有Al、MgD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三种9NH1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1NO3溶液的pH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NH1NO3是一种复合肥料BNH1N

4、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C久施NH1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10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2:111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12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

5、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BCD13对于如图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打开a,试管I中产生气泡,试管II中无现象B打开a,液体从试管II流向试管IC关闭a,无法使试管I中反应停止D先打开a,稍后关闭,试管II中产生白色沉淀又溶解了14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B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观察色泽D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ABBCCDD15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连接、装置,可

6、以制取二氧化碳B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C、中水的作用相同D将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有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在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_。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将_(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 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在t1 时,将12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将得到_ 克溶液。将t1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后(不考虑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的关系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校化学

7、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查阅资料资料1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化工产品为纯碱(化学式为_)和氯化铵(“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资料2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资料3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上述流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Na2CO3+CaCl2CaCO3+2NaCl;NH4ClNH3+HCl生产原理:将氨气(NH3)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小苏打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饱

8、和溶液)+NH3+CO2+H2ONaHCO3(晶体)+NH4Cl;分离出NaHCO3,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溶液A中的溶质为_,操作的名称为_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填序号)ACO2BNH3CHCl DNaOH ENa2CO3根据上述信息,请你设计实验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含量测定)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甲组:取10.0g纯碱样品(假定杂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充分加热蒸发所得物质并干燥、冷却至室温后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10.9g样品中碳

9、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乙组:取10.0g纯碱样品,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后装置C增重了3.5g(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结束后,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18(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 定量的SO2(Na2SO3 +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

10、化:2 Na2SO3 +O2=2Na2SO4; 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 _。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已部分变质(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

11、 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填”偏小”或”偏大”)。乙组仍使用第一次实验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一步:称取试样ag;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盐酸;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bg;第五步:计算溶液中Na2SO3的溶质质

12、量分数=(1-142b/233a) 100%。试完成下列问题: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_;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了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图1)。甲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有气泡冒出,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无气泡冒出。写出甲同学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为什么没有气泡冒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不仅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少量的稀盐

13、酸,边注入边振荡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实验中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的原因: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_。实验中的现象是_;实验、中步骤:注射器2必须缓慢地从瓶中抽取气体的原因是_。此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pH传感器对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pH为12)、碳酸氢钠溶液(pH为8.2)与稀盐酸反应时,pH的变化与盐酸体积的关系进

14、行了测定,并做了如图3所示的对比图:图中各线段实验现象如下表:溶液线段实验现象Na2CO3AB无气泡BC有少量气泡CD有大量气泡DE几乎无气泡NaHCO3MN立即有大量气泡NE几乎无气泡(4)在AB段,溶液中的溶质有_、_、_。分析图表,体现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第一步反应:Na2CO3 +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

15、错误。C、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C。2、D【解析】A、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

16、X的化学式为Ag2S,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错误。故选D。3、C【解析】A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正确;C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错误;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

17、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故选C。4、B【解析】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详解】A、玻璃破碎是形状的改变,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B、食物腐烂有酸等物质生成,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C、车胎爆炸是因为车胎内压强大造成的,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判断在该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是做题的关键。5、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6、D【解析】A、铁锅生锈过程中,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

19、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7、B【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

20、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详解】A.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选项错误;B. 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选项正确;C.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选项错误;D. 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选项错误。故选B。8、B【解析】在Cu(NO3)2、Mg(NO3)2和AgNO3的混合液中加入m克的锌粉和铝粉,铝粉先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然后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待铝粉反应完全后,锌粉同样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在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21、;【详解】A、当滤液为蓝色时,说明滤液中有铜离子,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故选项错误;B、当滤渣质量等于m克时,说明加入铝粉和锌粉的质量等于置换出来的金属质量,当锌粉和铝粉只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但锌粉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时,溶液质量变大,若锌粉和铝粉恰好将银离子和铜离子置换出来时,银和铜的质量之和等于锌粉和铝粉的质量之和,此时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铝三种溶质;故选项正确;C、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滤渣中一定含有Zn,可能含有Al,一定没有Mg;故选项错误;D、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硝酸银,则滤渣的组成情况有不是三种;故选项错误;

22、故选:B。9、A【解析】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1NO3溶液的pH1,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NH1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降低肥效,NH1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NH1NO3溶液的pH1,显酸性,久施NH1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某NH1NO3溶液的pH1,显

23、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色,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S+O2SO2,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2:321:1,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硫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氧分子参加了反应,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S+O2SO2,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24、N点ZnSO4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B、M点ZnSO4溶解度难以确定,对应的ZnSO4溶液难以确定是不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故D错误。点睛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同一种物质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也越大。12、C【解析】A、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图示物品和砝码放颠倒了,操作错误;B、取用药品时,试剂瓶塞应倒放,防止污染试剂,图示操作错误;C、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应和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图示操作

25、正确;D、不能用手拿热的坩埚,以免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睛】在使用固体溶解配制溶液时,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其中称量包括称取溶质质量和量取溶剂体积,两个操作应先称取溶质再量取溶剂。13、D【解析】A、打开a,试管中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试管进入试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B、打开a,稀盐酸与大理石开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试管进入试管,液体不会流动,错误;C、关闭a,试管中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导管中,稀盐酸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错误;D、先打开a,打开a,试管中稀盐

26、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试管进入试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稍后关闭,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I中的稀盐酸压入试管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先打开a,稍后关闭,试管II中产生白色沉淀又溶解了,正确。故选D。14、D【解析】A、提纯混有少量Na2CO3的NaCl固体,加入稀硫酸,蒸发,会生成硫酸钠而引入杂质,选项错误;B、用木炭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气体,导致容器内气体的量不减少,压强不变小,不能用于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错误; C、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应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27、羊毛,没有气味的为涤纶,不能用观察色泽的方法,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分离KCl与MnO2的固体时,混合物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得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得氯化钾,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15、B【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考虑;B、根据混合气体通过中的液体水没有了考虑;C、根据硫燃烧加水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铁丝燃烧加水是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D、得到干燥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

28、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B、混合气体通过中的液体水没有了,说明该液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做干燥剂,故B正确;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有毒气体能污染空气,所以加入水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的,铁丝燃烧加入水是为了防止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故C错;D、收集干燥的氧气不能用排水法,否则干燥完了又会带上水,故D错。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收集干燥气体要用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知道硫燃烧和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abc 有 是 60 a=cb 【解析】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

29、线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变化较慢,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详解】在t2时,a的溶解度曲线在b的上面,b的溶解度曲线在c的上面。故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将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在t1 时,将12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能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将得到溶液。t1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b溶 解度最大,溶液里含有的溶剂少,a、c溶解度相等则溶液里含有的溶剂质量相等,升温到t2后(不考虑蒸发),三种溶液中溶剂质量均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的关系是a=c

30、b。【点睛】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Na2CO3 2NaHCO3Na2CO3+H2O+CO2 NaCl、NaOH、Na2CO3 过滤 ABC 取少量样品中的一种放入试管中,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加热固体并观察现象 产生无色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样品是碳酸氢钠;另一种是碳酸钠 86.7%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C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 【解析】查阅资料资料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它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钠的化合价为+1,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

31、代数和为0,以及正价在前,负价在后的原则,化学式为Na2CO3;资料3根据信息“分离出NaHCO3,使其充分受热即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知,反应物为碳酸氢钠,条件是加热,生成物除碳酸钠外,还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根据碳酸氢钠的组成判断应是水和二氧化碳,故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问题讨论(1)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A中的溶质主要是氯化钠,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过量,溶液A中也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开的操作,操作将混合物

32、分成了晶体与溶液,正是通过过滤操作;(2)根据生产流程中涉及的方程式和流程图,发现二氧化碳、氨气、氯化氢为重复使用的物质;(3)碳酸钠化学性质稳定,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可设计实验:将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试管口塞上装有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末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碳酸氢钠,反之,为碳酸钠;含量测定甲组: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8.67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6.7%乙组: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直接原因是C装置增重少,可能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被C中的碱石灰完全吸收。18、部分变质,

33、成分是Na2SO3和Na2SO4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 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 10% 偏小 使溶液中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 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 密封保存防止氧化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主要考查了盐、酸、碱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认真审题,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猜想:猜想1是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还可能有的猜想3是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实验探究I:若已部分变质,

34、则固体成分是Na2SO3和Na2SO4,BaCl2与Na2SO3和Na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3和BaSO4沉淀,其中Na2SO3能与盐反应产生SO2气体,BaSO4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则亚硫酸钠已部分变质;评价:由实验探究I的分析可知,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甲组方案不合理;实验探究II:甲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说明反应过程生成了6.4g的二氧化硫。设:生成6.4g的二氧化硫需亚硫酸钠的质量为x,Na2SO3 +H2SO4(浓)=

35、Na2SO4+SO2+H2O126 64x 6.4g x=12.6g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100%=10%;解释:反应后的装置中充满了生成的二氧化硫,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生成的二氧化硫没有全部吸收,测得的二氧化硫质量偏小,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偏小;乙组实验:(1) BaCl2与Na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4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溶液中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2)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保存亚硫酸钠时,应密封保存

36、防止氧化。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Na2CO3+2HCl=2NaCl+H2O+CO2 调节装置内压强 压强增大 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 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木炭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CO,氧气充足时生成CO2(合理答案均可) NaCl NaHCO3 Na2CO3 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装置内的压强来分析;(3)根据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装置内的压强明显增大以及实验操作的目的来分析;(4)根据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来分析;(5)根据AB段发生的反应分析;(6)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详解

37、】(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装置内压强;实验中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压强增大,所以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故填:调节装置内压强;压强增大;(3)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造成装置内的压强明显增大,所以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实验、中步骤:注射器2必须缓慢地从瓶中抽取气体是为了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故填: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4)木炭在氧气充足的时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时候燃烧生成一氧化

38、碳;故填:木炭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CO,氧气充足时生成CO2(合理答案均可)。(5)在AB段,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由于B点PH8.2,溶液中有剩余的Na2CO3,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HCO3、Na2CO3;故填:NaCl、NaHCO3、Na2CO3。(6)第一步反应:Na2CO3 +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