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复习稳固字词,会写生字“正”、“五”,理解“缓缓”之意;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知道升国旗时该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写生字“正”、“五”;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缓缓”之意;借助文中的语言表达升国旗时该做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词语导入 第一组:起 升起 起立 (感知组词的规律,起放在前面或者后面不同的位置,组成不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意思,从而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引导学生用“起”字组词 (起床、起来、一起等,同时点一点“起”的位置) 其次组:多么 我们 向着 望着(引导学生读好
2、轻声词) 第三组:国旗 国歌 升国旗 唱国歌 第四组:中国 祖国 师问:我们的祖国是什么?(中国)出示句子:我们的祖国是中国,引导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还可以反过来说,出示句子: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引导学生把两句话读一读,体会语言的妙用。 第五组:国旗 五星红旗 (引导学生读一读,接着让他们仿照刚刚的句式说一说,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二、品悟课文 1、开火车分行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即可(评价语:1正确流利,声音洪亮;2你读得这么好,大家都在仔细地听呢;3没关系,课文才学,教师信任你课后多读几遍后也肯定能够读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过渡:课文读起来很简洁,但你是否真的读懂了呢?教师有几个问
3、题要考考大家。 1、 升国旗时我们该怎样? 预设1:我们立正 出示句子:向着国旗,我们立正(齐读,读准后鼻音“正”) 预设2:我们敬礼 出示句子:望着国旗,我们敬礼。(齐读,读准后鼻音“敬”) 预设3:看着国旗 师:儿歌中是用了哪一个词语,也是看的意思?(望着)出示句子:望着国旗,我们敬礼。(齐读) 4国旗是怎样升起的?(预设:渐渐地升起)文章中是用了哪个词语?(缓缓,缓缓就是渐渐地意思,因此在读这句话时要读得略微慢一些,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5播放升国旗的视频 6视频中的国旗缓缓升起(出示词语:缓缓升起),迎着微风飘扬,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多么漂亮啊!出示句子:迎风飘扬,多么漂亮(读准
4、“迎风”二字,指名读,师范读,男女赛读) 7,要求学生拿起书本,再读儿歌(师生对读) 8尝试背诵: 望着 ,我们 (1)指名背诵 (2)全班背诵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带拼音):正 五 引导学生读一读,读精确,正后鼻音,五是整体认读音节 2学生观看“正”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说说留意点 师:正字很好玩,由横和竖组成,上横短,下横长,竖在竖中线,第4笔的竖要对齐第一笔的横。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描红仿写,师巡察(写字儿歌念一念,留意要点说一说) 5展现评价 6教学“五”字方法同上(“五”字要点:上横短下横长,横折在横中线,竖略倾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积存“企盼、油然而生、
5、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行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受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喜爱生活的精神。 3、培育学生从文中精确猎取信息并进展语言概括的力量,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构造,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4、理解对莎莉文教师尊敬和感谢的情意。领悟莎莉文教师隽永肤浅的爱心和超群的教育艺术。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质疑研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课时 一、介绍海伦凯勒,引起阅读兴趣,导入新课 结合课下解释,了解海伦凯勒,设问:是什么缘由让她成为有如此出色
6、成就的伟人呢?今日,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去感受一个病弱生命的坚韧成长的脚印和引领她人生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分读课文,余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疏解以下词语:企盼迁徙繁衍 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行名状期期艾艾 3、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超群的教育艺术。带着以下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展语言概括。 (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熟悉事物的?试举例说明。 研讨课后练习三 (2)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 (3)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
7、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教师隽永肤浅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学生思索后答复,教师提示: (1)教师供应旁证史料,帮忙学生理解文意。如莎莉文在和人通信中提到她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常常在原野中进展活动。什么词需要用就教什么词。当某一行动需要用上某一词的时候教给她,她很少会遗忘。当某一行动需要用某一短语或句子去表达的时候,她学这个短语或句子就像学一个单词那么简单。明显地,当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间走动时学习语言成效特殊快。他们学会了词语,同时也学到了学问。一进教室、他们就刁;再是戏剧主角,他们呆坐着
8、看教师动嘴讲这讲那。这不能引起他们的求知。消极被动不能刺激起兴趣和精力。孩子们都热心学习他们想知道的东西,而对你要他们知道的东西则不感兴趣。”莎莉文正是用这种方法教给了海伦与世界沟通的技巧。 (2)莎莉文启开了海伦才智和情感的大门,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拥有了求知的奇妙的感受。莎莉文教师引导海伦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宏大和世界的美妙。她还引导海伦从“能触摸的东西”中获得思维的提升,“领悟到抽象的概念”。是莎莉文教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 (3)课文开头写道:“教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联系文题,这句话的含意也就是说,莎莉文教师到来的这一
9、天?是“我”生命的重新开头,甚至把莎莉文称之为再塑生命的人。在的心目中莎莉文教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发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课文更多地还是通过写莎莉文教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详细言行,来表达对莎莉文教师的感谢、崇敬之情。 海伦凯勒在假设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注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敬重。文中说:啊,假如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柔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
10、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时间地注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在孩稚时、她就来到我家,是她给我翻开了外部世界。我不仅要看她的脸部的轮廓,为了将她牢牢地放进我的记忆,还要认真讨论那张脸,并从中找出怜悯的温顺和急躁的生动的形迹,她就是靠温顺与急躁来完成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要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决地面对困难的顽强毅力和她那常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怜悯心。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教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课文展现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脚印。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的”生平经受,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
11、 学生答复,教师归结: 文中的“我”是个好学、聪慧、坚强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极高的悟性和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事物,更是专心灵体验事物?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文中在春光中,她热切体察和探究大自然的神秘。当把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运用于生活、寻求进一步的理解,如对“爱”的执著探求。联系全文内容看,好学、坚强、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 二、深层研读,体察文意 1、课文文笔美丽,布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存文中美丽而精警的语句。 学生品评,积存的语句可能有: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急地
12、驾驶着一条大船,当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生怕发生意外。”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坠人黑暗而寂静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学问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顺漂亮的外表下面还隐蔽着利爪哩!”与自然的相处中感受自然的严峻、急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说出。 (3)“我感觉到有很多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在执著痴想后体悟到的“爱”的情感。 2、合作研讨 (1)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课文1012语段,研讨课后练习二。 (2)研讨课后练习一。 学生小组合作沟通,教师点拨。(参阅三点一测) 3、拓展延长 海伦是世界出名的残疾胜利人土。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
13、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胜利的残疾人的事迹。 教师提示: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制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一一命运交响曲。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抗争的力气。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闻名作家。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是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爱,确是人类的珍贵精神财宝,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天动地,可以发挥非凡的潜力,可以能人所不能。唱响爱的颂歌,会
14、使人,情思无限,胸怀宽敞。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观察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所连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为爱护橡树而表达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爱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理解“高尚”的意思,知道为什么这种爱护橡树的行为是“高尚”的。 教具预备 课件:词语、橡树图片、重点语段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查词典,解决词语疑难。搜集橡树
15、和描写树木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图片。认真欣赏。 2你看到了怎样一棵橡树?请用一句话说说它的特点。(要求学生说话时用上课前搜集的词语,使语句更生动。) 3多美的橡树啊,惋惜它长的不是地方长在了公路旁边。现在要在这儿修大路,这棵树拦住了去路,路是肯定要修的,这棵橡树的命运又应如何呢?今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路旁的橡树。(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以下词语:(课件出示) 大路 宽敞 平坦 美丽 马蹄 橡树 粗大 牢固 挺拨 高尚 2沟通。文章讲一个什么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沟通
16、质疑 1.谁情愿把自己最喜爱的、最观赏的局部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局部,你想到了什么?(3)其他同学有什么疑问和想法? 2.议读与质疑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 挺立的橡树的兴趣、疼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疼惜的心理读出来。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爱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简单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缄默”的局部第4-6自然段时,要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规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爱护橡树上获得了全都。 (3)
17、如选读最终几段课文时,要对大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熟悉、 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美,体会保存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熟悉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别人的故事诱发自己爱护环境的行为。 3.现在你来说一说: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美道:“筑这条路的人肯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4.总结: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寻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爱护,对生命的敬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结合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四周环境的关注,查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五、布置作业 语文
18、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爱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里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里最大的欢乐是什么?和大家共享,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欢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品读课文,走到他们中间,共享他们的欢乐吧。 出示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
19、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留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沟通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觉、质疑。读后有什么发觉?产生了什么疑问?与大家沟通沟通。 (沟通要点:一是在读中发觉,“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快乐的,放风筝时特别快乐,找风筝时很难过。二是在读中质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三 细读深究,领悟情感 1.学习其次自然段。 (1)要求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自然
20、段。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角色转换:假如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5)(教师)原来,做风筝的欢乐,就在于它布满着向往和盼望。 (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憧憬、渴望、喜悦),朗读全段课文。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呢?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快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放风筝的画面 (3)引导表达:刚刚同学们观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沟通。 (4)角色转换:当你奔驰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漂浮
21、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 (5)品尝课文:专心多遍朗读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课文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感动、骄傲),再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自学生字,沟通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看生字,沟通识字、写字阅历。 (3)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五 课外延长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现。 课后习题 1.选字填空。 托 拖 脱 (1)妈妈(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 (2)一个人用手(托)着风筝,另一个人牵着线。 (3)我摆(脱)
22、了噩()梦的困扰。 (4)今日,我参与的是(托)球跑竞赛。 2.选词填空。 细心 细心 (1)这道题假如你(细心)检查了,就不会错。 (2)我生病了,在妈妈(细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复了。 盼望 希望 (3)我(盼望)自己能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妈妈(希望)我早日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的精神。 2.读准字音,理解词句,体会是怎样把句子写通顺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运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内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妙的心灵,在做着送给教师的礼物哇!”与“弟弟送给教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
23、颗真诚的心!”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读词语,检查自学。 (三)指名读课文,订正读音。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订正读音。 “商议”的“量”在课文中应读轻声“liang”,“粘补”的“粘”在课文里应读“zh1n”。 (四)质疑、设疑、解疑。 1.读题质疑。 (1)谁送给谁的新年礼物? (2)要送一件什么样的新年礼物? (3)为什么要送这样的新年礼物? 2.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思索练习设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指名回答下列问题,解疑。 教师可出示填空练习的方法,检查读书状况。 _送给_的新年礼物。
24、弟弟把_做为新年礼物送给教师。 这礼物代表了弟弟送给教师的_。 (五)借助课后思索练习读懂课文内容。 1.“弟弟”他们小队商议要送给教师什么样的礼物?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让学生思索后分点答复。 他们小队经过商议,预备送给教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怎样有意义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动脑筋做;三是不能花钱买。 (3)“弟弟”要送给教师的礼物是什么? 一个仔细书写的作业 本。 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从文中标画出有关句子。 (4)指名读句子。 “这是我送给教师的新年礼物。” (5)课堂争论:“弟弟”是在什么状况下说这句话的? 学生通过阅读3、4、5自然段,从中理解“弟弟”是在邻居小
25、苇撕破了他的作业 本,“弟弟”特别生气,“瞪着眼睛”,脸“气得红红的”这种状况下,才说出这句话的。联系上文可以看出,这之前,“弟弟”对谁也没有说这件事,由于这是他们小队同学静静商议的。从“静静”一词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次行动是有规划的,隐秘的,事先不宣布,不张扬。二是想用实际行动给教师一个惊喜。这次“弟弟”说出实情,可见是生气极了,同时也可看出“弟弟”对送给教师这件新年礼物特别重视,非常珍惜。 (6)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第6、7自然段。 思索: 从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对这份特别形式的礼物特别珍惜?边读边标画出有关句子。 (7)指名读句子。 “这一阵子弟弟做作业 之前,总是把桌子整理得干洁净净,擦了
26、又擦,做算术总要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才誊在作业 本上”。 这段话从两个方面写出“弟弟”特别仔细地做这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纸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见“弟弟”是在用实际行动向教师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制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正由于“弟弟”这样仔细,所以他现在的作业 本“又平坦又洁净”,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一连几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业 什么样? 让学生联系上文,读第2自然段,绽开争论。“弟弟”原来的作业 写得“毛毛草草”,错别字多,算术常出错,教师提示,爸爸教训就是“改不了”。 (9)比照争论:“弟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出示
27、句子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弟弟”长大了,所以作业 就写好了。 “弟弟”想得到教师家长的表扬。 “弟弟”爱教师,想用改正缺点的实际行动,献给教师一颗真诚的心。 (六)读懂重点句,理解内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给教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 2.争论: (1)“真诚”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给教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为什么又是“最好的礼物”? (2)“真诚”就是真实、恳切。做为一名学生,送给教师一份仔细书写的作业 ,的确算不上什么礼物,但是由于“弟弟”过去学习不用心,做作业 不仔细,教师提示,爸爸批判他都改不了,现在“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缺点,进步了。这份礼物寄予
28、着教师的期望,家长的盼望,说明这是“弟弟”进步向上的开头。这一点是特别珍贵的。正由于这本作业 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它代表了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对教师的一颗真诚的心。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紧扣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熟悉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2.运用比照的方法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2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 1.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存自己喜爱的语句。 2.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3.品词析句,感受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理发店情景图。我们每个人都去理发店理过头发,但是有个叫小沙的小朋友最怕去理发店理发,这是为
30、什么呢?今日我们就一起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1)“剃头大师”在课文中指的是谁?(2)“剃头大师”的理发水平怎么样呢?(3)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 设计意图: 出示理发店情景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状况,验证识字效果。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状况。 2.在小组内汇报沟通预习状况。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剃t执zh否fu骂m仇chu惯gun刑xng替t 厘l摸m 剃梯仇亿刑形摸模 (1)读音难点主要
31、有“执、仇”(翘舌音)。 (2)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教师进展点拨。 4.课件出示“我会写”。 (1)指名读字词,引导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 (2)指导写字。 留意“鬼”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仇”字的右半局部是“九”不是“丸”。 留意写好“表”“差”的横。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评,纠错。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生字组词造句,教师引导学生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力量。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旨在培育学生仔细书写的习惯。 三、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多媒体出示初读要求。 (1)课文表达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写到了哪些人? (3)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2、。 (4)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句子最有意思?画出来读一读。 2.沟通汇报初读结果。 (1)“我”给表弟小沙理发的事。 (2)课文写到了小沙、姑父、理发店里的老剃头师傅和“我”。 板书:小沙姑父老剃头师傅“我” (3)起因(第16自然段):小沙天生胆小,怕剃头。小沙不情愿剃头,姑父为了给小沙剃头,每次都要押着小沙去理发店。 经过(第717自然段):有一次,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由于“我”从来没有给别人剃过头,所以将小沙的头发剃得参差不齐。 结果(第18自然段):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处处是碎头发。 (4)在小组内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并沟通读后的体会。 设计意图: 在熟悉生字
33、词的根底上,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使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整体印象。通过诵读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受童年生活的欢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初步感受了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的呢?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 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通
34、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句子读一读。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忆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句子,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 二、品读句子,感悟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沙的句子,感悟小沙的特点。 出示句子: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体会:天生胆小,怕剃头。板书:怕剃头 2.课文围绕“小沙怕剃头”写了哪些内容? 共同研读: (1)读第2自然段:小沙每次都是怎样进理发店的?姑父是怎样做的?理解:押、监视、夺门而逃。(板书:监视) (2)读第3自然段:进了理发店,小沙是怎么做的?理解:“害人精”、怒视。 (3)小
35、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谁?小沙为什么称他为“害人精”?读课文第46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小沙口中的“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他的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他的眼神也不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还有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剃头时,小沙吃尽了苦头,但不敢动。理解:规法规矩、耿耿于怀。板书:“害人精”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几个自然段写出了小沙怕剃头的缘由。 3.课件出示“我”给小沙剃头的情景图。 (1)学生描述图画的内容。 (2)找出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 4.默读课文第717自然段,自学提示: (1)小沙为什么央求“我”给他剃
36、头? (2)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我”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 (3)“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用上“先再然后最终”说一说。 5.依据自学提示,引导学生争论沟通。板书:随便乱剪 6.分析句子。 (1)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娴熟。 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剪头发,虽然“我”不会剪,却敢下手,胡乱剪下去,自以为动作娴熟,特别有自信。 (2)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把小沙的头发剪坏了,他还是无所谓的样子,真是简单满意。 (3)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当心,却像层层梯田。 这句话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
37、出了“我”给小沙理发后,小沙头发的样子。 (4)我想稳住小沙,告知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这句话写出了小沙看到自己的头发时惊讶的样子。 7.齐读最终一个自然段,思索事情的结果如何。(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的睡衣上满是碎头发,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沙的特点,理解小沙怕剃头的缘由,然后分段读课文,理解句子,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过程,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回忆总结,感受趣味。 1.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剃头大师”是一种自
38、嘲,文中的“我”其实没有剃头阅历,只是被小沙用来摆脱“害人精”的熬煎罢了。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仅能引起读者的留意,还能深化文章的主题) 2.读了课文,你认为小沙和“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板书:无忧无虑美妙幸福 设计意图: 运用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共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 比照手法的胜利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重点难点: 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构思新奇奇妙悬念的设置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金钱拜金主义思潮 今日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
39、作家写的一篇也是叙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2、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3、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受为暗线。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进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人物态度比照: 前:(从文中找出词语) 后:(从文中找出词语) 5、人物性格分析(争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欲,庸俗的小市对民,倾慕虚荣。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怜悯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盼望和抱负 6、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7、小说
40、主题争论: 金钱至上 8、发散训练 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假设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板书设计: 中心线索 于勒贫困富有贫困 菲 利 普 夫 妇厌恶诅咒热切希望咫尺不认 全家恐惧全家唯一的盼望出了大乱子了 分文不值置一所别墅重新拖累我们 坏蛋流氓好心的于勒贼、讨饭的 打发到美洲去多么的惊喜啊以免再遇见他 侧面描写主体局部 介绍家庭成员,引出于勒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变化全家旅游发觉于勒证明于勒躲开于勒 小引背景开端进展高潮结局 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