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鉴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2606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1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曲鉴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古诗词曲鉴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曲鉴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曲鉴赏-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点难点通关讲练测.pdf(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1 1 古诗词曲鉴赏0课标要求关 于“古诗词鉴赏”的课标要求:1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Q考点梳理1.诗歌抒情方式【考点解读】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判断方法: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句,先秦诗歌和后来的乐府民歌直抒胸臆的较多。如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

2、西中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直接抒发了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包含着对友人处境的担心以及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2)间接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常见题型】1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3 .这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试分析本诗抒情

3、的特色。4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5 .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是否协调?6 .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答题技巧】(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诗中XX句表达了诗人XX感情。(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了氛围,抒发了感情(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处示例:(-)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南园十三首(其五)李 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吴地所产宝刀。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地区。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 4人画像以示表彰

4、。若个:哪个。诗中李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表达了什么感情?答:(1)诗中作者直抒胸臆,痛快淋漓。(2)抒发了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抱负。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这个时代的风貌被后人称作“盛唐气象”。盛唐气象表现在人物的个性上,是大气磅礴的进取心。李贺这首诗表达的就是这种进取心和个性的张扬。这种进取心和个性的张扬毫不矫饰,如响箭直冲云霄。(二)间接抒情(1)因事缘情如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赋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2)

5、借景抒情乐景乐情:如唐代杜甫的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3)借 古 讽 今(喻今、伤今)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说说这首诗在抒情上的特点。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的XX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XX行径。答: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

6、。(4)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感情、志向、抱负、操守、爱好、愿望、要求等。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2.诗歌意象分析【考点解读】“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 勰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

7、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 岛 忆江上吴处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的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常见题型与解题思路】一、常见题型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

8、?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二、解题思路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意象作用:1.营造气氛;2.设置背景或环境;3.塑造意境;4.奠定情感基调;5.借景抒情;6.衬 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7.诗歌线索。三、常见意象1.送 别 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2.愁 苦 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

9、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3.思 乡 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菊羹妒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4.抒 怀 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5.爱 情 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四、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3.指出

10、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五、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3.诗歌题材分析【考点讲解】一、分类一1 .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

11、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2 .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默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3 .山水田园诗

12、(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5 .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7 .咏物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8 .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9 .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

13、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1 0 .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1 1 .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1 2 .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二、分类二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霰武。如 杜 牧 过华清宫、杜 甫 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 杜 甫 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 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 甫 登楼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

14、如 曹 操 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 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 苏 轼 水调歌头?赤壁怀古。(5)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 屈 原 涉江。(6)山河沦丧的痛苦。如 陆 游 示儿。3.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 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 渔家傲。(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 闺怨。4.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 王 维 山居秋暝、孟 浩 然 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 姜 夔 扬州慢、刘 禹 锡 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 辛 弃

15、 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 李 清 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 白 居 易 琵琶行、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 南霖铃、王 维 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 王 昌 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歌题材总结】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

16、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解题思路】如何把握诗歌的题材:(1)看 注 解(作 者、背景、词 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 眼、关键词;(4)懂 典 故;(5)懂手法。4.诗歌炼字炼句【考 点 解 读】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尺幅之内,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而言在外。诗句在文中有文本义、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艺术义、情感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 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炼字的角度:动 词、形 容 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 色

17、 彩 的)、叠词、拟声词、数量 词、虚 词。炼字重点放在动词、形容词、副词上。以 杜 甫 的 江南逢李龟年为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花谢花落的时节,说明了相逢的季节,;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又暗喻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局面。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以景衬情,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鉴赏诗歌语句,必须联系上下文,知人论世,整体观照,从而赏析出诗句的义、理。【常见题型】提问方式:1.第X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简 析“X X X X X X”中 的“X”字的妙

18、处。3.联系全诗,赏 析“X”字的表达效果。4.“X X”这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5这首诗第二句中得“X”可否换成“X”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6.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或描绘了的 景 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增强了感染力,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作用【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步骤一)看,在诗

19、中指回望。(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诗眼类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考点解读】句中诗眼所 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常见题型】1.本诗某某句的“诗

20、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某某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答题技巧】这类题虽然说考查的是句中诗眼,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炼字。这类炼字型的诗眼往往是为写景状物叙事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点、烘托意境氛围、抒发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达效果时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品味其妙处。注意答题时不能把该诗眼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果题目没有给出诗眼,则需要先寻找辨析出诗眼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辨析诗眼: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二、抓描写事物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三、抓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字词;四、抓具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字词;五、抓富有

21、表现力的数词虚词。具体来说,这种句中诗眼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动词类诗眼具有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更加鲜明的效果;形容词类诗眼具有生动形象展现意象特点、色彩鲜明、渲染氛围、营造意境的效果;副词类诗眼具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的效果。【答题步骤】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可以省略。2.解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3.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表达技巧。如果有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时需要点出来。4.点出效果。点出该字词的表达效果,

22、即突出了怎样的意象特点,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步骤一)诗 眼 是“咽”和“冷”。(步骤二)“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步骤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23、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四)“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全篇诗眼所 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常见题型】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5.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达意的?7.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

24、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作简要分析。8.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注意:第(4)至(8)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辨析答题角度。【答题技巧】全篇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是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或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答题步骤】1.找出诗眼。如果题目中已经给出了诗眼,则此步骤

25、可以省略。2.分析叙说。说明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即逐句、逐联、逐层叙说。注意要扣住诗眼来叙说。【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一:(步骤一)全 诗 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 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

26、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5.诗歌关键词句【考查形式】一、关键字的赏析(1)对诗中某句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5)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二

27、、关键句的赏析(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技巧】一、关键字的赏析(1)肯 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示 例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

28、阔中显现柔和温暖。示 例 2:王 湾 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阔”是空阔、开阔之意;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且“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失”字更好。“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二、关键句的赏析(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

29、绘景物的特点。(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示例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示 例4:李 贺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答: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

30、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 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此句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景相生,奇妙无比。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鲜明。6.诗歌意境鉴赏【考点解读】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常见题型与答题步骤】一、常见题型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1、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二、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三、答题示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凉州

32、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答: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步骤一),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步骤二),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步骤三)。7.诗歌人物形象【考点解读】形 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1.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2.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3.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常见题型与答题步骤】一、常见题型1.这

33、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答题步骤1.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3.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三、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

34、自我形象。8.诗歌写作手法【考点解读】写作手法一般包括三个层次: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一、表 达 技 巧(艺术技巧)1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 .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比 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2)抒情手法:直 接 抒 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 古 抒 怀(借古讽今)。(3)描写方法:A、动静结合

35、、以动衬静、以静衬动;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C、正 侧 结 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I)、点 面 结 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E、远近结合;F、抑 扬 结 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G、褒 贬 结 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I k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象征;0、对比;P、衬 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W、侧面描写;X、主客 移 位(侧面虚写)。(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

36、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设题角度】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 问 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请 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请 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

37、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请简要赏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一、常考题型1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2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 .这 首 诗(某某诗句

38、)在 写 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二、答题步骤1 .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 .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 .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9 .诗歌思想情感【考点解读】一、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1)看 注 解(

39、作者、背景、词解);(2)抓意象、意境;(3)抓诗眼、关键词;(4)懂典故;(5)懂手法。二、思想情感分类11 .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

40、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跋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5 .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41、(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2)寄托哀思;(3)托古讽今。三、思想情感分类2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赛武。如 杜 牧 过华清宫、杜 甫 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 杜 甫 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 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 甫 登楼。2、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 曹 操 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 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 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 苏 轼 水调歌头赤壁怀古;(5)理想不

42、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 屈 原 涉江;(6)山河沦丧的痛苦。如 陆 游 示儿。3、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 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 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 渔家傲;(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 闺怨。4、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 王 维 山居秋暝、孟 浩 然 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 姜 夔 扬州慢、刘 禹 锡 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 琵琶行、苏 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 杜 甫 春夜

43、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 柳 永 雨霖铃、王 维 渭城曲;(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一、常考题型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整体考查)二、答题步骤1.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2.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注:如果涉及到艺术手法,需要指出手法的运用。三、答题格式本诗通过()的 描 写(叙述、回忆),抒 发(表现)了 诗 人()的感情。示例:阅读下面这

44、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的分析?答案:(步骤一)诗人通过对自己岁末暮年,仍漂泊他乡,而边关战事不断,时局艰难,朝中无人请缨的叙述,(步骤二)抒发了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崇高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之情,也表达了自己空负报国愿望却无力为国分忧的无奈。1 0.咏物诗【考点解读】1.概念:咏物诗,就是借描写客观物体,表达诗人的志向、理想、情操的诗歌。2.内容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 求“形似”

45、。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 求“神似”。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拟人、对比;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烘托)。4.情感分类:1)言志-表现诗人的志向操守。2)抒 愤 倾吐心中的不平之气。3)刺世 鞭勒社会的丑恶现象。4)言理通过具体的物象来阐明事理。5)寄趣通过对物象情态进行描摹来表达喜爱之情。【常考题型与答题思路】一、常考题型1 .本诗咏柳抒怀,写出了柳的什么特点:2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二、答题思路1 .审读题目,明白写何物。2 .分析物象:抓 关 键 词 语(

46、体现其特征,形态、色泽),概括物象特征。3 .辨析情感,联想诗人生平,找诗人和物象间的契合点。4 .明白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等手法示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1 .本诗咏柳抒怀,写出了柳的什么特点:(4分)答案:“千万”写出柳的繁茂、生机横溢等特点。“金色”、“丝”比喻形象生动,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的轻盈袅娜姿态。思路:1)手法+效果2)抓关键词+概 括 特 点-动词、形容词、表颜色的词、数量词、叠词2 .请简要分析这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明确:借写美好的一株垂柳却埋没”荒 园

47、“,倍受冷落,抒发了对柳的痛惜,实际上作者以柳自比,寄寓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答题模式:通过刻画(物象)的形象,借助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志向。11.咏志诗【考点解读】1.概念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咏志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 情 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

48、等感情。2.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 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 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情感上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示 例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鉴赏:这

49、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首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 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 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示例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

50、: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赏析: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部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