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1 染色体变异.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829914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1 染色体变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1 染色体变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1 染色体变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1 染色体变异.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21 染色体变异第一关小题自助餐自选狂刷题组一刷基础小卷固知识1由于种种原因,某生物体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或少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化属于()A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经典高考如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3下列是对ah所示的生物体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该个体是单倍体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

2、体组的是g、e图,该个体是二倍体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但该个体未必是三倍体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图,该个体一定是四倍体4下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A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倒位B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缺失C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倒位D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5以下情况,一定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猫叫综合征患者细胞中5号染色体

3、短臂缺失A BC D题组二刷提升小卷培素养62022青岛胶州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实现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某生物染色体上某片段发生重复使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这属于有利变异C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D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72022江西九校联考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

4、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所示为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C乙图所示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82022青岛即墨区高三模拟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M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可育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有性杂交能产生后代,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M,所以F1不育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

5、处理F1幼苗,会产生可育的二倍体植株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92022山东潍坊高三模拟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培育成了小麦二体异附加系(流程如下图所示)。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根据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二倍体B丙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与乙形成配子时7E随机分配有关C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2E的植株戊约占1/4D该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02022高三校际联合考试豌豆的子叶颜色受5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Y(黄色

6、)和y(绿色)控制。现有杂合豌豆植株甲,其5号染色体的组成如图1所示,以植株甲为父本与染色体正常的绿色子叶豌豆杂交,后代中发现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植株乙,其5号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已知当花粉不含正常5号染色体时不能参与受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植株甲中,Y基因位于发生片段缺失的异常染色体上B植株乙中,既有染色体数目变异也有染色体结构变异C若植株甲自交,则后代中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D植株乙的形成是母本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所致题组三刷专项小卷提考能11(不定项选择)原癌基因导致细胞癌变的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不合理的是()A(a)(b)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染色体结构变

7、异B(b)(c)产生的变异类型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a)(c)产生的变异必然导致基因数目的改变D三种方式均可导致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数目增多12(不定项选择)如图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都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来实现B若是自交,则产生AAAA的概率为1/16C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同的物种D若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713(不定项选择)家蚕(2n28)雌性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人们用辐射的方法使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

8、W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从而在家蚕卵还未孵化时就能区分雌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育种方式属于诱变育种B辐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因的突变率,更容易筛选到卵色基因C上述带有卵色的受精卵将来会发育为雌性家蚕D上述带有卵色基因的家蚕染色体组型图与正常家蚕不同14(不定项选择)生物的某些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或“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图中的现象均发生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中B甲图所示的现象是由倒位导致的,乙图所示的现象是由易位导致的C甲乙两图

9、所示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结构均正常D两图所示细胞中基因种类、数量均正常,个体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15(不定项选择)我国科学家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拼接为1条巨型染色体,其空间结构与原染色体不同,但这种人工酿酒酵母在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增殖。下图为染色体拼接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端粒编码一种生命活动必需的酶B人工酿酒酵母的核DNA碱基数目保持不变C图示2条染色体拼接成1条时着丝粒和端粒各去掉了1个D该成果不支持“染色体的空间结构决定基因的表达”的观点题组四刷真题小卷登顶峰162021浙江1月选考野生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棒眼和超棒眼,是由于某个染色体中发生了如下图

10、所示变化,a、b、c表示该染色体中的不同片段。棒眼和超棒眼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A.缺失B重复C易位D倒位172021河北卷图中、和为三个精原细胞,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为正常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B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D和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18.2021广东卷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

11、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192020全国卷,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

12、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202020山东卷,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第二关大题自助餐自选精做题组一生物育种类考查12022湖北高三模拟水稻为

13、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四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时,应首先除去_未成熟花的全部_,并套上纸袋。若将W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_。(2)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1叶色见下表。实验分组母本父本F1叶色第1组WX浅绿第2组WY绿第3组WZ绿第4组XY绿第5组XZ绿第6组YZ绿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_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

14、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预测如下两种情况将出现的结果: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3)叶绿素a加氧酶的功能是催化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b。研究发现,突变体W的叶绿素a加氧酶基因OsCAO1某位点发生碱基对的替换,造成mRNA上对应位点碱基发生改变,导致翻译出的肽链变短。据此推测,与正常基因转录出的mRNA相比,突变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题组二析因探究长句描述类2

15、2021浙江1月选考水稻雌雄同株,从高秆不抗病植株(核型2n24)(甲)选育出矮秆不抗病植株(乙)和高秆抗病植株(丙)。甲和乙杂交、甲和丙杂交获得的F1均为高秆不抗病,乙和丙杂交获得的F1为高秆不抗病和高秆抗病。高秆和矮秆、不抗病和抗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B(b)位于11号染色体上,某对染色体缺少1条或2条的植株能正常存活。甲、乙和丙均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甲、乙和丙体细胞的染色体DNA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甲的染色体DNA相对含量记为1.0)。回答下列问题:(1)为分析乙的核型,取乙植株根尖,经固定、酶解处理、染色和压片等过程,显微观察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其中酶解处理所用的酶是_,乙的核型为_。(2)甲和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1基因型有_种,F2中核型为2n222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3)利用乙和丙通过杂交育种可培育纯合的矮秆抗病水稻,育种过程是_。(4)甲和丙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写出F1自交获得F2的遗传学图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