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816938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的总结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宏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动身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给我排解苦恼,为我教导迷津,还给我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受益颇丰。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受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一、苏霍姆林斯基在很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书中写到:每天不连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情。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学问的渴求。假如你想有更多的

2、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爱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索。的确,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根底学问,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学问的储藏,使自己的学问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学问的海洋里吸取养分,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为难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

3、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胜利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学问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进展劳动和制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久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会读书会思索的人,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 二、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阅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从“三人”中学习他们的阅历?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为新教师提出了几点阅历,这些阅历同样值得我这个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师借鉴。怎么确定该向哪位老教师学习?苏氏的方法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学生的练习本”。原

4、来学习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幸好平常我改作业还算仔细,但以后还得得加倍仔细了。明确了学习对象后,就要走进他们的课堂去听课。由于一个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肯定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从课堂上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表现思索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再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展比照,想想他取得胜利取决于哪些因素。这里我们要留意的是,切不行照搬别人的阅历,不能把名师的阅历当作“放之四海”的标准,我们要学的应当是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样你就不会为自己明明根据名师课堂实录上课却达不到人家的课堂效果而惶惑了。在学习别人的阅历的同时,我们就会越加熟悉到自己的缺乏,这种熟悉必将推动我们自我教育,自我

5、完善,到那时,你或许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其实不光是老教师的阅历值得学习,年轻教师一样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的. 三、怎样培育学生的留意力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培育学生的留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育学生的留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心情高涨、智力兴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展脑力活动的骄傲感。假如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心情高涨、智力兴奋的内部状态,那么学问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惫。”同时他还提出:“直观性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来说,具有广泛的含义。但假如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留意力的手

6、段,那么这不仅仅对教学,特殊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留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留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着孩子们上完一堂好玩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全部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留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留意力转到一件好玩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留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

7、“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育和敬重每个学生的人格,进展每个学生的共性,创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气氛中教学相长。 四、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困难儿童有了新的熟悉。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条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殊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过很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我对这段话的记忆特别深刻,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他们对学问的承受力量明显比一般学生差。我总认为对这些“学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把他们脑力

8、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认为这些学生连教材上的内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把握,去读其他的书籍,就是增加他们的负担,也会铺张时间。在数学教学中我仅仅盼望“学困生”先能够把根底学问把握好,如:把书中的几个公式记住,把几个概念背熟,把一些计算过程搞清晰,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我也发觉了这些“学困生”对于一些需要动脑分析的题目就变得束手无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学问之光给以更鲜亮、更长期的照射。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位宏大

9、的教育家的这一点想法的确新奇,我们以前做的方法也的确值得思索:把学习仅仅局限于必修的根底这种做法是否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看来我们数学教学同样值得考虑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断增加信息量,提高分析力量。看来我们到了不妨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用“阅读、阅读、再阅读”的方式来补补差的时候了。它可能难收立竿见影般的急功近利,可一年,三年,五年后,你说不定就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啦!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供应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在平常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现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实践和思索的。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宏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很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飘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