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儒林外史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确立学习目标1.阅读体味:阅读儒林外史,对整本书的人物、情节等内容进行提炼梳理。体味小说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洞察作者在人物塑造上所寄托的情感,理解作品的讽刺手法,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2.表达交流:依据吴敬梓的情感倾向分类,制定人物榜。展示所搜集或设想的儒林人物图片。组建剧本创作小组,挑选儒林外史的部分片段,研讨剧情安排,交流相关道具设计以及角色设定,完成剧本创作。续写人物故事。3.实践活动:完成阅读笔记展评,角色体验朗读。从儒林外史整本书中选择具有讽刺意味的典型场景,表演课本剧。组织关于儒林外史悲喜剧艺术的辩论赛。二、设计活动环节1.采用各种形式方法进一步熟悉全
2、书内容方法一:梳理小说情节可以回目为主,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每回内容概括,亦可以人物为主,联系人物相关几个回目所写内容对全书进行整理。章回主要人物穿插人物第一回王冕第二四回周进范进第五六回严贡生严监生第七下半八上半回王惠第八下半十二回娄琫娄瓒方法二:写作人物小传儒林外史中人物众多,且具有相对独立性,选择其中几个自己感兴趣或有深刻阅读体会的人物,叙述他们的故事,为人物作小传。写小传是要建立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品中的众多人物,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高效完成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注:此环节不需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方法三:编画人物关系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理清人物关系。参考角度:(1
3、)画出人物关系图谱或写出人物身份说明。(2)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对全书人物做一个分类榜单。大致可分为三类:褒大于贬,贬大于褒,褒贬并重。标注理由和依据,有争议的可组织讨论。阅读儒林外史的一大障碍就是出场人物众多,思维导图的绘制能让人一目了然,深入了解人物形象。2.以学生问题为突破口,提高阅读效率整本书初读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可以征集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疑问,阅读时可同学之间互助,或教师解答引导,以此为突破口,推进整本书的深度阅读。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教师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引导。重视初读感受:读完整本书后你感受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有没有特别吸引你的人
4、物或故事?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你?(2)联系全文比较:有没有相似的人和事?有没有矛盾的人和事?有没有违背常情常理的地方?(3)关注细枝末节:你留意到哪些大场面中的小细节?有没有漏掉一笔带过的信息?(4)揣摩作者留白:有没有你想知道而作者没写的内容?为什么不写?你的设想是什么?(5)尝试关联借鉴:你有没有其他类似作品荐读?作品有没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读完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你愿意尝试创作吗?以上这些是为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不是要求学生把这些方法当成模具套用。3.以人物解读为抓手,挖掘阅读深度环节一:从书中找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并为之配一幅插画(自行创作或网络搜集),根据小说
5、描写内容附一段肖像速写。该活动让学生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品位及性情,这些可以通过外貌描写呈现,也不要忽视服装道具的暗示性。环节二: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我们在阅读儒林外史时离不开对讽刺艺术的探讨。鲁迅先生对这部讽刺杰作在艺术形象方面的描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典型人物入手,结合相关情节,体会讽刺意味。如教材中出现的范进,一直考到须发花白才落个秀才,当他想去参加乡试跟丈人胡屠户借路费时,被骂得狗血喷头,胡屠户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乡试回来后家里已经三两天揭不开锅了,范进只好把家里的母鸡拿去卖。当他看清挂在家里的报帖,确定自己中举了,一跤跌倒,不省人事。醒
6、来后又披头散发,拍手大笑,只叫“中了!中了!” 范进的疯让我们看到封建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对功名的狂热追求,夸张的手法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而范进中举前后身边人的态度变化更是揭示了人的丑恶本质和污浊的社会风气。范进原来是胡屠户嘴里的“尖嘴猴腮的癞蛤蟆”,中举后立刻变成了“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天上星宿”“贤婿老爷”。岂止胡屠户,更多的人登了范进的门,巴结奉承、趋炎附势的丑恶面貌暴露无遗。还有同学们感兴趣的严监生,弥留之际连话都说不了了,就是断不了气。他放不下一件事,竭力伸出两根手指头,为了节省那一点点灯油,死不瞑目。就这两根普通平常、微不足道的手指头,吴敬梓牢牢抓住它们,细致的描摹表现了人物爱财
7、如命的性格,成就了世界级的吝啬鬼形象。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吴敬梓并没有从故事描述中插过一句嘴,做一句评论,而是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地自我暴露,讽刺就从场景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作者冷眼旁观,只让人物做淋漓尽致的表演。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在充分分析人物形象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讽刺手法的运用。环节三:通过对小说内容的分析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评价,研究作者的创作目的和作品意义。吴敬梓以敏锐的感觉洞察世态人情,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人间众生相,广阔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学生要对封建礼教、科举制度有所了解,结合时代背景去把握作者的创作初衷和作品价值。4.用丰富的展示活动固化阅读成果,促进能力提升
8、活动一:阅读笔记展评。良好的阅读习惯之一就是做好阅读笔记,可以摘抄,可以概括,可以点评,也可以做随笔。教师展示阅读笔记,对认真阅读的同学给予肯定。活动二:按角色朗读。这里的朗读不是拿腔拿调地读,而是随着文字、人物进行角色体验。儒林外史中很多人物对话都适合用于朗读。活动三:开展专题辩论会。思维的碰撞是提炼,也是升华。可以针对书中某个人物或作品整体进行辩论赛。例如,有人认为儒林外史是一部丑史,也有人认为儒林外史是一部痛史。全班可以围绕“儒林外史笑多于泪,还是泪多于笑”展开辩论。活动四:阅读后的创作是阅读最大的价值,更有超越性。(1)学生成立创作小组,选取一幕场景进行剧本写作。注意挑选戏剧冲突比较强的内容。条件允许可安排好演员、服装、道具、场地,开展课本剧表演。(2)为小说中的人物续写故事。续写人物要在了解人物主要故事的基础上,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合理想象。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要符合其性格特征,不能脱离原著;打开思路,天马行空,尽情想象,不妨设置一些悬念,让故事更吸引人。尝试在写作中学习作者用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的笔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