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附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海底火山于2 0 2 2 年 1 月 1 4 日、1 5 日连续两次猛烈喷发,喷发时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大量火山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入火山灰会使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及肺部受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B.火山东的微观结构呈蜂窝多孔状,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喷发出的二氧化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都属于空气污染物D.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使降水的p H 2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e S C h 和 N a zF e C U 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 B.X是一种盐C.N a zC h 和 02
2、 中都含有氧分子 D.上述反应中的含氧化合物总共有六种5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将燃烧的硫粉从空气中放入氧气中,火焰由淡蓝色变成蓝紫色B.用 p H 试纸测定液体酸碱度时,先将p H 试纸润湿,然后再测定C.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D.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6 .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乙酸苯甲酯(C 9H I 0O 2)、丁子香酚(C I 0H 12O 2)是梅花香气的重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酯和丁子香酚都是由碳、氢、氧原子构成的B.乙酸苯甲酯比丁子香酚少
3、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C.乙酸苯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丁子香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D.丁子香酚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 O、C O 2和 H zO。依据下表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6.68.8000反应后质量/g206.65.4 aA.表中的a 值为2.4 B.生成的CO和 C C h 分子个数比为1:3C.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3:4 D.在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一定相等8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时,100g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B
4、.4 0时,甲比乙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大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4 0降温到20,析出固体质量甲乙D.将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从4 0降温至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20%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的石纸A.用右图所示方法区分化肥(NH4)2 S O 4 和 C O (NH2)2B.配 制 1 0 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2 0%的盐酸,将 2 0 g 浓盐酸加入80 g 水中C.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适量水D.除去C O?中的HC 1 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 HC C h 溶液1 0 .图中A F 是初中化
5、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建筑材料,E、F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C.B和 D的水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A和 B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C高温分解的产物都能与E反应二、填空题1 1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液氮铁粉氧化钙碳酸钙维生素天然气氯化钠(1)可 用 作 补 钙 剂 的 是。(2)在食品包装袋里作脱氧剂的是 o(3)蔬菜、水 果 中 富 含 的 营 养 素 是。(4)沸点低,能 创 造 低 温 环 境 的 是。(5)可用作工业燃
6、料和居民家用燃料的是 o1 2 .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水等物质里的现象十分常见。(1)明矶溶于水会生成一种白色絮状物质,可以,起到净水作用。(2)无土栽培营养液是将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合物溶于水而形成的溶液。硝酸钾是营养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 可 以 为 植 物 提 供 (填元素符号)。(3)某化学小组探究氯化镂、氯化钙溶于水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水的体积所加物质及质量测量液体温度实验1无2 2 实验5 0 m L5 g 氯化镀1 5 2实验350mL5g 氯化钙28实验1 中水的体积为.比较实验1、实验2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三、流程题1 3.过氧化镁(M
7、 g C h)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下图是利用M g 2 (O H)2 c 0 3 生产过氧化镁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30%H22溶液IMgi(OH)2CO3-|燧烧|转 化|一|过 滤|产品J tCCh和 Hi O稳定剂已知:煨烧过程M g 2 (O H)2 c C h 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转化过程反应放出大量热。(l)M g2(O H)2 c o3 的化学名称为。(2)检测燃烧过程M g 2 (O H)2 c C h 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取少量燃烧后的固体,滴入稀盐酸,若观察到,则说明M g 2 (O H)2 c 0 3 完全反应。(3)转
8、化 过 程 加 入 稳 定 剂 的 作 用 是,该过程除了得到产物过氧化镁以外,还会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四、实验题1 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BCDEF(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写出实验室用A装 置 制 取 氧 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若进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并验证生成物的实验,应用(填字母)装置收集氧气。(3)实 验 室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发生装置选C比选B的优点是,关闭C的活塞后,多 孔 隔 板 处 依 次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 (填序号)。(4)向 2 5 0 m
9、L 的烧瓶内注入2 5 m L 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剪取相同长度和宽度的镁、铁、铜金属片,打磨后分别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采集三次实验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曲线a 代表的金属片是 o曲线c 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的原因是五、简答题1 5.化学课上同学们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实验结束时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得到绿色溶液。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实 验 1: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取浓度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 0 m 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
10、如下:烧杯编号溶质质量分数/%5551 01 01 02 02 02 0水浴箱温度/305 07 03 05 07 03 05 07 0溶液颜色浅蓝浅蓝蓝蓝蓝绿翠绿蓝绿翠绿墨绿(1)根 据 实 验 得 出 的 结 论 是。(2)实 验 说 明 影 响 氯 化 铜 溶 液 颜 色 的 因 素 是。实验2: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室温下,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下:溶质质量分数/%3 0.62 5.52 1.91 9.21 7.01 5.3溶液颜色深绿翠绿蓝绿蓝绿蓝浅蓝(3)室温下,同学甲将2 0 g 氯化铜固体溶于8 0 g 水中,则 此 溶 液 的 颜 色 为。
11、(4)室温下,同学乙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 2%的氯化铜溶液,若要使此溶液向绿色转变,需进行的操作是(填一种方法即可)。【拓展延伸】(5)氯化铜溶液变绿,是由于溶液中蓝色的水合铜 离 子【C u (H 2 O)4 2+和黄色的四氯合铜络 离 子 C u C 1 4 n-混合导致的。【C u C h】n-由 C u 2+和c r结合形成的,n的值为实验3:探究铝片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 9.2%的氯化铜溶液反应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打磨过的铝片,量取5 m L 溶质质量分数为1 9.2%的氯化铜溶液倒入其中。(6)观 察 到 的 实 验 现 象 为,放出大量热。(7)除了以上现象,同学们还发现有大量无色无
12、味的气体产生,推测可能是氢气或氧气。同学丙将_ 置于试管口,发现气体被点燃,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是氢气。【反思评价】(8)氯化铜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因为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 中性“)。六、计算题1 6.硫酸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化肥、治炼金属、精炼石油等。(1)若配制39 2 k g 溶质质量分数为2 5%的稀硫酸用来除铁锈,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 8%的浓硫酸(密度1.8 4 g/m L)L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 2 0 0 g 废水,向其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 6%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废水呈中性,共
13、用去氢氧化钠溶液5 0 g。求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C【详解】A、吸入火山灰会使人和动物的呼吸道及肺部受损,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故 A 选项正确;B、火山灰的微观结构呈蜂窝多孔状,具有吸附性,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故 B 选项正确;C、喷发出的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C 选项错误;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则大量的二氧化硫会使降水的pH 2 0%,所以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0无溶质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 20%。正确。故选D。9.A【详解】A、硫酸铉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氨气遇
14、水结合形成氨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变蓝。尿素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鉴别,正确。B、浓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一定含有水,所以20g浓盐酸加入80g水中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足2 0%,错误。C、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适量水振荡,塑料瓶变瘪,但不能确定二氧化碳是否合水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使塑料瓶变瘪,错误。D、后将气体通入碳酸氢钠溶液虽除去了氯化氢气体,但又会带有水蒸气,错误。故选:A。10.D【分析】A 俗称苏打推断A 是碳酸钠,B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推断B 是氢氧化钙,根据A和 B 反应生成C 和 D,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 可用作建筑材料,
15、推断C 是碳酸钙,则 D 是氢氧化钠;根据A 即碳酸钠能转化为E,E 又能转化为B 即氢氧化钙,由碳酸钠能和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推断E 是水;C 即碳酸钙能转化为F,D 即氢氧化钠能和F 反应,E、F 的物质类别相同,由碳酸钙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推断F 是二氧答案第3 页,共 8 页化碳,带入题中符合题意,据此解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F 是二氧化碳,人体内所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水,故选项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A 和 B 的反应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16、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B 和 D 分别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它们溶于水后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C 是碳酸钙,E 是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正确;故选:D。11.(D(4)【解析】碳酸钙中含钙元素且无毒。可用作补钙剂的是碳酸钙,故选:;(2)铁生锈时会消耗氧气和水。在食品包装袋里作脱氧剂的是铁粉,故选:;(3)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选:;(4)沸点低,能创造低温环境的是液氮,故选:;(5)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工业燃料和居民家用燃料的是天然
17、气,故选:。12.(1)吸附悬浮在水中的不溶性杂质(2)N、K(3)50mL 其他条件一样时,氯化镂溶解过程中吸热,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解析】答案第4 页,共 8 页明砚溶于水后,产生白色的絮状物质氢氧化铝,其可以吸附悬浮在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起净水作用;(2)硝酸钾化学式K N 0 3,为植物提供氮(N)和 钾(K )元素;(3)因为实验要探究氯化铉、氯化钙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所以应该控制除溶质外其它条件一致,则实验1 中水的体积应与实验2、实验3一致,即为5 0m L;水中添加5 g 氯化镀后,液体温度由2 2 降低至1 5 ,说明氯化镀溶解过程中吸热。水中添加5 g 氯化钙后,液体温
18、度2 2 升高至2 8 ,说明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其他条件一样时:氯化镀溶解过程中吸热,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1 3.(1)碱式碳酸镁(2)无气泡产生(3)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或防止过氧化镁受热分解 M g O+H2O2S MgO2+H2O【解析】由化学式M g 2 (O H)2 c03 可以得知他的化学名称碱式碳酸镁。(2)如果M g 2 (O H)2 c03 没有完全反应,那么没有完全反应的碱式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没有气泡产生就说明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反应。(3)因为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镁受热能分解,所以要加入稳定剂;氧化镁与双氧水在加入稳定剂的条件下生成过氧化
19、镁和水,所以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 g O+H,O2f i M g O2+H2O1 4.试管(2)2 KMnO4=K2M n(?4+MnO,+O2 T E CaCO,+2HCI=CaCl2+H2O +C O,T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铜片 曲线c 代表的金属片是镁片,镁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生成的氢气膨胀,反应完成后,温度恢复的常温,膨胀的氢气收缩。所以曲线c 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答案第5页,共 8页【解析】据图可知,是试管。(2)A 装置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是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所以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药品是高镒酸钾。高镭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
20、化镭、氧气。化学方程式 2KMnO&-K2MnO4+MnO2+O,T进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并验证生成物的实验,由于蜡烛燃烧生成物中有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用E 向上排空气法装置收集氧气。(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aCOy+2HCI=CaCl2+H,O+C02 T由于C 装置的导管上带有活塞,试管中有有孔塑料板,可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活塞开气体排出,固体液体药品接触,发生反应;活塞关闭,气体不能排出,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固液药品分开,反应停止。所以,发生装置选C 比选B 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1、。关闭C 的活塞后,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下降、再下降、最后降到多孔隔板以下,固液分开,反应停止。所以关闭C 的活塞后,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4)由于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压强基本没有变化。所以曲线a 代表的金属片是铜片;镁比铁活泼,单位时间生成的气体较多,压强变化较大。所以曲线c 代表的金属片是镁片,镁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使生成的氢气膨胀,反应完成后,温度恢复的常温,膨胀的氢气收缩。所以曲线c 达到最高点后又略微下降。答案第6 页,共 8 页(1)CUO+2HC1=CUC12+H2O,温度是影响溶液颜色的一种因素。(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
22、大小。(3)蓝绿色(4)升高溶液温度7 0 C (加入氯化铜固体使之溶解,提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2(6)白色铝片上有红色固体出现。燃着的木条(8)酸性【解析】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溶液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C1=CUC12+H2O:实验中,在相同的溶质质量分数1 0%的条件下,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氯化铜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到蓝绿色、翠绿色,所以温度是影响溶液颜色的一种因素。实验中,在相同的温度7 0 的情况下,随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升高,氯化铜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翠绿色、墨绿色,所以实验说明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3)将2 0 g氯化铜
23、固体溶于8 0 g水中,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0gXl00%=2%,再根据在室温下,不同浓度的氯化铜溶液的颜色的记录表,可知此时溶液的溶颜色为蓝绿色。(4)有实验1和实验2可知,升高溶液的温度或提高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可以使溶液由蓝色向绿色转变,两种办法选其一即可。(5)一个铜离子CM+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氯离子C 1一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一个铜离子CM+和四个氯离子4 C 1 -所带的电荷总数是2个负电荷,所以 C u C 1 4/中n为2。(6)答案第7页,共8页金属铝可以从氯化铜溶液中置换出红色的铜,所以观察到白色铝片上有红色固体出现。(7)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24、如果是氧气,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如果是氢气,氢气将被点燃;所以在试管口要放燃着的木条。(8)因为酸性溶液中有一定浓度的氢离子,铝可以从酸性溶液中置换出氢,所以有氢气生成。16.(1)54.4(2)解:50g氢氧化钠溶液含氢氧化钠溶质质量=50gxl6%=8g。设 200g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2NaOH+H2S94=Na2SO4+2H2O80 988g x80_8g98x=9.8g-x 100%=4.9%200g答:该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解析】解:392kg=392000g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392000gx25%=vxl.84g/mLx98%,v 54347.8mL 54.4L(2)详见答案。答案第8 页,共 8 页