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教案大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三化学教案大全 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面对大多数学生,同时留意培育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教案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三化学教案大全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养分素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 2.了解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供应能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探讨等,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2.通过相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图来相识化学学问。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分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相识到合理支
2、配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养分素。 难点 了解糖、脂肪、维生素等人体常见养分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饿了,会浑身无力,此时首先想到要吃饭;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中途要喝葡萄糖水;消化汲取实力差的病人要通过静脉输入葡萄糖水 人们要维持肯定的体温,要从事各种活动,须要热量和能量。吃饭或摄入葡萄糖,为什么能供应人们活动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呢? 这就须要我们了解有关糖类的学问。 板书一、糖类 二、新课教学 讲解一般地说,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
3、量的重要来源,在人类食物所供应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板书糖类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人们吃饭,从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摄入的糖类物质是淀粉。 板书1.淀粉(C6H10O5)n 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板书2.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白色固体。葡萄糖经过肠壁汲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供应养分,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淀粉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
4、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须要。 板书C6H12O6+6O26CO2+6H2O 在上述反应中,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5.6 kJ的能量。 过渡:我们平常所吃的甘蔗中就含有糖类物质蔗糖。 板书3.蔗糖(C12H22O11) 蔗糖在甜菜中的含量也极高。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过渡:麦芽糖也是一种常见的糖类物质。通常食用的饴糖(如高粱饴),其主要成分就是麦芽糖。 板书4.麦芽糖(C12H22O11) 提问为什么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 讲解当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
5、化水解为麦芽糖的原因;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汲取的葡萄糖。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肯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肯定浓度的葡萄糖。假如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会出现乏力、疲乏、昏迷、休克等症状。因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而干脆为人体汲取,故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快速补充养分。 另外须要留意的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经常简单发生霉变。其中因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毒性较大,可诱发肝癌,故绝不能食用霉变食物。过渡食物中的另一类养分物质油脂也是动物体内重要
6、的供能物质。有关油脂我们须要了解些什么呢? 板书二、油脂 请大家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总结。 师总结,板书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39.3 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投影课堂练习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油脂约39%,蛋白质约26%;小麦含糖约76%,油脂约2%,蛋白质约11%。50g花生米和50 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解答由课本信息知: 1 g油脂完全氧化可放出39.3 kJ能量 1 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放出15.6 kJ能量 1 g蛋白质完全氧化可放出约18 kJ的能量 50 g
7、花生米中,含油脂:50 g39%=19.5 g 含糖类:50 g24% =12 g 含蛋白质:50 g26%=13 g 50 g小麦中,含油脂:50 g2%=1 g 含糖类:50 g76%=38 g 含蛋白质:50 g11%=5.5 g 50 g花生米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9.539.3+1215.6+1318=1187.55(kJ) 50 g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能量为: 139.3+3815.6+5.518=731.1(kJ) 过渡20世纪初期,人们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意健康的须要。那时,某些成人和儿童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一些人
8、也因摄入维生素不足,患养分缺乏症。这些病症曾成为医学难题。在20世纪中后期,人们相继发觉了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对维生素重要作用的相识是20世纪养分学的进展。 初三化学教案大全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通过试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相识。 实力目标: 初步培育学生视察试验,分析问题的思维实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沟通实力。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 教材分析与建议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学问,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化。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详细学问状况,以便从学生现有
9、的发展水平动身,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外理教材及采纳相宜的教学方法。 课的起先,建议除检查学生对绪言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外,还应检查他们驾驭的有关空气常识的状况,以针对性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试验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习试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还要指导熬炼学生视察、分析的实力;此外,要引导学生驾驭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试验。即把验证性的试验改成探究性的试验。先不把结果告知学生,而是在已有学问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试验来探讨此问题,并渐渐的解开疑点,找出答案。 在通过试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于200年来,人类对空气相识的历史过程的教学
10、,重点应放在:当时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这探讨的,应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推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使学生受到对任何事物都必需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看法的教化。同时也应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把“天平”用于探讨工作,使化学探讨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过讲解并描述空气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爱护方面的学问。老师应当有意齐全的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务的报道资料,尤其应对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作些调整器杳,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关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作为课外探讨专题。 在讲解并描述过程中,也应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启发学生在各自的岗位担当起环保的义务。 对稀有气体,通过简史
11、介绍,启发学生科学探讨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产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另学生的感性相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爱好。 本节课后,可介绍几种元素符号,以分散元素一节的教学难点。 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 在知道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组成的后,在本节中需留意,关于氧气,将在下一节学习,氮气将到高二学习,二氧化碳在本册第五章学习,本节不做深化学习。 关于稀有气体,要指出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它们“惰性
12、气体”,但科技的发展,例这种“惰性”也不是肯定的。在肯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改变。联系它的化学不活动性,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 关于污染的形成,介绍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整个大气本身有自净作用,但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超过了大气的自净实力,就形成了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 使学生相识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 3.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4. 初步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沟通实力;为学生供应展示特长和才能的机会。 重点:增加环保意识。 课时:1课时 打算: 1. 搜集资
13、料 在本课前23周动员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空气的素材,包括课外读物、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照片、录像、漫画、实物等。例如: 课外读物:环境学问读本、关于空气的学问、大气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片:风景地的蓝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气、学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厂烟囱冒烟 杂志(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层空洞、水灾等照片 漫 画:大气污染的严峻后果 剪 报:某一期的大气质量周报或大气质量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等 录 像:空气、酸雨、爱护臭氧层、温室效应 2. 课外预习和调查 结合搜集的素材,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为在课堂上介绍有关学问做打算。 3. 课前活动(见学生页) (1)视察烟气观测活动。 (2)
14、小试验 哪儿的尘土多? (3)调查活动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4. 布置教学环境 组织学生编写环境墙报、图片、漫画、小论文等,布置教室。 初三化学教案大全3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试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探讨,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老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探讨作为试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
15、取应简便快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试验的须要; 3.操作简洁、平安,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探讨改进,试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 反应原理 1.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行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
16、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视察到起先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终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须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试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须要加热,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老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讲解】因为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试验室
17、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纳相像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探讨】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一般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纳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探讨、回答,然后老师试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一般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一般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
18、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纳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依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板书】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初三化学教案大全4 学问目标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推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应用;辨别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相识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9、实力目标 1、学生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独创的过程和方法:发觉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育学生的试验实力和思维实力。 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古代对自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独创和悠久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初三化学教案大全5 1. 氧气的试验室制法: (1)药品:氯酸钾(另加二氧化锰)或高锰 酸钾。 (2)反应原理: (3)发生装置:给固体
20、加热装置。 来 (4) 收集方法: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 瓶口向上排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收集氧气时 应留意: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撤去酒精灯,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温度隧然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回流到热的 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2>用瓶口向上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导管在集气瓶内应接近瓶底。 (5)验满: 用排气取气法收集氧气,要检验氧气 是否收集满,其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复 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6)试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及留意事项: <1>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先入水,手
21、握容器看气泡)。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如以KMnO4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粉末进入导管) <3>固: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要夹在试管中上部)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给试管匀称预热,然后集中在试管有药品的部分加热) <5>收:收集气体 (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排水充气,取 出 水中) <6>移:把导气管 移出水面(防止 先熄灭酒精 灯,引起试管内 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倒 吸入热 的试 管,使试管炸裂) <7>熄:熄灭酒精灯。 (7)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
22、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 反应。特点:“一”变“多”。可表示为A=B+ C,与化合反应一样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8)催化剂、催化作用 <1>在化学反应中能变更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更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 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要理解“变更”的含义,它包括加快 和减慢两层含义。 <3>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既不是“万能”的,又不是“惟一”的。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的分解中是催化剂,但不是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0页 共20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