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讲稿茶.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814486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讲稿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讲稿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讲稿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讲稿茶.doc(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节 茶茶叶又名苦茶、细茶。茶叶主要含鞣酸、儿茶酸、硅酸、咖啡碱、果胶、芳香类物质、维生素、蛋白质、核黄素等成分。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A原、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大部分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A 原在鲜茶叶中含量可以与菠菜和萝卜相比。茶中所含维生素K,可以与鱼肉和蔬菜相比。鲜茶和绿茶所含维生素C,可以与柠檬和肝脏相比。茶叶中的脂多糖是脂和多糖结合在一起的大分子复合物,是组成茶叶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将适量的植物脂多糖注入动物或人体,短时间内可以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茶叶脂多糖有改善造血功能、保护血细胞的作用。 红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干重的15%-30%,但是溶于水

2、的不到2%。红茶只含少量的游离氨基酸,而绿茶则不同,现已发现绿茶中含有16-24种氨基酸,包括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茶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其中茶氨酸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人体必需的基本氨基酸,茶中几乎都有。茶中被水冲泡出的糖类水溶物4%-5%。但是饮茶可以帮助高糖的良好摄取。脂肪类占原料和成品红茶重量的2%-3%,其中含有磷脂、糖脂、甘油三脂以及被糖化和脂化的甾族类和萜类化合物。红茶所含的脂肪酸是亚油酸和亚麻酸。鲜茶叶和红茶中含4%-9%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大多有益于人体健康。虽然茶中铁、铜的含量不高,但因为这

3、两种成分有生血和促进红细胞形成的功能,所以在治疗贫血方面,茶有一定作用,茶叶含钠较低,这对于喜欢饮茶,又同时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讲,是有益的饮品。在茶叶的生物碱类中,主要起药理作用的是咖啡碱,其次是茶碱。咖啡碱和茶碱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振奋精神,增进思维应变能力,因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兴奋脊髓则可增加肌力,有利于消除疲劳。茶咖啡碱的兴奋作用除引起失眠外,一般不伴随任何继发性不良反应。茶碱通过扩张肾微血管和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可起利尿作用的。饮茶对由于呕吐、腹泻等造成水盐代谢平衡失调或在心源性水肿、经前期综合征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茶碱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作用,作用的强弱与

4、茶叶的制作有关。茶碱还有抑制体内磷酸二醋酶的作用,从而延长环磷酸腺苷的存在和作用。后者是人体许多生理活动离不开的活性物质,加强肌肉运动、胃液分泌、中枢神经活动等。茶碱还可增强体内的雌性激素。研究表明,每人每天泡用10克茶叶,即能预防龋齿。因为在龋齿形成之初,先形成菌斑。菌斑中细菌分解吃进的食物变成糖,进一步将变成酸,是侵蚀牙齿产生龋齿的主要因素。饮茶后,氟离子和茶叶中的其他有效成分可进入菌斑,防止细菌生长,所以能预防龋齿。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鞣酸)等成分,有止渴、消化脂肪、解油腻作用。食肉、鱼之类油腻大的食物之后,喝点茶水感到舒服。吃肉食较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像每天吃饭一样离不了茶叶。肠内的蛋白

5、质一遇到单宁酸,就会在肠内膜上产生一层沉淀物,这层沉淀物有减慢肠蠕动和阻止肠内毒素吸收的作用,对轻度腹泻病人有治疗作用。茶叶单宁酸的凝固蛋白作用,可使细菌体内的蛋白凝固进而导致细菌死亡,故能杀菌,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和化脓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亦能抑菌、杀菌。故茶叶浸剂或煎剂及不同品种、不同制作方法所取的茶的提取液,对各种痢疾杆菌也均有抑制和杀菌作用,而且茶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的效果比传统的方剂白头翁汤和三黄汤为好,与黄连不相上下。其中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茶叶质量的优劣对其抗菌效果无大影响。泡剂比煎剂的效果好。茶叶对绿

6、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也有杀灭作用。茶叶的抗菌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它有凝集蛋白质的收敛作用。能与菌体蛋白质结合而致细菌死亡。民间常常用来冲洗伤口以消毒杀菌,使伤口愈合。至今尚末发现细菌对茶叶的抗菌消炎作用产生耐药性。饮茶能促进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血糖来源减少,代谢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饮茶后能增加胰液的分泌,促使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并促其活化,增加tRNA及mRNA的合成,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经常饮茶有一定预防食管肿瘤作用,饭后喝茶效果优于饭前。食管癌与胃癌患者饮用少量浓茶后,都会感到舒适。茶汤浓度增大,其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如果茶水久放后则作用减弱。故饮茶要随泡随饮

7、,每日坚持常饮,疗效才能巩固持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越高,其抗癌作用越强。抗癌以绿茶效果最佳,如果每天用3-5克茶叶泡饮,就能完全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形成。因此,对患有癌症的病人要鼓励其多饮茶、常饮茶、饮绿茶。 茶叶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茶叶中的儿茶酸,可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能力,增强血管的抵抗能力。故茶叶能预防血管硬化、肝中脂肪蓄积及高血压的作用。绿茶所含的儿茶酸多于红茶。儿茶酸还有增强人体对低气压的适应能力,防止因气压太低而出现气促不舒服的感觉。故居住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都有喝茶的习惯。茶叶中的硅酸,可以促使结核部位形成瘀痕,制止结核菌扩散,对结核病有一定的辅助防

8、治作用。茶叶中的硅酸还可使白血球增多,增强人体抗病的能力。茶是乙醇、吗啡、烟碱的拮抗剂,又是某些有毒物质的沉淀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抑制剂。对某些重金属中毒及蛇咬伤引起的毒血症均有治疗作用。茶叶中的鞣质能与有害物质(如有害的生物碱和离子汞、砷之类)结合,延迟及减少毒物的吸收;茶中还含有一种兴奋神经的利尿素,它能与某些侵入人体的有害金属,如铝、锌、锑、汞等发生化学反应,变为可溶性物质,随小便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绿茶中儿茶多酚类及红茶的茶黄素都具有结合镉等重金属作用。饮茶能使镉沉淀,而且茶汤中的锌是镉的对抗剂,这些沉淀物不被吸收,因此,饮茶能消除镉的危害。单宁酸也能与金属或膺碱相结合而使之沉淀,

9、有延迟毒物吸收作用。凡临床上遇误吞金属盐类及生物碱类毒性物质后,应立即泡以浓茶灌服。单宁酸还可捕捉、吸收进入人体的放射物质,有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伤作用。香烟所含的烟碱是一种毒物,而茶叶有一种酚类物质,能使烟叶中的烟碱沉淀,排出体外。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和乙醇作用,相互抵消,加之茶中的维生素B、C的协同作用,故能解酒毒。茶有良好的“抗辐射”作用。不论是职业上经常接触放射线的人,或是因肿瘤接受放射治疗的人,都需要经常饮茶。茶多酚的防辐射效应是与维生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茶的抗发炎作用可能有利于降低辐射危害的继发性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接触的放射线越来越多,如在看电视时,荧光屏就会辐射出一种看

10、不见的射线。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将影响人的造血功能。每天饮几杯茶,则可使血细胞升高,能抵消放射的副作用。边看电视边饮茶,还能补充维生素的消耗。茶叶性味甘、苦、凉,具有清热消暑、利水消食的作用,适用于肠炎、痢疾、消化不良、口疮、口臭等病患者饮用或漱口用。一、食疗(1)感冒茶叶15克,葱白、生姜各25克,将葱白、生姜共捣烂,同茶叶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1碗半煎煮,去渣1次服下,盖上棉被卧床,注意避风。茶叶15克,核桃仁、生姜10片,将生姜洗净去皮,加茶叶共煎成汁,饭后饮。陈茶叶500克,柴胡、连翘、白芷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用10克,水煎热饮。 克。陈茶叶克,连翘、金银花各 克,陈皮 克

11、,加水煎服。上药共研末,每服茶叶 克。以沸水冲泡,频服。克,薄荷 茶叶 克,以沸水冲泡,代茶频服。克,金银花 茶叶克,连翘克,金银花克,蜂蜜 毫升。将金银花、连翘、茶叶放入砂锅内,加水旺火烧沸,分钟后,将药液注入小塘瓷盆内,再煎 次,滤出药液,将两次第二讲 粮 食 类粳 米 (名医别录)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oryza sativa L的种仁。异名 大米、粳米。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 应用 1、婴儿吐奶(脾胃虚弱):粳米炒焦,水煎服汁。(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2、霍乱狂闷,烦渴,吐泻无度:淡竹沥一合(约20m1),粳米一合(约20g),炒黄,以水

12、同研,去滓取汁。上二味,和匀顿服之。(圣济总录) 使用注意 粳米营养丰富,并大多存在于谷皮中,故平时不宜多食细粮,以免由于谷皮的丢失,而减少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此外,粥饭虽是补人之物,但是过量与偏食也不适宜。做米粥时不要放碱,因为碱可以破坏大米中的维生素B1。不宜用生冷自来水煮米饭,因为生自来水中含有一定的氯气,在煮饭时它会破坏大米中所含的维生素B1,而应等水烧开才宜煮饭,维生素B1缺乏易患多发性神经炎和脚气病。大米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及碘元素等人体必需的成分。需要与蔬菜和其他食物共同食用以均衡营养。粳米不能与马肉同食,会引发痼疾,也不可与苍耳配伍,同食令人心痛。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粳米;

13、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炎旺者、痈肿疔疮热毒炽盛者忌食用粳米做的爆米花。 按语 粳米煮成的粥饭是我国及东南亚等地人民的主食,为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稻有水生、陆生之别。按其粘性可分糯稻、粳稻、籼(xin)稻三种。 糯稻:谷粒有较短圆型的,有细长型的,其米粒中含大量的糊精,粘性最强,胀性小。粳稻:植株较矮,秆硬,叶幅狭,谷粒短圆,米的粘性较强,但比糯米差,胀性小,有除烦止渴的作用。 籼稻:植株较高,秆硬叶幅宽,谷粒细长,米的粘性差,胀性大。 参考文献 1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2食鉴本草:“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 粳 米 糯 米 糯 米 (千金食治)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O

14、ryza sativa L的种仁异名 元米、江米。性味归经 甘,温。入脾、胃、肺经。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止泻,敛汗。应用I1三消渴利:糯米(炒爆)、桑根白皮等分,煮取半碗,渴则饮不拘时。(三因方梅花汤)2自汗不止:糯米、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服9g,米汤送下或猪肉点食。(本草纲目)3脾虚泄泻:糯米、淮山药共煮粥,熟后加白糖食之。(刘长春经验方)4虚劳不足:糯米入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日日服之。(本草纲目)使用注意 糯米糯性粘滞难化,故病人、老人、儿童及胃肠消化不良者忌食;糖尿病忌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者慎食;慢性皮肤湿疹者勿食。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冷糯米不但很硬,而且咳唾成珠差,不易消化。现

15、代研究 糯米中含有脂肪油、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糊精等物质,其中磷的含量比粳米低。 按语 可煮粥饭酿酒熬汤,若作糕饼,性难消化。糯稻根须,煎汤可止渴、止虚汗。参考文献1仁斋直指方:“痘疹用糯米,取其解毒,能酿而发之也。” 2本草纲目:“暖脾胃,止虚汗泄殉,缩小便,收自汗。” 3本草经疏:“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大抵脾肺虚寒者宜之。” 小 麦 (本草经集注) 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种子。异名 淮小麦。性味归经 甘,凉。入心、脾、肾经。功效 养心,益肾,除热,止渴,通淋,止泻。应用 1脏躁(是指妇女精

16、神忧郁,烦躁不宁,无故悲泣,哭笑无常,喜怒无定,呵欠频作,不能自控者,称脏躁。若发生于妊娠期,称“孕悲”;发生在产后,则称“产后脏躁”。多由精血内亏,五脏失于儒养,五志之火内动,上扰心神所致。类似西医神经官能症),心神不宁:小麦500g,甘草90g,大枣10枚,上三味加水煮,温服。(金匮要略) 2心悸失眠:小麦50g,甘草9g,百合15g,生地18g,大枣10枚,生龙骨18g(先煎),水煎服,日1剂。 3老人五淋(气淋、石淋、血淋、膏淋、热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冷淋、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17、全录淋。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小便不通。见医学纲目肝胆部),身热腹满:小麦500g,通草60g,水煎服。(养老奉亲书)4肠胃不固慢性泄泻:小麦面炒令焦黄,温水调服,每日2次,每次一汤匙。(饮膳正要)使用注意 小麦不宜与粟米、枇杷同食。糖尿病患者忌食。 现代研究 小麦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糊精、粗纤维。脂肪油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多。尚含有谷甾醇、卵磷脂,及各种消化酶、维生素B等。麦麸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蛋白质,有和缓神经的功效,可治脚气病及末梢神经炎。小麦因含赖氨酸较少,应跟豆类搭配食用。 按语 小麦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胚芽油中含有丰富维生素E(是生育

18、酚与三烯生育酚的总称。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肿瘤、抗不孕等作用),可抗老防衰,宜老年人食用。浮小麦(为未成熟的嫩麦,淘洗时飘浮于水面)性味甘,寒,有镇静,止盗汗、虚汗,生津液,养心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热多汗、盗汗,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民间有“麦吃陈、米吃新”的说法,存放时间长些的面粉比新麿的面粉品质要好。 参考文献 1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2本草再新:“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大 麦 大麦仁大 麦 (本草经集注)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果实。异名 倮(lu,同“裸”)麦、饭麦、苏膊麦。性味归经 甘、咸,凉

19、。入脾、胃经。功效 利尿通淋,和脾胃。应用 1脾胃不和:取大麦,拣去杂质,清水浸泡,发芽约长,取出干燥,并炒黄,膨胀鼓起,透出香气。取10g,去外壳,研末吞服,或煎汤服。(中药炮制学)2小便淋沥涩痛:大麦150g,以水煎取,去滓取汁100ml,入生姜汁20m1,蜜20ml,食前分三次服之。(圣惠方)3、皮肤皲裂:大麦苗煮汁洗面、手、脚;大麦炒黑,研末,用香油调和,每日涂抹伤处,可治愈。 使用注意 大麦芽“善催生落胎”,可回乳或减少乳汁分泌,故妇女怀孕及哺乳期,不可多吃大麦芽。未出芽的大麦,服后不但无回乳作用,反而会增加乳汁。 现代研究 大麦中含尿囊素,可用于胃溃疡,其溶液局部应用能促进化脓性创

20、伤及顽固性溃疡愈合。 按语 大麦功用与小麦相似,而其性更甘凉滑腻。大麦面性胜于小麦,无燥热,常佐粳米同食,其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 大麦是世界第五大耕作谷物,有稃大麦(种皮较难剥离者)和倮大麦(无壳者)两种,发源于青藏高原。现在,稃大麦的主要用途是酿酒,传统的啤酒和威士忌都是以稃大麦为主要原料酿造的。大麦具有“三高二低”的特点,即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大麦富含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对脚气病等营养素缺乏病有防治作用;大麦富含膳食纤维,含量达9%-10%,比燕麦和荞麦还高,可防治老年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别录:“主消渴、除热、

21、益气、调中。”2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3本草经疏:“大麦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粳米。” 荞 麦 (干金食治) 基原 为蓼科植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的种子。异名 乌麦、花荞、甜荞、荞子、净肠草、鹿蹄草、三角麦。性味归经 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功效 下气稍积,止带浊,消瘰疬。应用 1慢性泄泻,肠胃积滞:荞麦面作饭,连食三、四次。(简便方) 2男子白浊或女子赤白带下:荞麦炒焦为末,鸡子白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日三服。(本草纲目) 3瘰疬: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减半,和丸绿豆大。每服六

22、、七十丸,食后及临卧时米汤下。(本草纲目)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用。不可与平胃散及矾同食。食鉴本草:“荞麦与猪肉同食,落眉发,同白矾食杀人。” 现代研究 荞麦全草中,尤其在秧叶中含多量芦丁(可降血脂、扩张、软化血管),做食或煮水,常服可预防高血压引起脑溢血,对外伤出血,有止血作用。荞麦(含有大量大量蛋白质及其他致敏物质)可对皮肤产生某些刺激,花中,含有红色荧光色素,对某些人可产生各种过敏症状。 按语 荞麦能消积(清理肠道沉积污物),俗称净肠草。荞麦的蛋白质中缺少精氨酸,酪氨酸,而牛奶富含有此两种氨基酸,故二者搭配食用为好。荞麦有甜荞麦和苦荞麦之分,种子外观不大能够区别,但甜荞麦食品色泽发白,

23、口感淡,无特殊味道;而苦荞麦食品呈黄绿色,口感发苦,初次食用比较难接受,不过有独特香味。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 2本草求真:“荞麦、味甘性寒,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痘疮溃烂,汤火灼伤,气盛湿热等症,是其所宜。” 高 粱 (本草纲目)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蜀黍Sorgehum vulgare Pers的种仁。异名 本稷、蜀秫(sh)。性味归经 甘、涩,温。入脾、胃经。 功效 健脾益胃、固肠止泻。 应用 脾胃虚弱,小儿消化不良:高粱60g,炒香;大枣l0个,去核,炒焦存性,共研细末,加入适量白糖,混合均匀。每次612g。每日

24、二次温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现代研究 高粱的糠皮内含大量鞣酸与鞣酸蛋白,故具有较好的收敛止泻作用。 按语 本品可象稻谷一样脱皮后成为米坚实,有红、白两种。红高粱粒大,白者坚实。红者又称酒高梁,主要用于酿酒、酿醋;白者性温味甘涩,用于食用。其中性粘者,可和糯米酿酒作饵;不粘者,可作糕煮粥。且高粱的谷壳,浸水色红,可用作酿制红色酒的色索。 参考文献 1食物本草:“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缺粮,余及牛马,谷之最长者。” 2四川中药志:“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粟 米 (名医别录)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L. Beau

25、的种仁。异名 小米、秫米、黏米、稞子。性味归经 甘、咸,凉。入脾、胃、肾经。功效 健脾和胃。应用1脾胃气弱,食不消化,呕逆反胃: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腹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2胃热消渴:粟米煮饭。(食医心镜) 使用注意 粟米不宜与杏仁同食,食则令人呕吐腹泻。粟米性偏凉,平素胃寒者,勿食为妥;气滞者忌食。元代吴瑞日用本草载:“与杏仁同食,令人汢泻”。粟米与烧酒同食可引发心脏病,因粟米偏凉、烧酒大热,二者不相容。 现代研究 粟米中含蛋白质及脂肪量较高,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有补益作用。 按语 粟米,山东最多,五谷中最硬,谓之硬粟,但得浆水则易化

26、。小米煮的焦饭锅巴,又名黄金粉。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健脾消食,止泄。小米熬粥后味香柔滑,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誉,是北方产妇的滋补食品,亦是婴幼儿良好食品。此外,发芽的粟米称为粟芽,内含淀粉酶、维生索B、淀粉、蛋白质等,有良好的消化作用,可晾干研末服用。 粟米是中国古代的“五谷”之一,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即“粟米”,常用来酿醋、酿酒,如山西陈醋、五粮液、汾酒等主要原料都是粟米。参考文献 1本草衍义补遗:“粟,陈者难化。所谓补肾者,以其味咸之故也。”2随息居饮食谱:“粟米功用与灿米略同,而性较凉,病人食之为宜。” 玉 蜀 黍 (本草纲目)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种子

27、。异名 玉米、苞米。性味归经 甘,平。入大肠、胃经。功效 调中和胃,利尿排石,降脂,降压,降血糖。应用 1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玉米1份、水3份,煎汤代茶或同玉米须煎服。(中华医药杂志1956,10) 2高血压,高血脂症:玉米油烹菜,玉米须煎汤代茶。(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3糖尿病:玉蜀黍500g,分四次煎服。(江西锦方实验录)4小便不利、水肿:玉米粉90g,山药60g,加水煮粥。(食疗粥谱)5、延缓衰老、抗癌:玉米中含有谷胱甘肽,其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E高500倍,故可延缓衰老、抗癌。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食后易腹泻。皮肤病患者忌食玉米;阴虚火旺者,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忌食爆米花,否则易伤

28、阴助火。 现代研究 玉米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是胆固醇吸收的抑制剂。玉米须含维生素K、谷固醇、木聚糖、葡萄糖、有机酸等,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按语 玉米中含大量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是稻米、小麦的5-10倍,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能增食欲,健脾胃。利尿以玉米须为佳,降脂作用以玉米油为佳。玉米胚尖集中了主要的营养万分,在食用时应全部吃掉。多食玉米胚潦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使皮肤光滑细腻,防止皱纹产生。 参考文献 1本草推陈:“煎服有利尿之功。” 2本草纲目:“调中和胃。” 薏 苡 仁 (神农本草经)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意苡Coix

29、 lachrymal-jobi L的种仁异名 薏米、米仁、苡米、六谷子、解蠡(l)、起实。性味归经 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去疣美容、抗癌。 应用 1风湿痹痛:薏苡仁粉。同曲米(又名赤曲米,福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微生物来源的食用色素之一,在1637年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已有详细记述。通常是将微生物菌种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亚克红曲霉(M. anka)、拜加红曲霉(M. barkeri)等菌株接种于浸湿、蒸熟的大米上,于30静置培养,经干燥后制成。中国多用亚克红曲霉经固体发酵法制得。该菌种能分泌多种红色物质,约有18种之多,其中有潘红、梦

30、那红、梦茄玉红、亚克黄素、潘红胺、梦那玉红胺等。红曲米的外表为棕红色到紫色米粒,断面为粉红色。质地轻脆、无霉变味。可用于配制酒色、糖果、熟食肉制品、乳腐、花色酱、冷饮、果冻和膨化食品等。并有一定食疗保健作用。)酿酒或袋盛煮酒钦之。(本草纲目) 2脾虚泄泻: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或薏苡仁、白扁豆各308同煎服。(本草纲目) 3水肿喘急:郁李仁50g研,以水滤汁,煮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4肠痈:薏苡仁100g,附子20g,败酱50g,上三味杵为末,以水500ml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5脾肺虚弱:山药60g,薏苡仁60g,柿饼30g,加水煮粥。(医学衷中参西录珠玉

31、二宝粥)6、各种疣赘(传染性软疣、扁平疣等)、癌症:用意苡仁100g配合粳米混合煮饭或熬粥食用,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好转痊愈。 使用注意 大便燥结、滑精、孕妇及精液不足、小便多者不宜服用。 现代研究 薏苡仁中,除含有一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无机物质外,并含有薏苡仁脂、薏苡仁素、谷甾醇、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薏苡仁脂对动物的子宫和骨骼肌及运动神经末梢有作用,在低浓度时呈兴奋状态,高浓度时能产生麻痹;薏苡仁脂具有抗癌作用,对防治胃癌和子宫癌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显著效果;薏苡仁具有抑制横纹肌的作用,因为薏苡仁含有这些特殊的物质,才使其具有较高的保健美容价值。

32、按语 薏苡仁作用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除治腹泻用炒苡仁外,其它均用生苡仁入药。因为薏米营养丰富,所以常用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对老人、儿童均是好的药用食物。薏苡仁是中国古代宫廷膳食之一,同时也是一味营养价值很高的药用粮种,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薏苡仁能使人的皮肤光泽健美,故有“疮疣之敌”之称。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2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3本草衍义:“此物力势和缓,须加倍用即可效。” 第二节 豆 类豆类包括大豆、豌豆、蚕豆、绿豆、红豆等。 豆类食物在我国人民膳

33、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尤其是目前在我国动物性食物的供应尚不充足的条件下,豆类食品有其重要的意义。豆类食品营养丰富,其中大豆(黄豆、黑豆、青豆等)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脂肪、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以上)、碳水化合物等。豆油是植物油中的优质油,且大豆抗氧化能力较强。 多数豆类性味甘平。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之功能。脾胃虚弱者常食用,则便秘能通,泄泻可止,食积呕吐可除,能获强壮之功效。其中以黄大豆,白扁豆补益之功最明显。多数豆类食物还能化湿利尿,如赤小豆有效强的利水功能,治疗水肿。有些豆类食物(如黑豆、红豆)陈具上述功能外,还可治疗遗精、尿频、腰痛等症,有补肾之功。此外,还可治疗药食中毒、火毒痈疖(如

34、绿豆、赤小豆)以及痹症、中风(如黑豆)等多种病症。 豆类制品甚多,常见的有豆浆、豆腐、黄酱、豆豉、腐乳、豆芽、植物蛋白肉等。烹饪中用豆类及豆制品制作的菜肴不仅味美,且可强身及治疗疾病。如大豆种仁煮食或熬汤饮之,是食疗常用之法;白扁豆加入适量补益药物(如黄芪、当归)或动物食品(如猪蹄、羊肝),可作为体虚者的补品。豆类食品若食之不当则易引起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绿 豆 (开宝本草)基原 为豆科植物绿豆PLase01us ra6atus乙的种子异名 青小豆。性昧归经 甘,6C。入心、胃经。 t功效 清热解毒,清暑利水。 应用I 1暑热:绿豆淘狰。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矣。(这生八

35、笺)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 2消渴,小便如常:绿豆二升,净淘,用水一斗,煮烂研细,澄滤取汁,早晚食前各胚一小盏。(圣济总录) 3小便不通,淋沥:青小豆半升,冬麻子三合(捣砷,以水二升淘,绞取汁),陈椅皮一合。上至冬麻子汁煮桶皮及豆令熟食之。(。圣惠方) 4黄药子等植物中毒:将绿豆砸碎,放入锅中煮植物绿豆汤)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滑泄者忌食。 t按语 绿豆汤是家庭常备的夏季清暑钦科。我国民间传统食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线粉、粉皮,均为食中佳品。清暑开胃老少皆宜。绿豆清热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肉。近年证明能解斑蛰中毒,对赦敌侵、有机磷农药中毒也有辅助治疗效果。民间由于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气体,常服绿豆

36、汤和茶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绿豆,消肿治疽之功虽同赤豆,而清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 2本草求真:“绿豆味甘性寒,据书备极称善,有言能厚肠胃、洞皮肤、和五脏及资脾胃。按此虽用参、诧、归、术,不是过也。 绿 豆 芽 (略草纲目)基原 为豆科植物绿豆凡s咖Eve rad5atusL的种子浸逐后发出的堪异名3 豆芽菜。性昧归经3 甘,寒。归心、胃经功效I清热解毒。应用 解酒毒、热毒:绿豆芽150一200s,煎杨。(1本草纲目。)使用注意3 脾胃虚寒者不宜久食。现代研究 绿豆经浸发后增加了维生索o的含量,平时有心胸烦闷成肝气郁滞者食宝。t参考文

37、献 本草纲目:“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今人视为寻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湿热郁沼之气,故颇发疮动气,与绿豆之性,和有不同。” 赤 豆 (g华子本草) 基原 为豆科植物赤豆PhAseolus a“guIar5s wi8bt或赤小豆PLa明oIu9GalcaatugBox b的种子。 异名 赤小豆、红豆。 性昧归经 甘、酸,乎。入心、小肠经 功效 利水除湿,消肿解毒。t应用1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3ke,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使下。(t4L缺肘后方) 2脾阳不振,水肿消长反复,以腰下为甚:赤小豆30一50gl粳米1008,白糖适量。生八笺) 3,瘾疹痞痒:赤小豆、荆芥稠

38、等份为末,鸡蛋清调食。(本草纲目,) 按语 时常用于煮赤豆汤、赤豆粥或研成细沙作豆沙馅,加工成各种食品。民间赤豆汤用来补血,与红枣、桂圆同煮。赤豆叶、花、芽均可为药。叶能涩小便,治疗小便频致之症赤豆花主治痢疾、伤涸头痛、疗疮、丹毒等症。赤豆芽主治便血和妊娠胎漏。 参考文献 1内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2药性论:“朗令人美食;末与鸡蛋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胃” 3,本草纲目:“辟瘟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6色、鲤鱼、能利水消肿。“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用水调之,无不愈者 刀 豆 (救荒本草)基原 为豆科植物刀豆0aBav6比8ladata(Jaoq)D0)Dc嫩

39、的种子和果壳。异名I 挟剑豆。性味归经1 甘,温。入肺、脾、肾经。功效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应用1气滞顷逆,肠闯不适:刀豆取老而绽者,短服698,开水下。(c医级刀豆散)2肾虚腰痛:刀豆子二粒,包子猪腰子内,外裹叶,烧熟食。(重庆草药)使用注意 胃热盛者慎服。按语1 刀豆嫩时煮食或制酱菜,味美有温补作用。老刀豆入药对呢逆治疗有一定效此外,刀豆壳嫩时可食,老时入药,功同刀豆,但力稍逊。参考文献I1本草备要)5温中止呢,假存性服,胜于柿蒂。2食物本草会察:“温中下气,利肠胃止项逆,益胃补元。 蚕 互 (救荒本津基原1 为豆科植物蚕豆V5。i8fa仓a L的种子。t异名1 胡豆。性味归经1甘,乎。功

40、效 健脾利湿。应用I1脂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指南方)2水胀:生胡豆250g,嫡黄牛肉服。(民间常用草药江编9) 既豆叶、壳、根均可药用,叶治淋症,完治腹痛和乳少,根治小儿消化不良。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I“理中益气,补肾使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箱贸,止消渴、吐逆、便数,解鼠莽(断肠草)毒。” 2四川中药志)I“滋阴补贤,使脾胃,消食。治食积腹胀,白带,白浊及肾虚月 扁 豆(tSB6咏,)基原 为豆科植物豆角D。比L。sLablab L的嫩英壳及种子。异名 蛾眉豆、茶豆。性昧归经 甘,乎。入脾、胃经。功效1 使脾和中,化湿。应用I 1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白扁豆7508(姜汁浸、

41、去皮微炒),人参、白获荟、白术、甘草、山药各10008,莲子肉(去皮)、桔梗(炒)、麓该仁、砂仁各5006,上为细末,每服68,枣汤调下。小儿按岁数加减服。(和剂局方) 2脾虚有湿,赤白带下:白扁豆用米沿水浸后去皮,加红筋谁山药同煮,熟后,每日2次,连续服用,或扁豆炒热为末,每服6128,糯米酒或温水送服。(永类铃方6) 现代研究l 扁豆中含血球凝集素A,为一种毒蛋白,加热后毒性可大为减弱。凝集素B为胰蛋白面抑制剂,在体内不易消化,井能抑制援血酶而延长凝血时间。豆英田症一Z为镕血素,高温才能破坏。 按语 扁豆的种子有白、黑、红褐色数种。白扁豆可食可药;黑扁豆古名鹤豆,供食不入药,红扁豆广西民间

42、作2B肝药,治服生赐膜。扁豆子入药,使脾清轻化湿,朗治疗急性和慢性腹泻,带下诸症,叶中含胡萝L素和叶黄索,治吐泻、疮毒、以打损6,使血、商漏、辩浊,扁豆衣(种皮)功效同扁豆,力稍逊。 参考文献 1药性辩疑,“扁豆专2B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止脓血,消水湿,治热2药品化义:“扁豆,味甘乎而不甜,气沼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3本草纲目)l“止泄泻,消暑,四脾胃,陈湿热,止消揭。” 黑 大 豆 (本草图经,)基原 豆科桩物大豆o17c5n。max(L)Me?r的黑色种子。异名1 乌豆、黑豆。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胃经。功效I 活血利水,解毒。应用11身面浮肿:黑大豆一升,

43、水五升,煮汁(本草纲目) 日二次。(普济方救活丸) 3。小儿胎热:黑大豆6队灯;露七寸,曾萃3e,淡竹叶片水煎服。(全幼心鉴) 4妊娠腰痛:黑大豆升,洒三升,煮七合空心饮汁。(本草纲目) 5斑蛮中毒:黑大豆煮浓汁饮,又可解草乌、附子毒。(急救方) 使网注意1 本草经集注:“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碌、杏仁、牡顺良。” t按语 黑大豆皮又名黑豆衣,性味甘平,能养血平肝,除热止汁。 参考文献 1本经:“除痈肿;煮汁饮,止痛。” 2食疗本草:“主小风脚弱,产后诸疾,若和曾草煮场饮之,去一切热毒气,气。煮食之,主心痛,筋李,膝痛,胀满。杀乌头、附子毒。 黄 大 豆 (宁原始本分)t基原1 为豆科植物大豆6tycjne皿z(L)Merr的黄色种子异名 黄豆。性味归经3 曾,Yo入脾、大肠经。功效I 健脾宽中,益气。应用1 1单纯消化不良,黄大豆5008,血蘸1ke。血藤煮取汁,与黄大豆汁混合煮沸二十分后浓缩去渣,烘干研粉备用,小儿日服四次,一次o58。(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2脾气虚弱:黄大豆3085秒米60gl先将黄大豆用清水浸泡过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