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4130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3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适用教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册最新适用教案课题 1 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二、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讨论教学。五、实验准备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黄铜、铜仪器:干

2、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六、课时安排 1 课时七、教学内容1、【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金属制品,得出: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的结论。2、【新授课】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纯金属(90 多种)合金(几千种)2(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阅读 P3 相关内容,讨论】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

3、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过渡】现在人们使用金属材料大多不是纯金属,而是合金。二、合金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

4、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演示实验 8-1】【讨论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点比较】: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1)熔点高、密度小合金的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3、【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第八单元课题 1 金属材料一、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1、金属的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2.性质决定用途二、合金

5、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3、合金的优点九、【课后反思】九、【课后反思】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

6、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二、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金属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四、教学准备药品:镁条、铝片、铜片、酒精灯、砂纸、稀 HCl、稀 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仪器:砂纸、火柴、试管(若干)、坩埚钳、。1、【引入】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 2、【新授课】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

7、止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制品不宜用钢刷来清洗)。洗)。2Mg2MgO2=2MgO2AlO2=2MgO2Al3O2=2Al2O33O2=2Al2O3铁铜在常温下很难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2Cu+O22Cu+O22CuOFe+2O22CuOFe+2O2Fe3O4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演示实验 Mg、Zn、Fe、Cu 和稀 HCl 混合】2、金属+酸盐+H2MgH2SO4=Mg

8、SO4H2反应最剧烈,同时放出大量的热ZnH2SO4=ZnSO4H2反应剧烈,但比镁与硫酸的反应速率要慢Fe2HCl=FeCl2H2反应较慢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2 价的铁,不生成+3 价的铁。Cu 不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金属与稀硫酸或稀盐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及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 P11】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2Al3FeSO4=Al2(SO4)33FeCu2AgNO3=Cu(NO3)22AgFe+CuSO4=Cu

9、+FeSO4(“湿法冶金”原理)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金属活动性:AlFeCu 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 K、Ca、Na、Ba)3、【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 2 2、金属、

10、金属+酸盐+H2酸盐+H2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九、【课后反思】九、【课后反思】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 1.1.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四、教学准备矿物标本,生锈的铁锁、几段生锈的铁丝等。四、教学准备矿物标本,生锈的铁锁、几段生锈的铁丝等。在一周前做好的铁钉锈蚀条件探究的对比实验。七、教学内容七、教学内容 1 1、【引入】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入】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2 2、【新授课】、【新授课】一、金属资源概况一、金属

11、资源概况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铝土矿(Al2O3)、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二、铁的冶炼1.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出来。3CO+Fe2O33CO+Fe2O3 高温高温 2 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设备:高炉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现象:玻璃管内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先通 CO 再加热,反应后,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 CO。尾气要做处理(点燃或收集)

12、,以免污染空气。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例题:P18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 O2、水、CO2 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制成不锈钢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防止金属腐蚀回

13、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金属资源概况二、铁的冶炼一、金属资源概况二、铁的冶炼 1.1.原理原理3CO+Fe2O3CO+Fe2O 高温高温 3232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设备:高炉 4.实验室还原氧化铁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三、原料或产物有杂质的计算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 1、铁的锈蚀、铁的锈蚀2、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九、【课后反思】九、【课后反思】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

14、标 1.1.知识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知识目标: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能力目标: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二、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三、教学难点对溶解过程的理解。四、实验准备药品: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碘单质、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食用油、乙醇、汽油、水、洗涤剂、硫酸铜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灌、温度计、钥匙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六、教学

15、方法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七、教学内容七、教学内容 1 1、【引入】从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引入、【引入】从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引入2、【新授课】【演示实验 9-1 修改版】【提问】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展示硫酸铜溶液。)2.一种物质仅能溶解一种物质吗?(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由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出溶液的定义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扩散方式:离子: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以离子的形式扩散,如NaCl 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扩散,如蔗糖(4)组成:溶质和溶剂注意:a

16、、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 溶液为蓝色FeSO4 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 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乙醇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溶剂也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若溶剂是水,一般简称某溶质溶液,如氯化钠溶液【演示实验9-2】2、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剂溶解不同溶质的能力也不同。【演示实验 9-3】水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注:1.液液形成溶液时,其中一种是水时,不论水的量为多少,水

17、为溶剂。2.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为溶剂。3.溶剂是固体、气体的,初高中不考虑。【演示实验 9-4】4、乳浊液和悬浊液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乳化:洗涤剂能将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注意: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但它们的原理是不同的。3、【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一、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形成 1 1、溶液(、溶液(1 1)概念)概念(2)基本特征(3)扩散方式(4)组成2,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溶剂溶解不同

18、溶质的能力也不同。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4,乳浊液和悬浊液八、【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引入】复习溶液形成的相关知识一、【引入】复习溶液形成的相关知识二、新授课】【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二、新授课】【活动与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并记录;向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待固体溶解后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对另外两种固体做同样的实验。实验现象:溶解吸热:NH4NO3 溶解溶解放热:NaOH 溶解、浓 H2SO4 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NaCl 溶解【提问】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却放出热量呢?1、溶解时放热、吸

19、热现象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想水中扩散时,吸收热量溶解过程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时,放出热量若:Q 扩散Q 水合,则总体表现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提问】若没有温度计,如何来设计实验方案?用手去触摸烧杯外壁,来感受温度的变化2、【设计探究】1.2.烧杯中出现气泡:溶解时放热弯管中左边水柱升高:溶解时放热导管中有一段水柱:溶解时吸热弯管中右边水柱升高:溶解时吸热三、【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课题 2 溶解度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2.能力目标:初步培

20、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变化。二、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三、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四、实验准备药品:5gNaCl(预先称好)、5gKNO34 包(预先称好)仪器:烧杯 2 个(各装 20mL 水)、玻璃棒 1 根、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 2 2 课时课时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1 1

21、、【引入】复习溶液的形成及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引入】复习溶液的形成及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2、【新授课】【活动与探究图 9-8 及 9-9】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无限溶解某种溶质。加入溶剂或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溶质并非饱和。2.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Ca(OH)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

22、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二、溶解度(一)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 溶剂状态: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溶解度的含义: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在 20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 NaCl或在 20时,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

23、度升高而升高;如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Ca(OH)2Ca(OH)2(1)t3时 A 的溶解度为 80g(2)P(3)N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1时 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5)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7)t2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1会析出晶体的有 A 和 B无晶体析出的有 C,所

24、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CB(8)除去 A 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二)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压强为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气体的性质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三)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 NaCl(海水晒盐)-溶质受温度影响较小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溶质受温度影响大七、【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课题 2 溶解度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1

25、.概念概念 2.2.判断方法判断方法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二、溶解度(一)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的含义: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曲线(二)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2.影响因素(三)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九、【课后反思】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观。二、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

26、算。三、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三、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四、实验准备仪器: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药品:水,食盐,硫酸铜固体。五、课时安排 1 课时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七、教学内容七、教学内容 1 1、【引入】复习溶解度相关知识。、【引入】复习溶解度相关知识。2 2、新授课】【演示实、新授课】【演示实验验 9-59-5】一、溶液的质量分数一、溶液的质量分数1、公式:某 100%2、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CS)【讨论】将【演示实验 9-5】中三种溶

27、液的质量分数填入表中。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水的密度可以看作是 1g/cm3,因此可以用量筒来量取)步骤:计算、称量、溶解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例题1】【演示实验 9-6】(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计算、量取、稀释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例题 2】【演示实验 9-7】3、【课堂小结典例拓展中考延伸】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溶液的质量分数1、公式:某 100%2、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CS)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2)用浓溶液稀释九、【课后反思】九

28、、【课后反思】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预备知识补充内容一课时)一、物质的导电性与电离 1、演示实验:物质的导电性干燥的 NaCl、NaOH、蔗糖;C2H5OH、蒸馏水不导电 NaCl 溶液、稀HCl(H2SO4)、NaOH 溶液导电2、为什么有的物质如 NaCl 在干燥时不导电,溶于水后却能够导电呢?复习物理里关于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由带电粒子(在金属中为电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故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NaCl 干燥时无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所以不能导电。溶于水后,产生了能自由移动的离子Na+、Cl-,所以能够导电。蔗糖、乙醇中没有离子存在,溶于水后仍以分子的形式

29、存在,所以不能导电。3、电离: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电离方程式:写拆平NaCl=Na+Cl-Na+向阴极移动,Cl-向阳极移动即形成电流练习看 P56,图 10,写出 HClNaOH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注意事项:电离发生在正负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分别形成了阳离子、阴离子。在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学式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原子团在电离过程中不变。在化学式中除原子团本身所含有的右下角数字外,其余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应改写成离子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检查时,=两边的原子种类、个数守恒,电荷守恒。二、酸碱盐的定义HCl=H+Cl-H2

30、SO4=2H+SO42-HNO3=H+NO3-(在酸的分子里,除去在水溶液里能电离的 H+,余下的部分是酸根离子)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 H+的化合物叫酸。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碳酸、柠檬酸等等都是常见的酸NaOH=Na+OH-KOH=K+OH-Ca(OH)2=Ca+2OH-NH3.H2O=NH4+OH-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 OH-的化合物叫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氨水等等都是常见的碱NaCl=Na+Cl-Na2CO3=Na+CO32-MgSO4=Mg+SO42-3、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氯化钠、碳酸钠等是常见的盐。三、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纯净物无机物物质化合物有机物混合物四、【课后反思】酸碱盐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