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5 生物进化 (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5 生物进化 (一).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新课标版生物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1 5生物的进化1.月亮鱼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全身恒温”鱼类。研究发现月亮鱼基因组中多个与肌肉发育、收缩以及逆流热交换血管系统形成相关的基因发生特异性扩张,与氧化磷酸化、糖代谢等过程相关的多个基因也发生适应性变化。这些适应性变化可能共同驱动了月亮鱼恒温性状的发生与维持。月亮鱼是研究恒温早期起源和不同恒温物种趋同进化的理想对象(趋同进化是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演化出相似形态特征或构造的现象)。下列叙述婚误的是()A.趋同进化过程中月亮鱼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B.全身恒温”是月亮鱼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C.基因的适应性变化是相似生活方式引发的
2、基因突变D.漫长的趋同进化后不同生物的基因库依然存在差异答 案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A正确;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故全身恒温”是月亮鱼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基因的适应性变化是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通过自然选择,筛选出具有相似形态特征或构造的生物,并不是相似生活方式引发的基因突变,C错误;趋同进化可表现在形态结构上,不会造成基因库的趋同,也不会造成物种合并,所以漫长的趋同进化后不同生物的基因库依然存在差异,D正确。2.我国驯化养猪的历史虽已有几千年,但我国本地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世纪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左右。2020年我国进口猪种约3万头,与此
3、同时,我国特有的90个地方猪种中有虹桥猪、横泾猪、岔路黑猪、碧湖猪等37个猪种处于濒危或灭绝等状态。我省特有的地方猪种有小耳花猪、大花白猪、粤东黑猪和蓝塘猪4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猪驯化成不同猪种的过程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外国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第1页 共9页C.小耳花猪等优良猪种培育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保护我国濒临灭绝的特有地方猪种的最有效措施是将其迁入动物园答 案 C野猪驯化成不同猪种的过程主要是人为选择的结果,A 错误;外国猪种与我国地方猪种存在地理隔离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B 错误;小耳花猪等优良猪种培育过程中,由
4、于选择的作用,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 正确;保护我国濒临灭绝的特有地方猪种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D 错误。3.某种兰花细长的花距底部分泌花蜜,主要由采蜜蛾类为其传粉。多年后发现,在某地其传粉者从采蜜蛾类逐渐转变为采油蜂类。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距中花蜜大量减少,而二乙酸甘油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有所增加。下列分析塔误的是()A.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B.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有关基因频率的改变可能与传粉动物变换有关C.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是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D.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在相互影响下不断进化和发展,体现了共同进化答
5、 案 C由题可知.二乙酸甘油酯是一种油脂类化合物,说明该种兰花是通过基因指导有关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花距中分泌物的合成,A 正确;传粉动物变换会对该兰花种群中花距分泌物进行选择,从而影响该兰花种群中与花距分泌物有关的基因频率的改变,B 正确: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而不是兰花花距中不同种类分泌物含量的变化,C 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下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该种兰花与采油蜂之间在相互影响下不断进化和发展,体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4.竞争和协同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两种表现。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和水平上,竞争进化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形态、生理特征及
6、生活方式等适应策略的进化;共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 2 页 共 9 页A.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互利共生等来实现的B.与竞争进化相比,共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C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间进行的“军备竞赛 对被捕食者的存在有害无利D.竞争关系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答 案C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因此,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等来实现的,A正确;共同进化能够使生物以最小的代价或成本实现自身在自然界的存在与繁殖,而具有竞争关系的物种之
7、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其结果通常是相互抑制,有时也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因此与竞争进化相比,共同进化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B正确才甫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C错误;竞争关系通过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进而改变种群的出生率和存活率,最终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D正确。5.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如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型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对这三个地区喷洒等剂量的这类杀虫剂,死亡率最高的
8、为丙地区家蝇种群B.乙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0%C.由于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抗性基因频率不同,因此三个地区的家蝇存在生殖隔离D.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替换的结果第3页 共9页答 案 C不具有抗性基因的家蝇不能抵抗杀虫剂,由图可知,丙地区家蝇中敏感型个体比例最高,故三个地区喷洒等剂量的这类杀虫剂,丙地区家蝇种群死亡率最高,A 正确;据图可知,乙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32%、4%,则该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l/2x32%+4%=20%,B正确: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三个地区的家蝇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C 错误;通道蛋白中的某一亮氨
9、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应是基因中碱基替换的结果,D正确。6.某岛屿生活着田鼠和狐狸,田鼠的皮毛颜色有黑色、灰色、黄色等多种变异.其中黄色田鼠易被狐狸捕食,长此以往,该岛屿上的田鼠几乎全为黑色和灰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田鼠皮毛颜色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该岛屿上的田鼠种群因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而发生了进化C.狐狸在田鼠皮毛颜色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田鼠皮毛颜色的变异是定向的,且一般可以遗传给后代答 案 C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A 错误;该岛屿上的田鼠种群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发生了进化.B错误;狐狸是田鼠的天敌,在田鼠皮毛颜色的进化过程中起
10、到了选择的作用,C 正确;田鼠皮毛颜色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 错误。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B.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不同生物蛋白质差异的大小可代表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答 案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有利变异的保存主要与自然选择有关,A 错误: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不断累积会导致不同种群基因库差异性变大,最终产生生殖隔离,B正确:生物在遗传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类型的变异,而环境可从中选择不同的变异类型,被选择的变异类型对环境是适应的,即适应
11、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 正确:中性学说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不同生物蛋白质差异的大小可说明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D 正确。8.跳螭腹节有绿条纹和黄条纹之分,某种群纯合绿条纹(AA)和黄条纹(aa)各占1/6,5年后它们的比例均增加了T 音。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5年内种群中A、a 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B.这 5 年内该种群不可能发生进化C.使用农药会使该种群出现抗药性变异D.长期使用农药可改变该种群的基因库答 案 D根据题干信息 某种群纯合绿条纹(AA)和黄条纹(aa)各占1/6可知,该种群中Aa占2/3,其中A的基因频率=l/6+l/2x2/3=l/2
12、,a的基因频率=1-1/2=1 根 据 5年后它们的比例均增加了一倍 分析,5年后的种群中AA、aa、Aa各占1/3厕 A 的基因频率=l/3+l/2xl/3=l/2,a的基因频率=1-1/2=1/2,可见5年内种群中A、a 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A 错误。这 5 年内该种群也有可能发生过进化,B 错误。该种群的抗药性变异在使用农药之前就已经存在,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使没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被淘第 4 页 共 9 页汰,C错误。若长期使用农药.可使种群中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可能改变该种群的基因库,D正确。9.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斑蚊种群数量减少了 9
13、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 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C.杀虫剂的选择作用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D.使用杀虫剂的第一年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答 案C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就已经存在,杀虫剂只起选择作用,A错误: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不会增加自身的抗药性,反而可加快其死亡,B错误;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从而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C正确:斑蚊种群有没有基因突变与是否使用杀虫剂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1。.
14、北草蜥种群的基因频率Q022潍坊二模,6)北草蜥是肉食性动物,它的祖先却是素食主义者。现有一个野生北草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它的某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来控制,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草蜥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A、a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A基因频率高于a,表明A控制的性状将更加适应变化的环境C.北草蜥食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对有利变异的保存D.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雄性北草蜥所占比例为7/26答 案D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仅是A、a基因不能构成北草蜥种群的基因库,A错误:A基因频率高于a,表明A控制的性状更适合当前
15、所处的环境,B错误;北草蜥食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由于野生北草蜥种群处于遗传平衡状态,A的基因频率为70%=7/10,a的基因频率=1 -7/10=3/10,因此显性个体中纯合北草蜥所占比例为(7/10)2-?1-(3/10)2=49/91,而雄性占1/2,所以显性个体中纯合雄性北草蜥所占比例为49/91xl/2=7/26,D正确。知识归纳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种群种群非常大,种群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第5页 共9页11.2021年 11月 29日,第五届中国(淄博)金鱼大赛会展上有2
16、4个组别上千尾金鱼参赛,传统鱼种和金鱼新贵纷纷亮相,争奇斗艳。金鱼是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B.人类的喜好决定金鱼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不同品种的金鱼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D.金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答 案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人工选择可决定鲫鱼进化的方向,不能使鲫鱼发生变异,A 错误;人类的喜好作为人工选择的因素决定金鱼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 正确;不同品种的金鱼之间的差异是生物多样性在基因多样性方面的体现,C 正确:
1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金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关,D 正确。12.自然选择有3 种类型:稳定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淘汰,保留中间类型;分裂选择,把种群中极端变异个体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间个体;单向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3 种自然选择类型建模如图I m,相关说法错误的是()个体数H个体数呈个体数W相对性状表现程度1 1 1A.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I第 6 页 共 9 页B.II中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可能形成两个物种c.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非洲镰状细胞贫血杂
18、合个体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属于单向选择答 案 B图 I 属于稳定选择,因此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最稳定的可能是I,A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三种自然选择类型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 正确;根据题干 单向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变异个体,淘汰另一极端变异个体 可知:非洲镰状细胞贫血杂合个体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属于单向选择,D 正确。13.维多利亚湖是一个巨大的水体,含有多个丽鱼物种。研究发现,多个丽鱼物种都是来源于早期的同一个物种,而形成的原因是不同颜色的雄丽鱼专挑特定颜色的雌鱼作为交配对象,形成生殖上相对隔离的族群,而不同的族群
19、以不同生物为食,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丽鱼与被捕食者之间会发生共同进化B.不同颜色雌鱼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在形成多个丽鱼物种的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D.形成多个丽鱼物种时经过了长期地理隔离,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答 案 D丽鱼与被捕食者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A 正确;不同颜色雌鱼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为不同颜色丽鱼的进化提供原材料,B 正确;通过生物进化会形成新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正确;丽鱼新物种的产生发生在维多利亚湖,未经过地理隔离,D 错误。14.岩松鼠取食并分散贮藏白栋的种子,且种子越大被贮藏的概率越高。
20、白栋种子成熟后可快速萌发,但岩松鼠可将种子的胚芽切除,利于长期保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种子具有更高营养价值,更易吸引动物贮藏B.种子快速萌发是避免被捕食的一种适应性策略C.切除胚芽行为有利于白栋种子的扩散和更新D.岩松鼠与白栋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共同进化答 案 C大种子所含的营养物质多,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更易吸引动物贮藏,A 正确;白栋种子成熟后快速萌发,可避免被捕食,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策略,B 正确:胚芽将来发育成幼叶和茎,切除胚芽行为不利于白栋种子的扩散和更新,C 错误;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岩松鼠与白栋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共同进化,D正确。15.稻飞虱食性单一,是
21、一种主要危害水稻的害虫。农业生产上一般采用农药对稻飞虱进行防治,扑虱灵是防治稻飞虱的特效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 7 页 共 9 页A.扑虱灵可能会诱导稻飞虱产生多种抗药性突变类型B.稻飞虱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形成C在扑虱灵的选择作用下,稻飞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长期使用扑虱灵防治稻飞虱会导致其种群数量降低直至灭绝答 案C稻飞虱本来就存在抗药性强或弱的变异,扑虱灵对不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稻飞虱种群不会灭绝,A、D错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稻飞虱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的出现,B错误;在扑虱灵的选择作用下,稻飞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22、定向改变,耐扑虱灵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C正确。16.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会使害虫抗药性增强而降低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某二倍体害虫亲代中,杀虫剂抗性基因T的频率为0.1,杀虫剂敏感基因t的频率为0.9。若该害虫群体进行随机交配。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所有杀虫剂抗性基因和敏感基因构成该害虫种群的基因库B.长期使用该种杀虫剂导致害虫变异产生杀虫剂抗性基因的能力逐渐增强C.杀虫剂敏感个体死亡和抗性个体繁殖后代,导致基因T的频率增大D.若停止使用该种杀虫剂,则该害虫种群子代中基因t的频率将为0.81答 案C害虫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不是只有杀虫剂抗性基因和敏感基因)构成这个种群的基因库,A错
23、误;害虫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长期使用杀虫剂只是对抗杀虫剂突变进行了选择,B错误;在杀虫剂的选择下,杀虫剂敏感个体死亡,基因型tt的个体数量减少,抗杀虫剂个体可以繁殖后代,使含T基因的个体数量增加,基因T的频率增大,C正确;停止使用该种杀虫剂,没有了杀虫剂的选择,子代t基因的频率可能保持在0.9,D错误。17.在自然界中.捕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捕食是指 的现象。生态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该 模 型 属 于(填 物 理 概 念 或 数学 )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
24、节,从模型中推测捕食者和猎物的K值分别为、。(2)植物通常会产生某些次生化合物(例如有毒物质或会降低口味的物质)来阻止食草动物牧食.食草动物也会通过积累变异最终使生理代谢发生改变来适应这些次生化合物,这种现象称为(3)根据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分 析.捕 食 者 的 存 在 通 常 会 导 致 生 物 多 样 性(填 增 加 减 少 或 不 确 定 ),原因是。第8页 共9页答 案 一 种 生 物 以 另 一 种 生 物 为 食 数 学 负 反 馈 Pz N2 共 同 进 化(3)增 加 捕 食 者 通 过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生存提供了空间解 析(1)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题中模型以坐标曲线的形式表示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属于数学模型。捕食者与猎物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二者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图中,猎物种群数量在N2处波动,所以猎物K 值 为 N2捕食者数量在P2处波动,所以捕食者K 值 为 P2 o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为共同进化,题中植物和食草动物的变化,属于共同进化。斯 坦 利 的“收割理论 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种群数量较大的猎物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通常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